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红色文学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政教育意义

来源 :语文建设·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amluyundongPP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政治以及文化的交流日益密切,西方的很多文化价值观念都在借机向中国渗透,这给我国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尤其是在思政教育工作上面临的挑战尤其突出,思政教育者正在努力寻找进行思政教育的新途径,从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政观念。红色文学是文学类型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其中所蕴含的政治色彩往往比较浓厚,是对我国特定时期相关历史事件的反映,具有通俗易懂的重要特点,和大学生思政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对思政教育也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红色文学作品;大学生;思政教育
  红色文学与传统文学和现代文学既有着显著的不同,也有一定的相关性,它是文学类型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在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传播上作用非常突出。红色文学形式多种多样,内涵也非常丰富,它体现出了中国革命者的精神风貌。在今天,社会对潮流文化的关注较多,在传统思想的关注上却显得不足。红色文学大多是在共产主义思想的引导下完成的,对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如果缺乏红色文学的引导和教育,当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践行的过程中就会遇到一系列的问题,这将会对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一、红色文学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联系
  红色文学和大学生思政教育之间的联系非常密切,一方面,二者在深层的理论上具有一定的联系,不管是红色文学还是大学生思政教育,其产生或者是进行的理论基础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一方面,不管是思政教育活动还是红色文学,都能够帮助大学生加深对社会的理解。下面笔者将就二者之间的联系作出简单的分析。
  1.二者在价值体系上的一致性
  不管是思政教育还是红色文学,在社会主义的中国,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作其重要的理论基点,它们都是为了帮助人们形成对社会的正确认识,从而最终实现促进社会主义中国更好发展的目的。价值观对一个人的发展尤为重要,始终贯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人们未来的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2.二者在内容上的相互贯通
  思政教育和红色文学在内容上也是互相贯通的。首先,二者都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其生存的重要基础,红色文学创作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最终目的也是为了对这一思想进行宣传,而社会主义的思政教育活动,马克思主义在其中的地位也是不言而喻的;其次,当今很多社会主义活动,其来源都是红色文学,而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很多内容,都是从文学作品中提炼出来的,红色文学是进行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最后,红色文学和大学生思政教育在内容上一个共同点就是对革命先辈的缅怀,这能够使人们对社会主义荣辱观有更深刻的认识,这也是二者在内容上互相贯通的一个重要表现。
  3.红色文学作品为大学生思政教育提供了载体
  大学生的思政教育不可能凭空进行,它需要具体的载体作为依据。红色文学对展现一定的时代风貌具有明显的作用,大学生可以通过对红色文学的阅读,对中国的革命成果取得的艰难性有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可以加深对历史上一些伟大人物的认识。当今,虽然有一些影视作品对革命年代的具体事迹进行了描述,但渲染的手段都过于夸张。人们要想对那个年代以及人物进行了解,红色文学这一形式是比较合适的,通过深入了解,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修养。
  4.红色文学是大学生思政教育最理想的形式
  大学生思政教育不管是对国家还是大学生个人的发展都有重要的作用。但近些年来,大学生思政教育卻面临着很多的问题,它常常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思政教育的形式和内容无法满足大学生的需求。这就要求思政教育的形式和内容要与时俱进,其中,通过阅读红色文学进行思政教育就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式。首先,红色文学其表现形式为小说、诗歌等形式,在可读性方面比较强,大学生比较容易进行深入阅读;其次,就红色文学的作者来说,大多是一些名家,他们所完成的作品,不管是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最后,红色文学也具有非常强的教育功能,通过对红色文学作品的阅读,发挥其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大学生能够以文学作品中的英雄人物为榜样,不断提高自己,从而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意识。
  二、红色文学的思政教育功能
  红色文学和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联系非常密切,其对大学生思政教育也有着重要的作用,下面笔者将就红色文学的思政教育功能作出具体的分析。
