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体育教学生活化

来源 :阅读(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t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育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可以无时无刻地学习体育。如人类的祖先们为了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摸索出安全有效的射击捕猎方法来获得食物,锻炼出快速奔跑的能力来逃脱天敌的捕杀等,都体现了生活与体育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笔者从生活中的某些细节有感而发,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带给学生不一样的体验与感受,从而为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健康的身心作出一点影响与贡献。
  一、设置生活情景,体验游戏乐趣
  “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两者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在体育教学中,对于小学生而言,体育教师无需过多地强调体育项目自身技术动作的重要性,而要利用生活中的一些场景,将其在体育教学中模拟出来,从而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中感受到生活的情景与乐趣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增强身体素质。如在一堂体育课中教授立定跳远,教师可以将课堂过程设计成小兔子找妈妈的游戏情景,教师在不同的场地分别放置几种不同颜色的标志桶,同时在通往不同标志桶的路途中画出不同形状的方格。教师在组织练习立定跳远环节之前,学生通过抽签抽取不同颜色的号码,相同的颜色对应相应的标志桶,此时学生模拟成小兔子,标志桶就是小兔子的妈妈,不同颜色的号码选取的路径不相同,学生在不同路径中通过模仿兔子跳的形式到达到各个颜色的标志桶区域。学生在完成几组练习之后,可以和好朋友交换不同颜色的号码,寻找不同颜色的标志桶作为自己的目标,这样学生可以多用几种方式体验找妈妈的路径,在游戏中获得成就感。从本节课中可以看出,立定跳远教学是体育课程内容的要求,但教师课堂教学中并不一定要出現中规中矩的立定跳远教学,而是可以通过不同形式的设计与引导,让学生感受立定跳远的练习方式。
  二、选取生活素材,锻炼实践能力
  生活中,无论是成年人还是未成年人,难免会遇到一定的危险,心肺复苏(CPR)这一急救知识可以作为体育教学内容在体育课堂中教授给学生,让学生通过真实的实践操作感受到急救操作的重要性。小学生对于动手操作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可以通过传授CPR专业急救知识,向学生强调心肺复苏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借助假人道具,展示一遍正确的急救流程:先观察患者是否有无意识,在确认患者无意识的状态下,开始对患者进行急救。然后清理患者口腔异物,最后利用30次的胸外按压结合两次口对口人工呼吸形式,重复地对患者进行施救,待到患者恢复意识,停止施救过程。在这个完整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体会到实际操作的意义与价值,同时,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增强了直观感受,提升了紧急应对能力。除了心肺复苏急救知识,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素材可以运用到小学体育课堂中。如中暑的识别与预防、骨折及脱臼的预防和处理方法等,这些生活中的急救技巧都可以在小学体育课堂上传授给孩子们,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提高孩子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对体育课堂的热爱之情,让学生养成坚持在生活中学习体育的好习惯。
  三、采用生活语言,培养健康身心
  在教学中,教师想要运用语言魅力,高效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这就需要深入地研究语言、运用语言,让语言发挥出最大的作用与价值。如体育课堂中,教师可以运用生活中的语言,以一种通俗易懂的方式让学生感受运动的乐趣。如投掷垒球教学,教师可以通过讲述先烈们与敌军的浴火奋战的故事引入教学,这样教师在组织学生练习过程中,可以将垒球想象成手榴弹,同时在场地上布置不同的标志盘,将标志盘想象成敌军,组织学生佯装攻打敌军,并且喊出战斗口号。这样有代入感地引导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积极表现,同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做到多学科的渗透教学,达到非常好的效果。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巧妙地结合学生的生活特点,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状态中联系体育学习,这样不仅有利于教师提升教学的趣味性及实用性,也有利于学生积极享受体育学习的乐趣。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追求的提升,体育锻炼越来越多地渗透在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因此,近几年来学校体育教学被赋予了新的责任和使命,体育活动源于生活而又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坚持“在生活中学体育”的理念,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让小学体育教学生活化,对学生的成长发挥越来越深远的影响和作用。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袁灶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儿童学英语,“语言和思维基础”相差无几,但是实施同样的教学,为什么还有5分的平均分差?是行为习惯还是认知方式在作祟?为此,本文对城乡儿童起步英语成绩差异的问题进行了研究。笔者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和课堂观察等方法,从家庭成长背景、学习兴趣和态度、学习习惯比对、儿童课堂观察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探究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缩小城乡儿童起步英语教学差距。  【关键词】5分差现象 起步英语 城乡儿童 
