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美术课程资源开发的探索研究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yugug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我国基础教育正经历着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历史性转变。在这样的背景下,美术学科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已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成为美术教学的亮点。在美术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有许多新的问题需要我们研究、探索和实践。美术学科新课标课程指出:美术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之一,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
  我校美术教研组紧紧围绕湖北省教研室《现代化进程对地方传统美术文化的影响及美术教育资源拓展途径》这个课题,结合本地森林覆盖面广、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地域特点和学校师生大多數是土家族、苗族的实际,把引导学生调查、收集、整理、研究、开发、利用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的美术文化资源作为主要的美术课程资源,目的是弥补单一的国家美术课程的不足,发挥地方和学校的地域资源优势,满足本校学生学习美术的需求,帮助学生理解美术知识的多样性,更好地获得生活经验,建立学习与发展的自信心,逐步培养学生对本民族美术文化的认同感、乡土情结及爱国主义情怀,从而珍视本土的优秀文化遗产。
  
  一、地域特点鲜明的美术课程资源的内容
  
  我校地处县城中心,交通便利,学生普遍经济条件较好,而且家长十分支持学校的各种活动。这为我们积极开发本土美术课程资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结合咸丰县的地域特点,我们在开发时主要关注了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自然资源和自然材料;第二是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第三是少数民族社会生活资源。
  我们十分注重充分利用本土材料进行美术课的创新教学。本地茂密的森林资源赐予了我们丰富独特的自然材料。对山区学生来说,充分利用自然材料不仅可以丰富和贴近学生的生活,也可以解决少部分学生美术材料购买的困难,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如《小鸟的家》一课,教师首先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走进大自然,寻觅可制作鸟窝的枯树枝、干茅草、干玉米杆等,通过寻找、发现、收集、观察、想像、组合、创造等一系列美术活动,把平时四处可见的废物变成了造型独特、漂亮舒适的鸟窝,而且最后在课外拓展活动中不少孩子还和家长一道把亲手制作的鸟窝放进了大森林。充分利用本土材料进行创新教学,一方面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关注生活、发现美并美化生活的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对自然材料的利用意识及开发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也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灵感和学习积极性。
  
  二、努力探索开发本土美术课程资源的方法与途径
  
  【途径一】更新教育观念,尤其是与课程资源相关的新的教师观和教材观
  美术学科实施课堂教学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怎样才能开发好教材资源。就美术学科教材内容而言,具有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反映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需求的特点。其中的美术教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管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均可视作塑造学生动手、动脑、合作、创新以及学生个性培养的教学资源,而且这种资源是在使用过程中不断挖掘、丰富的,它的价值是在“创造性”使用的过程中显现的。另外,教师本身就是一种教学资源。美术教师不仅决定美术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是地方特色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而且其本身就是课程实施的首要的基本的条件资源。我们的美术教师对课程资源还存在模糊认识,如果不帮他们去树立正确的美术课程资源观,不帮助教师去分析和探索美术课程资源的内涵、性质、种类和在课程目标实施中的价值,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就是一句空话,要满足当前我校美术教育教学的需要,只有当美术教师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才有可能。因此,我们在地方特色美术课程资源建设的过程中,始终要把美术教师队伍放在首位,抓好对教师的培训和提高,及时向教师介绍课程资源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最新成果,及时推广教师在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总结出的好经验,挖掘、调动和利用教师的才能和潜能,帮助美术教师自我学习、自我反省,形成科学的课程资源观,通过美术教师这一最重要的课程资源的突破来带动其他课程资源的优化发展。
  
  【途径二】因地制宜,筛选、开发、利用本地各种美术课程资源
  咸丰县虽然是一座山区小城,但也蕴藏着丰富的地域特点鲜明的美术课程资源。但并不是所有的课程资源都能贴近学生生活,都能围绕美术教学目标进行教学。我们的教师不要“惟教材、惟教参”,要将精力用在分析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依据本地、本时期的教学情景导入适合本校学生学习的美术课程资源,使美术课更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我们要求全校师生共同关注与参与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本地是土家族、苗族聚居地,拥有大量内容独特、类型极为丰富的地方性美术课程资源。我们根据教育哲学、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美术教育目标,首先组织美术老师开展社会调查,筛选出具有教育价值和美术教学意义的内容,确立多种地方性美术课程资源开发的类型。然后以校本课程和美术课例形式进行开发研究,把教师开发研究的课例用于常规教学活动,取得反馈信息,作出评价,最后在教师中交流、利用。我们还组织学生以小课题形式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通过与其它学科的整合与联系,让学生与其他学科教师共同参与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例如我们的学生以《土司王城历史的调查研究》为课题,和综合实践活动指导老师一道,通过上网查找资料、实地考察、采访有关人士等方式,对土司王城的昨天与今天有了比较全面、深刻的了解,同时对我县准备以土司王城为特色打造中国民俗第一村的构思产生了许多联想。美术教师及时把这个课例用于美术教学,以《我心中的中国民俗第一村——唐崖土司王城》为课题,引导学生用泥塑、绘画、制作、剪贴等表现形式进行创作。学生兴趣盎然,作品想象丰富、个性纷呈。
  
  【途径三】了解本民族历史,崇尚乡土美术文化
  美术学科新课标课程指出:美术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之一,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人文教育的传承功能。美术教学的传承功能是让每一位学生了解本民族的历史,了解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针对这一情况,美术学科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体现文化传承作用。当前,我们的孩子对以娱乐性、刺激性和商业性为特征的外国大众文化和流行文化趋之若骛,而对自己民族的美术文化,一是无知,二是采取漠视或鄙薄的态度,这直接导致了学生对本民族和国家的感情的衰减。针对上述情况,我们积极挖掘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民间传统美术文化的遗存,并将其整理、开发为可资利用的民族特点鲜明的美术课程资源。如依托咸丰境内四处可见的土家吊脚楼、风雨凉桥,有的教师引导学生将吊脚楼、风雨凉桥与现代建筑进行比较,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设计出融合古今两种建筑物长处的现代吊脚楼、新式风雨凉桥。
  
