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公安院校的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

来源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sqj1234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阶段面向全体学生所实施的一种综合素质教育,它注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融合、渗透,注重不同学科的交叉、渗透,注重专业横向的拓宽和纵向的延伸。文章通过对当前公安院校教育目的的分析,结合当前高等教育目的的转轨所诱发的观念型转变,尤其是通识教育的提出,明确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应当是通识教育追求的目标,这也是公安教育必须面对、必须参与的重大教育改革事项。
  [关键词]公安院校 专业教育 通识教育 追求目标
  [作者简介]刘冰(1968- ),女,河南南阳人,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侦查系国保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刑事法学。(河南郑州450002)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30-0161-01
  
  通识教育源于古代西方的自由教育,到20世纪四五十年代在美国发展成为意义更广、更为完善的教育。它是科学、人文、艺术全面素质的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有责任感、能得到全面发展的社会人和国家公民。这种教育模式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情感、完善学生的人格。它是高等教育阶段面向全体学生所实施的一种综合素质教育。通识教育反思大学一味迎合社会暂时或短期的需要,过分强调专业化的功利价值的现状,通过改革专业划分过细、人才适应能力差的弊端,注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融合、渗透,与不同学科的交叉、渗透,注重专业横向的拓宽和纵向的延伸,进而实现终极目的——自我终身教育。
  结合我国现阶段有关此内容的认知状态与公安院校相关教育的现状,公安院校也必须重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相关问题,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把公安教育逐步引导到“以通识教育为主、以专业教育为辅”的新型教育模式上来。
  
  一、当前高等专业教育的现状和弊端
  
  受历史传统教育方式与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影响,学生们强于应付背诵和考试,而不十分懂得研究问题;依赖思想较多,对探讨事物根源的意识不足,易从主观愿望出发,没有严格的因果分析。结果学生对专业教育的过度依赖以及社会对大学专业化模式的定式认知,将学生束缚于狭窄的学科划分之中,不仅扼制了他们的宏观思维与创新精神,而且也削弱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良知,当前大学生违法犯罪问题即是典型表现。
  以上情形即大体可归结为当前高等专业教育的几大弊端,即教育的工具化、专业细化、世俗化问题:
  1.工具化问题。目前,中国的高等教育习惯地被界定为国家政治和经济建设服务的工具。公安院校更是把培养符合公安机关专业要求的“工具论”作为此类院校的重要目标,更有把“工具论”扩大化的倾向。
  2.专业细化问题。当前,大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也将毕业生就业率作为考核高校的硬性指标,高校只有迎合市场需求,进一步细化专业,有的甚至成为单一的专业训练场所,陷入了“大学变大、学院变多、专业变细”的境地。公安院校也未能跳出这个怪圈,甚至大有把公安专业走向极致的倾向,使公安专业逐步地凌驾于所需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基础学科之上,使公安专业逐步走向“镜中花、雾中月”的地步。
  3.世俗化问题。高校历来被认为是社会“大观园”中难得安宁的一块净土。然而,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无法抗拒市场经济的冲击,变得心浮气躁,传统的那种纯洁的师生之谊悄悄地发生了改变,渐渐为利益所左右。由于招警考试所涉专业有限,公安类院校的学生更关心的则是入警、入党、奖学金等问题。
  显而易见,过于局限、偏颇的传统专业教育,使人才定格在只学习知识片断、缺少志向、信心缺乏、能力有限、机会匮乏①的层面上,这显然也是不符合高等教育的目的的。
  
  二、当前高等教育目的的转轨
  
  目前,几乎所有国家都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方针来确定,作为教育的最高理想来论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主张教育目的为培养“完人”“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他成为一个完善的人”,这就是对教育基本目的一个广义的界定。为此,在传统教育模式中开始提出“素质教育”的观念,现在,则在“素质教育”的基础上,调整思路,提出了“通识教育”的教育理念。
  美国斯坦福大学本科教学计划体现了通识教育思想。他们认为,在人类各个重要知识领域中增扩学生的知识及觉察力,特别对其中的一两个领域进行深入的理解,并让他得以持续终生的学习,而且把知识用在事业及个人生活中。他们认为,大学给学生的第一要义是掌握生活哲学。
  通识教育的目的与功能应该与高等教育的本质相一致,即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和塑造人。改革高等教育,通过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增进社会关怀,正确处理各种关系,加强生活技能及科学素质,才能达到培养和塑造“良心人”与“自由人”的目的,才能使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真正能够实现服务社会、报效祖国的效果。否则就会像蔡元培先生在谈及大学的功能和作用时指出的:“我们应该反思,大学是否真心诚意关心学生,是否有足够的能力把人生道理更好地告诉每个学生。如果缺乏对于人生价值的领悟,他们何以珍惜未来,何以影响社会?”
  
