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状风波

来源 :师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roudboy_linux_w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家孩子刚上幼儿园,还是小小班。临放假前的一个黄昏,平时调皮的他,一回家就蔫儿吧唧的,去接他的外婆也拉着个脸。我知道情况不妙了,一番询问后才得知,原来是没拿到奖状。起初,我也没特别在意。妻子尽管不怎么高兴,但还是在尽力地安慰他、鼓励他。可孩子就是不和任何人说话,一直傻傻地歪在沙发前的小凳子上。
  我以为他一会就能忘了这件事,可是出乎意料的是,每晚都要疯一阵子才肯睡觉的他,竟然自己爬到了床上,安安静静地睡了。我、妻子,还有外婆,轮番逗他,他都依然闷闷不乐,还嘀咕着老师不喜欢他了。
  此情此景,以及外婆的数落迅速感染了我的情绪。是啊,一张奖状给他留下了怎样的阴影?如果连幼儿园的小小班都要如此残忍地甄别、比较,中国的教育就真的到了崩溃的边缘了。作为父母,也作为教师,我觉得我应该做点什么了,为自己的孩子,也为那些没拿到奖状可能在睡梦中哭泣的孩子做点什么了!
  于是第二天,我给老师拨去电话,诚恳地建议老师增加奖状的名额,对于这么小的孩子应该以鼓励肯定为主。儿子放学回家,带回来了一张鲜红的奖状,也带回了一张灿烂的笑脸。
  转眼间,就到了期末测试。我的61个大孩子也要放假了,也要在焦躁、恐惧和企盼中等待成绩单。反思自己,我该怎么办呢?今年的春节,可是他们在小学度过的最后一个寒假啊!明年的毕业成绩不再归我们统计、填写和通知了。
  61个孩子,按一般家庭结构算,那就至少有7个人在关注着一份成绩单,除去七亲八眷、小朋小友,总共大概有427个人在默默地等待着我手里的那支笔怎么去填涂。一张奖状0.3元,填写可能需用时1分钟,盖章不会超过3秒,成本很低很低——但就是这张印着大红花和金绶带的纸,却能带来一个家庭的满心欢愉,改变一个个体的人生轨迹。
  由此,我不禁想起了自己上学那会捧着奖状回家的羞涩和激动,想起了全村伙伴和父老乡亲对我的羡慕和赞誉,想起了和我同班但颗粒无收的表哥在毒打罚跪后对我的敌意和仇视,想起了我儿子的失落和悲伤,更想起了每一次发成绩单后那些踌躇不前的叹息和瘦弱单薄的背影。
  于是乎,顿觉肩头的责任重大,我想给每个孩子发一张奖状!可事到临头又犹豫了。这样做会不会被家长、同事误解,这不是典型的表扬泛滥吗?
  问“百度”,网民们有褒有贬,众说纷纭;问同事,意见不一,各执一词;问妻子,她说可以与时俱进,但要实事求是;问外婆,她倒十分支持,可她大字不识。我该怎么办啊?谁能给我一个最肯定的答复?
  去教导处检查备课笔记时,我遇到了两位老师,一位堪称模范,一位很有思想,他们都是来给准备发给学生的奖状盖章的。其中有“单科奖”,有“文明之星”,有“阅读之星”,有“进步之星”等等,而且每份都有十来张之多。检查之余,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前来串门,从他的口中又得知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同志在要求增加“校级三好学生”名额的消息。看来,和我想法一致的大有人在啊。
  文化商店的老板告诉我,你们学校买奖状的老师可多了,还有哪个孩子、哪个家长不喜欢奖状的?老板是我的朋友,她的孩子就是我们学校的学生。是啊,我不就是那样的家长吗?我不就硬为孩子要了一张奖状吗?那我的学生、家长们呢?推己及人,应该相差无几吧!