  三、开发和利用美术课程资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亟待建立地方美术课程资源管理数据库。新课程的综合化特征,使教师与更多的人在更大的空间用更加平等、合作的方式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在开发利用有地方特色的美术课程资源的同时,还需要逐渐以图书、视听和媒体等多种形式建立地方美术课程资源管理数据库,以促进美术课程资源共享,拓宽校内外、县内外课程资源及其研究成果的分享渠道,提高使用率,并有利于可持续利用与开发。
  2、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力度和内涵都有待进一步挖掘。我们在开发美术课程资源的过程中,对美术教育与本地少数民族文化、与少数民族人民的文化活动、与各民族文化的联系还研究得不够。
  3、开发出来的有些美术课程资源因教师教学过程设计不够科学合理。教学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但教学效果却收效甚微,没有完成欲设的教学目标。
  4、在我们充分利用地域资源优势开发美术课程资源时,没有建立相应的科学的评价体系。因此已经开发的美术课程资源利用的有效性和适用性还加强得不够。
  5、对校园内部美术课程资源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如何充分开发与利用学校的网络资源与美术的有机联系,如何进一步加强美术与其它学科的整合,将是我们下一阶段研讨的重点内容。
  综上所述,我们应努力引导学生认识周围的少数民族艺术,改变观念,了解少数民族艺术存在的价值,从而主动产生保护家乡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传承家乡民族传统文化的意识。
  (作者单位:445600湖北省咸丰县民族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潮流中应该怎样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历史课堂教学为例谈谈笔者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主体性 实践  主体性教育思想认为,教学质量的提高必须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和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它要求教师要树立新的教育观念,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促进学生实现由自在的主体向自为的
期刊
新课程理念倡导建构的学习,特别是强调课堂教学要重视学习过程,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重视多元智能,重视学生。课堂教学要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单一走向综合,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下面我谈谈新课程教学的几种方法:    一、探究式学习法    这种教学方法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并获得一定成功。课堂是学生成长的地方,也是老师成长的地方,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发展,再独立探索中成长,在极富创造力和生命力的
期刊
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注意认识某种事物和研究某种事物的一种心理活动,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因素。中学生意志力较差、情绪不稳定、注意力易分散、松懈懒散,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地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授课时要严谨而不严肃、风趣而不低俗、幽默而不滑稽,寓教于乐,通过一系列活动来营造深厚的学习气氛。  化学学科本身的特点是形象、直观、生动,五光十色的化学变化,很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吸
期刊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在美术教学中,努力挖掘德育内容,恰当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则会振奋学生的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觉悟。在美术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在美术欣赏课中,利用中国历代美术作品的简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在美术教学中,可以看到董希文的《开国大典》、《蒋家王朝的覆灭》,徐悲
期刊
如何培养学生的智能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课题,也是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笔者就此谈点看法。    一、开发智力是培养学生智能的基础    智力是智能的基础,要培养智能就必须开发智力。为此,在基础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1、处理好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产生、发展、演变的过程与科学结论之间的关系。我们要让学生在掌握知识、掌握科学结论的同时,更要善于由结论逆推,进而弄清其原因与过程。为此,
期刊
一、本节教材在本单元中的地位    本节教材前一节《大气的热力状况》对本节来讲,旨在说明地球表面冷热不均,可以说它是学习本节的前提,本节知识又是学习《全球性大气环流》的基础,所以可以说本节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选取本节教材的原因    本节的热力环流涉及的知识面广,又有许多生疏的概念,特别是它涉及许多学生惧怕的物理知识。它是看似简单实则很难的一部分内容。鉴于此,我把自己处理教材的方法写
期刊
篮球这一运动项目,作为高中体育课程的重要教学内容,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它已成为学生课外锻炼的主要项目。在我校实施模塊教学近两年里,本人负责球类模块中的篮球运动的教学。这期间,有苦有乐,有失有得,有成功也有困惑。在此,就培养学生学习篮球的兴趣方面谈几点体会。  从心理学角度讲,兴趣是积极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这种倾向与注意和情感紧密联系,导致对感兴趣的事物总是优先注意并且向往的心情。
期刊
思维的积极性、求异性、广阔性等是发散思维的特性,在物理教学中有意识地抓住这些物理进行训练怀培养,既可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又是提高中学物理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    一、激发求知欲,训练思维的积极性    思维的积极性是思维惰性的克星,因此培养思维的积极性是培养发散思维的重要基础。在教学中教师要十分注意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渴求,使他们能带着一种高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例如,在教一年
期刊
体育是人们自古根据社会生产和生活需要,遵循人体生长发育和机能活动规律,以运动作为基本手段,为增强人民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丰富文化生活而进行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身体运动和社会活动。体育锻炼是促进健康最积极有效的手段,它能缓解学习压力,调节紧张的学习节奏,提高学习效率,是走向健康、全面发展过程的必由之路。经过几次的教育改革之后,特别是现在的新课改,彻底改变了以往的传统式课堂教学,在新课标的教学中
期刊
人类社会已步入充满竞争的21世纪,在这信息时代,人们对知识的获取、信息的获得的方法与途径已不再具有唯一性,而是具有空间、多维性了。自1999年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素质教育”的理念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来,2000年中国启动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001年教育部又先后推出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及小学和初中各学科《课程标准》,并在部分地区学校试行,2002年9月试行范围进一步扩大,至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