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蕴含真理真理指向高尚——冯定关于人生观问题的论述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kjzh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冯定是我国早期的哲学家和伦理思想家,他的最大贡献就是使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成为一门完整系统的科学,他的思想和著作影响了几代人.结合历史特点和时代任务,冯定在关于个人对民族国家的责任感方面、在婚姻家庭(两性关系)方面、在个人幸福观方面都有自己深刻的见解.他在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础上,主张调动多种科学理论,综合解决人生观问题,并在紧密联系实际、深入到青年的现实生活之中,进行人生观的教育.针对我国目前存在的人生观方面的诸多问题,冯定同志的一些思想理论及其实践作法仍有积极的指导和启发意义.
其他文献
20世纪二三十年代 ,西方哲学界的新实在论运动在中国得到积极的回应 ,并形成了中国的新实在论学派 ,其主要代表人物是金岳霖、冯友兰和张岱年。中国的新实在论者与其说着意于
本文通过对二十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逻辑结构的分析 ,认为该规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切实的可操作性 ,继承了中西优秀道德传统 ,实现了综合创新 ,符合道德建设的内在规律和客
福柯继承尼采对真理问题的思考 ,对真理意志提出质疑 ,提出求真并非与生俱来 ,而是具有历史性的 ,打碎了知识进化论的链条 ;福柯探讨了精神病学产生的背景和过程 ,与政治权力
人作为“天使”与“禽兽”的杂合物 ,其道德并非总是处于高于动物的 ,它有时甚至处于禽兽不如的“兽下境界”。人是自由的存在物 ,人的自由给人以广阔的从善发展空间的同时 ,
对道德主体而言 ,信仰是道德主体把道德规范由他律转化为自律的根本动因 ;市场经济的契约规则是道德规范由他律转化为自律的社会基础 ;而广泛深入的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人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 ,阐明了柔然的族源、历史活动和其佛教信仰情况。
通过从心理学角度对M .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的读解 ,透过对资本主义精神现象的解释赋予意义的定义过程 ,探寻经济精神、经济心理和经济主体诸多关系的具体
从李贽哲学自身的逻辑出发 ,可以发现 ,李贽哲学以其苦难意识作为背景 ,在无—有合—本体论基础上 ,主张道非一途、性非一种 ,从而表现为追求自由、宽容学术和相对主义的品格
的寓言、重言、卮言等"谬悠之说",提醒读者研究它突破一切传统、一切固有,对人们习以为常的世界进行多角度超常考察的思维方法.这些超常思维方法可归纳为从二极或三(包涵多)
目的 了解学龄前儿童颅脑损伤发生的现状,探讨减少伤害发生的干预措施。方法 对1991年1月至2000年12月住院治疗的500例4~6岁儿童颅脑损伤的病例资料,依据GCS分型标准进行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