  发!一定发!尽量多发!发得心服口服,而绝不滥发!否则,“黎叔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但我必须从理论上说服自己。发奖状其实就是一种表扬,表扬既是对学生在某一阶段学习的总结和肯定,更是对其后续学习的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1968年,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就做过一个实验。他来到一所小学,对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一番“未来发展趋势测验”之后,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方并请求务必保密。18个月后,罗森塔尔对这些学生进行复试,结果出现了奇迹:名单上的孩子个个有了较大的进步,且开朗、自信、热爱学习。殊不知,名单上的学生是随机抽取的,心理学家正是利用自己的知名度引发了学校、老师对这些孩子积极的暗示和美好的期待。
  古人云:“数其一过,不如奖其一长。”新课标也一再强调,“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评价应该改变过于重视甄别和选拔的状况,突出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所以,我们不妨换一种眼光和心态,顺应孩子们的内在需要,对学生多一些鼓励和期待,即使不能说个个会有收获,至少不会留下什么伤害。
  其次,我得用事实说话,让奖状实至名归。一是校级三好学生共18人(学校规定比例为30%),这些孩子一直在各方面表现优秀,已在班级通过投票确定了下来。二是校级优秀班干共8人(每班8人),本学期我外出听课、培训近一个月,是这些班干发挥作用,在班主任空缺的状况下实行自我管理,周周得“流动红旗”,他们是有功之臣,但没有参与“三好学生”的评选。三是班级进步之星共16人,他们在本次期末测试中进步明显,应当肯定。四是班级单科前三名共18人次(语文5人,数学13人),总分前三名共4人,其中部分等次与前三项重复,故不发奖状,但必须在成绩单上注明。另外就是本学期班级共有4位同学在市级、县级征文比赛中获了奖,证书已由相关部门下发,无需另行印制。
  这样算来,获得奖项的共68人次,实发奖状46张,已远超过半数。剩下的15人中,尽管有不少单科成绩在90分以上,但我没敢再给予“奖状”这样的鼓励了,而是非常诚恳地、详尽地、带着些许愧疚地在成绩单上写了评语,有肯定,也有提醒,有期望,也有规劝。
  目送着学生和家长们离去,一阵阵自责和纠结却悄然袭来。我对自己说,归根究底还是因为自己的工作不够完美而缺乏底气,要不就不会出现有人拿不到奖状的现象了。看来,我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
  这15个目睹着那么多奖状和自己挥手作别的孩子,心里会怎么想呢?是早已习惯,还是愁眉苦脸?是预料之中,还是眼含泪花?还有那些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我的信誓旦旦呢?我的毫不动摇呢?不是说每个孩子都是一朵绚丽的花儿吗?不是说为了每一个孩子明天的发展吗?
  我知道自己又一次卷入了一个硕大无朋的、让人跟着上下起伏的漩涡之中,但我不会停止挣脱的脚步。我坚信,这样的风波总有一天会得以彻底地平息!
  (作者单位:安徽含山县环峰小学)
  责任编辑 赵霭雯
其他文献
那个夏天,是我一生的眷恋2002年暑假,我在家带带孩子,变着花样改善生活,偶尔翻翻书,兴致来了七拼八凑些文字,也玩玩牌,过着自在逍遥的日子。
这个故事,写的是爱——小男生和小女生之间的。这是一个关于爱的故事。虽然主人公男生本,还不到10岁,他还被哥哥称作“小矮人”呢。本。连自己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就中招了。他感
煤矿内部漏风容易造成井下用风地点的有效风量减少,增加风量调节的困难,使矿井通风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并可能把采空区冒落带的有害气体带入工作区,引起有
三维模型分类是三维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本课题的研究依托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D形变体的保测变换与稀疏流形嵌入识别方法研究”。本文以三维模型为目标,重点探究不同类别三维模型的分类算法,我们改进了基于全景图的DeepPano[36]和PANORAMA-NN[37]以及基于多视角二维渲染图的MVCNN[39]深度学习算法,在基准数据集——ModelNet10和ModelNet40上均提高了分类准
认识一个搞诗歌的翻译家.Z15L年声誉大涨,常被坊问作为范本提起。很多人开始羡慕他的成就。翻译家的好友茶余和我说,他没什么法宝,在他三十岁时,就已经把人生百分之九十的欲望都砍
基于对既有征地研究中政治抗争视角以及批判我国当前土地制度视角的反思,研究发现,需要将国家征地行为置于村庄之中,实现征地情境的还原,揭示征地本身的复杂性、所牵涉征地主
电视节目是满足人们娱乐与休闲需求的主要方式之一。但是,为了保证电视节目的质量,各类电视节目均是经过后期编辑制作以达到尽善尽美,以提高受众群体的关注度。本文就电视节
一、关于课堂的思考  当下我们的课堂某种程度上讲,是发端于文艺复兴时期、普及于18世纪的西方班级授课制,与我国千年私塾授课结合的产物。虽在班级建制与教学方式上符合班级授课制的要求,但骨子里还多少有些师尊生卑的影子。此境下的学生基本生存于被动的土壤中,自主性难以发挥。即使课堂上偶有出彩的地方,那也多是少数学生的表现,难以成为全体学生共有的学习常态。而反观当下的优秀课堂,情形则大不相同,学生在这种课堂
利用陕西省苹果种植户微观调查数据与Double-hurdle模型,实证分析气候变化、适应能力对苹果种植户适应性行为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样本中仅27.90%农户采用果园覆盖措施适应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