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奏议的思想蕴涵与文学特征

来源 :北方论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lik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奏议是苏轼文学写作中之重要部分。苏轼一生仕宦,公忠許国、关心民瘼、直言敢谏,奏议为之忠实纪录,文体史上与西汉奏疏、陆贽奏议鼎足而三。南宋孝宗帝赞其“忠言谠论,正朝大节”。苏轼奏议展现出其为政责实、以民为本、崇儒重德、广纳忠谏、独立不倚的治政思想与理念。以文学视角言,苏轼奏议论切时弊、引类譬喻、变俗为雅、长于摹写,表现出高度的艺术技巧。以政治影响论,苏轼奏议对于宋世推尊陆贽、规谏当朝帝王、助力高丽外交、惠及天下生民,发挥了重要作用。奏议为苏轼赢得崇高文名,其敷陈政见虽不尽公允,但仍不失为史上一流写手。
  [关键词]苏轼 奏议 思想蕴涵 文学特征
  [基金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干部政德教育研究专项“北宋奏议中的政德思想及其当代启示”(18CZDJ04);山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资助经费项目“北宋奏议中的国家治理思想及其当代启示”(J18RA228)
  [作者简介]武建雄,滨州学院人文学院,文学博士(滨州 256600)
  [中图分类号]I20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541(2021)06-0113-11
  苏轼为文学史上之巨擘名儒,向以诗词文享有盛誉。《宋史》称其文学成就“浑涵光芒,雄视百代”[1]8650。学界对苏轼的文学研究,历来聚焦于书写仕宦余暇生活情趣抱负的诗、词与古文,而对于其奏进君王敷陈治道的奏议文,却鲜有关注台湾学者徐月芳的专著《苏轼奏议书牍研究》(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12年出版),有关苏轼奏议研究仅占一半篇幅,并以中华书局1996年出版的孔繁礼点校本《苏轼文集》为主要参考文献,对研究对象的统计不全。徐氏以苏轼仕履时间为轴,分密州、徐州、京师、杭州、扬州等五个时段,分别抉覆期间苏轼奏议所陈治策,对苏轼奏议的写作特征与成就并未涉及。研究论文主要有花妮娜《苏轼公文写作研究》(西北大学,2008)、刘英楠《苏轼表文研究》(辽宁大学,2011)、张天城《陆贽与苏轼奏议比较研究》(辽宁大学,2012),冯炜玥《论苏轼疏浚西湖之奏议》(《西部学刊》2016年第6期)、邹东凛《论苏轼的奏议文章》(《秘书》2015年第1期)、陈小英《吏民莫作长官看,我是识字耕田夫——论苏轼奏议中的平民本色》(《理论界》2010年第8期),这些研究成果或不专以苏轼奏议文为研究对象,或研究侧重于文体学,对于以文学视角的观照,明显不足。。事实上,苏轼仕宦勤政忠君,政绩斐然,上书帝王的奏议辞直理密,造端宏大,堪称奏议史上一流写手。南宋孝宗帝赵眘嘉其奏进忠谋,立节以仕,赠谥文忠,称许其“忠言谠论,正朝大节,一时廷臣无出其右”[2] 。近人曾国藩称其奏议文道:“凡奏议类,以西汉奏疏、陆贽、苏轼为宗。”[3] 研究苏轼奏议文的思想蕴涵与文学特征,有助于揭示其身为士人的侧影,展示其奏议写作的文学成就与价值。
  奏议是古代中国君主制社会中,基于臣僚上呈君主言事议政、陈请等需要,而产生的上行行政文书。奏议的产生与定型,经历了从三代敷奏以言,到周代言笔未分,又到春秋战国书奏为主,再到汉代章、表、奏、议等四体定型的过程。奏议作为文体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奏议泛指一切上呈帝王的文书,包括章、表、奏、启、策、议、状等类型;狭义的奏议专指进奏君主言事论政的文书。以现代文体视角考察,奏议属于论政的议论文。本文对苏轼奏议文的研究,采取狭义视角。
  一、苏轼的奏议文写作
  苏轼历仕北宋英、神、哲、徽四朝,一生忠尽职守,勤勉进言。《宋史》载苏轼有《奏议》十五卷,今存苏轼奏议,散见于《苏轼文集》《东坡先生年谱》《宋朝诸臣奏议》《历代名臣奏议》等文献中。2006年,由曾枣庄主编的《全宋文》尽悉收录。据《全宋文》辑录,笔者统计,苏轼写作广义奏议文313篇,其中,狭义奏议文共181篇。明代都穆言:“苏文忠公文章之富,古今莫有过者”[4]1358,从数量上看,奏议在其一生作文近五千篇中占比甚微,但北宋规定仅台谏官担有言责,他官“只能言本职之事”[5]6。苏轼一生未担任台谏官,其奏议文写作数量,较之言官,已蔚为可观。
  以狭义奏议论,苏轼奏议大致含上书、状、札子等三种文体类型。三类文体各执行不同功能,上书为“敷奏谏说之辞”[6]124,综论政务、敷陈治策,如《上神宗皇帝书》《再上皇帝书》。状与札子均源于魏晋之启,状执陈事、议事或建议功能,如《议学校贡举状》《谏买浙灯状》;札子为宋代新出之名,执论事、举荐或陈请功能,如《乞罢详定役法札子》《荐朱长文札子》。在三类文体中,札子占比最大。
