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清质地 活化教学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2gsto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学生的学习差异为研究对象,旨在阐述运用多元化的教学策略对优化教学过程和方法所起到的促进作用。通过设计多元化学习目标任务,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积极交流,利于增强学生的认知体验。探讨教学策略的优化对提高课程教学有效性和学生语言表达综合运用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小学英语;学生;差异;互动
  关注学生的英语学习发展需要,活化教学过程和方法,能在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动力基础上,为学生提供身临其境的学习环境氛围。教学策略优化应突出差异性和多样化,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增强认知感悟。围绕学生的英语学习实情注重教学策略优化,对活跃课堂教学情境和丰富学生文化知识视野思维都有积极导向价值意义。
  1.用层次化学习目标引领学生灵活选择
  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有别,体现在学习思维认知上具有一定差异性。围绕这种差异性来设计具有层次化的学习目标,能在帮助学生更好感知课程学习内容基础上,帮助他们拓宽思维和丰富知识视野。教师根据这样差异性设计层次性的学习目标,能便于学生自由选择和灵活运用。
  教师设计层次化学习目标,能给学生更多自由运用的空间和时间。这些学习目标的设计应该紧紧围绕学生的主体学习需求和教学重难点设计相应的学习运用目标。按照学习目标的层次化,一方面,突出课程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有效引导作用,让学生在富有全面化的学习目标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向,指导自己更好灵活运用;另一方面,根据学生的学习发展需求,为他们提供具有情感意义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在尝试运用的过程中发现更多学习乐趣。例如,在《牛津小学英语》(Fun with English)6AUnit2 Ben’s birthday的“Listen,read and say”教学中,应在要求学生掌握对话表达主题内容基础上,建议学生围绕“What day is Ben’s birthday?”和“What does Ben do on his birthday? ”进行同桌对话交流,以此来体味课程表达内涵意义。在此基础上,可要求学生就“What does Jim want to buy for Ben?”、“What do you want to say with Ben?”等进行自由选择话题进行表达,让他们享有更多的主动选择权利。
  通过这样的层次化学习目标引导,能够使得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有更为全面的认知感悟。通过这样层次化学习目标引导来活化教学,不仅能让学生有真切的认知体验,更能够能使得课堂教学具有丰富的人文性和情境性。
  2.用任务化互动探究鼓励学生集思广益
  将任务融入英语课堂教学,能在帮助学生深化认知感悟的基础上,更好发挥他们集体学习智慧,最大限度调动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通过任务互动探究推动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利于提高课程教学有效性。
  围绕学生学习需求和课程知识难点来设计相应的探究话题,能在引导学生主动尝试和积极交流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学生的认知思维。在任务设计过程中,一方面,关注学习任务的导向性和生成性,让学生在彼此互动探究的过程中主动了解表达内涵意义以及价值作用,激发学习激情;另一方面,鼓励学生运用团队合作的形式来相互讨论交流,有效激活自身的学习思维感知,将任务探究转化为一种内在的自觉行为。例如,在5A Unit 4 Halloween的“Read and say”教学中,可要求学生围绕“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Halloween?”和“What do you want to do on Halloween?”要求学生运用同桌交流、小组讨论、角色对话等形式来相互合作,以此来丰富自身的思维情感。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主动表达和积极交流,定会形成深刻的感知印象。
  以这样的模式来活化教学过程,能在体现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更好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调动自身的学习思维感知。同学之间的相互讨论,能使得他们在实践认知感悟的基础上更好拓宽感知思维,强化学习使用。
  3.用反思式总结概括指导学生自如运用
  给学生自我反思的学习机会,能使得他们在带着思考和总结的过程中更好学习和使用英语。通过这样的反思,不仅能够使得学生发现自身在学习过程中的得失,还能够让他们在自我对照运用的过程中查漏补缺,增强学习的主动能动性。
  根据学生总结反思情况,建议学生在自我总结的基础上,从理解感知、表达运用、实践体验等方面来概括自己的学习运用思维,丰富自身的思维情感。同时,建议学生运用自由评价、小组互评、教师点评的形式来总结自己的学习感知过程,使得他们在自我主动运用的过程中发现更多的学习问题。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总结反思情况,运用学习园地、手抄画报等形式来为他们提供可自由展示的平台,帮助他们在自我总结的过程中增强运用的灵活性和准确性。
  总之,在依据学生学习能力差异的基础上突出教学策略优化,能更好体现课程的生本主义教学理念,最大限度激活学生学习内驱动力。围绕学习内容设计具有情境化和趣味性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相互表达交流中更好主动探究,利于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帮助学生获取丰富语言文化知识。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7月第2版。
  [2]张欢.培养学生在英语课堂学会倾听、善于评价[J].中小学教育,2012年01期。
