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

来源 :现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yswzzxp1236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是学习各门学科的基础。学好语文,不但对学好其他学科十分必要,且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文化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有着重要意义。
  然而要真正把语文学好,单靠课堂上的四十五分钟,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培养学生自学语文的能力,在经济全球化呼唤多功能人才的今天显得尤其重要。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如此重要,那么如何来培养这种能力呢?下面谈谈本人的一些初浅的看法。
  
  一、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是培养自学能力的前提
  
  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边活动。当前一些教师忽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热衷注入式,没有把自己当作"主导",而变成"主宰",没有把学生当作"主人",而看成"仆人"。
  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课堂上传授的知识再多,终究是有限的,培养的学生走出校门以后必须要"自能听话,自能读书,自能成文"。因此,教师教学生学,不只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更重要的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
  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并能运用自如,这不仅得益于一时,而且终身受用无穷。可见传授学习方法比传授课本知识更为重要。
  
  二、激发兴趣,是培养自学能力的关键
  
  培养自学能力固然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但仅有科学的方法而无良好的读书习惯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也是不够的。
  学习语文,要掌握的东西很多,非花九牛二虎之力不可。做老师的总喜欢用"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来教育学生,用"悬梁刺股","磨棒成针"等故事来启发学生。这当然也有必要,但是,道理讲了一大堆,故事讲了一大串,一些学生仍"苦"不起来,始终学不进去。
  此时,我们就要了解青少年的特点,把他们从"乐嬉游"引导到乐学习上来,使一般的好奇心发展为求知欲。学生把学习当作一种乐趣,就会产生强烈的动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所以说,兴趣是推动学生自我学习的一种内在力量,是培养自学能力的关键。
  
  三、启发思维,是培养自学能力的依托
  
  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没有思维能力的人根本就谈不上具备自学能力。因此,要培养自学能力,就必须开启学生思维的门扉,让学生经常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之中,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化"身外之物"为自己的财富。这样,自学能力才有依托,才会得到进一步发展。
  兴趣要激发,思维更少不了启发。要启发学生思维,教师就必须善于"质疑",激起学生心中探索问题的波澜。要做到这样,教师必须致力于问的艺术,必须使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包含着矛盾,因为思维是从矛盾开始的,没有矛盾就没有思考。
  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如果学生不假思索就能随口答出,就难以激起学生思维的波浪,所提问题也就失去了价值。
  