  苏轼奏议写作贯穿宦途始终,无论任京朝官或幕职官,均积极议政,热情谏言。苏轼一生仕途九次迁谪,从熙宁二年(1069年)奏《议学校贡举状》始,至建中元年(1101年)作《乞致仕状》终,苏轼每一任职官,无不以儒家名节自励,直言进谏,畅论国事。他在任职馆阁时,阻神宗买灯,揭新法流弊;在擢列经筵时,进陆贽奏议,申读汉唐正史;在迁谪徐州、杭州时,乞医疗病囚,奏浙西灾伤。就论事内容所及,大到变法新政,小到宫车乱道,几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他立朝仕宦的忠言谠论与正朝大节,奏议文作出忠实纪录。
  二、苏轼奏议的治理思想与方策
  苏轼一生尊儒重道,少年即为汉代范滂所感召,“奋厉有当世志”[7]1117。入仕以后,王水照认为,“儒家的‘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古训,使他把自我道德人格的完善、社会责任的完成融合一体”[8]71。这种基于儒家思想的进德修业,投射于治政的实践,形成了苏轼在经济、外交、军事、帝学、科举、用人等方面系统而鲜明的治理思想与方策。
  (一)为政责实、不率空言
  苏轼主张治政以适用为本,注重施政实效,反对空言误政。元祐七年(1092年),他上书哲宗《论王道六事》,自陈心迹:“臣始之学也,以适用为本而耻空言。故其仕也,以及民为心而惭尸禄。”[9]33他还说:“空言率人,不如有实而人自劝。”[9]98在北宋神、哲二朝议论扰攘的朝堂,他清楚地认识到“一言可以兴邦,空谈行将误国”的现实。他认为,“儒者之病,多空文而少实用,贾谊、陆贽之学,殆不传于世”[10]340。这在当时儒士蔑视汉唐传注经学,纷纷以己意解经,导致众说林立的政坛,显得清新可贵。   从适用的理念出发,苏轼提倡实学,并将之贯彻于施政实践,形成為政务求责实之经国方策。熙宁二年(1069年)新法方兴,朝廷欲于学校贡举取士略文章、废诗赋、罢封弥与贴墨,而专取策论、采誉望、考大义。苏轼上神宗《议学校贡举状》,极言不可,认为“得人之道在于知人,知人之法在于责实,使君相有知人之明,朝廷有责实之政,则胥史、皂隶未尝无人,而况于学校贡举乎?”并谏神宗“试之以法言,取之于实学”[10]210。熙丰变法期间,苏轼迁谪外任,多次上书极言新法不便,皆源于其责实为政理念下体察民瘼的结果。
  为政责实,儒家圣人倡之已久。《论语·为政》载孔子启发子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孟子·公孙丑》载孟子长养浩然之气之“四端”,明朝人胡广认为均是“实学”。汉代董仲舒已将儒家实学精神用于为政考绩,《春秋繁露·考功名》载其“考绩之法”,是要“揽名责实,不得虚言”[11]223。可见,苏轼“为政责实”的理念,继承了儒家政治的优秀传统。
  (二)心系苍生、以民为本
  苏轼一生为官,始终坚持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早在22岁科举策试时,他即作《刑赏忠厚之至论》,阐述“爱民、忧民、广恩、慎刑”之主张,并将其贯彻于仕宦生涯终始。他初仕凤翔,为民祈雨;知守徐州,携民抗洪;外任扬州,改革漕运;主政杭州,疏浚西湖。每一任职官,苏轼无不心系苍生,体恤民情,爱惜民力,以民为本。
  苏轼主张施政应当以民为本,并多次上书帝王进行阐述。他认为,天下不是帝王一人之天下,帝王只是行使管理权而已,“夫天下者,非君有也,天下使君主之耳”(《御试制科策》)。帝王权力的基础,在于民心的向背。“人主之所恃者,人心而已”。基于此,他认为,施政的根本要从百姓是否满意出发。在熙宁变法如火如荼时,他上书神宗表达了以民为本的主张,认为新法措置是否适当,要以百姓是否乐于接受为判断准则,“大抵事若可行,不必皆有故事。若民所不悦,俗所不安,纵有经典明文,无补于怨”[9] 1194-1201。神宗低价收购平民浙灯四千余盏,苏轼上书严词批评此举是“奉二宫之欢,而极天下之养”“以耳目不急之玩,而夺其口体必用之资”“内帑所储,孰非民力?”[9] 98-99在哲宗时,州县官吏催逼积欠,苏轼上书大胆斥责,认为这样的做法扰民坏政,“每州催欠吏卒不下五百人,以天下言之,是常有二十余万虎狼,散在民间,百姓何由安生,朝廷仁政何由得成乎?”[9] 1119-1120苏轼的民本思想,由此可见一斑。
  民本思想源出《尚书》“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后世儒家屡有阐发。在春秋时,孔子主张为政要宽民利民。在战国时,孟子将民本思想发挥至极致,他说:“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孟子·尽心》),同时期的荀子亦主张人民是国家根基,说:“君者槃也,民者水也,槃圆而水圆”(《荀子》)。唐代名臣魏征据荀子说演绎为著名的“载舟覆舟”论,他谏唐太宗:“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旧唐书》)可以看出,苏轼的民本思想,有着深厚的儒家渊源。
  (三)崇儒重德、攘斥佛老
