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爱伦·坡笔下的《黑猫》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uochang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黑猫》描绘了主人公因为酗酒而变得疯狂暴躁,对黑猫进行了残忍虐待,后来又杀害自己妻子藏尸和最终被抓的故事。爱伦坡由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和对恐怖环境的描写渗透了恐怖怪诞和人物的变态心理。
  关键词: 爱伦·坡 《黑猫》 恐怖小说
  埃德加·爱伦·坡(1809-1849),是十九世纪美国诗人、小说家和文学评论家,美国浪漫主义思潮时期的重要成员。他是美国短篇故事的最早先驱者之一。1809年1月19日出生于波士顿,由于幼年父亲离家出走,母亲早逝,爱伦坡被一位富商收养,但与养父关系不和谐,养母又因病离世,爱伦坡的内心受到强烈打击,觉得自己孤独无依无靠,后来他在人们眼里是一个怪异的人,他渐渐脱离群体,虽然后来有所好转,但是由于妻子的去世和众人对他的责骂,他的生活坎坷经历使他的创作转向了哥特式的恐怖、怪诞,描绘人内心的扭曲与病态。
  猫,是人们喜爱的一种动物。它们乖巧可爱,人们更是对它宠爱有加。但我要讲的内容却与之相反,埃德加·爱伦·坡笔下的《黑猫》让我们看到的是主人公对黑猫的厌恶、憎恨、恐惧、几近疯狂。
  在《黑猫》这部小说中,作者采用的是“忏悔语气”,以第一人称口述的方式讲述这个疯狂又野蛮的故事。作者开始时用真诚的语气说:“我并不企求各位相信,就连我的心里都不相信这些亲身经历的事,若是指望人家相信,岂不是发疯了吗?但是我眼下并没有发疯,而且确实不是在做梦。不过明天我就死到临头了,我要趁今天把这事说出来好让灵魂安生。”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我们处于相信与不相信的矛盾中,相信这个故事,产生兴趣,使读者被这神秘的故事吸引。第一人称的写作手法,使读者和主人公的思想达到“统一”的效果,让读者身临其境,使读者体会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第一人人称的叙述,能够增强文章的真实感,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更感受到文章中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更体会到文章的恐怖气氛。
  《黑猫》的故事情节很简单,但是细细品读之后对它有了更深体会。黑猫是贯穿文章的一个重中之重的线索,而且“黑猫”有着重要的象征意义。黑猫的名字叫普路托,不禁让我们想起古罗马神话里的冥王,地府之王,人们死后灵魂世界的主宰者。“我慢慢地从口袋里掏出一把刀子,打开它,然后仔细地把普路托的一只眼睛从眼眶里剜了出来”,此后,“一天早晨,我醒来后找到了一根绳子,平静地把它套在了普路托的脖子上。然后我将那可怜的畜生吊在一棵树上,任凭它那样死去”。后来,他家养的第二只猫,刚进他家“第二天就失去了一只眼睛”,“脖前又长了一圈白毛”,这简直像第一只猫的重生,男主人公开始厌恶、憎恨、害怕。这让他心理不断发生扭曲变态。最终他杀了心爱的妻子,也是黑猫把他送上了死亡的道路。黑猫不仅是线索,而且是人们生活中的各种欲望的象征,正是这些欲望和想法让人们产生太多的心理扭曲,变态和自私甚至害人的行为。正如文章中的主人公,由于酗酒,驱使他内心的邪恶油然而生。这种欲望使他从一个让爱动物的人变成虐待动物,从一个善良温柔的人变得残暴凶狠,使得一个和睦的家庭变得支离破碎,最终由于他内心的邪恶,驱使他杀猫不成却杀死了妻子。
  在《黑猫》这部小说里,重复手法的运用也功不可没。这篇小说主要讲主人公和两只猫之间的故事。从第一只猫被绞死开始,套索,绞刑架重复出现,体现主人公的内心倍感自责害怕。再到第二只猫的出现,与第一只猫一样的毛色,一样丢了一只眼睛,胸前的一圈白毛一样让主人公感觉到恐惧害怕。使得第二只猫也惨遭主人公毒手,这些都反映出主人公的扭曲,变态心理。心灵的完全变形和扭曲、人性善与恶的对立、挣扎因重复而表现得淋漓尽致,使读者读完更能体会那种恐惧悲伤和人性的残忍与可悲之处。这种重复的手法,加深了读者对文章中黑猫的印象,也加深了对文章中主人公的印象,使得读者更能体会其中主人公內心的恐惧与惊悚。
  爱伦·坡这篇哥特式小说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让读者读起来与作者产生共鸣,同时增强读者的主观意识。将读者与主人公的心相连接,使读者置身于主人公的处境,身处幽暗、恐怖、内心矛盾与挣扎之中,让读者深感其中的鬼魅与惊悚。他批判继承了哥特式小说的习作手法,创造出了哥特式的写作风格,即心灵恐惧。他的哥特式手法有别于传统的哥特式手法,更具独特魅力,让文章更具特色。
  他在《黑猫》的创作中,离奇诡异的描写,场景的布置细致入微,变幻莫测,让人在他对环境的描写中倍感恐惧惊异。这正是他的写作的又一高明之处,利用场景烘托文章的恐怖气氛,让人不寒而栗。在文章中,他往往给主人公设定好了这样的场景,黝黑的楼梯,潮湿的地窖,昏暗的光,等等,这些都衬托出主人公渐渐扭曲变形的内心世界,让读者身临其境,感知主人公内心的几近疯狂和犯罪心理。《黑猫》详细描写了主人公把妻子尸体藏身地窖,那昏暗的地窖,潮湿的氛围,将尸体砌于墙中等都给读者心理造成孤独寂寞与恐惧。当我们读完这篇文章时,对其中的恐怖氛围更加感到恐惧害怕。作者对文章的描写做到了使读者对此产生强烈的恐惧心理。
  总之,爱伦·坡的《黑猫》给我们的想象空间远远超过了我们可以描绘的。他的创作突破了传统的哥特式小说,融入了自己的创新与内心的孤独,这种作家的开创精神使他获得了美国恐怖小说之父和“心理小说鼻祖”等称号。
  参考文献:
  [1]敬南非.杭州袋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爱伦坡的文学理论及其在《黑猫》中的体现.四川理工学院学报,2006,8(21).
