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金融市场的深化

来源 :国际金融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zzzz123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短短的几年里,金融市场在我国发展很快,从不正规的股票、债券,到比较正规的各种金融工具;从局部的同业拆借到全国范围的拆借网络;从有价证券的非流动性,到证券交易柜台的诞生等等。这一切无不表明金融市场在我国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但是,由于我们刚从旧的经济体制脱胎,由于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水平还很低,还由于我们缺乏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金融市场的发展存在着各种各样问题,有些矛盾已经相当尖就,这些问题和矛盾使金融市场的深入发展遇到各种阻力,困难很多。传统的金融体制造成了金融压制。体制改革
其他文献
<正> 纽约股票市场在10月13日收市前的一小时内股票价格突然暴跌。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平均指数猛跌190点,当日跌幅达6.91%,创下了1987年10月19日股市暴跌危机以来的最大跌幅,被称为“黑色星期五”,并由此触发了世界性的股票价格暴跌。10月16日,伦敦、东京、法兰克福等地的股票市场一开市即告下跌的伦敦股市金融时报100种股票指数仅在上午就下降了200点,当日跌幅为7%东京股市日经指数当日下跌647点,跌幅1,84%法兰克福当日跌幅约为12%,其他各主要股票市场无一例外,均在不同程度
<正> 当前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外逃已成为这些国家寻求借人新贷款过程中的一个难题。许多外国银行家认为,如果借款国居民不愿在国内投资,也不可能指望外国债权人对这些国家投入资金,因而不愿增加新贷款。未来外国银行对发展中国家的贷款,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借贷双方对资本外逃问题的态度。一、什么是资本外逃(CAPITALFLIGHT) 到目前为止,对于资本外逃的含义还没有一个广泛接受的解释,不同的经济学家在讨论特别是计算资本外逃问题时,往往采取不同的概念,主要有以下几种:
<正> 1989年11月14日,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召开了一年一度的国际经济与金融形势研讨会。会上,大家分析了1989年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形势的特点并对1990年的发展趋势作了预测。现将讨论会的要点综述如下。一、关于1989年西方各国的经济形势 1989年,由于国内生产和需求扩大,投资增加,西方国家的经济仍保持增长势头。但由于很多国家实行紧缩的货币、财政政策,经济增长速度放慢。预计全年的增长率将由1988年的3.9%降为3.2%,通货膨胀率将比去年增加一个百分点,达4.5%。为控制通货
<正> 在西方一些国家,当一家银行连续出现亏损,而后又扭亏为盈,出现转机后,这家银行就有条件重新调整其财务状况。银行的财务准重组(quasi-reorganization)就是以这种重新调整财务状况的概念为基础的一种会计程序。根据这种会计程序,进行财务准重组的银行可以将其帐面上的资产和负债的现值调整到比较实际的价值,调整引起的亏损金额并入未分配利润帐户,而后用资本盈余帐户余额和部分普通股金将未分配利润帐户中的赤字全部冲销。如上所述,当一家银行出现严重亏损,而后又扭亏为盈时,该银行就有必要对其财
<正> 本世纪20年代以前,世界货币制度建立在黄金本位制基础上,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以黄金输送点为界限,围绕着货币的黄金平价上下波动。在这种条件下,货币汇率一般说来比较稳定,因此早期的经济学家如休谟、桑顿、李嘉图等人都只是对金本位制度如何调节国际收支的原理作过一些评述,并不评价这种汇率制度本身。一次大战爆发以后,各国相继放弃金本位制,利用大量发行的纸币来弥补巨额军费
<正> 贴现窗(Discount Window)是指中央银行直接或间接设立的重贴现机制。如所周知,贴现(Discount)是银行在客户的票据到期以前把票据买进,在票面金额中扣除贴现利息后,向客户融通现金。重贴现(Redscount,或称再贴现)则是银行在本身需要现金时,把自己已为客户贴现的票据或其他合格资产再售予或押予重贴现机构,重贴现机构在票面金额上扣除贴现利息后,以现款付予银行。一、贴现窗制度的发展和变化西方工业国家和差不多所有已独立的发展中国家,都有中央银行的设立。贴现窗和与此相关的“最
<正> 香港是一个高度开放的自由港,国际上各种经济力量均在这里对流交汇。香港的外资银行就是国际金融力量在这里汇集、运动、发展的典型体现。今天,香港的外资银行不但构成香港银行业的主体,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支撑着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外资银行在香港的出现和扩大,推动了香港银行业的全面国际化,同时也促使香港政府采取一些特殊的政策和管理措施。一、香港外资银行现状香港的外资银行是指总行设在海外的外国银行。70年代初至今,香港的外资银行随着香港经济的发展和香港政策的放宽而迅速增长。在60年代,由于香港政府采
<正>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绝大部分时间都在银行和金融界服务,我见过银行界如何面对以往20年中的许多挑战。对那些挑战,有些银行由于无动于衷,或表现无能为力而终于垮台。然而,不管九十年代可能出现什么样的情况,银行业作为一种产业,则要求其领导者在管理中小心谨慎,与此同时,经常意识到需要扩大资本,给股东以适当的收益。如果我们不能盈利,就无法生存下去,也就不能吸引新的资本。银行在九十年代将面临的挑战,有许多已在八十年代的发展中就可以看出来。这些挑战是由各种相互有关的错综复杂的原因引
<正> 一、自1957年以来欧洲金融市场的发展与变化在这近30年间欧共体在许多领域中取得显著的进展,如成员国间取消了关税壁垒、制定了共同的农业政策、建立了欧洲货币体系,创立了欧洲货币单位等。但与之相反的,在资本自由流通方面,却进展甚微,在80年代初期,欧共体十个成员国中仅有4个国家(联邦德国、英国、比利时、卢森堡)取消了外汇管制,其中比、卢两国仍保持着双汇率制,这点是令人吃惊的。欧共体没有成为一个资本自由流通区域是有其历史原因的。在罗马条约中,有关资
<正> 金融市场是资金融通的总体,是各种融资方式、手段的总和,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它包括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银行借贷和证券买卖,凡是资金融通都属于金融市场范畴。建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