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教群文

来源 :语文建设·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las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谈“口”话谚语,感受传统饮食文化
  师:同学们,我可以问一个私密的问题吗?请问你们家里各有多少人?
  (学生和老师讲悄悄话)
  师:我听了三位同学的回答,有的说是三口人,有的说是五口人,还有的说是六口人。我们为什么说“口”呢?“口”与什么有关?
  生:嘴巴。
  师:嘴巴与什么有关?吃。按偏旁部首来分,用“口”作偏旁的字是很多的。这些字不仅被用来描述吃,还用来描绘人的生活形态。比如说古典文学作品里有很多描写吃的场面。我们看看这样的镜头。(PPT出示《西游记》中的一个画面)
  生:唐僧说:“悟空,为师饿了。”
  师:“悟空,师父有点饿了,化点斋饭吧。”是不是这样说的?
  生:是。
  师:重庆是一个古老的山城,历史悠久。那么,你知道我们重庆地区与吃有关的歇后语吗?我们一起看看吧!
  (PPT出示歇后语,学生互动猜答)
  冠生园的麻饼——点子多
  好吃街的板栗——现炒现卖
  会仙桥的大抄手——你吃不过八
  师:请打开第一篇文章《会仙桥大抄手》。仔细读一读,文章什么地方解释了那句“会仙桥的大抄手——你吃不过八”。
  生:第三自然段的最后。
  师:你吃不过八,这个“八”是什么意思?
  生:“八”和“爸”是同音,也可以说是“会仙桥的大抄手——你吃不过八(爸)”。
  生:你最多吃八个,就吃饱了。
  师:超不过八个,说明这个地方的抄手个头儿怎么样?
  生:大。
  师:这是关于歇后语的解释。文中还有哪些文字值得我们品味呢?是师傅们做大抄手的过程值得我们品味,还是食客吃的这种美食值得我们品味?
  生:我觉得是第二自然段写师傅们做大抄手过程的文字。
  师:同学们把这一段找出来读一读。
  生:(读)门前的案子上,好几位师傅在忙着擀面片,擀一擀,就要把擀面杖在案板上敲一敲,敲得还有点子,几位师傅同时“合奏”,有板有眼的,比现在的“青春鼓王”敲得耐听多了。
  师:是一幅很有动感的画面。来,我想请你们做动作来体会一下这段文字,可以吗?
  (学生一边读,一边做擀面片的动作)
  师:这哪里是加工大抄手,分明是招徕顾客啊。
  师:(PPT出示图片)这是我们重庆磁器口的一家糕点店铺。师傅们居然在店铺门口的路边做糕点。那一声声“嗨哟嗨,嗨哟嗨”,即使你不了解这里的糕点美食,也会被吸引过來观看。师傅们分明是在干吗?
  生:在加工美食,又是在招徕顾客。
  师:今天我们探讨一个关键的词语“食趣”(板书)。看黑板,一齐说。
  生:食趣。
  【评】动感的文字画面,独特的重庆饮食风情,令人印象深刻。中华传统饮食美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引导学生体验传统饮食的加工过程,有助于学生获得审美体验,满足其追求美的心理需求,培养发现饮食美、欣赏饮食美、创造饮食美的能力。
  二、常规阅读遇挑战,检视阅读巧破解
  师:孩子们,刚才我们欣赏了第一篇文章。大家手头有当代作家汪曾祺先生的三篇文章。这三篇文章都与什么有关?
  生:美食。
  师:这三篇文章一共多少字呢?4234字。如果我们用正常速度一字不落地阅读完毕,大约需要16分钟。假如只给你三分之一不到的时间,也就是5分钟,你能否在较短的时间内从三篇文章中抓取描写“食趣”的句子与段落?时间紧,任务重,而且要抓得准确,你们说难不难?
  生:不难。
  师:我不相信。你们思考片刻,交流一下,想想可以用什么招儿来解决这个问题。
  生:我觉得看这段的中心句,就可以知道这段讲的什么,也就可以抓住“食趣”。
  师:他是用老师教的办法,抓每一段的中心句。方法不错,但很遗憾,这三篇文章几乎都没有根据中心句进行描写。
  生:可以找关键词.因为关键词可以体现做食物的乐趣和吃食物的乐趣。
  师:找关键词,这也是我们常用的方法。还有没有?
  生:可以快速默读文章,一目十行。
  师:你贡献了一个金点子:一目十行。我在小说里看到过一目十行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人?我们能不能像他所说的,真的做到一目十行呢?我觉得是可行的。要不要见识一下什么是“一目十行”?
