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我的生活方式

来源 :户外探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80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名:张睿 攀岩运动摄影师
  提名理由

  摄影师张睿,本身就是一名攀岩爱好者,也正是由于对攀岩的热衷和喜爱,使得他有更多的机会去拍摄攀岩,并且能够从攀岩者本身的角度来看待攀岩运动,光影和动态的把握都有其独到的视角。
  2012对于张睿来说,是忙碌充实的一年。从年初泰国甲米攀岩到年底肯尼亚野生动物,一路拍下来,几乎马不停蹄。期间,在国内拍摄了大量攀岩和雪山题材,参与包括奥索卡珠峰雪山守护计划、博格达攀登、紫云格凸攀岩大会、四姑娘山中法联合攀登以及云南老君山传统攀岩等户外活动。先后与奥索卡、《摄影之友》签约,成为签约摄影师,摄影作品曾在《户外探险》、《摄影之友》、《影像视觉》、《摄影旅游》、《山野》等杂志刊登,其中更被《户外探险》选为2012年10月刊的封面。2012年,一路攀岩,一路拍摄,拍摄户外之美,体验探险意义。
  从最初的好奇到现在成为我的一种表达方式,摄影几乎是我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喜欢到哪都带着相机瞎拍的我,没想到现在相机带着我满山跑,因为拍摄这几年走过很多岩场和雪山。
  要说还真挺感谢相机数码化,想想以前玩胶片的那些日子,拍照对于当时的爱好者还多少是件奢侈的事,每次按下快门都会看看那个快门旁边的计数器,拍完还得去柯达店里冲印才能看到最终的效果,当然打出来的片子除了拍摄的因素外,还得看打片人的水平。多年拍照一直搞不出什么新玩意儿,大概十年前干脆放下了单反相机,有那么几年摄影基本靠手中的几百万像素的卡片数码相机撑着,直到有一天开始攀岩,频繁地玩起了户外,大自然的美丽和户外圈的美女帅哥又让我拿起了单反,只不过这次拿起的是数码单反,数码突然让我感到无比自由,拍摄暗房全都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从前难以突破的技术问题现在看来是如此的可笑,我如重获新生一般,经常抱着相机睡觉,每一次好像梦里都能笑醒。攀岩摄影和网络彻底改变了我的生活,网站、论坛、微博,无图无真相,没个配图你都不好意思和人家打招呼,网络成为我展示的平台。
  说起攀岩就是几年前偶然一次机会尝试开始的,在日坛公园点石攀岩场第一次攀岩,一条初级难度的线路,我居然完成了,小有成就,周围的气氛让人很舒服,再加上各种的美女、鲜艳的服装器材、个性的文身都深深吸引了我。办了卡,买了攀岩鞋、绳子,后来还去了阳朔,越发着迷于攀岩了。岩圈里脸熟了,从此混迹于北京的人工和自然岩场,夏天经常跟岩友们去白河攀岩,业余时间几乎都在攀岩中度过,攀岩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对攀岩和户外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最初的一些攀岩照片都是在那里拍摄的,虽然从摄影角度来看当时拍的一些很一般,但现在想想还是留下不少美好的回忆。感觉当时在论坛上只要是攀岩的照片都会引起热议,通过照片交流攀岩信息,各地岩场,包括攀爬技术动作的交流,很多照片当时第一时间都是在“北京攀岩”和“岩蜥”论坛和岩友们分享的。
  攀岩和摄影就好像一对孪生兄弟,岩友们外出去自然岩壁攀岩,除了身心感受自然之美,每次回来免不了拿出漂亮的照片分享,我也不例外,外出一定要带上相机,有时真的分不清是为了去拍照还是攀岩,经常在攀岩线路上一挂就是几个小时,但当时拍照时你完全不觉得。拍摄数量的增加让我很着迷,每次好像都有不同的人和自然景观,更让我开心的是现在的拍摄能够得到奥索卡公司的赞助,有机会去更多的地方,题材也不只是攀岩,摄影技术有了全面的提高。去了雪山,雪山开阔了我的视野,和登山的兄弟同住在高海拔的帐篷里度过长夜,登山人的坚韧顽强给我很多触动,让我仿佛找到了图片后面的故事,仿佛又回到了星光下的雪山。
  有时就在想,自己真是幸运的,能够一次次感受自然之美,一次次体验生命的存在。惭愧于语言的苍白,始终,摄影是我的表达方式,更成为了我的生活方式,希望我的摄影更加贴近自然,分享户外的魅力。
其他文献
太阳落下后,阳光还在群山上方的天空留恋了一会儿。长绒棉一般的云呆悄然出现在天边,被余晖映照成鲜艳的橘红色。几只白翎雀低飞掠过草原上空,匆忙返回远处的蒿草深处,那里是它们的归巢。不多久,光线渐渐暗淡下来,翠绿的青草、缤纷的野花都失去了颜色,稀疏的星星浮现在夜空中,在云朵的缝隙间偷偷眨着眼睛。草原上的夜晚来临了。  推开一道虚掩的低矮铁门,我和浩爷钻过铁丝护网,向着手机上卫星地图标定的位置前进。没膝的
