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不太雷,鼓手没离场香港,亚洲国际博览馆Arena

来源 :Q娱乐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2k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7月24日,星期二
  ★★★★
  “雷猴吗?”主唱Ian Brown一上台就用粤语向观众问好。穿着涡纹花Pretty Green长衫的贝斯手Mani已经在舞台左侧悄悄拨动贝斯,一身柠檬黄球衣的鼓手Reni(他不是有很多件同一款式的球衣,就是只有这么一套演出服)随即摇头晃脑地打着鼓点加入,吉他手John Squire划破长空的吉他响起,Ian Brown唱起“I Wanna Be Adored”,接受数千名香港歌迷的膜拜。没有人想到这支来自英国曼彻斯特的传奇乐队能够在解散15年后以原装阵容重组。台下很多年轻观众,甚至都是在乐队解散后才接触到并爱上他们的音乐。
  对于Ian Brown飘忽不定的嗓音,并没有太多观众在乎。更何况比起1996年8月乐队在Reading音乐节上那次声名狼藉的演出,Ian Brown的状态已经有了脱胎换骨的改进。
  几乎是整整16年之前,缺少John Squire和Reni的The Stone Roses在Reading音乐节压轴出场,五音不全的Ian Brown像一个在KTV唱卡拉OK的酒鬼一样糟蹋了自己的歌。那次演出成为The Stone Roses的谢幕演出—1996年10月,乐队正式解散。
  不过当今年夏天The Stone Roses重返舞台时,外界已经把1996年的那场演出抛在了脑后。毕竟,时代不同了。15年的等待赋予了The Stone Roses崇高的地位,英国媒体们毫不吝啬地借用乐队的一首歌名,用形容耶稣复活的“Resurrection”一词来形容他们的回归。人们似乎也有理由期待Ian Brown这次能把歌唱得更在调上—虽然这与John Squire、Reni的回归没有什么因果关系。
  Ian Brown并不是一位好歌手,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一位好主唱。这位“猴子王”脸上总有一副藐视一切的神情,在不需要他唱歌的时候,他就晃动两副手铃在舞台上走来走去,有时甚至扭动肩膀,仿佛在模仿香港明星的做派。他有自己的风格,让人过目不忘,即使乐队进入长达数分钟的演奏时刻,他仍然可以吸引观众的目光。
  演出曲目以乐队首张同名专辑的作品为主,辅以同时期的单曲B面作品。只有两首歌来自乐队第二张专辑《Second Coming》:“Ten Storey Love Song”这样的流行作品迎来了大合唱;而在“Love Spreads”中,Ian Brown新加了一段Rap,他唱道,“Stone Roses火力全开,Stone Roses站上舞台,一刻不停闹翻全场,给我们来点掌声。”
  看The Stone Roses的演唱会自然不能错过乐队精彩的演奏。只见乐队先来一段即兴演奏,试探一下观众情绪,然后Reni一阵鼓花,Mani深吸一口气,弹出“Fools Gold”的贝斯节奏,John Squire的蛙音吉他跟进,Ian Brown再用低回的嗓音唱出这首曼城迷幻摇滚经典。John Squire在独奏段落还弹了两下The Beatles的“Daytripper”。
  疯狂的观众把衣服扔上舞台,Ian Brown拿起来看看,说“尺码不对”,扔了回去。有个外国姑娘把本子和笔扔到台上,Ian当场给她签名。唱到“She Bangs The Drums”,又有人把一个铃鼓扔上舞台,Ian捡起来摇了几下,做出各种有趣的动作,再抛回给观众。
  压轴作品不出意外是三段式的“I Am The Resurrection”,当Ian Brown唱完第一段时,乐队一个戛然而止,然后正式进入后两段落的演奏模式。观众仿佛等待已久,发出此起彼伏的欢呼声,并随着音乐一起舞动。Ian Brown也不闲着,他把两副手铃丢给前排观众,又把歌单纸撕下来,送向人群。最后他拿出李小龙的模型玩具,在摄像镜头前比画。香港明星李小龙是他的偶像。
  演出谢幕,4个人彼此拥抱,然后手拉手,向观众致谢。就在两个月前,Ian Brown还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在等待返场环节的观众面前辱骂Reni,他说:“我没开玩笑,鼓手已经回家了。我能说什么呢?鼓手就是个贱人(cunt)。”现在,这支内部矛盾不断的乐队,当着香港观众的面,一笑泯恩仇。
  自阿姆斯特丹那场演出之后,为了防止不靠谱的Reni提前走人,乐队不再把“I Am The Resurrection”单独拿出来放在返场部分,而是一口气演完就结束。毕竟这首歌留下的余韵才是最好的结尾,也是对这支高傲自大的乐队“死而复生”的最好诠释。