  [2]朱平珍.病态人格的象征——论爱伦坡短篇小说《黑猫》.湖南社会科学,2004(02).
  [3]周炎.离奇怪诞的恐怖世界——论爱伦·坡的恐怖小说.自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03).
其他文献
摘 要: 阅读,作为研究生英语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在大学英语六级考试中显现出其重要的地位。历经数次改革,阅读仍在六级考试中占有最高分值,因此,它成为教师和考生教学、备考的重点工作。文章认为语法和词汇是读懂文章的两大保障,在此基础上,平时广泛的阅读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必经过程;考前强化应试技巧则是取得理想成绩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 大学英语六级考试 阅读 语法 单词 技巧  笔者基于讲授和研究大学
摘 要: 生物化学基本理论的建立、完善和发展是以实验研究为基础的,实验教学相对于理论教学更具直观性、实践性、创新性和综合性。因此,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创建适用于高等卫生技术人才综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实验教学新模式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 生物化学 实验教学改革 教学模式  对于医学生而言,生物化学是他们学习生涯的基础和起点,也是进行各项医学工作必备的技术性工具,医学生必须重视生物化学实验,在
摘 要: 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课到底应该怎么上,各级各类学校都在探索和实践中不断改进,作者鉴于多年对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和在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践经验,从两方面提出了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课应该改进的地方:一是课程的内容方面;二是课程的形式方面。  关键词: 高职学生 心理健康 教学改革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不管是国家、社会还是个人,都始终关注自身的生活质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市场化已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市场化在给高等教育发展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对高校教师的职业修养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主要论述了高等教育市场化背景下高职高专教师职业修养建设的诸多问题。  关键词: 高等教育市场化 高职高专教师 职业修养  近一个世纪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市场化已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世界各国纷纷认为市场化是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重
摘 要: 新课程改革是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方向,教育改革的成败关键在于广大一线教师能否紧随教学改革的脚步,与时俱进地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要努力更新教学观念,采用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教学方法,真正促进教学改革和进步。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 高中语文 课堂教学 教学理念  随着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理念在不断发生变化,广大语文教师逐渐意识到转变教学观念
目前,语文教材上的作文都是沿用了几年的题材,这些略显老套的教学内容,如何能搭上现实生活,让它更好地成为孩子书写生活、抒发情感的天地呢?这就要考验教者的匠心独运。因此,基于教
摘 要: 伴随时代进步,科技发展,社会对当代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有更严格的要求。严峻的就业形势、激烈的岗位竞争、沉重的社会压力等一系列考验,无形中驱使当代大学生不得不超负荷学习。这是对学生心理素质的考验,更是对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考验。目前,我国与发达国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教育的理论体系相比较略显不足,有待完善。  关键词: 美国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特色  一、引言  当代大学生是国家在经济、医
中共中央于1983年批准“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方针后,浙江省第一座县级电视台——江山电视台于1984年8月15日正式开播,从此揭开了浙江省县办电视的序幕。
摘 要: 淮安市高度重视发展职业教育和社会教育,始终坚持把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和社会教育作为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的重点。不可否认,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比,淮安市中等职业教育仍面临诸多挑战,在全省位置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为此,有必要对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发展现状进行理性分析,查找制约其发展的相关因素,从而能够为师资队伍建设、职业学校发展,乃至全市职教事业的平稳、有序、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 中职
三网融合是新型的信息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也是一种必然趋势。在第一波数字化、网络化浪潮中错失机遇的图书馆应好好把握此次机会,利用三网融合创造的有利环境,趋利避害,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