  三、公安教育中的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
  
  公安教育是基于公安职业需求和法学教育相结合而形成的特殊教育,也是推动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重要动力,与普通院校的培养目标相比,公安院校应具有明显的针对性。
  从公安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来看,其毕业生大都是要充实到司法工作中去的,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要充实到公安第一线的。而公安一线的涉及面是很宽的,社会对一线警察的要求也是一警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现代社会对警察的要求从质量上讲是很高的:警察首先应具备现代公民的法治意识,然后才应具备专业角色所需的法治意识。对于现代警察而言,如何实现社会安全使命和法律安全使命的有机结合,尤其是在法治时代,应如何最大限度地保障公民的法律权利,已从更高的程度对警察的执法意识和执法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实际工作中,警察综合素质的高低尤其是法律素质的高低,将关系到公安工作的成败。
  所以,当前公安院校的教育目标也面临着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不协调甚至矛盾之处。笔者认为,从公安工作对人才的需求角度讲,公安院校的教育目的和方向理应跳出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以专业结构为主”的模式框架,逐步建立起“以通识教育为根基,以专业教育为特色”的新的教育模式。
  通识教育的最高价值应直接来自于这些基本目标,从偏见中解放思想。教学不仅要容忍差异更要欣赏多样,给予学生的心智探索和社会贡献所需要的工具,也就是使人自由。我们的教学目标必须使学生能够获得最充实的和最具成就感的生活。梅贻琦在《大学一解》中提出:“在大学期内,通专虽应兼顾,而重心所寄,应在通而不在专。换言之,即须以反目前重视专科的倾向,方足以语于新民之效。夫社会生活大于社会事业,事业不过人生之一部分,其足以辅翼人生,固为事实,然不能谓全部人生即寄予事业也。通识,一般生活之准备也,专识,特种事业之准备也,通识之用,不止润身而已,变所以通于人也。信如此论,则通识为本,而专识为末,社会所需要者,通才为大,而专家次之?”可见,现代教育的职责不仅仅是给予人类某种谋生的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高等教育运用高尚的道德完善人的心智,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以及个人应承担什么样的社会责任进行思考。
  所以,通识教育的目的主要在于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知识文化素养,使其获得一个较为合理的知识结构,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合格的人和公民,综合其体力、智力、情趣、伦理各方面因素,成为一个完整的人,而不仅是为学生将来从事某种职业做准备。高等教育是要培养高素质的毕业生与负责任的公民,这种公民的感情是高尚而丰富的、思维是正确而富于创新的,这类人在人各方面是全面而又主动发展的,“灵魂”是真正的人的“灵魂”,切实保证教育目的的实现。
  
  [注释]
  ①沈祖芸,杨晨光,唐景莉.通识教育:没有固定的模式[N].中国教育报,2006-07-19.
  
  [参考文献]
  [1]曾宪义,张文显.中国法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马新文.关于公安院校法学教育复合型模式的思考[J].河南教育学报,2006(4).
其他文献
【正】 如何科学地分配农村卫生院的经费,使国家补助卫生院的有限资金能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近两年来,不少地区对合理分配卫生事业费,都在探索。1985年,由于财政体制的改革,
【正】 第三届国际卫生经济讨论会于1985年9月12日至13日在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关国际知名专家对如下问题进行了讨论:(一)卫生保健制度和经济刺激(如制
<正>~~
手球运动具有复杂多变及其同场对抗等特点,极易造成损伤。本文通过对手球运动员受伤情况的研究,找出了手球运动员常见的损伤和致伤的原因,提出了预防手球运动员受伤的措施和
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必须以和谐班级文化为着力点.而构建和谐班级文化.能为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打下良好基础
当前影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因素有很多。本文从学生需要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影响教育有效性的原因,归纳总结出大学生需要的内容与特征,并提出通过满足学生需要增强思
医疗卫生部门为社会全体成员提供保健服务,造福于全社会,理所当然地要求全社会给以经济等多方面的支持。通过社会集资发展卫生事业,已成为芬兰等许多国家的共同措施。本文介
通过多年参与招投标工作体会和认识,并查阅多方相关资料,对建设工程招投标中的不正当竞争进行分析论述。
【正】 1983年5月,卫生部、财政部拟定的医院会计科目、业务收支明细科目经两年多的试行基本上能反映医疗单位的经济业务状况,统一核算口径,有利于资料的整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面临着难以体现“市场选择”、激励制度不足、高校与市场对接制度匮乏、评估制度合理性不足的制度困境,这些直接影响地方本科高校转型的效果。地方本科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