  苏轼一生崇奉儒家哲学,并以此进德修业,孜孜以求。儒家仁民爱物、为政以德的思想,构成了苏轼入仕为宦的行动指针。他一生仕途几经浮沉,但矢志济世修德,不问功名,务施仁政,心念苍生,不计私利,身处困厄而坚守不辍。明朝人李贽赞苏轼道:“苏文忠道德文章,古今所共仰也……文忠困厄一生,尽心尽力干办国家事一生。据其生平,了无不干之事。”[12]209这一评价,正是苏轼身为儒家士人公忠体国人格精神的真实写照。
  苏轼治政崇儒重德,在奏议中有着生动体现。这一思想体现在其奏议依经立义上。苏轼进谏人君,陈谋献策,皆恪守儒家经典、严守圣人大义而阐发。苏轼奏议援引经典,不离《九经》,敷陈故事,皆宗正史。笔者以《宋朝诸臣奏议》所录苏轼奏议23篇为样本,统计其引用经史人物情况如下表所示:
  熙宁初年,部分士人痴迷佛道,文风浮诞,并著书鬻市,流毒所及,遍及举子。苏轼上书大力攘斥佛老,倡议文风与学术归璞返古,他说:“使天下之士皆能如庄、周以齐死生、一毁誉、轻富贵、安贫贱,则人主之名器、爵禄,所以厉世磨钝者废矣!”建议神宗:“博通经术者,虽朴不废;稍渉浮诞者,虽工必黜。”[9]858-859苏轼又认识到治理国家,依靠法家刑名赏罚并不能长治久安。王安石新法施行之初,严刑名赏罚,他上书神宗表示反对,借批评商鞅变法:“使其民知利而不知义,见刑而不见德”,主张儒家德治方是治政良方,“国家之所以存亡者,在道德之浅深,不在乎强与弱”,“臣愿陛下务崇道德而厚风俗,不愿陛下急于有功而贪富强”[9]1194-1201。“王者之所宜先者德也,所宜后者刑也”[9]1235-1238。苏轼对儒家的崇奉,在其德治主张的奏议中得以尽显。
  (四)务通言路、广纳忠谏
  苏轼重视言路通塞、人君纳谏听言对于治政的重要作用。他认为,朝廷言路通塞,下情能否及时上达,关乎国家治乱。主张“天下治乱,出于下情之通塞”[9]73。他认为,下情不通,帝王耳目就会壅蔽;相反,言路畅通,帝王不仅可以知外事,而且可以考察士人情伪。所以他主张帝王“听政之初,当以通下情、除壅蔽为急务”[9]73-74。因此,苏轼主张人君要积极听言纳谏,认为人君是否肯听言,关系国之安危。他说:“为国安危之本,只在听言得失之间。”[9]33
  苏轼对帝王听言,有着精深细致的认识。首先,苏轼认为帝王应当务求听言纳谏,但是要有所取舍,而不能听言太广。他上书指出,熙宁变法中神宗所犯的错误之一,即在于“听言太广”[10]138。其次,他主张帝王对臣僚所进良莠之言要有所鉴别。他认为,帝王听忠良之言可以致国兴,听奸佞之言可以招祸乱。据此逻辑,他指出汉文帝之所以能成就盛世,在于听受了张释之“长者”的谠言;而孝景帝时的七国之祸,源于采纳了晁错“数术”的谬语。
  政情壅通、人君纳谏关乎治乱存亡,是古代历朝治政的宝贵经验总结。自春秋战国时起,国君治政即重视言路。秦时专置谏议大夫职官,使进言得以具备制度保障。北宋历代帝王普遍重视言路与纳谏,后人有“宋之立国,元气在台谏”之称[1]9427。神、哲二朝时,新旧党争激烈,台谏为党派控制,言路受到钳制,政情壅弊,苏轼的认识与主张,无疑切中时弊,为政情开出了治病良方。   (五)独立不倚、不预党争
  苏轼人生主要仕宦于北宋神、哲二朝。其时,举朝士人因变法而派系分化,发动了持续二十余年的党争。苏轼面对王安石为首的革新党,与司马光为首的守旧党争斗,始终坚持从自我判断出发,独守己见,清峻独立,不选边站队,不为权势所屈服。元代方回评论苏轼党争中的态度为:“元祐诸贤始终一节,莫如眉山苏文忠公。苏公虽素与安石异,亦不苟与温公同。”[13]469
  苏轼对变法改革的立场与态度,具有符合社会渐进改革客观规律的辩证认识,这是他长期深入了解、观察北宋社会形势的结果。苏轼对北宋熙丰变法的认识,在奏议中作出忠实记录。苏轼认为,风俗、法度、典章等上层建筑,须应时而变,不宜固守。熙丰变法之初,苏轼即上书神宗《议学校贡举状》陈述:“时有可否,物有废兴,方其所安,虽暴君不能废。及其既厌,虽圣人不能复。故风俗之变,法制随之。”[10]210这种应时而变、与时俱进的辩证认识,符合万物变化发展的规律,在素以固守“祖宗成法”著称的北宋,显得烁然卓异。
  苏轼对社会改革形势的自我判断与认识十分笃定,历终生而不动摇,这一认识决定了他既反对王安石全面变革的激进主义,又反对司马光一成不变的保守主义。苏轼陈述政见独立不倚,知无不言。熙宁四年(1071年),苏轼《上神宗论新法》中说:“大抵事若可行,不必皆有故事。若民所不悦,俗所不安,纵有经典明文,无补于怨。”在该文中,他对新法的冒进悉数进行揭露与批驳。他认为,制置三司条例司的设置是“求利之名”,农田水利法“岂惟徒劳,必大烦扰”,免役法“差役仍旧,使天下怨仇”,青苗法“亏官害民,虽悔何逮”,均输法是“与商贾争利”“弊复如前”,贡举法使天下士子“德不足而有才,困于无门”[9]1194-1201。在批判新法变革过猛过激的同时,他主张变法应当在“畏天、从众、法祖宗”的“不变”中求变,而不能无所规约,尽弃旧制。熙宁四年(1071年),他上《再上皇帝书》,道:“其施设之方,各随其时而不可知。其所可知者,必畏天,必从众,必法祖宗。”[9]1216-1218这种既反对大变,又反对不变,而是强调在不变中求变的主张,使苏轼将自己与变法派和守旧派划出明显的分界。故此,他反复遭遇两派打击,便难以幸免。
