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大山深处的父爱凝望——读郭金世诗集《青桐树》

来源 :广西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fgsdfw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年前,从东北画一条对角线来到西南边陲,入职这个风景如画的学校.早就知道这所大学的文学院师生早已形成了厚重的写作传统,以至于这里的边边角角,每一朵花、每一棵草都会跃然纸上,或咏唱,或沉思,或流连忘返.诗酒趁年华,写作之余,自然少不了推杯换盏,在一次酒局上听人聊起郭金世,自豪之情溢于言表,视为相思湖畔培养出的诗酒典型.继而知晓此君不仅善饮酒,写诗尤为赤诚,并有诗集《青?树》出版.及至跟随广西作家采风团到隆林各族自治县采风,才得见其人.应该是在创作里做到了尽然倾诉,在我相熟的诗人里,多不善言谈者,郭金世亦如此.那么,就读诗吧.聊一聊他的《青?树》,一册写给父亲的诗集.
其他文献
【摘 要】“背诵”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手段,也是学生学习语文不可忽略的方法。但是, 当今小学低年级学生对“背诵”常常有畏难情绪。本文通过分析背诵的本质及其必要性,提出 几点适用于背诵教学的策略及方法,以求在背诵教学方面为教师提供一定的帮助,让背诵教学 工作能够更加顺利开展。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背诵教学策略  背诵是通过诵读的方式记住识记的阅读材料,是中 国传统语文学习方法之一。其主要方法有比
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的德峨、猪场、常么(磨基村)等地的彝族是隆林彝族的主体,所操语言为彝语东部方言;新州、龙滩等地的彝族是散居的彝族,当地的彝语中含大量的壮语成分;者浪的“彝族”所操语言也被称为“土彝话”。文章对隆林彝语的语音和词汇概况进行介绍。
我时常怀疑自己  出生于草蜢,借着绿色外衣的掩护  混进了人群。面对虚空  试图螳臂挡车  却差点被压了个粉碎!一个强迫症患者  不知道自己身上的  密码和机关。那么多的我  需要拿走哪一把钥匙?  那么多无用的返回  一次次重新确认身份  直到合而为一  从树下走过的身体,是唯一的地址  时间从未曾亏待过我  雪风掀动荒草  我用十倍的耐心,將它们扶正  野鸟飞起飞落  树叶转瞬就枯了  而时间
期刊
【摘 要】在小学教学中,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门重要学科,尤其是其中的环境教育,通过学习 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环境法治观念与道德观念,全面提升学生在保护环境方面的法治素养和道 德素养,让学生从小就能从道德和法治两方面全面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增强 环保意识。所以,教师要高度关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的环境教育,采用合理的实施策略,不 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鍵词】小学道德与法治环境教育有效策略  
随着中美关系从“合作为主、竞争为辅”向“竞争博弈为主、合作为辅”的新常态演变,中外人文交流合作实践日益呈现出一系列新特点和新趋势:一是中美人文交流实践整体受挫严重,美国政府和社会都已成为阻碍中美人文交流的主要因素;二是我国对外人文交流实践整体呈现从美洲向亚洲、欧洲、非洲等其他地区转移的趋势;三是政府部门对中外人文交流的积极推动作用相对有所下降,知识界和普通民众日益成为促进中外人文交流的主体力量。鉴此,我国应调整对外人文交流合作策略和重点,积极推动中外人文交流的制度创新、方法创新和内容创新,进一步改善国际形
【摘 要】以教材为载体,以阅读教学为主阵地,从学生心理发展的内在需要、语文学习的规 律出发,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读写融合”阅读教学模式。通过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的读写融 合训练,真正提升学生的思维发展能力和培养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关鍵词】核心素养 读写融合 群文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 “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 运用到自
1  我已来到这座小城,它建在类似壶嘴的沙   洲上  面对羽焰下的天空  一切都在移动。麋鹿准备好它们的低音  水和倒影旋转着。近旁的园丁  喜悦于晚霞下亲吻的嘴唇  2  人和物涌入镜中  我听不见的嘈杂声,正浸染一片水雾  那大眼睛的小神,在镜面弯曲的木头燃起   的暗香里  我会等一头麋鹿上来  在九个音节的湖面  水开始扩大它的深蓝  3  從其他地方到这里不太远  叶子,树,石头  数
期刊
观察是学生获取材料、积累知识、储备经验的重要方法。作为习作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观察也是学生描摹事物,学会清楚表达的基础。本文提出要激活认知经验,洞察选择性观察;细读品味文本,历练连续性观察;注重情感介入,践行个性化观察;链接生活实际,推动实际性观察。
两旁的灌木丛开满白花,远处的桉树林  像一排高低竖琴。  无人弹奏,这逶迤的颠簸  这晃动的暮色  在体内明灭。  有一刻,我瞥见锋利,  崖壁和刀削般的陡坡。  但转过一个弯道  之后,再回望  那抵达胸腔的窒息  涣散成林中的幽光。  十里盘旋,百里起伏  我一直在返回的途中,从未抵达。  河流總是若隐若现,记忆在困顿中荒芜  在梦境里苍绿。  有时,蓦地两耳失聪  眼睁睁看着那巨大的鸟群落雪
期刊
1  第一个教我读云的人  已经住在云朵之上  那里一定很暖。并且湿润  可以止住他昼夜不息的  咳嗽  2  积雨云是一个守财奴  终生都在积攒雨水  直到夏季来临,才哗啦哗啦地撒银子  想换走晒场上的黄金稻子  母亲远比不上一朵云柔软  她一边躬身抢救谷子  一边咒骂着老天爷  3  云以雾的形式,滋润每一棵茶树  我在采茶。我也得到了宠爱  浑身上下湿漉漉的  直到太阳出来,云朵现形  箩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