  1.红色文学作品的思想教育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非常重要,它不仅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有重要的影响,而且对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作用也非常明显。思政教育取得的结果对大学生的思想影响非常明显,红色文学在这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比较突出,它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对相关事物的分析能力和理解程度,也是他们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条件和保障。同时,在红色文学中,往往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先进文化,这些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生活状况、人生轨迹等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在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在巴金的作品《家》、《春》、《秋》中,作者通过封建社会下灵魂没落、残酷冷漠等现象的深入阐述和分析,向人们展现了封建社会制度下人们生活的困难。通过这些文学作品,有利于大学生从更深的层次去理解红色文学作品在思想教育上的重要功能。例如,小说《红岩》就是一部非常优秀的红色文学作品,其在思想教育上的功能就是非常突出的,能够让大学生树立革命时艰苦朴素的思想观念。
  2.红色文学作品的政治教育功能
  思政教育除了思想教育这个重要功能外,政治教育是其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有一些差异,政治教育所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包括政治、文化、经济,甚至还包括人们接受政治教育的过程。红色文学与普通的文学差异非常显著,其中的政治和思想内涵非常丰富,通过红色文学,大学生能够对政治发展状况有更深入的理解,进而形成正确的政治观。另外,红色文学中所体现的政治和国家的联系比较密切,因此,在进行思政教育时,将红色文学渗入其中,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历史的认识,形成正确的政治立场,最终形成坚定正确的政治观。例如,在红色文学作品《谁是最可爱的人》、《回延安》中,就塑造了相关的政治人物形象,给大学生传递出了比较坚定的人生信仰和政治立场。另外,通过红色文学作品,大学生对历史、社会的发展规律也能够有更为深入的认识,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3.红色文学作品的道德教育意义
  道德问题是最基本的问题,要想进行思政教育,道德教育的基础作用是不容忽视的。道德是大学生其他一切行为的基础,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在日常生活学习中都有非常明显的体现,道德教育如果进行得比较好,最终将促进思政教育的发展。而在红色文学中,蕴含的道德修养和情操往往都非常高尚,因此,在进行思政教育时,必然会在道德教育上取得一定的成效。另外,正是由于红色文学所描绘的人物和事件都在比较特殊的时代,其中的道德规范和标准才会比较严格,对当代大学生的指导作用也更为明显。
  三、如何发挥红色文学作品中的思政教育功能
  既然紅色文学作品与思政教育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并且在思政教育中也有非常重要的功能,那么,如何发挥红色文学作品中的思政教育功能呢?下面笔者将进行具体的分析。
  1.在思想导向上予以强化
  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来说,红色文学是非常重要的载体,具有突出的提升作用,优秀的红色文学,对民族精神以及革命精神的宣传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从人类历史的进程可以看出,要想在世界中取得一定的认可和地位,就必须具有一定的革命精神。我国的红色文化从五四运动时期就已经产生,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红色文学,对这些红色文学作品的阅读,有利于大学生树立爱国主义的精神和情怀,坚持崇高的信念和理想。
  2.在人文价值上予以熏陶
  通过对红色文学的整体性把握,深入了解其中所蕴含的人文内涵和革命精神,并进行一定的把握。经典的红色文学作品,必然能够表现民族灵魂,而且一定会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因此,大学生通过阅读红色文学作品,能够对历史和现实有更深刻的认识,从中对中华民族的人文内涵以及民族精神有更深刻的领悟,最终促进个人的思想境界的提高。
  3.在思政教学内容上进行丰富
  大学生在接受思政教育时,常常会因为其一成不变的方式和深刻的理论而感到枯燥无昧,而通过红色文学这样一种形式,可以利用其所具有的艺术性使教学形式变得更加丰富。加之文学作品本身就具有非常浓厚的趣味性,通过红色文学作品,大学生必然会受到一定的熏陶和感染,最终对思政教育的目的有更深刻的理解。这样的方法是在传统基础上的补充,通过深入理解红色文学中蕴含的深层意义,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
  红色文学与当代大学生的思政教育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其在思政教育中的功能也比较显著。为了更好地进行思政教育,促进大学生的理解,创新思政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已经成了时代的要求。恰当发挥红色文学的作用,就是促进思政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深入阅读和理解红色文学作品,对其中蕴含的革命精神和英雄形象进行了解和分析,最终达到有效发挥红色文学作品思政教育功能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曹林林.论红色文学作品对当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意义[J].芒种,2015(22).
  [2]李书领,柳云.试论红色文学作品的思政教育意义[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5(27).
  [3]李杨,李媛媛.对红色文学作品的当代思政教育意义的解读[J].语文建设,2013(08).
  [4]耿朋明.浅析红色文学作品的当代思政教育意义[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5(05).