  苏轼的辩证、渐进改革观,不唯于其时弥足珍贵,即使置于当代,亦不逊色。他数次主动请求外任,避免卷入党争洪流,表现出独善其身之高风亮节。他虽然力求涉身世外,但仍历遭乌台诗案、黄州之贬、惠州儋州之谪,但淡定从容、不以己悲,以柳下惠“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之言自励,表现出穷且益坚之立朝大节。
  (六)诸项治策
  苏轼的治政理念,表现在具体政务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治国方策。他奏议中所陈治策,撮其要者,包括:在贡举方面,主张经义取士(《议学校贡举状》);在军事方面,主张弭兵消战(《徐州上皇帝书》);高丽外交方面,反对文化输出(《论高丽买书利害札子》);在帝学方面,主张经筵进读陆贽奏议(《乞校正陆贽奏议上进札子》);在宫廷开支用度方面,主张务从俭约(《上神宗论买灯》);在郊祀庙飨方面,主张务合周礼不复改更(《上圆丘合祭六议札子》);在救灾恤患方面,主张提早预防(《奏浙西灾伤第一状》);在河北京东方面,主张免盐税、急捕贼(《论河北京东盗贼状》);在杭州方面,主张开西湖葑田(《奏户部拘收度牒状》)等。
  三、苏轼奏议文的文学特征
  以文体角度考察,苏轼奏议文作为论政性文章,在谋篇布局、措辞运语、论事方法、行文风格等方面,表现出高度的艺术水平。苏轼自谓:“作文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得不止。”[1]8649-8650在北宋政坛,苏轼奏议发论宏深,慷慨陈言,见卓识异,博古通今,形成独具个性的鲜明特征。
  (一)论切时弊、缘事而发
  苏轼身为人臣,为君辅政,尽忠竭力,自陈一生进奏数百奏议“披露肝肺,尽言无隐”[10]64。他为仕生涯中,每奏陈论事,无不切中时弊,不避权贵与鼎镬,但凡论政,皆为国为君为民而计,缘事而发,不著空言。
  苏轼奏事陈论,多针对朝廷急务、时代弊病与社会热点。北宋神、哲二朝新旧二党殊死相争,京师士人避之不及,唯恐罹祸,均垂拱缄默。苏轼自认性格刚褊,攻击时弊,直言无隐。身居馆阁时,他高度自省:“凡在馆阁,皆当为深思治乱,指陈得失,无有所隐。”(《谏买浙灯状》)[9]98-99熙宁初,神宗用王安石初行新法,民多不便,苏轼上疏六千余言,极论新法不便,针对制置三司条例司、市易法、均输法、免役法等一一指陈得失,并言王安石不可大用。结果导致其党无不切齿,争欲倾害。元祐元年(1086年),苏轼自登州任返京,又议差役法不便(《乞罢详定役法札子》),得罪司马光。同年,又议冗官之弊(《论冗官札子》)。在地方任职期间,苏轼奏论河北京东盗贼滋生、徐州加强军事防垒、杭州赈济灾伤疏浚西湖、扬州论积欠等。诸奏所陈政见如:“河北之治乱,系天下之安危”(《论河北京东盗贼状》),“徐州为南北之襟要,而京东诸郡安危所寄”(《徐州上皇帝书》),“陂湖河渠之类,久废复开,事关兴运”(《杭州乞度牒开西湖状》),“人畏催欠,乃甚于水旱”(《论积欠》),无不切中时弊,发论深省。
  苏轼针砭时弊,皆据自我观察与真实体验,直触时代痛点,形成了其质朴写实、深切著明的奏议文风。
  (二)引类譬喻、善于说理
  苏轼为文追求“辞达”,他说:“言止于达意,疑若不文,是大不然”“辞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矣。”[10]136即苏轼主张的辞达,不仅追求言辞达意,还要讲究一定的文饰技巧。具体到奏议一类论政文章,即体现为摹事写物善设譬喻,论证说理引相类比上。
  苏轼奏议,譬喻十九。他常向帝王奏陈政理,引物援事,相类为譬,使说理生动形象,易于被君王理解与接受。苏轼在奏议中使用同一譬喻频次最高者,是将治政譬為用药。如他在《朝辞赴定州论事状》中向哲宗陈述:“为政如用药。”又如“人臣之纳忠,譬如医者之用药,药虽出于医手,方多传于古人”(《乞进读陆贽奏议札子》)。又如“为国不可以生事,亦不可以畏事,畏事之弊,与生事均。譬如无病而服药,与有病而不服药,皆可以杀人”(《因擒鬼章论西羌夏人事宜札子》)。但论政事,无不以用药相譬。除了以药喻政以外,苏轼奏议中使用他譬者,亦屡见不鲜。如“今日之弊,譬如羸病之人负千钧之重,纵未能分减,岂忍更添”(《论特奏名》),“(生民)但为积欠所压,如负千钧而行”(《论积欠》),“(巡铺兵士)苛察严细,如防盗贼”(《乞裁减巡铺兵士重赏》),“夫君子之难致如麟凤,色斯举矣,翔而后集,况可麾而却之乎?小人之易进如蛆蝇,腥膻所聚,瞬息千万,况可招而来之乎”(《论周种擅议配享自劾札子》),“道尽途穷,譬如中流失舟,抱一浮木,恃此为命,而木将沉,臣之衰危亦云极矣”(《赴英州乞舟行状》)。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大量使用譬喻,使庙堂文学的庄重典雅之风趋于活泼生动。   苏轼奏议奏陈政理,亦多使用类比之法,使抽象的事理明白易晓,形象生动,妙趣横生。苏轼总能在复杂抽象的政理与举手可触的日常之间,找到关联。如他认为社会风俗制度的变革,犹如江河之水流,顺势而为易成,逆势而为难就。“风俗之变,法制随之。譬如江河之徙移,顺其所欲行而治之,则易为功;强其所不欲行,而复之则难为”(《上神宗答诏论学校贡举之法》)。他又以五谷、丝麻于人日常生活之必需,向神宗讲说乡户于差役之重要性,“自古役人,必用乡户,犹食之必用五谷,衣之必用丝麻,济川之必用舟楫,行地之必用牛马”(《论新法》)。他又以立岸者明了水道曲折,旁观者明晓弈局胜负,向神宗进谏“处晦观明处静观动”的道理,“圣人将有为也,必先处晦而观明,处静而观动:操舟者常患不见水道之曲折,而水滨之立观者常见之;弈棋者胜负之形,虽国工有所不尽,而袖手旁观者常尽之”(《再上皇帝书》)。诸如此类,比比皆是。苏文引日常之事物相类比,使深奥的政理变得浅显易懂,使语言避免枯燥与板滞,文风灵动而活泼,并且增加了说理的效力。