  四、严格训练,是培养自学能力的手段
  
  拳师教徒弟,要让徒弟拳不离手;乐师教徒弟,要让徒弟曲不离口。说的是学生的能力是在不断的实践中形成的。因此,教师要少讲,让学生多练.多看,用脑多想,用手多做,取得"习之功"。
  要得到"习之功",就不能乱来一气,胡练一通,而要遵循科学的训练方法。训练既要严,也要有序,出得精巧,以精胜多,循序渐进,还要求实,讲究实际效益。训练是为了让学生巩固知识,化知为能,达到"不复需教,自为研索,自求解决"的目的。离开了这一点,任何训练便都失去了意义。
  综上所述,培养自学能力的过程始终存在着两个侧面,而学生是主要方面,教师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学生展开的。因此,要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首先必须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真正让学生成为主人。
  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好,什么激发兴趣.启发思维.严格训练都会重蹈旧辙,走回"灌注式"教学的老路上去,培养自学能力也就成为一句空话了。
  邓小平同志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四化建设事业的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剧,迫切需要学校教育变培养陈旧知识型人才为培养新知识型人才;变培养单一型人才为培养既深且博的多功能人才;变培养知识储存型人才为培养化知识为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变培养少规格。
  低档次.小批量人才为培养多规格,高档次,大批量人才。新时期的青少年学生迫切需要教师交给他们启迪知识金库的钥匙,而不是金子。这是新时期对我们语文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我们应不负众望.义不容辞地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河北省大名县第三中学)
其他文献
我校是一所职业中专,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心理素质和主观努力程度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传统的课堂教学统一性比较强,它束缚了优秀生,架空了学困生,难以适应不同程度的学生的学习,而按学生层次进行分班教学,在我校组织和实施的难度都很大。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在同一个教学班不同层次学生的情况下,教学方法上必须因人而异,实施分层教学:下面以机电专业课本《电工基础》中第三章的《电磁感应现象》为例谈谈分层教
期刊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必须关心所有儿童的最充分的发展;而学校的责任则是创造能使每一个学 生达到他可能达到的最高学习水准的学习条件,学校必须给学生奠定终生学习的基础,学校永远对所有学生负责。  素质教育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而是创造适 合每个儿童的教育。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教育,要充分认识学生的巨大发展潜能和个性差异,努力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善于与他人合作的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我们:“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验能力”。所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成为我们必须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更新教育观念,构建新型教学模式    现代数学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固着点。学习不应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
期刊
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有一定的存在形式,都按一定的节奏变化发展着。思想政治课教学也具有自身变化发展的节奏。一位高明的思想政治课教师,总是自觉调谐教学节奏,使整个课堂教学“和谐共振”,充满艺术魅力。    一、教学节奏的基本内涵    思想政治课教学是一个多元体,其教学节奏具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诸如抑扬顿挫、起承转合、轻重缓急、强弱快慢、高低起伏、张弛疏密、刚柔浓淡、疾徐
期刊
[内容摘要]宾语从句、状语从句和定语从句构成了初中英语中主从复合句的主体。在这三种从句中,定语从句尤为复杂。本文拟从以下六个方面对定语从句做一次浅显的分析:1、定义;2、先行词;3、定语从句的关联词;4、限制性定语从句和非限制性定语从句;5、如何判断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6、运用关系代词或关系副词引导定语从句注意事项。  英语中复合句按从句所相当的词性可分为三类:名词性从句、形容词性从句(即定语从句
期刊
摘要: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实践中,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现代教学的辅助手段势在必行。它可以形声并茂、音画同步地刺激学生的感官,达到化抽象为具体,化艰涩为通俗的效果,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素质平衡发展。同时,不可忽视的是多媒体自身存在的客观问题。只有扬长避短,才能真正发挥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多媒体高中政治课教学必要性 要求 避免误区    随着多媒体教学的普及,对政治课教
期刊
初中化学新课程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意识,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具体的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将由学生和教师共同完成。教师对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的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过程。如何科学地设计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笔者联系教学案例进行阐述。    一、注重情境设计体现驱动性    兴趣是积极探究事物的认识倾向,是对事物本身或未来
期刊
在当前小学阶段朗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朗读的时间不够充分    充斥于语文课堂的“讲问教学”挤掉了学生读书的时间,一节课40分钟,学生朗读的时间却不到5分钟,朗读练习往往是来去匆匆,如雁掠过,且又“雁过无痕”。如预习性的朗读,要求学生读通课文,读准生字新词,但实际上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连一遍课文都未读完,教师就“啪—啪—”鼓掌示意学生停下,马上转入下一程序,朗读成了教学中的一个过渡环
期刊
初中英语写作一直是英语学习中的难点,但它一直是中考英语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评价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方法。但是,目前初中英语的写作教学相对滞后,学生写作水平较低。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教师下发很多写作材料给学生,但没有给予学生正确的写法指导,导致很多学生不注重思路的酝酿,提笔就写,没有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所以尽管他们写了很多作文,但依然存在 “词汇贫乏,搭配不当;句型误用、语法不通;信息不全、
期刊
对于思维能力比较差的低年级学生来说,学习主要是靠记忆力。记忆力好的学生,学习上明显占优势,以后“知之必好之,好之必求之,求之必得之。”形成良性循环;反之,记忆力差的学生,学习往往落后于人。  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而他们缺少的正是这种力量,以至于往往教育上任何巧妙的措施对他们都无济于事。因此,教给学生一些记忆的方法,帮助学生提高识记能力,防患于未然,在低年级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