  生:要。
  师:我们今天新学一招儿,如何在这么多文字中,快速抓取需要的文字。(PPT出示:一目十行地阅读,挑精华部分阅读)
  (生读)
  师:一目十行地阅读,关键是要挑选精华。这样的阅读又叫什么阅读呢?(PPT出示:定向阅读或选择性阅读)
  (生读)
  师:我们可以不像过去那样从左端开始仔仔细细地读到右端末,而是直接从这篇文章中间的这条线去看,然后用余光左右扫,这是一种阅读的新方式。(出示动态图1)
  师:还有一种,我们不必每一个字都看到眼睛里去,可以看两眼,当然也可以多看一眼。(出示动态图2)
  师:还有一种办法,比这更快的。大家看,跳跃式阅读,迅速找关键词就可以。(出示动态图3)这样就可以做到一目十行。当然,阅读必须要推敲,在某些地方要注读。(出示动态图4)一篇文章的开头部分、末尾部分,都需要我们仔细琢磨,马虎不得。中间部分,我们可以一眼扫过。(出示动态图5)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学到的阅读方法,什么方法?
  生:一目十行地阅读,挑精华部分阅读。
  师:给你们最多5分钟时间读汪曾祺先生的三篇文章,用符号标出描写食趣的有关段落或句子。
  (生读)   生:会仙桥。
  师:什么美食?
  生:大抄手。
  师:有什么特点?
  生:块头大,肉馅多。
  师:如果把“多”换一个字呢?
  生:肉馅“满”。
  生:肉馅“挤”。
  生:肉馅“美”。
  师:看来大家都能当老师了,你们的文笔比老师好多了。如果你觉得老师写的这个东西不太好玩,并没有把重庆美食的特色介绍出来。我建议你们不妨另起炉灶,也创作一首顺口溜。好不好?
  生:好。
  师:开始写,在第二行,空两格,像诗歌的格式一样,一句占一行。
  (生写)
  生:人之初,口水流,陈麻花,香过头,地点在,磁器口,搅动胃,回味久。
  (掌声)
  师:听得老师口水直流啊!
  生:人之初,心想之,刘一手,辣火锅,毛肚大,牛肉白。
  生:弟子归,流口水……
  师:(插话)大家都写“人之初”,你来一个“弟子归”。其他同学懂什么意思吗?
  生:就是“小朋友回家”。
  生:(继续读)弟子归,流口水。小胡同,老火锅。
  师:很有意思。你看看,口水都流出来了,多美的文字。看来每个人都能创作,不能小瞧大家。孩子们,重庆的美食通过你们的文字,让外地的游客一听就怎么样?
  生:搅动胃。
  师:用一句话就迈动腿,用一段话就搅动我们的胃。那下面该怎么写?谁来告诉我。
  生:一篇文,流口水。
  生:一篇文,张开嘴。
  师:老师送给大家一个文雅的词语,让你们过目不忘。一起说。(出示PPT)
  生:(读)一篇文,勾断魂。
  【评】仿说句子不难,仿说段落更不难,因为顺口溜是儿童喜闻乐见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
  四、美食中国倍自豪,推介美食动人心
  师:汪曾祺第三篇文章是什么?
  生:《端午的鸭蛋》。
  师:这篇文章哪里描写了食趣呢?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在读之前,先看下面这张表格。
  师:学习前面三篇文章有没有用到这张表格来提取信息,理解大意?
  (生摇头)
  师:我们既没有去找关食的地点,也没有说美食的名称。而这是我们理解文章经常用的表格式方法。今天我们学了新的一招儿来学习课文,还记得吗?
  生:一目十行。
  师:还有一句话呢?
  生:挑精华阅读。
  师:一起读。(出示PPT)
  生:(读)定向阅读或选择性阅读:一目十行地阅读,挑精华部分阅读。
  师:现在老师和大家一块儿读《端午的鸭蛋》,视线不再从左到右看,我们从中间开始,扫视有哪些吸引我们的有关“食趣”的内容。(生读)
  师:第一段,扫一扫。第二段,眼睛视线集中在中间余光往两边看。第三段……第四段……第五段……第六段……扫视完后,六个自然段比较一下。哪一个自然段写了小朋友玩过了吃、吃过了玩?
  生:第四到第六自然段。
  师:我们就看第五自然段。快速朗读一下。
  生:(读)孩子吃鸭蛋是很小心的。除了敲去空头,不把蛋壳碰破。蛋黄蛋白吃光了,用清水把鸭蛋壳里洗净。晚上捉了萤火虫来,装在蛋壳里,空头的地方糊一层薄罗,萤火虫在鸭蛋里一闪一闪地亮,好看极了!