  苏文大量譬喻修辞手段的运用,与类比说理方法的驱遣,丰富了奏议的表现方法,改变了奏议庄重典雅的传统文风,使其作为公文,亦能生动活泼,摇曳多姿。
  (三)变雅为俗、文风质朴
  奏议为经国治政文书,上呈君王,并公之于宫廷百官,决定了其典雅行文的风格特性。曹丕言“奏议宜雅”(《典论·论文》),陆机言“奏平彻以闲雅”(《文赋》),刘勰言“儒雅继踵,殊采可观”(《文心雕龙·奏启》),均指出奏议须事正辞庄的典雅特质。文体史上,将奏议典雅文风进行扭转与改变,使其归于通俗质朴,始于苏轼。
  苏轼将奏议文风变雅为俗,归于质朴,其手段之一,在于大量引俗语入奏议。按刘勰的理论总结,奏议行文要领为“理有典刑,辞有风轨,总法家之式,秉儒家之文”(《文心雕龙·奏启》),奏议作为庙堂公文,遣词说理,言国事大政,要力避俗事俗语。而苏轼却反其道行之,不避通俗,大胆打破二者之界域,大量引古人俗语入奏议。如“古人云:‘有病不治,常得中医’”(《朝辞赴定州论事状》);“古人有言,聚蚊成雷,积羽沉舟,言寡不胜众也”(《杭州召还乞郡状》);“古人有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乞郡札子》);“古人有言:‘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论高丽买书利害札子二》);“古人有言:‘省功不如省事,省事不如清心’”(《代滕甫论西夏书》)。俗语的引入,拉近了庙堂文学与世俗文学的距离,使奏议变得明白如话,通俗易懂,增加了文章说理的感染力。
  苏轼将奏议文风变雅为俗,归于质朴,其手段之二,在于引俗事俗物比类政事政理。苏轼奏议论政说理,常引俗事相为类比,使议论犹谆谆耳畔,亲切可感。如他以养猫捕鼠养狗防奸、失牛隐言获羊夸功,类比新法施行中诸种弄虚作假、欺世盗名现象以启发神宗:“然而养猫所以去鼠,不可以无鼠而养不捕之猫。畜狗所以防奸,不可以无奸而畜不吠之狗。今有人为其主牧牛羊,不告其主,而以一牛易五羊。一牛之失,则隐而不言,五羊之获,则指为劳绩。陛下以为坏常平而言青苗之功,亏商税而取均输之利,何以异此。”(《上神宗皇帝书》)又如苏轼以小儿脱齿之渐摇与力拔之异,进谏西夏不宜速取之术,巧妙生动,趣味横生:“灭国,大事也。不可以速。譬如小儿之毁齿,以渐摇撼之,则齿脱而小儿不知。若不以渐,一拔而得齿,则毁齿可以杀儿。”(《代滕甫论西夏书》)奏议论陈经国大事中引入俗事比类,使文风浅近通俗,新奇活泼,亲切如画,更易于为受谏者所接纳。
  苏轼将文风变雅为俗,归于质朴,其手段之三,在于不事引经援史,论从己出,不傍古人。奏议为人君提供治策,须酌古御今,故而引经据典、援史论今便成为文体不宣之通例。经史名言轶事的掺入,使奏议流于学究气与学术化,说理议论显得板滞、枯燥,趋于程式化,严重背离春秋战国游士论辩滔滔、说理流畅、卷舒自如的自然文风。苏轼奏议在北宋天圣年间诗文革新打击“太学体”骈俪、晦涩、藻饰文风,恢复古文自由书写的基础上,尝试去经史化,直陈己见,不事依傍。仅以《诸臣奏议》所录23篇奏议为样本,统计发现其中如《上哲宗加张方平恩礼》等6篇,通篇无引经史《乞进读陆贽奏议》等6篇,仅引少量经文史据。去经史化的篇目,在苏轼全部奏议中,占比达到近半。与北宋士人动辄援引经史、学术气味浓厚的奏议相比,可以看出,苏轼进行奏议文风通俗化的有意尝试。去经史化独陈己见的写作,使奏议行文不再板滞典重,趋于通脱流利,质朴简约,自由舒展。
  引俗语俗事、不援经史,苏轼使端庄大雅的庙堂文学奏议,其美学风格向通俗流利转变,消弭公私文之间的界限,显示出向私撰古文靠拢的态势。对奏议文风的扭转与新创,苏轼功当其首。
  (四)长于摹写、恻然动心
  苏轼奏议长于将私撰文学之摹事写物技巧挪入其中,在论事说理中,展示生动逼真、亲切可感之画面;又苏轼奏论表意真、用情切,使所摹之事、所写之物,惟妙惟肖,读之恻然动心。明朝人俞弁言:“苏公之开陈治道,使人恻然动心。”[14]另,明朝人李贽论及苏轼奏议读后感,亦言:“今观其上皇帝诸书与其他奏议,真忠肝义胆,读之自然恸哭流涕,又不待以痛哭流涕自言也。”[12]107