其他文献
作者:John Taylor  出版:Sphere  售价:18.99 英镑  任你再富有,帅哥也敌不过年华的招唤。Duran Duran乐队贝斯手John Taylor亲撰回忆录,回首率性与青涩。说起来,关于Duran Duran各爷们儿的传记叙述真够多,除了人气,还跟乐队的两面形象有关。这本盐花撒少了,童年的一切都是乐队根源之始。上教堂唱圣诗,领略到的是欧洲流行音乐法则,更享受上台作秀的快感。
期刊
导演:德鲁·高达  主演:克里斯汀·康奈利/理查·詹金斯  片长:95分钟  美女、血浆、断肢、屠杀者……美式恐怖片玩到最后还有什么法宝没有祭出?恶魔论似乎太老土,丧尸已经千篇一律,杀人狂魔互相PK都不能再引起兴趣,那么不如来拆解一下这些吓人的套路,让大家看个新鲜。《林中小屋》就是这样一部卸下恐怖片面具的电影,虽然一开始仍然沿袭了所有恐怖片的类型,但提前剧透就会失去所有趣味。因为在这部电影的结尾,
期刊
BORN SLIPPY [1995]  艺人:UNDERWORLD  由《Q》杂志读者Jason Wilkins提名  Q&A  Underworld乐队主唱Karl Hyde  让我们回到1996年的英国……  “我对创作‘Born Slippy’那个时期的记忆是极其模糊的,因为我从始至终都是喝醉的状态。我还记得Rick Smith(Underworld乐队中的搭档)给我听了这个极好的节奏套子,
期刊
作者:霍华德·桑恩斯  出版:南京大学出版社  定价:45.00元  近几年来,宣称自己喜欢鲍勃·迪伦的人越来越多,网络ID使用他的黑白照片做头像;出门闲逛也套上他的大头照T恤衫;勾搭姑娘张口闭口要活得“像一块滚石”。然而当鲍勃·迪伦真的来中国开演唱会了又是何等景象?媒体抱着跟风的心去做报道,结果却在排版时搞错照片;粉丝抱着膜拜的心去看他的演出,却听不明白老爷子在叨叨些什么,然后扭头就是吐槽。难道
期刊
The Glorious Dead  COUNTER,8月20号  在美国,来自英国Bath地区的放克摇滚乐队The Heavy可谓是家喻户晓。他们第二张专辑中的“How You Like Me Now?”曾风靡一时,从启亚索兰托的广告到HBO的电视剧《明星伙伴》,乃至电影《斗士》中,你都可以听到。但他们在英国本土却并没有引起如此的轰动。“How You Like Me Now?”中的riff借鉴
期刊
街 道杀死奇怪的动物乐队称自己是“职业冷场乐队”:“刚开始演出的时候总是没有很多人对我们的音乐产生共鸣,每首歌的间隙只能听到零星的掌声和大量酒杯对撞和交谈声。”对于普通听众来说,他们的音乐听起来的确有些怪:实验和噪音的元素、让人感到陌生的调式和节奏再加上主唱在现场时不时采取的夸张唱腔。有乐迷恰当地形容他们的音乐是充满了 ‘后’气息,的确,Joy Division,Sonic Youth 和Yo L
期刊
今年8月,Mark David Chapman—杀害约翰·列侬的凶手的第7次假释申请被驳回,世人的目光又聚集到了这位早逝的英雄身上。《Q》带你穿越时光隧道,回顾约翰·列侬的一生。  早年岁月  在列侬小时候,“父亲”二字与定期寄来的支票别无二致,这位海员常年漂泊在外,甚至错过了儿子的出生。父母的婚姻最终走到了尽头,当被问及“跟爸爸还是跟妈妈”时,5岁的列侬两次选择了父亲;可是当母亲即将离开,他又大
期刊
作者:Nile Rodgers  出版:Sphere  定价:9.99英镑  身为黑奴后代,年纪轻轻便得服侍各路名人,看尽娱乐业的面面方方。家有恶人,身怀恶疾,难得他仍如此知性幽默,注定是个人才。时代更替,嬉皮士浪潮由白变黑,上世纪70年代Buppies冒起,身为其中一分子尽享名利。谈到反disco运动,他便咬牙切齿:摇滚与disco就一脉相承,说到底是白人害怕失去领导地位。管他呢,反正世界已被我
期刊
卢森堡城,Den Atelier俱乐部  2012年6月28日,星期四  ★★★★  当年,初出茅庐的The Temper Trap离开墨尔本到悉尼演出,每每意味深长地望着辉煌的地标建筑“悉尼歌剧院”。一个月前,作为Vivid Live音乐节参演乐队之一,他们终于如愿以偿地登上了这个梦寐以求的舞台。  “这次演出和你们当初梦想中的一样吗?”吉他手Lorenzo Sillitto颇费思量地答道:“噢
期刊
虽然没有奥运金牌,但他们却已步入“不列颠超级天团”的殿堂。Muse还能走多远?针对此问题,《Q》得到了这样的回答:“我们可没想那么多。”  “我想在Muse演唱会上弄个飞艇一样的东西,然后我们就坐着它降落在体育场里。我一直有这个想法,只不过目前还没实现。”  —Matt Bellamy  疯狂的荣耀  现场直击Muse:无法言传的魅力  随着伦敦奥运会的全部比赛落下帷幕,各国运动员们都纷纷踏上归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