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规范是教育行政的前提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K07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笔者到浙江调研,有多所民办中学负责人都谈起浙江省教育厅发布的《关于做好民办中小学招生工作的通知》(浙教基【2012】88号,下文简称88号文件),认为这一通知,是典型的用行政权力,干涉民办学校的招生自主权。
  民办学校负责人如此强烈、明确地反对政府部门发布的通知,这在我国教育系统尚不多见。在笔者看来,针对民办学校负责人的反对情绪,有关教育部门必须高度重视,重新审视行政通知的合法性,以及出台政策规定,是否坚持科学、民主的原则。
  从表面上看,教育部门的文件,是为了规范招生秩序,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可为何民办学校却不买账呢?原因在于,政府部门可以依法监督学校依法招生,比如,不得在招生过程中有欺诈受教育者(虚假宣传、虚假承诺)、中伤其它学校(干扰其它学校招生)的行为,针对这类行为严厉查处,但是,却不能以规范为名,侵犯学校的自主权利。我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民办学校享有与同级同类公办学校同等的招生权,可以自主确定招生的范围、标准和方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应当为外地的民办学校在本地招生提供平等待遇,不得实行地区封锁,不得滥收费用。”依照条例,政府部门是不得为民办学校招生确定范围和标准的。也就是说,浙江的88号文件,从核心内容上说,是违反《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的。对此,教育部门回应称《民办教育促进法》赋予了民办学校办学自主权,但其招生自主权应有边界,并非无限,应以不影响其它地区、其它学校办学自主权和招生权益为前提。这是教育行政部门对法律的“自我解释”。法律的哪一条款要求对招生自主权设定边界,并赋予政府部门设定边界的权力?逾越法律的规定,为民办学校的招生设定范围,涉嫌违反行政许可法,动用行政之手干涉学校招生。
  依法治教是我国的基本教育方略,政府部门应该是依法治教的典范。依法治教的基本精神是,对于现行教育法律必须严格执行,如果现行法律存在问题,也应该是通过修法加以解决。在民办教育促进法和具体实施细则没有修订之前,政府部门必须严格执行法律,而如果要启动修订,也不是政府部门说了算,而应该提交全国和地方人大审议,广泛听取意见,举行听证会。没有修法,没有听取意见的过程,就按政府部门的“自我理解”,把行政意图强加在学校身上,这是典型的行政治校思维,与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所提到的推进管办评分离,提高教育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完全背离。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在履行自身的教育责任方面没有多大作为;为转移视线,逃避责任,故意把矛头对准学校、家长和社会舆论。拿义务教育均衡来说:政府部门应该增加教育投入,并转变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方式,切实缩小校际差异,这是缓解择校热的根本。但政府部门在这方面作为不多,而是在禁止学校择生,学生(家长)择校上做文章,这是典型的不履行自身责任,却用权力去侵犯学校、受教育者合法权利的违法治理方式。结果是:越治理择校焦虑越严重,招生秩序表面上“规范”了,可背后却暗流涌动。再比如,为减轻学生负担,政府政府发文要求学校不得组织低年级学生考试,不得布置家庭作业(或者限制家庭作业的量)等等,这迎合了减负的社会舆论,但从根本上说,这也是政府部门干涉学校的教育自主权。考不考、怎样布置作业,这是学校的教育自主权,政府部门要做的是,其一,均衡义务教育资源,把学生(家长)从择校中解放出来。其二,改革中高考制度,打破单一的分数评价体系,把学校从应试体系中解放出来。
  另外,地方政府部门对待民办教育的态度,也十分耐人寻味:不是站在为所有学校创造平等的竞争环境的角度,规范教育管理;而是基于公办教育的利益,限制民办教育的发展。近年来,随着生源萎缩,一些公办学校(中小学和大学)已经招不满学生,面临生源危机,政府部门为保障公办学校继续生存,就压缩民办学校的招生规模,为民办学校招生制造障碍。
  要做到教育管理的现代化,我国教育部门应该基于教育管办评分离,重新思考自身的教育管理责任。在教育投入、转变教育管理模式上,要积极作为;同时,要放权给学校,尊重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如此,才会有教育的健康发展,才能办出让老百姓满意的教育。对于浙江这起教育部门和民办学校间的“官民”博弈,不能只简单地视为利益冲突,而应该将其作为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的典型,加以剖析,并对政府违法越权行为进行问责。如此,才能对行政权力进行有效的约束。在今天,规范办学的前提,是规范教育管理部门的管理。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工业数字化的研究与创新不断发展,电力系统也在逐步地进行数字化的应用,毋庸置疑,数字化的不断应用,使得电力系统工作效率大幅提升,这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数字变电站。数字变电站集成多种先进的数字技术,是未来变电站的发展方向。本文主要针对数字化变电站的主要特点,以及相关技术做出了相应的分析以及研究,并且也简述了技术特征所包含到的相关内容,同时也对数字化变电站的现实运用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数
