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XGBoost与地理加权回归的吉林省西部土壤盐渍化反演

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rmAir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及时、准确地应用多源遥感数据提取干旱和半干旱区域土壤盐渍化反演特征及获取土壤盐渍化程度的空间分布数据,以吉林省西部大安市为研究区,利用Sentinel-1 SAR、Sentinel-2 MSI多源遥感数据和DEM数据,构建土壤盐分含量(Soil Salt Content,SSC)反演特征集,结合BorutaShap算法优选特征,通过耦合地理加权回归(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GWR)与极限梯度提升树(XGBoost)回归构建土壤盐渍化反演模型,并与XGBoost回归、GWR反演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SSC反演特征集中,盐分指数、植被指数在BorutaShap算法中取得了较高的重要性排名,是大安市SSC反演的重要特征。GWR模型的R2和RMSE分别为0.48和4.83 g/kg,XGBoost回归模型的R2和RMSE分别为0.54和4.35 g/kg,耦合GWR与XGBoost回归构建的土壤盐渍化反演模型预测精度得到显著提高,R2与RMSE分别达到0.63和3.71 g/kg。依据该模型反演结果,大安市各类盐渍土分布存在较强的空间异质性,土壤盐分含量呈现出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的趋势,与实地调查基本一致。综上,耦合GWR与XGBoost回归模型充分考虑了反演特征的空间异质性和非线性关系,可有效提高SSC反演精度,可获得更符合实际的SSC空间分布,可用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土壤盐分含量的反演。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在实习生带教过程中,使用师生双向评价护理教学质量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针对40名实习生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带教,并归为对照组,针对另外40名实习生采用师生双向评价护理教学质量法进行带教,并归为观察组,两组实习生实习时间均为2016年6月—2017年3月间。结果比较和观察两组实习生得分情况发现,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均为观察组得分更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实习生对带教老师的评分可见,教学质
期刊
目的:研究分阶段双向评价在精神科病房护理实习生带教中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将护理实习生分组,并在护理带教中实施不同教学评价法,对照组30名使用常规的考核评价方法,实验组30名使用分阶段双向评价,比较两组教学双方评价指标分值,讨论分析差异。结果:实验组护理实习生理论考核(89.73±3.11)、操作考核(92.46±2.98)和带教老师临床带教质量(92.15±4.04)、临床带教满意度(17.15±
期刊
目的:探讨改变双向评价表发放时间对护理临床带教工作的影响。方法:将我院两年临床护理实习的76名护理实习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8人,对照组沿袭以前常规时间发放护理临床实习双向评价表;实验组在岗前培训后,初入各临床科室时即发放双向评价表。结果:对双向评价表中内容的满意度评价和出科理论、操作、综合素质考核分数,实验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改变双向评价表发放时间对护理临床带教工作有积极推动作
期刊
课堂革命是职业院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的迫切需要。建筑材料检测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建筑材料检测这一职业核心技能,然而当前教学中存在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实践时间不足、育人效果不佳等问题。为此,从教学内容产业化、教学资源层次化、教学手段信息化、教学方法多样化、思政育人精准化五方面实施了课堂革命,以全面提升技能教学和思政育人的效果,契合技能型社会建设的愿景蓝图。
期刊
期刊
目的 分析研究师生双向评价反馈机制对新生儿科护理教学质量的影响。方法 2018年12月—2020年12月,选择武汉儿童医院接收的新生儿科学生进行分析,共计50例,将其分为实施常规教学的对照组25例和实施师生双向评价反馈机制的观察组25例,对比教学方式满意度、考核成绩、教学质量、专业素质。结果 观察组教学方式满意度占比96.00%高于对照组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考核
期刊
该文设计了基于多目机器视觉的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化监控系统。用户通过交互层发送城市轨道交通多目机器视觉图像采集指令;图像采集层接收指令后,控制多目视觉图像采集模块采集图像并存储到数据库,并发送至逻辑运算层;逻辑运算层连接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方子系统,获取运行数据和图像,并使用联动执行服务和实时数据管理进行自动化监控;同时,使用图像预处理和异物侵限检测模块对轨道交通安全进行监控。监控结果传输至交互层,呈现给
期刊
基于国家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出新的要求和目标,文章针对安徽建筑大学土木工程材料实验课程的特点,提出了从内容、空间、时间和考核方式四个层面开展实验课程改革的探索。将开放性教学模式分块分区落向实处,丰富实验教学内容、打造校企共建模式、敞开实验教学平台、制定全面的考核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拓展专业接触面,提供灵活开放的实验环境,壮大高水平工程类技术型人才队伍。
期刊
通过校企合作开发34个建筑材料检测虚拟仿真实训资源,编制配套工作过程导向项目化教学新形态教材,开发网络共享精品课程,利用线上教学管理平台,采用先虚拟仿真实训、后理论教学的混合式教学,进行教学做合一、学习金字塔理论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和实践。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做中学,学中做,优化“建筑材料及检验检测”课程教学,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提升学生技能和岗位适应性。
期刊
针对建筑学本科技术类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与设计脱节的问题,借鉴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建筑系技术类课程的目标与内容,对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建筑学院2021年秋季三年级的建筑材料课程进行了一次尝试性的改革,展示了这次教学改革的目标与主要内容,并讨论了未来如何进一步完善与发展建筑技术类课程,使其既真正地与建筑设计密切关联,又可以提供满足职业建筑师专业需求的技术类知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