期刊
【摘要】“综合与实践”是数学课程内容的重要部分,需要学生自主参与并合理运用多方面知识和方法的学习活动。在《绘制校园平面图》的教学中,教师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学习资源,有效地改进学习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使学生体会数学魅力,感受数学本质,同时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识。  【关键词】综合与实践 信息技术 创造性 时空界限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
期刊
【摘要】如今,家校共育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不少家长积极参加家长会,也通过微信与教师保持日常联系。但是,家校共育不能流于形式,它是一种长期的内在的情感的融合。,本文从家校共育的举措方面探索了一些具体的办法,旨在为各位学校管理者做好家校共育工作提供参考与帮助。  【关键词】家校共育 教育理念 家庭活动  教育从来都不只是学校一方的事情,家庭作为学生教育的第一站,理应承载起教育的重任。对于小学生而言
期刊
随着课改的不断推进,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创设有效的教学场景可以帮助教师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何创设真实、有效的场景呢?  设计要有价值。开展场景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理解力,进而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目标的高效完成,可见场景的创设是积极有效的。反之,如果教师对教学内
期刊
【摘要】对于处于城乡结合部的乡村小学来说,学生生源和教学硬件等方面都具有其特殊性。作为英语教师,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对教学对象进行精准的分析。做好学情分析,是实施有效教学活动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本文通过实际教学案例,运用“五步”分析法,对本校四年级学生进行分析,实施相对应的教学策略,以此选择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进行精准教学。  【关键词】学情分析 乡村小学 “五步”分析法  本人所在的学校属于
期刊
在我们的校园里有三面再普通不过的墙,一面是水泥墻,斑斑驳驳,白建校以来就没有粉刷过,灰旧的墙面隐匿在树丛后,来来往往的人很少关注它。第二面是粉墙,作为学校大门的一部分,米黄色的墙面整洁却略显单调。第三面是贴着白瓷砖的墙,它位于办公楼,典型的20世纪90年代的风格,砖缝纵横交错。这三面墙静静地矗立在校园里多年,实用却很难谈得上美观。  结合学校创建艺术团的契机,要对校园进行整体的环境改造,这三面墙成
期刊
提到冷玉斌,熟悉的人会把他比作“儿童阅读的点灯人”“水乡的阅读之树”等等,这些赞誉源白于对他数十年如一日坚持在一线岗位耕耘,为乡村教育阅读推广工作尽心尽力的认可与肯定。而用冷玉斌白己的话来说,他不过是“带领孩子从一本书到另一本书”的一个引路人,是以阅读作为自己教育生命锚点的一位乡村教师。2020年盛夏,记者有幸近距离倾听这位杰出的阅读推广人回顾自己读书生活和教育生涯的心得体会。  为什么会走上推广
期刊
儿童期是人生重要的成长期,具有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阅读对儿童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仅能让儿童增长知识,提高认知水平,而且能滋养儿童的生命,为其未来美好的人生奠基。作为成人,我们可从儿童的认知规律和身心特点出发,进行合理的引导,构建阅读共同体,助力儿童阅读,让儿童在阅读中白由地呼吸,从而提升儿童生命的质量。  一、阅读儿童,寻找阅读的初始点。  开展儿童阅读,要关注阅读的主体。儿童的天性决定了他们
期刊
冷玉斌:播下一顆阅读的种子  人物介绍:  冷玉斌,江苏省兴化市第二中心小学语文教师,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苏省特级教师后备人才,泰州市劳动模范,泰州市学科带头人,泰州市311人才培养对象,泰州市卓越教师培养对象,泰州市“十佳青年教师”,泰州市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国培计划”北京大学小学语文课程开发及教学指导专家,全国“百班千人”公益读写行动导师团队成员。著有《教书·读书》(中国人民大学出
期刊
《再见,小恩》  作者:徐鲁  出版社:青岛出版社  童年时代的离别与重逢,少年时代的失去与得到,成长之路上所感知的冷冽与温暖,艰辛年代里的少年们的友谊、梦想与奋斗的故事……可以说,这是作家献给童年和少年时代的浪漫组曲,也是他用不同的文体写出的成长自传。所有的诗篇都是旅程,每一部作品里都能找到作家自己真实的成长脚印。  作者  徐鲁,著名诗人、儿童文学作家、散文家。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他是近年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