日前,青岛市政府正式发布《青岛市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实施方案》。方案中提出,到2017年,建成300所青岛市级足球特色学校,全市在校学生足球人口数年保有量增至30万人,打造一流的全国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  据悉,2015年4月,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青岛市成为全国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方案》确定,在全市各中小学中普及校园足球课程,推广青岛本土教材《快乐足球》;各校园足球特色学
摘 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我国面临的能源资源挑战也愈发严峻。人们进行生产生活所消耗的能源加剧,从长远来看,会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脚步。虽然建筑中暖通空调的设计对提高人们生活品质具有促进作用,但是这一作用的发挥会造成能源的大量消耗,长期运用,不仅会对人们身体健康造成威胁,还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关键词 建筑 暖通空调 节能技术  在各个数据分析结果报告中可以很清楚的知道,城市能源使
作为美术教师,笔者深刻地认识到美术课的重要性。它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即美育的主要途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不可缺少的环节,人们要在生活中不断地发现美、追求美、更好地创造美,就必然需要不断地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而充实、丰富和完善自己。笔者认为,上好一节美术课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吃透教材,把握知识要点  教师必须深挖教材,领会教材的要点,例如在
统编本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围绕“处处留心皆学问”这一主题,编排了三篇课文,分别是《古诗三首》(白居易的《暮江吟》、苏轼的《题西林壁》、卢钺的《雪梅》)、叶圣陶的《爬山虎的脚》和法布尔的《蟋蟀的住宅》,以及“口语交际:爱护眼睛,保护视力”“习作:写观察日记”和“语文园地”。教材中所选诗文都是基于作者长期细致观察的表达,与“留心观察”这一主题非常契合。  一、阅读训练要素解读  本单元最重要的阅读训练要
小马云  2016年,年仅8岁的范小勤因为长相酷似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而走红网络。范小勤被称为“小马云”,甚至连马云本人也觉得长得很像。2017年秋天,河北“老板”刘长江带走了范小勤,对他进行商业包装。随后,“小马云”开始了参加电视节目、时装走秀、网络直播的热闹生活,上下学有汽车接送,身边有保姆照顾。然而,据媒体2021年2月18日报道,“小马云”已被解约,重新回到江西老家。如今“小马云”的身高
一、为什么要这样解读  与人教版相比,统编本教材里并没有出现过完整的剧本,只在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一课的“阅读链接”中出示了一则改编的剧本开头。编者意在让学生初步感知剧本的特点以及行文格式,通过引导学生在对课文适当改编的过程中学习复述故事。但当教学进度到达《怎样表演课本剧》时,我们其实还需要回溯思考:为什么编者要在这篇课文后面附上改编剧本呢?很显然,这篇课文特别适合演课本剧。于是,我们可以进一
没有对生命的敬畏,就谈不上任何教育。教育部门要行动起来,从思想理念、管理体制、教育教学等各方面入手,完善当下的教育,补上敬畏生命的一堂课。  日前,河北省平山县两所幼儿园因争抢生源发生矛盾,一家幼儿园园长用注射器将毒鼠强注射到酸奶中,派人将其和拼音本等物装在一起,放到了另一所幼儿园孩子的上学路上,导致两女童误食死亡。与前不久的复旦大学投毒杀害室友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因口角捅死室友案等校园命
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的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把思想教育渗透教学全过程,熔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开发于一炉,才能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课程改革体现了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原则与方法,进一步发挥它的育人功能,使语文教学充满人性美,使学生不仅“成才”,更能“成人”。  通过语文教学促进人的发展  从语文课程标准中可以看出,语文教学的着眼点不仅仅是语文课本本身,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语文教学促进
摘 要 随着近些年我国经济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科学信息技术等方面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进展,而伴随着近些年我国仪器设备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度的改革及管理模式深化的深入,我国已经逐渐形成了新时代下的新型仪器设备档案信息化管理模式,但当前我国仪器设备档案信息化管理也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对于我国仪器设备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开展形成了一定的阻力,管理人员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改革发展与探究,从而完成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