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作案现场

来源 :悦游 Condé Nast Traveler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stem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卡拉瓦乔,本名“米开朗基罗.梅里西”,近年来公众对这位擅长“明暗大法”的意大利画家的兴趣已经超过另一位更有名的米开朗基罗——为什么?可以去卡拉瓦乔的故乡米兰寻找答案。
  这个秋冬季,在米兰城里到处可见一种海报,漆黑背景中一位通体亮白的裸男。并非哪家大牌新推出的内裤广告,海报匕写着“Dentro Calavaggio”,翻译成英文就是“InsideCaravaggio”,中文该怎么说?“走进卡拉瓦乔”“解密卡拉瓦乔”或许都行,看过展览后,感觉它更像一份尸检报告,21幅画作经过紫外线、红外线、X光照射,蛛丝马迹无所遁形。我在画展上意外地学到一些像“XRF”这样的科技名词——“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也了解到卡拉瓦乔作画前的准备工作与同时代画家不同,别人用画素描的方式打草稿,等素描接近完美再移植到画布上,他却从一开始就直接在画布上画,甚至可能使用了一种类似于针孔照相机的光学装置把模特形象投射到画布上,以便勾勒出粗略轮廓,成熟期尤喜预先在画布上刻出明暗分界线,这些肉眼不易看见的轮廓线和划痕全都逃不过现代科技分析的火眼金睛,看展览有一半时间是在看每幅画背后的显示屏,滚动播放图像检测结果的视频,揭示画家的个人风格和他作画过程中的细微笔触,包括改动,让我们透过表面窥见“inside”。
  看介绍才知道这次大展是呼应1951年在同一地点(米兰王官)举办的另一次卡拉瓦乔大展,那次历史性的展览由艺术史学者罗贝托·隆基策展,奠定了卡拉瓦乔的地位,在公众对卡拉瓦乔的接受史上特别重要。数了一下,21幅来自罗马、那不勒斯、佛罗伦萨、伦敦和纽约等地的真迹,我看过小一半,对应着自己的旅行经历和对卡拉瓦乔的认知史。比如摆在首位的《犹滴砍下荷罗孚尼之首级》借自罗马巴贝里尼宫,我三年前看过,印象很深,女主角犹滴的表情画得太好了,有种生理上的厌恶和不耐烦,好像想说这人的头怎么半天还没割断,而被割的那颗头显然没有断气,画家要表现的是人濒死那一瞬的临界状态。又如,作为镇馆之宝收藏在那不勒斯卡波迪蒙特王宫的《基督受笞图》,一年前看过,画面撼人,年轻美好的肉体听凭三个中年丑男捆缚施虐,可是年轻美好的肉体依然赢了。
  还有《被蜥蜴咬伤的男孩》,藏于佛罗伦萨一处以罗贝托·隆基的名字命名的艺术史研究机构,一般很难见到,我却是第二次见。上一次是2009年在帕多瓦市立美术馆。可以给这幅画起个副标题“对伤害的迷恋”,画中人正是画家自己,请不起模特儿只好对镜自摹,在被蜥蜴咬痛那一瞬间的表隋与他喜欢画的濒死状态算是异曲同工。
  更多的画是第一次看,包括海报上那幅《施洗约翰》,来自美国堪萨斯城美术馆(天晓得卡拉瓦乔的作品怎么流浪到堪萨斯州),与另一幅来自罗马的《施洗约翰》并列展出,堪萨斯约翰-看起来比罗马约翰年长几岁,身材不再细瘦,皮肤也不再细嫩,引人想象这位圣经中浪迹山林远离凡尘的男孩是如何长大成人的,两张画隔开的那几年他身上都发生了什么。两位约翰都有很强的舞台感,仿佛卡拉瓦乔找来两个街头流浪儿,剥光衣服再披上同一块红布拍了张照。
  去米兰前,在佛罗伦萨乌菲兹美术馆见到了《美杜莎的头颅》,画的又是卡拉瓦乔迷恋的“决定陛瞬间”——往往是死亡:女妖被大力神斩首的瞬间,脖子在喷血,头发(由许多蛇构成)在狂舞,惊恐的表情瞬间定格。早些天见过另一幅斩首图,即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的《大卫砍下哥利亚之首级》,可以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凝聚了卡拉瓦乔两大经典主题:一个是砍头;另一个是“中年猥琐男死于美少年之手”。他处理杀人题材总是写實到了极点,远离崇高和纯净,少年大卫的眼里有不耐烦和被恶心到的神色,并非洋洋得意的胜利者。
  今年秋冬,若以米兰王官的21幅画为出发点展开一次卡拉瓦乔之旅,可往北去维也纳看《大卫砍下哥利亚之首级》,去柏林看《爱神战胜一切》,甚至到圣彼得堡看迷人的《琉特琴师》。或往西去巴黎看《圣处女之死》,去马德里看《莎乐美和施洗约翰的首级》(伦敦那幅《莎乐美和施洗约翰的首级》目前就在米兰),去都柏林看《捉拿基督》。更引人入胜的是南线:除了佛罗伦萨的《美杜莎的头颅》和《酒神》,罗马有《怀抱果篮的男孩》《基督下葬》和多幅留在教堂原址的大画,那不勒斯也有一幅原址展出的《七善图》,但最令人难忘的一幅是现存岛国马耳他首都瓦莱塔大教堂的《施洗者圣约翰的斩首》,它是卡拉瓦乔的巅峰之作,也是他所有作品中画幅最大的,不可能搬去别处展览,唯有亲身拜访。