  师:作者通过这样的描写,回忆了童年的“食趣”。一个人可以把外语说得滚瓜烂熟甚至超过母语,但却很难改变从小养成的饮食习惯。背井离乡,久居海外的人,最思念的或许就是小时候奶奶一勺勺喂过自己的藕粉,妈妈塞在书包里的那盒热腾腾的饺子。一个人倘若真的忘了家乡的饮食,那也就真的没有了故乡。而一个民族若是连饮食习俗都彻底改变了,也就离消亡不远了。
  师:大家读下面这段话。(出示PPT)
  生:(读)民以食为天,“食”在我国向来受到重视。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物产丰富。经过几千年的研究与发展,“食”在我国已经是独步全球的艺术。
  师:所以说,每个人都应当把我们家乡的美食推介给游客或外国友人。该怎样介绍才能打动别人的胃呢?(PPT出示:推介家乡美食,你打算推介哪里的什么美食?它有什么特别之处?写出推荐的理由,吸引大家去品尝)
  师:这个写作要求有三个小问题,前面两个我们已经解决了,但是还有一个“特别”之处。一道美食除了介绍它出自哪里之外,它的特别之处还应该在什么地方?(手指板书)一起说。
  生:食趣。
  师:应该加上一个修饰语,我们是什么地方?
  生:重庆。
  生:重庆的食趣。
  师:同学们,再见。
  【评】在中国文化中,饮食一直占有重要地位。每个地区都有与众不同的飲食,把地方特色饮食推介给他人,将美食与写作融为一体,不仅让写作有了浓浓的乡土气息,还可以提升文化品位。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写作学生还会感到害怕吗?
  【总评】
  阅读是一种独立的学习方式。读并不一定为了写,但良好的阅读一定会有力地促进写作。这是因为从信息传输方式看,阅读是信息输入,是吸收;写作是信息输出,是表达。因此,对于语言学习、发展处于关键期的中小学生来说,好的读写结合无疑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与我们通常的单篇文章教学不同,宋运来老师在《食趣》教学中运用的是群文阅读的方式(《会仙桥大抄手》和汪曾祺的三篇文章)。群文阅读教学,就是师生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而后围绕议题进行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宋老师在教学中紧紧抓住“食趣”这一议题,不枝不蔓,一以贯之,引导学生通过群文阅读,发现食趣美,感受食趣美,理解食趣美,欣赏食趣美,进而表达食趣美。这是阅读方式的一种革新,是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一种实践形式。与传统的单文本阅读相比,群文阅读使阅读对象由一个增加到多个,阅读内容从一元发展到多元,阅读视角从单角度扩展到多角度,从而可以克服思维定式,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其思维品质的提升。当然,群文阅读与传统的单文本阅读不是代替与被代替的关系,而是互补、发展的关系。
  同样的群文,因教学目标(或议题)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的教法。宋老师的“读写结合教群文”只是方法之一。他在教学中不仅关注学生的阅读数量和速度,更关注学生在多样文章阅读过程中的意义建构,因而更能体现语文学习的研究性、合作性和综合性。具体而言,该课具有以下几个特色。
  第一,借助特色饮食,使抽象的传统文化具体化。
  从当地传统饮食文化切人,再拓展至名家美文中有关地方特色饮食文化的学习,增进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找到自己的文化之“根”。中华美食文化源远流长,集中了各民族烹饪技艺的精华,综合了多种文化现象。饮食文化不仅关乎生命的维系,更是中国人精神气质和审美文化的体现。这样的文化教学,学生容易接受和理解。
  第二,检视阅读方法,提升群文阅读效益。
  阅读是一种基本技能,是人类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而掌握阅读方法也是个人成长乃至成功参与社会生活和工作的必要条件。作为语文课程知识的阅读方法,依据阅读目的,有不同的分类。该课教学在原有认读、朗读、默读、略读、精读等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要求,综合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检视性阅读,包括检读、浏览、跳读,逐渐走向深度阅读。
  第三,读写结合,为学生的写作搭建支架。
  该课的教学意图比较明确,可以归结为:读为了写。也就是说,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推介家乡的美食,写出食趣,写作之前阅读的文章能起到搭建支架的作用。学生紧紧围绕“食趣”,渐次展开文本学习,运用检视性阅读法,快速抓住关键信息,感知美食的特点与趣味,提升文化审美意识,完成个体自我的深度阅读体验,直至借鉴多文本材料中的句、段乃至篇章的写法,尝试推介家乡美食。
其他文献