  (收稿日期:2015-12-20)
  [作者简介]朱琳妹(1980-),女,四川成都人,硕士,助教,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其他文献
李世灵《温柔的橙色》  李世灵  1996年生,四川资阳人,现为四川省消防救援总队甘孜州支队宣传员。2013年9月应征入伍,2015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加入消防救援隊伍6年以来,先后参加了2014年康定“11·22”地震救援,2017年九寨沟“8·8”地震救援,2018年西藏昌都“10·11”“11·03”两次堰塞湖抢险救援。
羌绣 59cm×120cm 2021年  作品《红船》历时3个月,主要采用长短针、齐针绣、散针绣、掺针绣、打籽绣、柳针绣、扭针绣等多种针法。以红船为主体,意在纪念在南湖的一艘游船上召開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在新的形势下,继承和弘扬“红船精神”,对于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云珍羌绣生活体验馆  云珍羌绣生活体验
摘要:诗人里尔克是二十世纪鼎鼎有名的诗人之一,他与罗丹的接触为诗人里尔克彻底打开了诗歌观察、感受和创作的新视野,从罗丹那里不仅真正完成了自己从早期的主观向客观的“事物诗”的转变,与抽象的诗歌相比,作为客观存在的事物诗感受力更强。  关键词:诗歌 里尔克 事物诗 启示  引言  1902年夏天,里尔克接到一份专题论文的工作而来到巴黎,当时并不知名的小诗人里尔克不得不为里夏德穆特尔编辑出版的德国新艺术
2019年9月17日至20日,由四川省沫若艺术院主办的“四川省首届艺术产业骨干人才培训班”在四川省沫若艺术院成功举办。参加此次培训班的近50位学员,均为四川省艺术产业领域中突出的代表,分别来自成都、绵阳、乐山、资阳、眉山、雅安、遂宁、攀枝花等地。  9月17日上午,开班仪式在沫若艺术院传媒教室举行,四川省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兼秘书长李兵,四川省文化产业商会会长张建华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开班仪式由
“神话是一种核心性传播力量,它使仪式具有原型意义,使神谕成为选型叙述。因此神话就是原型,虽然为了方便起见,我们在提到叙述时说神话,再提到意义时说原型。”[1]原型是一些联想群,与符号不同,它们常常是复杂可变化的。在既定的语境中,它们常常有大量特别的已知联想物,这些联想物都是可交际的,因为特定文化中的大多数人很熟悉它们。  对于南方作家福克纳的创作,芬克尔斯坦曾指出,“他(指福克纳)是第一个把主要文
吴奇   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成都市美术家协会会员,成都诗婢家画院画师。   更夜雨落,无眠静坐,再思三十余年来道友画伴吴奇君隽作。吴君以孤行一意,寂守绘事,不求闻达,以心灵关照天地本初的生命哲思,毅然踏上非主流艺术表现道路。打破绘事传承的具体时空关系,把中国传统精神的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哲学自然观,伸引向更深邃广阔的幽玄空间。不再窠臼传统山水画符号认知中的某些常态特征,却在天地万物流转,瞬息万
一、谈“口”话谚语,感受传统饮食文化  师:同学们,我可以问一个私密的问题吗?请问你们家里各有多少人?  (学生和老师讲悄悄话)  师:我听了三位同学的回答,有的说是三口人,有的说是五口人,还有的说是六口人。我们为什么说“口”呢?“口”与什么有关?  生:嘴巴。  师:嘴巴与什么有关?吃。按偏旁部首来分,用“口”作偏旁的字是很多的。这些字不仅被用来描述吃,还用来描绘人的生活形态。比如说古典文学作品
中国自古有“君子以文会友”的传统。文人结群交流大抵兴起于魏晋,如后世熟知的竹林七贤、兰亭修禊等,至中唐大历十才子所结“诗社”以后,渐发展为“结社”形式的交流。书画界雅集,早期有影响的如北宋王诜、苏轼等“西园雅集”,明末董玄宰等“画中九友”。蜀中文脉深厚,据《中国美术社团漫录》统计,自清乾隆年间上海平远山房书画会成立起至20世纪中期的150余年间,巴蜀地区就占有全国319个绘画社团中的15个。绘画社
摘要:著名美国作家J·D·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被誉为不可逾越的“现代经典”,小说通过刻画主人公霍尔顿不羁的性格,叛逆的形象以及对理想世界的追寻,揭露了无比黑暗的现实世界。这部作品也以其独特的魅力,奇特的表述鼓舞着一代又一代青少年追寻与进步。本文将本着科学的研究态度,利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试论该书的主题特色,力求还原一个真实的守望者形象。  关键词:霍尔顿 塞林格  引言  在美国的现当代文学
摘要:李清照出身于官宦名门,父母的精心培养和深厚的家学渊源,使她从小就展示了过人的文学才华。思想见识不同凡俗,对美与艺术有敏锐的感受力,非凡的表达力和创造力。她酷爱代表与象征美好事物的鲜花。而黄花是李清照众芳中最为妖娆苦涩的一朵。《醉花阴》《声声慢》中的黄花或娇艳绚烂,清丽孤单,或落寞哀怨,衰败憔悴,见证了词人的欢乐与痛苦,炫丽与哀怨。传达了词人不同境遇下的心绪与情怀。  关键词:审美 黄花 闲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