  苏轼奏议论政及人与事,惯用文学笔法,善于撷取其神态、言语或动作一端,以寥寥数语进行勾勒,极富于传神写照。如他乞哲宗加恩尊贤于名臣张方平,描摹张的形象为“高才绝识、博学雄文”“受性刚简,论高寡合”“龃龉于世”,而写到哲宗朝被弃用时的情形为“退老南都,以患眼不出,灰心槁形,與世相忘”(《乞加张方平恩礼札子》)。两相对照,其仕不遇的悲苦,不禁让人唏嘘慨叹。苏轼写到扬州农民为积欠所苦,摹写其神色言语道:“臣每屏去吏卒,亲入村落,访问父老,皆有忧色。云:‘丰年不如凶年。天灾流行,民虽乏食,缩衣节口,犹可以生。若丰年举催积欠,胥徒在门,枷棒在身,则人户求死不得。’言讫泪下,臣亦不觉流涕。”(《论积欠》)如此描写,生民之贫窭悲苦,如诉眼前,令人心生怜悯;相反,他写官吏之弄威作福,悍戾蠹民,读之令人切齿,“朝辞禁门,情态即异,暮宿村县,威福便行,驱追邮传,折辱守宰,公私劳扰,民不聊生”(《上神宗论新法》)。他写浙西水旱伤民,用正反对照之法,铺写细腻,真切动人,“春夏之交,雨水调匀,浙人喜于丰岁,家家典卖,举债出息,以事田作,车水筑圩,高下殆遍,计本已重,指日待熟。而淫雨风涛,一举害之,民之穷苦,实倍去岁”(《奏浙西灾伤第一状》)。文学写意白描笔法的植入,产生了撼人心肺的效果。   四、苏轼奏议的政治影响
  作为治政公文文书,苏轼奏议在发挥规谏人君、陈谋献策、经国治世的功能时,产生了多大的政治影响?解答此一问题,须结合史书加以考察。
  (一)推尊陆贽
  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载,元祐八年(1093年)五月癸未,苏轼向哲宗进奏《乞校正陆贽奏议上进札子》,在这篇奏议中,苏轼对陆贽德行、才学极口称赞,“唐宰相陆贽,才本王佐,学为帝师,论深切于事情,言不离于道德,智如子房而文则过,辨如贾谊而术不疎,上以格君心之非,下以通天下之志”,认为陆贽奏议所陈治策是“进苦口之药石,针害身之膏肓”“聚古今之精英,实治乱之龟鉴”,并希求哲宗将陆贽奏议“置之坐隅,如见贽面;反复熟读,如与贽言。必能发圣性之高明,成治功于岁月”[15]11493-11494。
  苏轼对唐德宗时期宰相陆贽的推尊,使其对宋代帝王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经苏轼的推荐,哲宗“深喜其书,欲推行之”[16]2163。哲宗之后,陆贽奏议成为帝王经筵必学科目,深得宋世帝王喜爱。其中,尤以南宋孝宗为最。淳熙八年(1181年)九月,孝宗开始于经筵听吏部尚书郑丙讲陆贽奏议《论奉天上尊号状》《奉天论萧复状》等篇目,并不時发表评论。至淳熙十二年(1185年)五月,萧燧进读陆贽奏议终篇时,孝宗赐其“御筵及金器、鞍马”[16]2329。孝宗听讲、学习陆贽奏议,前后长达五年。他还令太子熟读陆贽奏议,说:“治道尽此矣。”[16]2182除了帝王以外,宋世士人杨万里、毛珝等也对陆贽极力推崇。在帝王君臣的共同尊崇下,南宋陆续刊刻出版了《陆宣公翰苑集》《陆宣公文集》,使陆贽的影响更为广泛深远。
  宋世对陆贽的推尊,与苏轼独具慧眼,对其奏议价值的发现密切相关。苏轼作为文学家与政治家的敏锐嗅觉,于此得以尽显。
  (二)规谏帝王
  苏轼所进奏议,对当朝帝王产生了重要的规谏作用。苏轼生逢北宋社会“三冗”积重难返、士人党派相争、百姓为变法所扰不敷生业之时,他以匹夫担当之情怀,精准把握政情,奏进富于灼见之治世长策,为帝王提供了治世良方,神、哲二帝对其高度首肯。《宋史》载,熙宁二年(1069年)上元节时,神宗令有司贱买浙灯。苏轼随即上书《谏买浙灯状》,指责神宗:“岂以灯为悦?此不过以奉二宫之欢耳。然百姓不可户晓,皆谓以耳目不急之玩,夺其口体必用之资。”神宗为之折服,只好“即诏罢之”[1]8640。又熙宁四年(1071年),王安石变法波及教育,欲变科举、兴学校,神宗在犹疑不定之际,诏两制、三馆官员集议。当此之时,苏轼进奏《议学校贡举状》,极言新法诸种不便,神宗悟曰:“吾固疑此,得轼议,意释然矣。”[1]8640神宗即日召对苏轼,对其政令得失分析深为认同,并号召馆阁之臣皆当以苏轼为榜样。
  苏轼奏进忠言谠论,当朝帝王深受裨益。他公忠体国,不计私利,又关心民瘼,鞠躬尽瘁,知无不言。元祐二年(1087年),苏轼官兼侍读。每进读至治乱兴衰、邪正得失之际,未尝不反复开导,期望帝王有所觉悟。史载哲宗:“虽恭默不言,辄首肯之。”[1]8646
  (三)助力外交
  苏轼奏议对当朝高丽外交,提供了重要助力。苏轼是北宋政坛著名的厌恶高丽士人,神宗执政时,奉行亲高丽政策。苏轼上书七状奏议,表达不同于时论的异议,其中主要包括接待耗资过大、高丽使图画山川疑军事泄密、高丽与辽阴相勾结等诉求。这些诉求虽不尽合理,但王水照认为,“从南北宋之交以后的史实考察中,说明苏轼高丽观有其历史的正当性”[8]334。苏轼自持灼见,为北宋对高丽的外交政策提供了重要参考。史载元丰末年,高丽王子义天赴杭州,以祝两宫寿为名持二金塔,苏轼及时识破其计谋,奏陈神宗其意欲赏受厚赐之真实用心,并奏京师“从州郡自以理却之”。史载“朝廷皆从之”[1]8647。苏轼与时论独异的高丽观,对于朝廷外交决策而言,的确是一支清醒剂。
  (四)惠及生民
  苏轼心念百姓,关心民瘼,为官每任,始终不忘上书为民请命。在知定州时,他上《乞减价粜常平米赈济状》等三道章疏,请求朝廷开常平仓抑制粮价,救济饥荒,整顿吏卒,使当地生民免于灾害之苦,军队战力提振;在知徐州时,他上《乞医疗病囚状》《论河北京东盗贼状》,请求州县牢狱差医者治疗病囚,并遣沂州平民程棐缉捕强盗,为百姓生业创造稳定社会治安;在知颍州时,他上《奏淮南闭籴状》《申省论八丈沟利害状》等七道章疏,赈济饥民,开放粮市,稳定治安,鼓励农耕,兴修水利,阻止开挖八丈沟,使颍州社会安定,人民免于流亡;在知杭州时,他上《杭州乞度牒开西湖状》《奏浙西灾伤第二状》等十三道章疏,请求开西湖、禁商旅过外国、赈济灾民、修坟庙、开石门河,使水患不再,西湖疏浚,农业振兴,生民乐业。