其他文献
从现在开始,圣诞、新年、情人节接踵而至,送给至爱和自己的礼物在旅行者的愿望清单越来越长。如果你对境外“刷卡返现、免手续费、退税、取现”等字眼摩拳擦掌,抑或是对何时何地用钱包里哪张卡犯选择困难症,《悦游》送你一份精明刷卡锦囊。  三标之战谁主沉浮  关于双标卡将退出历史舞台的传言众说纷纭,旅行者偏爱的双/多币模式并不会受到多大影响。银联、Visa和MasterCard三大卡组织在争抢旅行消费者方面各
期刊
年少的时候,我们需要独自旅行,我们向往流浪,寻找生命的方向;后来,我们有了彼此,我们找到生命的方向,我们有了生命的延续,我们仍然需要旅行,只是我们不再孤单,我们携手看世界,我们住进移动的绚丽城堡,我們以“家”为单位在无垠大海中探索未知旅程,  最温情的告白是陪伴  对于家的诠释,起源于欧洲的Aponte家族应该算是非常有资格为人们做这个优秀家族的典范,一个热衷于航海事业,把家族的每一位成员紧紧围绕
期刊
大农场,小餐桌  再次来到Burnham Beeches是在一个阴雨绵绵的早晨。这场冷雨打消了一小部分人前来享用美食的念头,使得这座小山头的车道上不像平日里排满了汽车的长龙。我们很顺利地在Piggeiy Cafe的靠窗位置坐了下来,先要了一些奶白咖啡( Flat White)暖手—一咖啡豆来自Five Senses,细腻、丰满的奶泡则归功于Schulz有机农场供应的生物动力法牛奶。看看窗外,依然有
期刊
来自古巴的艺术家Juan Travieso的画作总能让人找回对色彩的迷恋。最近,他把对于自然的野性之爱附着于气泡水瓶、自行车架、地铁墙、卫衣、笔记本等一切城市生活中看似“了无生机”的物件上。  Juan Travieso出生于涂鸦圣地古巴,历史和环境让他从小对于色彩就有无法释怀的迷恋,童年时他甚至无法拥有自己的整套蜡笔。而后,他辗转于波士顿和迈阿密这两座艺术风格截然不同的美国城市学习艺术和绘画,拥
期刊
人们在旅途中往往更容易卸下防备,让身心在酒精中徜徉一会儿。不管在夜半的居酒屋里独饮一杯清酒,或是在高级餐厅享受餐酒搭配的乐趣,又或是和三两好友来到威士忌吧畅饮,还是在酒店客房中尽情微醺……节日当前,我们一同举起酒杯,让有酒精小旅行变得更有趣。  对页来自皮埃蒙特的Pio Cesare的2012年Barob搭配羊小腿及意米,羊肉中的香料味和红酒中的烟熏味相得益彰。本页左上起顺时针艾雷岛之蓝,艾雷岛威
期刊
澳大利亚大陆几千万年来与世隔绝的状况造就了此地独特的地理、气候、物种与文化。而野生动物、植物因为有着与别处完全迥异的进化过程,从而形成了地球上最为多元的自然界。这里的野生动物能与当地居民和谐地共存并发展,与当地的野生动物保护斗士的努力密不可分。我们找到了爱丽丝泉袋鼠保育区的主人Chris Barns和澳大利亚动物园及Steve Irwin野生动物保护区的主人Terry Irwin,来听听这两位明星
期刊
我曾经驾车沿着丝绸之路往西,一路出霍尔果斯口岸进入哈萨克斯坦,黄沙漫道,大漠孤烟,自然条件恶劣,那不是适合每一个人的自驾出境旅行。而刚刚结束的这次纵贯昆曼公路之旅,则是截然不同的另一种感受。从昆明到曼谷之间的这条南北大通道,深深地插入热带雨林之中,沿着这条串连起城镇、乡村、稻田、山脉、河流、野生动物的家园、以及神秘“金三角”的跨国公路,一路陪伴我们的是温润而潮湿的空气,和空气中森林的味道。  驾驶
期刊
别以为博物馆纪念品还是帆布袋、明信片、冰箱贴“老三样”,博物馆商店正在成为最有品位的购物宝地,除了以合理的价格收获酷到没朋友的设计艺术品之外,还能以此支持博物馆的收藏和研究,这都将是你最好的旅行纪念礼物。  The Louvre卢浮宫卢浮宫不仅拥有蒙娜丽莎、断臂维纳斯和胜利女神三大镇馆之宝,各种脑洞大开的博物馆纪念品也成为人们扎堆于此的理由。  V&A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  如果大英博物馆的关键
期刊
在独立设计店铺林立的如今,“买手”这个职业依旧充满了迷思。这类人群经常满世界旅行,在最美的地方替我们执行“买买买”的任务。为了解密这个神秘职业背后的故事,我们精挑细选了五位坐标经常在全世界移动的中国买手行业领军者,他们的店铺分布在北京、上海和广州,致力于将最美好的事物呈现在我们眼前。  Coznap  创建于2009年的C0znap是前媒体人、设计师出身的侯静文和老公王旭的夫妻店,出售进口原版北欧
期刊
这一次,《悦游》基于多年“读者之选”“金榜”的调研,并联合京东购物及京东旅行,提取其平台上过去一年的用户数据,推出了这份中国“85后”的旅行消费报告。之所以聚焦“85后”,是因为在过去的一年中,他们已成为中国出境游的主力人群,占出境游人数的50.19%。这群在“社交网络”时代伴随着创意产业崛起的新一代中国旅行者在度假消费上有了新的变化。他们依旧爱购物、爱美食,但同时也对新鲜的东西更具好奇心。(当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