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信息服务工作是公共图书馆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开展的深层服务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充分发展自身优势,积极探索信息服务的发展领域和空间,是公共图书馆不断研究的课题,成安县图书馆一直主动为经济建设服务,自己立题找事做,不断探索新路子,创特色树品牌。
一、更新服务观念,转变服务方式
传统的图书馆信息服务是以搜集、整理、加工并提供纸质文献信息为主,难以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需求。网络环境为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创造了一个发展契机,因此传统的服务方式必须与时俱进,进行改革。既要确立信息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思维模式,通过细致的分析和研究,把握用户的信息需求,以拓展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空间。还要树立以读者为本的观念,针对每一个读者的独特的信息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服务,变“人找信息”为“信息找人”,这种个性化的主动服务,必将吸引住读者,从而将图书馆的信息服务业引向一个新的开端。
(1)培养一支全新的馆员队伍。网络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给图书馆信息人员在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图书馆能否迅速、准确地为用户提供各种信息,关键在于图书馆员的素质。要想发展图书馆网络化管理,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当务之急就是要培养一支面向网络应用的复合型优秀图书馆员队伍。他们不仅要具备文献资源管理的基础,而且还要掌握提供和指导现代信息服务的能力。面对全新载体的书刊文献、全新观念的读者和全新学科领域的知识,要求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必须具有丰富的学科知识和文献信息专业知识,具有丰富的网络知识和娴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而且还能向“专题服务、定题服务、跟踪服务”发展,向读者提供他们所需的一切有价值的文献信息。所以图书馆必须重视现有人才的培养和进修,加速人才的专业素质、业务素质和技能的培养。
(2)精品化服务。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资源是大量的,但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这种超级膨胀的大量信息,一方面极大地满足了读者的需求,但同时,也给我们制造了许多麻烦。因为极度膨胀的网络信息也有部分属于垃圾信息,这种垃圾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图书馆面向社会开展信息服务的有效性。同时,这些垃圾信息的产生速度却随着计算机自动化程度的提高而不断加快,这使得信息消化的难度越来越大。这就要求图书馆人能正视现实,认清形势,及时将数量型的信息提供向质量型的精品服务转化。开展精品服务,首先,要从改造内容着手。我们要学会从大量的信息资源中去伪存真、去租取精,对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提炼。其次,要努力提高信息产品的技术含量,不断改善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的品质。再次,要满足用户对信息类型和信息媒体多样化的需求。精品化的信息服务是以信息的浓缩加工并使之成为高质量的信息产品后才向用户提供。
(3)信息导航服务。传统图书馆的服务方式,主要以图书借阅、图书宣传、阅读辅导、参考咨询、文献检索为主。在网络环境下,由于信息量大,经常发生读者查找不全、查不准的现象,图书馆服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要在网上建立信息检索的咨询窗口,将自己数据库的特点、时限、所收录信息的主要内容、检索及使用方法详细介绍给读者。帮助读者用户更科学有效地使用数据库。同时,还要努力提供网上的信息导引服务,对网上信息进行科学分类,采取宣传、辅导和讲解等多种手段,提高读者使用网络信息资源的能力,担当起网络信息服务“导航员”重任,这是新时期图书馆员的新角色。
(4)个性化服务。作为信息化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个性化服务将是图书馆满足读者在深度与广度上的多样化需求的一个重要手段。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读者类型十分复杂,其信息需求也多种多样,鉴于信息获取技能的差异,多数读者都希望得到图书馆针对其需求特点而为其提供点对点的个性化服务。这种个性化定制服务能有效提高信息服务的质量与效率,满足读者的多样化需求;另一方面,通过个性化定制服务,图书馆可以更好地了解读者,从而更好地改进服务。因此这种针对性强的新型服务方式,将成为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的重要方向。
(5)读者培训服务。对信息用户进行教育和培训,是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信息资源都被存储在计算机中,它的组织方式、检索方式与获得方式都与传统方式有所不同,具有技术含量高,对利用信息的读者用户的计算机知识及操作能力有一定的要求等特点,而图书馆的读者,大多数对计算机并不十分了解,这给他们顺利利用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带来了很大障碍。因此,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工作的重点之一就是要搞好读者培训,努力在信息技能,計算机技能,网络技能方面为读者开设培训班,如光盘检索培训、互联网检索培训以及各种数据库利用培训等工作,使用户掌握现代化信息检索方法和技能,以提高他们的信息检索知识与能力、信息获取的能力、信息筛选的能力和信息创造能力等。
二、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发展方向
(1)利用图书馆的整体化优势进行图书馆网络的优化组织与协调,使因特网的信息服务功能在图书馆网络化服务中充分实现。促使因特网上的电子信息资源成为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有机组成部分。
(2)国家应该从宏观上有计划有组织地协调我国图书馆网络与科技、教育、经济等专网及其他网络的关系,在国内实现更大范围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3)强化网络条件下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实现网络资源配置的优化和网络信息资源的二次开发与综合信息服务。有计划、分期分批建立不同类型的数字图书馆。促使更多有中国特色的数据库在网上服务。
(4)实现图书馆网络化和知识信息的社会化管理,建立网络化信息组织和体系,建立健全信息管理的规章制度,建立健全信息法、数据库法,确保网上信息的安全和正常使用。
(5)图书馆利用自己“社会大学”、“没有围墙的大学”的特殊环境,有意识地通过网络和计算机技术,培养中国读者的信息素质、信息意识能力。
