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静脉血栓用药致双上肢红肿原因分析及用药安全性对策研究

来源 :双足与保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vrgbedr544y4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下肢静脉血栓用药致双上肢红肿原因及用药安全性对策.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入院治疗的下肢静脉血栓患者36例,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尿激酶、脉络宁、仙力素及脉通进行治疗,患者连续用药后3d双肢先出现片状红斑、存在不同程度肿痛,偶尔伴有瘙痒感.入院后加强患者生命体征监测,分析下肢静脉血栓用药致双肢红肿原因,针对存在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结果 36例患者中连续治疗1周后3例患者双上肢发生红肿,发生率为8.33%.2例患者由于使用仙力素过敏引起,1例患者经过脉络宁引起,患者均经过积极有效的处理、干预后双上肢红肿消失.结论 下肢静脉血栓用药致双肢红肿原因相对较多,多与药物之间共同作用有关,治疗时应加强患者病情监测,对于出现不良反应者立即停止用药或降低药物剂量,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
其他文献
探讨脑脊液单核细胞内结核分支杆菌早期分泌性抗原(early secretory antigenic target 6,ESAT-6)检测对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TBM)的诊断价值.选择我院2011年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 EBM)是谨慎、明确、慎重地运用现有的最好证据,并将其与个人的临床专业知识和患者的选择、价值观相结合,对患者提出个性化的治疗方案[1].
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女性在生活工作中压力逐渐变大,这使得很多女性提前步入更年期,这严重影响了当代中年女性的身心健康。据最新调查显示,我国中年更年期女性居世界首位,
1背景 rn性传播感染(STI),包括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在发展中国家是常见病.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1995年梅毒、淋病、衣原体感染和滴虫病例数增加了三亿三千三百万.STI的
目的 近年来,医学、外科类文献有向循证医学方向发展的趋势.本研究旨在检测已发表的整形外科类文章的证据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4本主要的整形外科类杂志2009年1~12月刊载论文
“循证医学”及医学范畴的“效果”“效力”在过去的15年,已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医学文献中.我们对此感到未知的“恐惧”和一种莫名的“愤恨”,或许因此我们的手术结果会遭到不
1981年De Bold等[1]在大鼠的心房组织中分离出一种能利钠、扩血管的多肽类物质--心房利钠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 ANP),从而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即心脏不仅是一个机械
免疫系统对骨代谢的调节主要通过两个环节实现 :(1)对成骨和破骨细胞数量的调节 ;(2 )相关体液因子的调节。本文就白介素 6 (IL 6 )、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和骨钙素 (BGP)等调节
目的 探究静脉顺行造影在下肢静脉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以2017年1—12月为研究时间段,将该时间段在该院治疗的下肢静脉疾病疑似病例240例(共285条肢体)作为研究对
自20世纪70年代,应用接骨板及螺钉对颌骨骨折行坚强固定以来,对颌骨骨折固定技术的探索和改良成为颌面部创伤治疗领域的热点,拉力螺钉(lag screw)固定、加压接骨板(dynamic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