中国草原红牛与甘南牦牛杂交试验研究

来源 :中国牛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shan_lm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中国草原红牛杂交改良甘南牦牛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草原红牛在甘南地区有良好的适应性,与甘南牦牛自然交配,繁殖成活率达46.99%,比用黑白花奶牛冻精人工授精生产犏牛提高10.84%,比当地黄牛杂交甘南牦牛提高6.99%.繁殖的草犏牛杂种优势明显,初生重大,公母分别为21.41 kg和20.52 kg,相应比甘南牦牛增加8.20 kg和7.33 kg,比土犏牛增加6.06 kg和5.55 kg(P<0.01);生长发育快,18月龄时,公母体重分别为184.43 kg和178.67 kg,相应比甘南牦牛增加62.76 kg和61.01 kg,比土犏牛增加52.94 kg和52.68 kg(P<0.01),杂种优势率达6.99%.建议在甘南地区推广草原红牛杂交改良甘南牦牛技术,并对草犏牛生产性能进行测定.
其他文献
截至2月25日8时,山西西山煤电集团屯兰煤矿77条生命离我们而去.对此,仍然有大篇幅的媒体报道,仍然有众人面前的官员眼泪.不过那其中喧哗的效应,似乎比以往沉寂了一些.是不是
研究分析了采用MBE技术外延中波碲镉汞薄膜原位p-on-n材料生长结构及掺杂浓度。掌握了MBE碲镉汞原位p-on-n薄膜材料的生长温度、掺杂浓度和p-n结界面的控制技术,研究了原位p-
[目的]分离鉴定不同来源的5株新城疫病毒(NDV),并对其基因型进行分析.[方法]从江苏和广西发病孔雀、鸡、鹅群分离到5株NDV.参照文献合成1对引物P1和P2,用于扩增基质蛋白基因(
从“地下宝藏”到“黑色灾难”rn原油的开采和利用无疑成为了现代文明发展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一笔,它不仅是工业文明最强大的动力来源,也是人类物质生活全面变革的隐形推手.
米兰时间2009年1月19日晚,AC米兰球员卡卡(里卡多·伊泽克森·多·桑托斯·莱特)拒绝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桩足球转会案,转会金额加上他可能得到的薪金报酬,大约超过2亿英镑.
利用红外光谱分析法对影响工业相色管褪色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探究。研究发现,高温低湿的环境对相色管褪色老化影响最大;紫外光的照射会导致相色管固化程度提高从而出现明显的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