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活化教学不仅符合高中历史教学的特点,而且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要求。从高中历史教科书和课程改革的趋势来看,高中历史教学的课程倾向于以生活为导向。作为处于新形势下的高中历史教师,我们需要认识和理解这一趋势,在课程,教学方法上进行适当的改革和创新,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面向生活的课堂。全面发展学生的身心。
关键词 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101
与旧版本的高中历史教科书相比,新版本的高中历史教科书内容更接近生活的现实。无论是“近现代世界历史的第一/第二部分”还是关于文化和经济学的章节数量都在增加。尤其是在《近现代世界史》中,新版教科书增加了许多有关政治的内容。众所周知,文化,经济和政治是齐头并进的。新版教科书增加了这些方面,加深了学生对生活和世界的了解,教学内容逐渐变得丰富和面向生活。通过对高中历史课本内容的分析可以发现,历史课本中使用的文本内容也显示出贴近生活化的趋势,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课文标题来看出这一趋势。在旧版本的历史教科书中,大多数文本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教科书的新版本已更改,例如“黄金时代”和“摇篮”之类的词典拥有浓厚的生活氛围。这表明高中历史教学课程正逐渐变得更加注重生活化。
1.分析学生状况,并为生活化学习做准备
学生的知识理解和研究应该是全面的。在准备历史教学课程内容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的基础是什么?什么样的生活经历与这一课的内容相对应?他们的相关历史知识有什么问题?向他们教授历史知识时,应处理哪些思想教育方面?应该怎么做才能训练智力?。只有这样,才能指导自己的教学并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
例如,对上级“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的学术分析如下:学生对本课内容的理解情况:他们系统地研究了5月4日爱国运动的基本历史事实。学生们相对不熟悉这些问题:(1)如果巴黎和会上的中国外交失败了,这种运动会发生吗?(2)为什么“五四”运动在初期很受挫,而第二阶段却取得了初步的勝利?(3)五四运动的精神是什么?这在五四运动中有何反映?(4)中国为什么拒绝签署条约,为什么日本仍占领了青岛?(5)为什么将五四运动视为我国新的民主革命的开始?(6)新旧民主革命之间有何异同?与本课有关的学生生活经历:“五四”青年节,中国对日本教科书内容及部分人士参拜靖国神社的社会反应,当代中国的外交成就,中共十七大等等。
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形成了以下教学过程:使用视频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显示图片信息以了解五四运动的基本历史事实→解释历史材料以评估五四运动的精神5月4日运动与新的民主革命→畅谈5月4日精神在建设中国政治文明中的作用及其对今天的启示。实际上,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师生互动的特点,课堂气氛活跃,教学联系十分紧凑,教学效果令人满意。
2.与当前的政策问题保持联系,并指导学生自我探索
通过历史教学,教师可以与当前的政策问题联系起来,以鼓励学生进行探索,以便学生可以通过独立研究提高其历史水平。利用当前的教学政策要点,教师可以组织小组合作和交流活动,以鼓励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扩展自己的想法。同时,引导学生参加观点讨论,将发展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并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
以《经济大萧条和罗斯福新政》为例。本课主要介绍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全球经济危机的成因,特征和后果,以及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内容,特征和影响。教师可以使用当前的政策问题来结合课堂介绍,以使学生学习本课程。例如,微博的热门搜索:美国股市开盘后6分钟,标准普尔500指数跌至7%,引发了第二次转换,美国股票交易被暂停15分钟。通过阅读所收集的材料,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此新闻,并使学生了解1923–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将罗斯福的《新政》案例与新时代的金融危机进行比较。一些学生认为,“断路器”机制是一种保障机制,因此不会对市场产生更大的影响,反映出市场监管的不断完善。一些学生从历史的角度进行对比和分析。此外,教师还可以进行知识的扩展和补充,例如,让学生讨论如何适当应对经济危机以及经济危机对全球经济环境的影响。教师将当前的政策热点用作发展课堂主题,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和学习以及鼓励学生思想的发展;此外,现行政策要点的引入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材料,为学生提供参与社会治理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并最终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3.教师要关注教学语言
教师的教学语言对课堂教学的效果影响很大。在授课期间,教师可以有意或无意识地使用一些学术性强的专业语言,这些语言很枯燥乏味,这会使许多学生认为历史知识是枯燥乏味的,因此对学习历史失去兴趣。最重要的教育者助手是“幽默”。例如,易中天运用幽默,活泼的语言为三国演义赋予了新的历史意义,使观众能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认识三国。教师也可以这样做。避繁就简、诙谐幽默的教学语言可以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使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并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面向生活的教学语言,使故事在学生面前可视化,让无聊的历史知识情节变得栩栩如生。这样,历史知识便具有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学生还可以学习使用历史观点来解决实际问题。此外,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教师的语言还应具有激励性、并体现人性化,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教师要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发展辩证思想和唯物史观。
简而言之,在教授高中历史时,教师需要积极发展面向生活的教学模型。教师应能够积极地指导学生在教学中关联相关的历史知识,以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积极思考。同时,教师还可以加强历史知识和现实生活的联系和融合,以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感受到生活的气息。
参考文献
[1]王先红.刍议生活化教学理念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9(14):102-103.