网络条件下,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工作是相当重要的,图书馆信息服务人员必须不断地探求专业分馆的服务手段和方法,在掌握好一定的相关的专业知识的同时,必须掌握一定的网络技术和使用技巧,唯此方能更得心应手地为读者提供全面细致而且专业信息服务。
一、更新服务观念,转变服务方式
传统的图书馆信息服务是以搜集、整理、加工并提供纸质文献信息为主,难以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需求。网络环境为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创造了一个发展契机,因此传统的服务方式必须与时俱进,进行改革。既要确立信息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思维模式,通过细致的分析和研究,把握用户的信息需求,以拓展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空间。还要树立以读者为本的观念,针对每一个读者的独特的信息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服务,变“人找信息”为“信息找人”,这种个性化的主动服务,必将吸引住读者,从而将图书馆的信息服务业引向一个新的开端。
(1)培养一支全新的馆员队伍。网络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给图书馆信息人员在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图书馆能否迅速、准确地为用户提供各种信息,关键在于图书馆员的素质。要想发展图书馆网络化管理,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当务之急就是要培养一支面向网络应用的复合型优秀图书馆员队伍。他们不仅要具备文献资源管理的基础,而且还要掌握提供和指导现代信息服务的能力。面对全新载体的书刊文献、全新观念的读者和全新学科领域的知识,要求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必须具有丰富的学科知识和文献信息专业知识,具有丰富的网络知识和娴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而且还能向“专题服务、定题服务、跟踪服务”发展,向读者提供他们所需的一切有价值的文献信息。所以图书馆必须重视现有人才的培养和进修,加速人才的专业素质、业务素质和技能的培养。
(2)精品化服务。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资源是大量的,但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这种超级膨胀的大量信息,一方面极大地满足了读者的需求,但同时,也给我们制造了许多麻烦。因为极度膨胀的网络信息也有部分属于垃圾信息,这种垃圾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图书馆面向社会开展信息服务的有效性。同时,这些垃圾信息的产生速度却随着计算机自动化程度的提高而不断加快,这使得信息消化的难度越来越大。这就要求图书馆人能正视现实,认清形势,及时将数量型的信息提供向质量型的精品服务转化。开展精品服务,首先,要从改造内容着手。我们要学会从大量的信息资源中去伪存真、去租取精,对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提炼。其次,要努力提高信息产品的技术含量,不断改善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的品质。再次,要满足用户对信息类型和信息媒体多样化的需求。精品化的信息服务是以信息的浓缩加工并使之成为高质量的信息产品后才向用户提供。
(3)信息导航服务。传统图书馆的服务方式,主要以图书借阅、图书宣传、阅读辅导、参考咨询、文献检索为主。在网络环境下,由于信息量大,经常发生读者查找不全、查不准的现象,图书馆服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要在网上建立信息检索的咨询窗口,将自己数据库的特点、时限、所收录信息的主要内容、检索及使用方法详细介绍给读者。帮助读者用户更科学有效地使用数据库。同时,还要努力提供网上的信息导引服务,对网上信息进行科学分类,采取宣传、辅导和讲解等多种手段,提高读者使用网络信息资源的能力,担当起网络信息服务“导航员”重任,这是新时期图书馆员的新角色。
(4)个性化服务。作为信息化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个性化服务将是图书馆满足读者在深度与广度上的多样化需求的一个重要手段。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读者类型十分复杂,其信息需求也多种多样,鉴于信息获取技能的差异,多数读者都希望得到图书馆针对其需求特点而为其提供点对点的个性化服务。这种个性化定制服务能有效提高信息服务的质量与效率,满足读者的多样化需求;另一方面,通过个性化定制服务,图书馆可以更好地了解读者,从而更好地改进服务。因此这种针对性强的新型服务方式,将成为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的重要方向。
(5)读者培训服务。对信息用户进行教育和培训,是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信息资源都被存储在计算机中,它的组织方式、检索方式与获得方式都与传统方式有所不同,具有技术含量高,对利用信息的读者用户的计算机知识及操作能力有一定的要求等特点,而图书馆的读者,大多数对计算机并不十分了解,这给他们顺利利用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带来了很大障碍。因此,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工作的重点之一就是要搞好读者培训,努力在信息技能,計算机技能,网络技能方面为读者开设培训班,如光盘检索培训、互联网检索培训以及各种数据库利用培训等工作,使用户掌握现代化信息检索方法和技能,以提高他们的信息检索知识与能力、信息获取的能力、信息筛选的能力和信息创造能力等。
二、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发展方向
(1)利用图书馆的整体化优势进行图书馆网络的优化组织与协调,使因特网的信息服务功能在图书馆网络化服务中充分实现。促使因特网上的电子信息资源成为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有机组成部分。
(2)国家应该从宏观上有计划有组织地协调我国图书馆网络与科技、教育、经济等专网及其他网络的关系,在国内实现更大范围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3)强化网络条件下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实现网络资源配置的优化和网络信息资源的二次开发与综合信息服务。有计划、分期分批建立不同类型的数字图书馆。促使更多有中国特色的数据库在网上服务。
(4)实现图书馆网络化和知识信息的社会化管理,建立网络化信息组织和体系,建立健全信息管理的规章制度,建立健全信息法、数据库法,确保网上信息的安全和正常使用。
(5)图书馆利用自己“社会大学”、“没有围墙的大学”的特殊环境,有意识地通过网络和计算机技术,培养中国读者的信息素质、信息意识能力。
网络条件下,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工作是相当重要的,图书馆信息服务人员必须不断地探求专业分馆的服务手段和方法,在掌握好一定的相关的专业知识的同时,必须掌握一定的网络技术和使用技巧,唯此方能更得心应手地为读者提供全面细致而且专业信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