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空山新雨后”之“空”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wt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维诗《山居秋暝》首联写道:“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山即山也,青山也好,远山也好,高山也罢,作者却偏偏使用了“空山”一词。从第二联“明月松间照”,有松林一片可以看出,“空山”绝非不长草木的光秃秃的山。而且从题目“秋暝”可以看出写的是秋天傍晚的景致,这也可以从诗的内容找到印证。一是“竹喧归浣女”,浣洗的村妇成群结队嬉笑归来,也可推知天色将晚;二是随着时间推移,“明月”出来了,这个时候望山,又刚下过雨应该有点朦胧了,但作者仍称之为空山,这“空山”解释为“空旷的山林”,即使字面上说得过去,也不太合乎事理,因为“空旷”有疏疏落落、开阔之意。那么作者为何执意要用“空山”呢?是否作者一时兴起?这一点可以肯定,不是,因为作者在其它几首诗中同样使用了“空山”一词,如《鹿柴》一诗:“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鸟鸣涧》一诗“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同样的道理,这里作者写“空山”或“山空”,不是客观写山中无一物。因为《鹿柴》一诗的后一句“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明确写到有“深林”。那么王维是为何要痴迷这“空山”呢?“空山”在这诗中又该如何解释呢?
  “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罢相,朝政大权落到李林甫手中……是王维一生的分界线。李林甫为人奸险、口蜜腹剑,尤忌文学之士。王维是其政敌张九龄一手提拔,又享有诗文盛名,所以随时都担心遭到暗算。”(马积高著的《中国古代文学史》第58页)此后为远祸自全,先隐居终山,后又在陕西蓝田购得宋之问的别业,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山居秋暝》就是他这一时期写下的作品。由此观之,王维笔下的“空山”应是主观的“空山”,是没有尘世的嚣喧、没有人打扰、没有官场倾轧的清幽平静的生活环境,是作者理想中的居所。作者在《山居秋暝》中用心描写了一幅清、幽、静的自然风光和纯朴的农村人物活动相交织的牧歌式的田园风光画就是明证。
  王维,“父早死,母崔氏虔诚奉佛二十余年,对他有较深的影响。”(马积高著的《中国古代文学史》第58页)“中年后,遭遇过挫折与屈辱,更常将自己的身心沉浸在佛教的精神王国中,以求得超脱。”(马积高著的《中国古代文学史》第64页)由此观之,写这些诗时的王维已经对“佛”与“禅”有了很深的理解。佛教讲究“空即色,色即空”,禅宗强调“刹那”、“坐忘”、“忘我”等,那么此时的“空”已非一般人理解的“空虚”、“空无”的意思。在作者王维看来,是因为自己心中空而无欲,所以清静、洒脱,能看透人生的世相,感受到天地间的宽广,发现了人生的大快乐,这才是他对“空”的理解。譬如他在《过香积寺》中有一句:“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意思指春霭淡淡缭绕山林,寺旁的空潭更显幽深,身心安然入静境,如制毒龙去妄心。也就是说,迷妄之心如毒龙难治,但清静的空寂的潭边环境可以让人身心宁静,解除迷茫。通过这,我们不难发现王维对“空”的痴迷,是他对“佛”、“禅”精义的痴迷,在政治险恶人生中找不到成功时,在清静无尘杂的自然山水中,他找到了人生的真正快乐。所以他眼中的山,不管是“空”山也好,还是山“空”也罢,是他从心底里追求这样一种境界、这样一种自由洒脱的人生。
  湖南省新宁第一中学(422700)
其他文献
分析了新的历史时期,公共图书馆在理念、职能、形态上应有的正确定位,指出在保持基本定位不变的前提下,公共图书馆应积极培育和拓展新的发展定位。
阐述了高校图书馆办公室的工作内容和作用,对于如何做好高校图书馆办公室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正> 偶发事件是指在教育过程中遇到的事先难以预料、出现频率较低、但必须迅速作出反应、加以特殊处理的问题。偶发事件的成因有下列种种: 1、天灾人祸。如学生家里遭火灾,
读者层先天不足、“阅读主体”缺乏是我国基层图书馆面对的基本社会问题。基层图书馆必须吸引和壮大读者队伍,培育读者求知和受教育的权利意识,只有读者主动争取自己的合法权利
首次报道了该地区有野生食果资源植物46科、96属、201种(含1亚种、17变种、1变型),并对每种野果分布、数量、食用方法及其综合利用价值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将为进一步开发利用
山究竟有多高我没有测量过只知道 上午九时日出下午四时日落太阳在群山之巅画一条短短的弧线
广告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风景.其实亦是城市中的一种语文。如何利用广告中积极有效的义学元素.进行语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生活化的一次新鲜体验.同时也符合语文教学精神.“要密切联系
榆林市地处陕西省最北部的晋、陕、宁、蒙三角地带,总土地面积43578km^2,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21%,大体以古长城为界,北部属榆林风沙区,占56%,全市辖1区11县,222个乡镇,5844个行政村。
期刊
散文阅读是中考现代文阅读测试中比较稳定的考题.在2009年全国各地中考中仍唱主角。据统计,在2009年94套中考语文试卷中,选用散文作为阅读文本的占76.5%.加上散文阅读题分值大,主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