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与教育的分量

来源 :读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00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的校园里,学生在老师面前身后常常表现不一。当他们以表演的姿态出现在教育者面前时,我们就很难了解真实的学生,也就很难找到教育的起点。当然,教育效益也就无从谈起。
  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很复杂,但根本的原因是校园里的过度管理。
  过度管理的突出特征就是不允许学生出问题、犯错误。这样的管理追求,与成长期孩子教育的本质形成对立。学生为什么来学校?世界上大部分国家为什么都把基础教育锁定在18岁左右结束?根本的原因是,要把孩子尚不成熟的时间留在学校里,把孩子交给老师来陪伴、引导。在这段成长期里,孩子的情商、智商综合发展,动力系统、制衡系统错位生成,稍不留神,就会掉入陷阱,跌入沟壑。正是这样的经历、这样的体验,让每一个孩子渐次长成。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校是孩子犯错误的地方。在这里,犯错误的成本最低。在这里犯过的错误,孩子将来到社会上能避免重蹈覆辙。
  教育教学一线的结构与机制,如何与教育的本质追求相统一?一个具有包容性的一线组织应该如何设计?从根本上说,要平衡管理与教育的分量。
  过度管理的表现之一,是学生没有自由空间。在传统的校园里,每个空间都是功能性的。学生在每一个空间里,都有明确的规定动作。学生缺少一些可以挥洒自我、暴露自我,有自选动作的场所。学校变得刀枪不入,水泄不通。在这样密不透风的氛围里,成长很容易窒息。
  过度管理的另一个表现,也是致命性的问题,是把所有学生的所有表现,与教师的工作业绩简单挂钩。每个班学生获得的荣誉和犯下的错误,均累积成分数,最终用来决定教师的薪酬。这样的制度必然引誘人性中的魔鬼出洞。制度的斤斤计较必定带来教师对学生的斤斤计较,使教师面对学生很小的错误便可能大发雷霆,面对始终后进的孩子则很容易情绪失控。这不是因为教师的素养不够,而是因为管理的机制有问题。
  (独 飞摘自教育科学出版社《学校如何运转》一书)
其他文献
斯蒂芬·福斯特  最近一家奶茶店的主题曲火了,据说在门店唱这首歌,就可以免费领一杯饮料。这一线下狂欢很快成了互联网的流量密码。  然而,这首歌的背后远远不止喝杯冷饮那么轻松愉悦。苏珊娜的美国往事  这首主题曲,改编自斯蒂芬·福斯特在1847年创作的《哦,苏珊娜》。这首歌发行后成为有史以来最受欢迎的美国歌曲之一。这首歌轻快、简单的旋律,折射出美国一段极为狂热的历史。  一方面,这首歌代表了美国轰轰烈
期刊
地中海小城,有人正在捧读海风与唐诗宋词,借助西班牙文或者法文;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落在江南水乡的书案上,领着一位中国青年走向俄罗斯的旷野……语种的切换,当然是翻译。但,远不止于此。  几个下午,凡·高久握画笔,尽收眼底的秋日麦田,终于落成一幅《麦田与收割者》;琵琶女转轴拨弦,一时声歇,一时弦急,音乐在白居易笔下也有了不同的折射:一時“铁骑突出刀枪鸣”,一时又“幽咽泉流冰下难”……万物的照鉴,艺术
期刊
