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农村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很多学生感到掌握口语有困难,或是羞于开口,或是开口错误频出,甚至一些学习优异的学生也只能读普通的英语材料,用简单的英语写作,一旦与他人交流,就会发现口语表达成为了一件很困难的事。这种“哑巴英语”现象,是和新课程培养目标背道而驰的。因此,我们要改变现状,鼓励学生多开口、多思考,增强他们“说”的信心。那么,如何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与交际能力,就成为了我们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一、中学生在口语方面所面临的问题
1.重视程度不够
和城市相比,农村学生的家长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基本上对英语了解不深,对孩子的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家庭的学习气氛也不好,甚至有的家长说“反正不出国,英语好不好无所谓”,根本不重视孩子的英语学习。另外,由于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教师讲,学生听;重分数,轻素质”的现象还严重地存在着,大多数学生以书面练习为主,而轻口头练习,这些都严重地影响了中学生口语水平的提高。
2.不敢开口,怕出现错误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会发现部分学生上课时常常不开口,尤其是我们农村的孩子,面对教师非常害羞,不愿积极参与课堂口语活动。开口是一种习惯。农村的中学生不同于城市的中学生,在学习意识、学习动机、自信心和知识面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距,表现为缺乏学习热情,学习意志不坚定,不敢用英语交流,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等。有些学生的语音、语调、语速和句法结构掌握得不够牢固,会出现一些错误,而怕别人取笑,学习过于“格式化”,不会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来学习英语,不懂得自我营造学习环境,盲目、悲观地认为自己学不好,缺乏自我展示的信心和勇气。
3.缺乏语言环境
很多农村中学生学习英语只是局限于英语课堂,身边也缺少练习英语的语言环境,接触真实英语交际情景的机会非常局限,而目前大部分英语课堂还是以那种“教师教,学生学”“教师说,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学生没有讲英语的真正空间和环境,没有亲身体验和锻炼的机会。这样的语言环境严重影响学生口语能力的发展。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对中学生来说,对一门功课感兴趣,便会促使他们潜心钻研,全身心投入,不仅有助于进行创造性的思维,还会积极改善自身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1.要认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
有了正确的学习动机,学习者才会对英语学习有正确而全面的认识。思想认识提高了,自然会体现在行动上。因此,要让学生端正学习思想,自觉地认识到英语口语的重要性。平时学习生活中,教师要多与学生交流,和他们一起讨论英语口语在日常生活和今后学习、工作中的重要性,让他们真正从内心重视起来。
2.培养学生“说”的信心,让他们敢于开口
农村中学生中普遍存在胆怯、害羞、畏难等心理,这是导致他们在英语口语学习中消极被动的主要心理原因。为此,教师应特别重视心理调节作用,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消除心理障碍,引导存在心理障碍的那些学生能树立信心,顺利有效地参与到英语口语学习中来。教师要对学生起辅助和引导的作用,唤起学生主动学习英语、提高英语口语的积极性。
3.创设语言情境
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一个相对真实的语言环境,使学生能身临其境。教师和学生在英语课堂上要尽可能多地讲英语,尽量不使用汉语,让学生把听英语、讲英语作为一种习惯。我们可以通过布置教室文化来让学生感受英语的学习氛围,同时我们还可以组织多样的课堂活动,以增加学生语言交流的机会。
(1)口头报告。教师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学以致用的机会,每节新课之前,给学生3-5分钟的时间进行Free Talk,学生轮流值日,每个学生都能有均等的机会来训练口语,报告可以由浅到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报告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与课本有关的一些知识讨论,也可以是联系实际生活的一些话题,比如时间、天气、朋友、家庭、学校等。通过这种方式,既激发了学生开口的意识,加大了实践量,也给学生提供了更多讲英语的机会。(2)情景对话。情景对话是人们在特定情景中交流思想的一种言语行动。教材中有许多话题都可以表现为情境对话,如看病、购物、旅游、交通工具等。情景对话应既有模仿又有创新,能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巧妙地创设语言情景,培养学生在真实情景中的口语表达能力。(3)角色扮演。现行的英语教材具备图文并茂、情景交融的特点,其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富有趣味性,很适合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室中的设备作为道具创设模拟情景,多方面地调动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并在整个活动中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兴趣点,旨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他们完全融入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中,从而提高各项语言技能。(4)小组讨论。为了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的主动性,教师可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内讨论,使每一位参与者都得到平等的练习机会。
4.开展多种英语课外活动
(1)英语比赛。教师可开展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歌曲比赛、英语写作大赛等形式的课外活动,这些比赛对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培养有促进作用,既加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又挖掘了学生在英语方面的潜能。(2)英语角。英语角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真实的交际场所,因为每次英语角的活动都会有专业英语教师参加,而且每次活动都会确定一个主题,使活动内容丰富、目的明确,使谈话的内容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虽然我们生活在一个汉语的语言环境里,但在这里完全可以感受到一个虚拟的英语世界。(3)影视欣赏。英语电影让学习者真实感受了各地英语说话人的口音、用词和历史渊源,让英语学习者感受了最纯正的书本之外的英语口语。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地提高农村中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教师在对中学生进行语音、语调等基本技能知识的教学外,还应采用多种方式,组织和指导他们进行口头的交际操练,内容题材应多元化,课堂气氛应交际化,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被动地听变成主动地说,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全面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一、中学生在口语方面所面临的问题