育空河是北美的重要水系之一,全长3190公里。发源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流经育空地区和美国的阿拉斯加,最后流入白令海。我曾经捧着笨笨那本巨大的北美地图册,试图寻找育空地区的详情页,未果,它只出现在了加拿大全图里。因为它的空旷,地图实在没有太多信息可以告诉你的。育空,比生命更广阔—Yukong larger than life,这就是本地区的旅游宣传语。  我们比预定计划晚了一天出发,因为起点白
哈巴雪山,5000米級入门雪山,因为攀登周期短,冰雪体验好,是入门级雪山里面的明星雪山,很多人都选择把它作为人生第一座雪山。随着每年数千登山者的到来,位于哈巴雪山脚下的哈巴村也走进了大家的视野。  哈巴村坐落在哈巴雪山脚下,隶属于香格里拉县三坝乡,是一个以纳西族为主,汉、彝、回、藏、傈僳等多民族聚居的村落。相传当年祖辈开荒迁徙,发现了山脚下的这块平地,地势开阔,开满小黄花,起名字的时候有个老人说,
提名  户外短片作品 《寻找圣诞树》  拍摄制作:张允平(裂缝)提名理由  这是一部记录了一次完美攀冰经历的户外视频短片,攀登者何川和刘洋,被网上流传的一张冻成了圣诞树形状的冰瀑所深深吸引,认为这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冰瀑。为此他们辗转各地,想要攀爬这座漂亮壮观的冰瀑。摄影师裂缝从第一次寻找就一直跟随,通过自己对攀登的理解和认知,用镜头解读两位攀冰者面对各种意想不到或是突发状况时的内心世界,以及最终完成
生命的六个维度  ——《八千米生命高度》的六个用心之处  撰文:肖自强  编辑:徐时雨  提名理由  《八千米生命高度》,记述北大登山队1990年以来30年雪山攀登历程。北大登山队的雪山攀登史,不仅是中国民间登山历史最重要的一部分,也是中国当代大学生和当代青年生命史的最重要一部分,对新的生命形式、新的生活方式、新的精神方式进行持久的开创和激励。  本書是北大登山队30年队史的全记录,在其中,你可读
友人是一个装备发烧友,喜欢尝试各种新鲜酷炫的装备。月初听说ALPEN集团开了一家全东京最大的户外店,下了班就飞去日本,开始了又一场史诗级的装备血拼。  早期爱好者深受傻大黑粗的欧美装备风格影响,习惯了苦行僧式的登山徒步。今日在精致禅意的日式机能户外感染熏陶下,他们带上木椅、铁锅、帆布帐篷享受着东方式的烹饪料理。中国的装备工业发展至今只有短短20余年,从欧美到日韩,从重装到轻量,从色彩缤纷到诗意淡雅
LNT讲师,曾在大学任职四年教授户外运动教育课程,也包括LNT。从2004年开始,登顶了26座雪山,其中还包括北美洲和非洲的最高峰,任职于以七大洲最高峰和南北极探险为主业的巅峰探游。  LNT是一个环境话题,那我们就从雪山的环境说起。我们可以把高海拔环境分为两种,一个是长年雪线以上,就是终年积雪不化,没有动植物长久生存的地带;一个是有少量的土壤,可以有苔藓,高海拔特有植物能够艰难地生存,偶有动物到
这是一个发生在很久以前的鲜为人知的故事,这是长期生活在温软熙攘之乡的人所难以感受的经历。如今,当我安坐在宽敞整洁的办公室、缓步在清风习习的林荫道,再回想起那件親身经历的往事时,已经很有“天方夜谭”的感觉了。  1985年春,时为浙江省椒江市气象台预报员的我响应国家号召援藏,前往地处藏北无人区边缘的申扎县气象站从事测报工作。这里海拔高达4700米(比拉萨高出1000多米),距地区所在地的那曲有千里之
动物们的“人类习性”(上)  作为人类是件高大上的事儿——我们的双手如此灵巧,没有什么创造不了;我们的大脑如此发达,脑袋都快要装不下……然而,当你高歌着“我是人类我傲娇”时,动物们显然并不这么想。也许,你还并不了解它们的本事有多大。当你给家里的娃娃做了个小床,当你唱完周杰伦想换一首蔡健雅,当你思索小孩是叫Tom还是Jerry时,动物们可能也在做着相同的事呢。  鹦鹉会给宝宝起名  鲸鱼也有流行歌曲
TNF100?北京国际越野挑战赛是The North Face 100 亚太区系列赛事之一,此赛事于2009年在北京市昌平区首次举办,是在中国内地举办的首个100公里越野跑赛事。如今,这项赛事已经成为每年初夏越野跑圈必不可少的盛大聚会,参赛名额相当紧俏。今年,斯巴鲁汽车(中国)有限公司作为官方合作伙伴,首次参与到这一越野跑友们的欢乐嘉年华中,其对越野跑赛事的深度参与,为TNF100?赛事注入了一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