[2]汪俊.生活化教学理念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12):108.
浙江诸暨海亮外语中学高考部 浙江 诸暨
关键词 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101
与旧版本的高中历史教科书相比,新版本的高中历史教科书内容更接近生活的现实。无论是“近现代世界历史的第一/第二部分”还是关于文化和经济学的章节数量都在增加。尤其是在《近现代世界史》中,新版教科书增加了许多有关政治的内容。众所周知,文化,经济和政治是齐头并进的。新版教科书增加了这些方面,加深了学生对生活和世界的了解,教学内容逐渐变得丰富和面向生活。通过对高中历史课本内容的分析可以发现,历史课本中使用的文本内容也显示出贴近生活化的趋势,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课文标题来看出这一趋势。在旧版本的历史教科书中,大多数文本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教科书的新版本已更改,例如“黄金时代”和“摇篮”之类的词典拥有浓厚的生活氛围。这表明高中历史教学课程正逐渐变得更加注重生活化。
1.分析学生状况,并为生活化学习做准备
学生的知识理解和研究应该是全面的。在准备历史教学课程内容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的基础是什么?什么样的生活经历与这一课的内容相对应?他们的相关历史知识有什么问题?向他们教授历史知识时,应处理哪些思想教育方面?应该怎么做才能训练智力?。只有这样,才能指导自己的教学并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
例如,对上级“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的学术分析如下:学生对本课内容的理解情况:他们系统地研究了5月4日爱国运动的基本历史事实。学生们相对不熟悉这些问题:(1)如果巴黎和会上的中国外交失败了,这种运动会发生吗?(2)为什么“五四”运动在初期很受挫,而第二阶段却取得了初步的勝利?(3)五四运动的精神是什么?这在五四运动中有何反映?(4)中国为什么拒绝签署条约,为什么日本仍占领了青岛?(5)为什么将五四运动视为我国新的民主革命的开始?(6)新旧民主革命之间有何异同?与本课有关的学生生活经历:“五四”青年节,中国对日本教科书内容及部分人士参拜靖国神社的社会反应,当代中国的外交成就,中共十七大等等。
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形成了以下教学过程:使用视频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显示图片信息以了解五四运动的基本历史事实→解释历史材料以评估五四运动的精神5月4日运动与新的民主革命→畅谈5月4日精神在建设中国政治文明中的作用及其对今天的启示。实际上,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师生互动的特点,课堂气氛活跃,教学联系十分紧凑,教学效果令人满意。
2.与当前的政策问题保持联系,并指导学生自我探索
通过历史教学,教师可以与当前的政策问题联系起来,以鼓励学生进行探索,以便学生可以通过独立研究提高其历史水平。利用当前的教学政策要点,教师可以组织小组合作和交流活动,以鼓励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扩展自己的想法。同时,引导学生参加观点讨论,将发展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并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
以《经济大萧条和罗斯福新政》为例。本课主要介绍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全球经济危机的成因,特征和后果,以及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内容,特征和影响。教师可以使用当前的政策问题来结合课堂介绍,以使学生学习本课程。例如,微博的热门搜索:美国股市开盘后6分钟,标准普尔500指数跌至7%,引发了第二次转换,美国股票交易被暂停15分钟。通过阅读所收集的材料,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此新闻,并使学生了解1923–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将罗斯福的《新政》案例与新时代的金融危机进行比较。一些学生认为,“断路器”机制是一种保障机制,因此不会对市场产生更大的影响,反映出市场监管的不断完善。一些学生从历史的角度进行对比和分析。此外,教师还可以进行知识的扩展和补充,例如,让学生讨论如何适当应对经济危机以及经济危机对全球经济环境的影响。教师将当前的政策热点用作发展课堂主题,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和学习以及鼓励学生思想的发展;此外,现行政策要点的引入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材料,为学生提供参与社会治理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并最终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3.教师要关注教学语言
教师的教学语言对课堂教学的效果影响很大。在授课期间,教师可以有意或无意识地使用一些学术性强的专业语言,这些语言很枯燥乏味,这会使许多学生认为历史知识是枯燥乏味的,因此对学习历史失去兴趣。最重要的教育者助手是“幽默”。例如,易中天运用幽默,活泼的语言为三国演义赋予了新的历史意义,使观众能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认识三国。教师也可以这样做。避繁就简、诙谐幽默的教学语言可以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使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并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面向生活的教学语言,使故事在学生面前可视化,让无聊的历史知识情节变得栩栩如生。这样,历史知识便具有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学生还可以学习使用历史观点来解决实际问题。此外,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教师的语言还应具有激励性、并体现人性化,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教师要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发展辩证思想和唯物史观。
简而言之,在教授高中历史时,教师需要积极发展面向生活的教学模型。教师应能够积极地指导学生在教学中关联相关的历史知识,以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积极思考。同时,教师还可以加强历史知识和现实生活的联系和融合,以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感受到生活的气息。
参考文献
[1]王先红.刍议生活化教学理念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9(14):102-103.
[2]汪俊.生活化教学理念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12):108.
浙江诸暨海亮外语中学高考部 浙江 诸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