  苏轼体民恤民的高尚节操,在百姓心中铸就了不朽丰碑。在苏轼离任徐州时,当地官吏与百姓无不悲伤,“吏民莫扳援,歌管莫凄咽”(《罢徐州往南京马上走笔寄子由五首》)。又史载,苏轼在知杭州时,“有德于民,家有画像,饮食必祝,又作生祠以报”[1]8647。西湖长堤修成,百姓名为“苏公堤”以铭记,《通鉴长编》载:“堤成,植芙蓉、杨柳其上,望之如图画,杭人名之‘苏公堤’。”[15]10645
  当然,在发掘苏轼奏议为君所纳、产生积极政治效应的同时,亦不能掩盖其部分奏议不被纳用的事实。例如,苏轼在任官浙江时,奏《乞相度开石门河状》,请求从石门以东凿漕河,引浙江水达龙山大慈浦,又自浦北凿岭六十五丈以达岭东古河,以避浮山之险,时人皆以为便,但是朝官有恶苏轼者,力沮而致功不成。又如,苏轼谏阻高丽人买中国书,连上三道章疏,但哲宗以为高丽买书史有前例,驳回了苏轼的请求。总体看来,苏轼的奏议被采纳者多,被拒者多数由于党派争斗、政敌打击报复而阻抑。徽宗崇宁大观年间(1102—1110年),蔡京当国,设元祐党禁,苏轼的文辞字画,存者皆毁,“由是人莫敢读苏文”[4]570-571。苏轼奏议引发大奸巨佞惧慄,从反面说明,其文采谋策,早已深入人心。   五、苏轼奏议的历史评价
  在历史上,苏轼素以文章与德行享有盛名。与苏轼同朝为官的名儒范祖禹,即上书哲宗称赏苏轼的文章与人格:“苏轼文章为时所宗,名重海内,忠义许国,遇事敢言。”[17]720苏轼的弟子黄庭坚誉其:“挟以文章妙天下,忠义之气贯日月。”[10]296《宋史》主编元人脱脱盛赞其才华、论见、文章与政事道:“器识之闳伟,议论之卓荦,文章之雄隽,政事之精明,四者皆能以特立之志为之主,而以迈往之气辅之。故意之所向,言足以达其有猷,行足以遂其有为。至于祸患之来,节义足以固其有守,皆志与气所为也。”[1]8651苏轼奏议为其文章写作不可分割之一部分,笔者以为,后世对苏文的赞誉,当然包括奏议在内。从后世评价不难看出,历史上,苏轼不唯以德行修养与文学才华闻名,其身为士人忠言谠论之政见、直言敢谏之勇武、政情世务之精深洞悉、特立自持之风节义气,均得到后人高度称赏。
  事实上,就苏轼政论奏议而言,后世亦有专赏者。除了南宋孝宗谓“忠言谠论,正朝大节”以外,南宋名臣楼钥作诗称许其:“雪堂先生万人杰,议论磊落心崔嵬。凭高望远极宏放,眼界四海空無埃。”[18]近人薛福成称其奏议以陆贽为法,条分缕析,造端宏大:“苏文忠奏议,终身效法陆公,盖以敷奏君上之体,宜乎条畅轩豁,能如是亦足矣。”[19]苏轼奏议是否终身效法陆贽,须待商榷,但其论事条畅轩豁,确为不争的事实。
  客观而言,苏轼文学才华胜于政治才干,在肯定苏轼身为士人的德行操守与政治品格的同时,对奏议中表达的政治见识与决策水平,不宜过分抬高。文人对社会的观察易流于理想化,苏轼的政见的确有偏颇之处。苏轼奏议对高丽的评价,多为一己之偏见,有失公允。王水照指出:“苏轼的几条反对亲丽政策的理由,大都是信其所闻而未能完全证实,而衡之以高丽方面通好宋廷的初衷,则其偏颇更为明显,丽辽‘阴相计构’之类尤不免失之猜忌。”[8]322在王安石推行变法革新时,苏轼对新法弊害的抨击,不免有过度渲染之嫌,其对利害的指陈,亦不及其弟苏辙明晰。清代乾隆帝评苏轼变法奏议时,即道:“论新法害民,两苏文字为最矣。然轼之文,于言国命人心处,虽极缠绵沉挚,而剖晰事之利害,则不若辙之确实明白也。”他又谓较之司马光,苏轼政见浅薄短视:“昔人每谓轼扬历中外久,故能通晓民情,而光稍木强也。殊不知光之见深,而轼之见浅;光之忧在万世,而轼之谋止一时,有不可同年而语者矣。”[20]11钱穆亦认为,苏氏兄弟奏议皆长于文辞,虽好议论,但务求以辞采、气势博取,而不以论事说理取胜,往往失之过度,有以谀辞乞巧的倾向。他道:“他们(苏氏兄弟)持论,往往渲染过分,一说便说到尽量处。近于古代纵横的策士。”[21]599
  六、结语
  苏轼奏议充分展现了其作为士大夫之侧影。他关心民瘼、尽忠许国、勇于直谏的节操,为民请命、频繁上章不惧鼎镬的精神以及卓荦的经国见识与策略,为“忠言谠论,正朝大节”御评作出充分的诠释。苏轼奏议尽管有政见不公、治策不当之处,但抛却求全责备、瑜中指瑕之眼光,苏奏之所以与历史上西汉奏疏、陆贽奏议鼎足而三,说明其政见、治策与文采,仍熠耀千古,不失为一流之作。
  [参 考 文 献]
  [1]脱脱,等撰.宋史:卷三百三十八[M].北京:中华书局,2000.
  [2] 苏轼.经进东坡文集事略[C]//四部丛刊初编本.
  [3]曾国藩.经史百家杂钞·总目:卷二[C]//四部备要·集部.上海中华书局据湘乡曾文正公集刻本校刊.
  [4]都穆.南濠诗话[C]//历代诗话续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83.
  [5]刁忠民.宋代台谏制度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1995.