1.重视程度不够
和城市相比,农村学生的家长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基本上对英语了解不深,对孩子的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家庭的学习气氛也不好,甚至有的家长说“反正不出国,英语好不好无所谓”,根本不重视孩子的英语学习。另外,由于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教师讲,学生听;重分数,轻素质”的现象还严重地存在着,大多数学生以书面练习为主,而轻口头练习,这些都严重地影响了中学生口语水平的提高。
2.不敢开口,怕出现错误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会发现部分学生上课时常常不开口,尤其是我们农村的孩子,面对教师非常害羞,不愿积极参与课堂口语活动。开口是一种习惯。农村的中学生不同于城市的中学生,在学习意识、学习动机、自信心和知识面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距,表现为缺乏学习热情,学习意志不坚定,不敢用英语交流,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等。有些学生的语音、语调、语速和句法结构掌握得不够牢固,会出现一些错误,而怕别人取笑,学习过于“格式化”,不会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来学习英语,不懂得自我营造学习环境,盲目、悲观地认为自己学不好,缺乏自我展示的信心和勇气。
3.缺乏语言环境
很多农村中学生学习英语只是局限于英语课堂,身边也缺少练习英语的语言环境,接触真实英语交际情景的机会非常局限,而目前大部分英语课堂还是以那种“教师教,学生学”“教师说,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学生没有讲英语的真正空间和环境,没有亲身体验和锻炼的机会。这样的语言环境严重影响学生口语能力的发展。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对中学生来说,对一门功课感兴趣,便会促使他们潜心钻研,全身心投入,不仅有助于进行创造性的思维,还会积极改善自身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1.要认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
有了正确的学习动机,学习者才会对英语学习有正确而全面的认识。思想认识提高了,自然会体现在行动上。因此,要让学生端正学习思想,自觉地认识到英语口语的重要性。平时学习生活中,教师要多与学生交流,和他们一起讨论英语口语在日常生活和今后学习、工作中的重要性,让他们真正从内心重视起来。
2.培养学生“说”的信心,让他们敢于开口
农村中学生中普遍存在胆怯、害羞、畏难等心理,这是导致他们在英语口语学习中消极被动的主要心理原因。为此,教师应特别重视心理调节作用,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消除心理障碍,引导存在心理障碍的那些学生能树立信心,顺利有效地参与到英语口语学习中来。教师要对学生起辅助和引导的作用,唤起学生主动学习英语、提高英语口语的积极性。
3.创设语言情境
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一个相对真实的语言环境,使学生能身临其境。教师和学生在英语课堂上要尽可能多地讲英语,尽量不使用汉语,让学生把听英语、讲英语作为一种习惯。我们可以通过布置教室文化来让学生感受英语的学习氛围,同时我们还可以组织多样的课堂活动,以增加学生语言交流的机会。
(1)口头报告。教师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学以致用的机会,每节新课之前,给学生3-5分钟的时间进行Free Talk,学生轮流值日,每个学生都能有均等的机会来训练口语,报告可以由浅到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报告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与课本有关的一些知识讨论,也可以是联系实际生活的一些话题,比如时间、天气、朋友、家庭、学校等。通过这种方式,既激发了学生开口的意识,加大了实践量,也给学生提供了更多讲英语的机会。(2)情景对话。情景对话是人们在特定情景中交流思想的一种言语行动。教材中有许多话题都可以表现为情境对话,如看病、购物、旅游、交通工具等。情景对话应既有模仿又有创新,能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巧妙地创设语言情景,培养学生在真实情景中的口语表达能力。(3)角色扮演。现行的英语教材具备图文并茂、情景交融的特点,其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富有趣味性,很适合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室中的设备作为道具创设模拟情景,多方面地调动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并在整个活动中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兴趣点,旨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他们完全融入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中,从而提高各项语言技能。(4)小组讨论。为了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的主动性,教师可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内讨论,使每一位参与者都得到平等的练习机会。
4.开展多种英语课外活动
(1)英语比赛。教师可开展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歌曲比赛、英语写作大赛等形式的课外活动,这些比赛对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培养有促进作用,既加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又挖掘了学生在英语方面的潜能。(2)英语角。英语角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真实的交际场所,因为每次英语角的活动都会有专业英语教师参加,而且每次活动都会确定一个主题,使活动内容丰富、目的明确,使谈话的内容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虽然我们生活在一个汉语的语言环境里,但在这里完全可以感受到一个虚拟的英语世界。(3)影视欣赏。英语电影让学习者真实感受了各地英语说话人的口音、用词和历史渊源,让英语学习者感受了最纯正的书本之外的英语口语。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地提高农村中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教师在对中学生进行语音、语调等基本技能知识的教学外,还应采用多种方式,组织和指导他们进行口头的交际操练,内容题材应多元化,课堂气氛应交际化,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被动地听变成主动地说,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全面提高口语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