周广胜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四川大学中国画与书法专业博士,师从于侯开嘉、吕金光等先生。自2010年开始学习山水画,先后师从白云乡、李兵等先生。书法、绘画作品20余次入展且多次获奖。  学书、学画,人人路数不尽相同。有的學书不画,有的学画不书,有的能书能画、书画双栖。而余以为,能书能画、书画双栖,才是书画人永远的追求。  以书人画、以画人书,以书法之用笔经营绘画,以绘画之审美态度来研究书法,是我多
摘要:汉字审音工作迄始至今已经过去了将近半个世纪。其间,语言文字的使用经历了诸多变化。审音之初的审音思路和标准也应该适当调整。其中,文白异读、异体多音等多音字的审定标准尤其需要修改。同时,异读词的整理也应与异体字的整理结合起来。  关键词:异读词 文白异读 异体字  1985年,《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以下简称《审音表》)的发布成为普通话异读词审音工作暂时结束的标志。作为审音成果的最终体现,《审音
萧琬融  台湾高雄人,现居成都。现为成都市书法家协会会员、蜀都书画院理事、蓉台书画社理事、成都海外联谊会会员、中华文化管理协会两岸经济文化交流会会员、成都广播电视大学特聘书画教师。  师从台湾院体派工笔画家蔡显裔先生、台湾标准草书学会常务理事苏见来老师、蜀中书法大家谢季筠老师等。作品《蜂舞芙蓉图》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展,书法作品连续入选第三、四、五届“两岸一家亲”书画交流展。2019年8月于崇州白塔
剪纸 60cm×100cm 2015年  “漢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燕支长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生乏黄金枉图画,死留青冢使人嗟。”是王昭君一生的写照。以王昭君为题材创作的剪纸作品既是对历史的回顾、追忆和思考,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女性永远是艺术创作的源泉,有影响力的女性更是艺术家热情讴歌的对象,每个艺术家都有责任为国家的文艺事业贡献
李世灵《温柔的橙色》  李世灵  1996年生,四川资阳人,现为四川省消防救援总队甘孜州支队宣传员。2013年9月应征入伍,2015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加入消防救援隊伍6年以来,先后参加了2014年康定“11·22”地震救援,2017年九寨沟“8·8”地震救援,2018年西藏昌都“10·11”“11·03”两次堰塞湖抢险救援。
羌绣 59cm×120cm 2021年  作品《红船》历时3个月,主要采用长短针、齐针绣、散针绣、掺针绣、打籽绣、柳针绣、扭针绣等多种针法。以红船为主体,意在纪念在南湖的一艘游船上召開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在新的形势下,继承和弘扬“红船精神”,对于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云珍羌绣生活体验馆  云珍羌绣生活体验
摘要:诗人里尔克是二十世纪鼎鼎有名的诗人之一,他与罗丹的接触为诗人里尔克彻底打开了诗歌观察、感受和创作的新视野,从罗丹那里不仅真正完成了自己从早期的主观向客观的“事物诗”的转变,与抽象的诗歌相比,作为客观存在的事物诗感受力更强。  关键词:诗歌 里尔克 事物诗 启示  引言  1902年夏天,里尔克接到一份专题论文的工作而来到巴黎,当时并不知名的小诗人里尔克不得不为里夏德穆特尔编辑出版的德国新艺术
2019年9月17日至20日,由四川省沫若艺术院主办的“四川省首届艺术产业骨干人才培训班”在四川省沫若艺术院成功举办。参加此次培训班的近50位学员,均为四川省艺术产业领域中突出的代表,分别来自成都、绵阳、乐山、资阳、眉山、雅安、遂宁、攀枝花等地。  9月17日上午,开班仪式在沫若艺术院传媒教室举行,四川省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兼秘书长李兵,四川省文化产业商会会长张建华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开班仪式由
“神话是一种核心性传播力量,它使仪式具有原型意义,使神谕成为选型叙述。因此神话就是原型,虽然为了方便起见,我们在提到叙述时说神话,再提到意义时说原型。”[1]原型是一些联想群,与符号不同,它们常常是复杂可变化的。在既定的语境中,它们常常有大量特别的已知联想物,这些联想物都是可交际的,因为特定文化中的大多数人很熟悉它们。  对于南方作家福克纳的创作,芬克尔斯坦曾指出,“他(指福克纳)是第一个把主要文
吴奇   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成都市美术家协会会员,成都诗婢家画院画师。   更夜雨落,无眠静坐,再思三十余年来道友画伴吴奇君隽作。吴君以孤行一意,寂守绘事,不求闻达,以心灵关照天地本初的生命哲思,毅然踏上非主流艺术表现道路。打破绘事传承的具体时空关系,把中国传统精神的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哲学自然观,伸引向更深邃广阔的幽玄空间。不再窠臼传统山水画符号认知中的某些常态特征,却在天地万物流转,瞬息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