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有机物三维荧光光谱技术在赤潮藻识别中的应用

来源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t_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赤潮藻生长过程中产生的荧光溶解有机物(fluorescent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FDOM)的三维荧光光谱与主成分分析相结合,尝试建立了我国沿海10种常见赤潮藻的识别测定技术。用主成分分析提取三维荧光光谱第一主成分载荷谱作为识别特征谱,建立了浮游植物荧光特征谱库,在此基础上利用Bayesian判别方法进行识别测定。甲藻在种水平上的正确识别率≥92%,硅藻在属水平上的正确识别率≥75%,其中褐指藻属和角毛藻属的正确识别率≥90%。从结果可以看出,利用赤潮藻生长过程中的溶解有机
其他文献
提出了一种基于离散傅里叶变换(discrete Fouriertrans form,DFT)的玉米品种特征分析新方法。实验数据为37个玉米品种种子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数据,波段范围为4000~12000cm-1。文
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全国的实施,新课标全国卷与以往高考试卷的不同就在源于教材高于教材,通过设置一些比较生疏的材料和区分度较小的选项来充分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这对于考生来
室内测量了十六种浮游植物的吸收-衰减光谱,及其粒径分布和叶绿素a浓度。研究结果表明,粒径和单位细胞叶绿素浓度是影响浮游植物吸收和衰减系数量值的两个重要因素;粒径是决定衰
借助Raman,IR和XRD等技术探讨了Si—Al—Zr—O系非晶在原位受控晶化过程中微结构变化。结果表明,Si—Al—Zr—O系非晶在920℃左右出现网络结构重整,形成了富Si区和富Zr和Al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