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乘除富文本,高效教学促输出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onao6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的教学过程其实就是一个重组教材、重构文本资源的创造性过程,对教材文本的理解不同、挖掘隐性资源程度不同、重构文本的方式不同都会影响学生语言输出的效率。受“加减乘除创意创新法”的启发,我把重构文本的方式大致分为“加减乘除”四法。下面以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四年级上册Module 6 “Occupation”为例加以论述。
  一、“加”,适当添加元素,丰富文本,创设情境,加大语言输入量
  1. 创设与模块主题相关情景,并将之贯穿整个模块教学。引入人物角色作为情景发展主线,可以设计导入如下:Janet and Jiamin want to be a nurse and a cook. Look! They are Janet’s classmates. Let’s see what they want to be.然后介绍小朋友的名字,分别是:Alan,Alex,Neil,Mary.在整个模块中,利用主角人物将各种资源串联整合起来,如职业、职能、年龄、外貌、衣着和兴趣爱好等元素,使模块教学各环节环环相扣,使学生思维连贯,避免了割裂、零碎的情境。
  2. 丰富与模块主题相关词汇,用自然拼读法指导识记。本模块学习policeman,教师则可增加policewoman,policemen,policewomen,滚动复习了man-men,woman-women,不仅不会造成学生学习负担,还能丰富学生的语言输入,帮助建构、内化词汇体系。
  3. 重视挖掘chant,song等非核心知识点的文本元素,使其发挥更大作用,让学生对核心词汇和句型朗朗上口,形成语感。如把歌曲“I want to be…”歌词替换成painter,builder,doctor等其他职业,可以操练学习难点句型“I want be a …when I grow up.”既饶有趣味,又提高语言操练的效率。
  二、“减”,把类似、关联的文本合二为一
  教材本单元的练习要求:Look,read and say. Hi,I am Meimei. I am good at English. I like children. I want to be an English teacher when I grow up.
  《活動手册》本单元的练习要求:Introduce yourself. My name is… I am …years old. I like to… My favourite subject is… I want to be a …when I grow up.
  重构后,结合呈现两个文本:Hi,I’m Meimei. I am nine years old. I like to play with children. My favourite subject is English and I am good at it. So I want to be an English teacher when I grow up.
  三、“乘”,重现并整合相关知识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口头笔头的输出,形成文段
  本模块的复习阶段,意图是让学生用对话谈论家庭成员职业。在一定语言铺垫基础上,学生有语言输出的欲望,因此我设计了两个文本。
  表格填空:
  Member 1成员1:_________
  Age:_________
  Appearance外貌:_________
  Clothes:_________
  Job:_________
  Reason原因:_________
  Member 2成员2:_________
  Age:_________
  Appearance外貌:_________
  Clothes:_________
  Job:_________
  Reason原因:_________
  文段填空:
  Hello!I’m _______. My father is ____ years old. He is ____ and ___. Look!He’s wearing (a) ___. He is a /an____. He is good at____.
  最后布置分层作业:1. 文段填空;2. 设计对话表演;3. 设计手抄报介绍父母。
  四、“除”,创设情景主线有机整合教材练习,由易到难,逐步提高学生语言输出的难度和维度
  教材“Fun with language” 题目如下:
  Ex.1 Look and circle
  Ex.2 Listen and match
  Ex.3 Act and answer
  Ex.4 Look read and say
  重构Ex.1和Ex.2,听力材料举例如下:
  1. A:Do you want to be a reporter when you grow up,Ben?
  B:Yes,I do.
  2. A:What do you want to be when you grow up,Jiamin?
  B:I am good at cooking. I want to be a cook.
  3. Hi,I am Xiaoling. I like children. I am good at English. So I want to be an English teacher.
  4. A:What do you want to be when you grow up,Janet?
  B:I am wearing a white hat,a white dress and white shoes. I want to help sick people. Guess! What’s my job?
  Ex.3的任务是学生根据衣着推测职业,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归纳表达从事某职业的原因。学生完善后的文本如下:
  A:What do you want to be when you grow up?
  B:I want to…
  I like/ love …
  I am good at…
  I am wearing (a)… Guess!
  A:Do you want to be a …?
  B:Yes,I do/ you’re right.
  责任编辑 魏文琦
其他文献
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初级中学  教育实践告诉我们,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教师的情感可以温暖一颗冰冷的心。所以班主任要不断用关心和爱护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一點一滴地影响学生,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让他们在无形之中就慢慢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015年,我担任初三8班的班主任工作。初三“中慢班”的学生,这个层次的学生基础比较薄弱,对学习无兴趣,是年级组里的“中下游”学生。他们
兴宁市新圩中心小学  小学阶段学生的思想正处于启蒙期和可塑期,是人生教育的重要阶段,在此阶段的德育教育尤为重要。从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浅谈一下我是如何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工作。  一、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  祖国是我们伟大的母亲,她有锦绣的河山、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怎能不使我们自豪呢?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中国人民为了摆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在1983年提出的。经过一系列的实验证明,他确认我们每个人都具有这八种智能的潜力,这八种智能分别是:①语言智能:即口头表达或写作中有效运用语言和文字的能力。②逻辑-数学智能:即数学和逻辑推理能力及科学分析能力。③空间智能:即在脑中形成一个外部空间世界的模式并运用和操作这模式的能力。④音乐智能:即感受、辨别、记忆、改编和表达音乐的能力
2015年9月,我带着大源小学全体师生对山区孩子们的关爱,走进了处于大山深处的梅州市平远县仁居镇黄畲小学,进行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现在回顾一年来的支教工作,有苦有乐,这是我人生中的一次全新体验,也是一次“心灵洗礼”。在这次支教中陪伴着我的是“三心”——感恩之心、不忘初心、关爱之心。  一、感恩之心  梅州地区的教育相对落后,教育理念落后,教学任务繁重,教学资源紧缺,教育发展不均衡,与我所生活的广州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教学要创设与歌曲表现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富有感情地歌唱,以情带声,声情并茂,调动每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演唱的自信心,使他们在歌唱中受到美的熏陶。”因此,小学音乐教学应精心设计富有情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带着浓郁的兴趣走进音乐课堂,参与音乐活动。下面以欣赏课《百鸟朝凤》的教学为例进行阐述。  一、创“问”境,引发学生丰富想象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问题
通过对党的三代领导人私营经济思想比较,认为他们在私营经济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私营经济思想立论的基础、私营经济存在的必要性、私营经济性质的界定、私营经济地位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