  [3]盛静娜.浅谈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性[J].课程研究(上旬刊),2012年04期。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海南小学)
其他文献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针对文本大胆地提出问题,深入地分析问题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进行探究活动。笔者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引导孩子在阅读课上进行有效提问,以让学生的基本英语素养得到最大化发展。  一、紧扣课题,自主提问  《牛津小学英语》(译林版)教材每一单元的课题均采用单词、短语或短句的形式,其中以短语形式居多,如:Public signs、At Christmas、Ben’s
期刊
【摘 要】高校学生干部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学生实施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体力量,是连接师生、学生和学校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保证,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  一、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干部存在的问题  1.功利思想严重,缺乏奉献精神和服务意
期刊
【摘 要】“男尊女卑”作为传统家庭生活的主流伦理道德,几千年来根深蒂固的存在于人们的思想意识之中,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蕴含在中华文明的基因—字词故事之中。透过解字说文,发掘传统文化中至善至美的道德操守、生活理念,修养女德,才能夫妻幸福,家庭和谐美好。  【关键词】男尊女卑;举案齐眉;既爱且敬;夫妻幸福  “男尊女卑”作为传统家庭生活的主流伦理道德,几千年来根深蒂固的存在于人们的思想意识之中,存在
期刊
【摘 要】在小学低年级数学学习中,口算是小学生必要掌握的基础计算方法,它对后期学习笔算也有很大的帮助,可以说,要想提高笔算能力,就必须加强小学生的口算能力培养。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了一套可实行的提高学生口算能力的方法,供广大小学教师参考。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学生;口算记忆效率;教学方法  口算是指不借助任何实物进行简便运算的方法,既不用笔算,也不使用计算机计算,利用大脑快速运转思考对
期刊
《一一列举》这堂课很多老师上过,绝大部分是围绕着“策略”一词,将重点定位在探索“一一列举”的方法,整堂课尽管充满数学的理性思维,但缺少应有的生活气息,导致数学课堂成为单纯的题目演练。笔者以为,“一一列举”更应含有生活味,这是由其本质决定的。一一列举的方法充斥于学生学习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在平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常使用到。所以要上好这一堂课,一定要突破书本的局限,让他们在逼真的生
期刊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也出现了众多变化。在当前农村小学数学学科的课堂上,更加讲究融合信息技术。这是改进农村小学数学的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实现现代化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发展至今,已经非常完备,小学数学教师若是能够合理的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有效的创设知识情境,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1.创设情境,提出
期刊
【摘 要】“综合性学习”对于开拓学生的学习空间,提供多渠道、多层面的实践机会,培养学生团结合作、主动探究、勇于创新的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大意义。但是,审视当前一些教师教学因强调综合性在实际教学中走进了误区。忽视了语文课堂的有效性。本文通过对一、案例分析,二案例诊断,三、提出矫正策略进行阐述,避免导致语文综合性学习“白马非马”的尴尬境地,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效”才能“生效”。  【关键词】综合性
期刊
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根据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造性学习的行为习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逐步养成不拘泥、不守旧、敢于打破旧框框、勇于另辟蹊径的创造性学习的习惯,并将这些学习行为经自觉反复操练或不自觉重复,逐步形成与学习需要相联系的自动化学习行为习惯。  一、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  创新的实质,是对现实的超越。
期刊
语文教学应回归生活。她从生命开始,与生活同行。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语文只有根植于生活的土壤才会枝繁叶茂。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于生活,我们只有以课堂为起点来实施生活化的教学,加强课堂与生活的沟通,让教学活动贴近生活,联系实际,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真正受到启迪;才能赋予课文以生命和活力,更好地揭示其全新的潜在意义;才能引导
期刊
常常有家长朋友向我诉苦:“老师,我家孩子不会写作文怎么办?一写到作文他头疼,我也头疼。”旁边的家长也附和:“是呀,你说这才二年级,写个一两句话就完了,说没得写,这到了三年级可怎么办呢?”  家长的这些烦恼透露出这样几个问题:孩子怕写话,对于一个写话练习不知如何下笔,就是写了也是草草了事。这几乎成了大多数孩子写话的通病。新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的写话要求中提出:“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