  [6]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7]苏辙著.陈宏天,高秀芳点校.苏辙集·栾城后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0.
  [8]王水照.苏轼研究[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
  [9]苏轼.上哲宗论王道六事[C]//赵汝愚.宋朝诸臣奏议[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10]苏轼.与王庠书[C]//曾枣庄,刘琳编.全宋文:卷一八九二.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
  [11]董仲舒.春秋繁露:卷七[M].北京:中华书局,1975.
  [12]李贽.李贽文集·焚书:卷五[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13]方回.桐江集:卷三[M].台北:图书馆,1970.
  [14]俞弁.逸老堂诗话:卷上[M].
  [15]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百八十四[M].北京:中华书局,1993.
  [16]佚名撰.汪圣铎点校.宋史全文[M].北京:中华书局,2016.
  [17]佚名,撰.宋史全文[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
  [18]楼钥.题苏文忠武昌西山赠邓圣求诗迹次韵[C]//宋诗钞·攻瑰集补钞.
  [19]薛福成.出使四国奏疏序[C]//出使公牍.清光绪二十年刻本.
  [20]清高宗,选.允禄,等,编.御选唐宋文醇:卷五十二[M].清乾隆三年武英殿五色套印本.
  [21]钱穆.国史大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责任编辑 连秀丽]
其他文献
[摘 要]晚清光宣诗坛,流派纷呈,理论丰富,光宣诗人对待西学的态度与其诗学观异曲同工。湖湘诗人王闿运对封建制度抱有执念,其诗学观专事复古。中晚唐派诗人、同光体诗人、吴下西昆派诗人大都能中西调试,诗学主张亦取诸家之长。诗界革命派诗人勇于破旧立新,其诗学充满“战斗”精神。解读光宣诗人“内圣”“外王”诗学观,对我们认识古典诗歌在晚清时期如何突破传统、接受西化、走向现代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光宣诗人
[摘 要]孙中山是20世纪中国的伟人,其实业思想的产生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有关。甲午战争的失败,亡国亡种的危机,促使孙中山思考国家与民族的前途命运,喊出“振兴中华”的时代强音,提出发展实业的设想。《实业计划》是孙中山实业思想的集中体现,包含了面向世界全面开放的思想、敢闯新路的精神、从国情出发的务实态度、关心民众疾苦的为民情怀,对中国现代化经济建设有着重要的启迪和借鉴意义。从某种程度上讲,“中国梦”重要
农村留守幼儿因父母长期缺位,其同伴交往状况需要正确引导。采用观察法、访谈法对T市某农村幼儿园中班35名留守幼儿冲突过程进行记录,发现冲突主要集中在桌面游戏和区域活动,冲突发生多因物品空间争议,幼儿解决冲突多采用告状求助和身体攻击,冲突结果多为中性处理。为帮助农村留守幼儿学会正向解决冲突,教师应适时介入,引导幼儿学会同伴交往,提供充足的玩教具,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提升家园合作观念,引导冲突教育正向价值。
[摘 要]信用调解是高度融合了“人民调解+信用建设”职能,以信用信息平台的完善为根基充分发挥信用机制作用,积极预防和化解企业经济领域矛盾纠纷,进行高度融合的创新尝试,有效提升执行合同、办理破产、获得信贷等营商环境指标。通过对现有信调委工作实践的探索目前信用调解具备的优势和不足之处,结合国外有益经验,灵活运用信用调解作用机制提出我国信用调解工作机制建设的对策,构建规范流程促进企业纠纷调解规范化、法治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和国家的典礼及典礼制度建设。以大党大国典礼制度彰显中华礼制文明的政治伟力,汲取中华礼制文明的政治文化,体现中华礼制文明的“治安之道”;彰显中华礼制文明的民族伟力,汲取中华传统礼典的民族感和凝聚性、神圣感和虔诚性、威仪感和纪律性,建立完善的大党大国典礼仪轨;彰显中华礼制文明的国际传播伟力,着力于典礼外交以及文明交流互鉴视域下大党大国的全球传播新格局的构建,并以典礼文化
[摘 要]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构成人类社会自西班牙大流感之后最大的公共卫生危机,拖累全球经济出现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萎缩。面对这一重大危机,国际社会启动现行国际治理体系中的灾难应对机制,展开了多方面合作,以对抗疫情,稳定经济。然而国际社会合作中多方面困境导致合作效果不佳。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相对经济实力变化以及发达国家自身经济发展困境引起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关系竞争甚至对抗化调整,抗疫与稳定经济
王鸣盛是乾嘉时期著名学者、诗人,名列沈德潜晚年弟子“吴中七子”之首.由陈文和主编的《嘉定王鸣盛全集》收录王鸣盛诗文集最为完备,嘉惠学林良多.但王鸣盛著述较多,有些序
基于出土文献的语料对语言进行研究以补传世文献之失,是当前古代汉语研究的大趋势。范围副词是副词分类中的一个次类,考察“清华简”中的范围副词,通过与殷周金文中的范围副词进行对比发现:战国末期范围副词在语言中有较大发展,主要表现在表示总括意义的范围副词数量大大增加,表示限定意义的范围副词初步产生等方面。
[摘 要]在科技与社会经济接轨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科研不端行为逐渐在科研工作中产生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我国的科研不端行为已呈现出多发高发的趋势。日渐频发的科研不端行为已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因此,推进科研诚信制度化建设,建立并完善与之相关的规章制度就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试图通过对我国目前科研诚信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阐述,结合世界科研大国在科研诚信建设方面的经验
[摘 要] 从事五金业的上海青年颜滨的日记是从微观层面考察城市底层民众日常生活的重要史料。在抗战时期,鄙夷侵略者的颜滨曾因经济凋敝感到生活困苦,萌生前往国统区之意,但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权的腐化和通货膨胀逐渐磨灭了他对政府的信任。上海解放后,随着经济的恢复与发展,颜滨一改建国初疑虑态度,发自内心赞誉人民政府。  [关键词]颜滨 日记 城市底层青年 心路历程  [作者简介]张维达,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