中国人是否需要“国服”?这个问题由来已久。过去十多年间,有不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提出设计“国服”的建议,也有人提出“中华服”等设想。  随着中国人在国际事务中越来越活跃,在出席本国或其他国家的正式庆典等国事活动时,如何选择服装成为一个颇费思量的问题。西风东渐  服饰的起源和演变与政治制度相生相伴。中国自西周开始就有自己的服饰制度,《周礼》《仪礼》《礼记》中都有记载,至魏晋南北朝服饰已经有
期刊
书生之勇为知而后勇,而莽夫之勇是出于无知。苏东坡之所以能够“直言当世之故,无所委曲”,就因为这种深知。  至于爱,它是我们深入事物、有所作为的一个基础,苏轼“爱”“知”皆备,所以才敢于冒犯天颜,屡屡将自己置于险境。  這不仅是朝堂上的书生之言、大快之言,即便在现实的操作层面、在实践当中,他也有过一些极出色的表现:面对徐州的滔天洪水,面对密州的猖獗匪患,他都表现出莫大的勇气,毫不畏惧,一次又一次地展
期刊
天赋是必需的,哪一个做出一点成绩来的人没有一点天赋呢?  可我很少说天赋,因为谈论天赋是没有意义的,老天给你多少,就在那里了,你能如何?  我更看重后天,这是一个变量,是可以通过努力改变的。  我在年轻的时候特别骄傲,体会到天赋了,很酣。可是,年纪越大,我越不在意这个东西,人是可以改变自己的。  康德说了,人是人的目的。如何面对这个目的?这里头有千差万别。我觉得,一个人最大的幸福是这样的假定:我很
期刊
在朋友家喝茶聊天,跟他家小朋友搭讪,问起最近在学什么。孩子说:“数学学分隔符呢,好讨厌。”我赶紧点头,表示理解——别说小学了,直到现在,我都觉得数字分隔符纯粹是个麻烦,除了专业会计,大概没有哪个中国人能用分隔符顺利读出超过8位的数字。  只是没想到,二十几年过去了,这个麻烦还在。  我在小学学到分隔符的时候,老师言之凿凿地说:“它就相当于数字里的逗号,三位一隔,方便认读很大的数字。”当时老师还教了
期刊
对读幼儿园的小女儿而言,天下最美味的东西就是巷口老邓卖的馄饨。  不管古今中外有多少名厨与佳肴,她只认定老邓的馄饨是最好吃的东西。  如果她有什么可奖励的事,如果我们偶然想给她一些快乐,一点儿也不难,只要请吃老邓馄饨就皆大欢喜。  有一天,我有点儿不耐烦地对她说:“我看,你如果生在老邓家,是他们的女儿就好了,你可以天天吃馄饨,早上吃馄饨,中午吃馄饨,晚上吃馄饨……”  “谁说的!”她一副小大人的模
期刊
20世紀70年代,玩具是稀有的,气球更是难得。到80年代初,物质丰富点儿了,街上开始有了神奇的氢气球。  每年元旦前,就有人拖着气罐出来,在街边灌气球。小孩子们会围着他,看他手上的气球慢慢膨胀起来,最后拴上绳子,就会飘在空中。  那几年元旦,父母都会给我买一只红色的氢气球,我牵着绳子,带着我的红气球,四处招摇。但总会在某一个瞬间,一不留神,气球就飞走了。  但氢气球只在新年有的卖,飞走了只能等到第
期刊
祖母走的时候八十四岁,她是油尽灯枯,无疾而终。  她这一走,我内心的娘家就没了,通往故乡的路也就此荒芜。  这么多年来,每一次梦回童年,场景都是祖母的老屋,我都在和她说话。她是我童年的归宿,也是内心的家园。  父亲的爱,如同一束光,带着殷殷的期待,在那樣的光芒里,我只能是一个所向披靡的战士,永远坚强,永远独立。  比起这种让人不敢懈怠、不敢喘气的光芒,我更喜欢黑暗。模糊、温暖、安全感满满的黑暗,土
期刊
一天黄昏,我走到街头一家铁匠铺门首站着。看见那黑漆漆的茅店中,一堆火光耀耀,映着一个在工作的铁匠,红光射在他半边的臂上、身上、面上,映衬着后面的一片黑暗,对比强烈。  那铁匠举着他极健全丰满的腕臂,取了一个极适当和谐的姿势,击着那透红的铁块,火光四射,我看着心里就想道:这岂不是一幅极好的荷兰画家的画稿?  我心里充满艺术的思想,站着看着,不忍走了。心中又漸渐地转想到人生问题,心想人生最健全、最真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