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存在问题和应对措施思考

来源 :农民致富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ag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党和政府对农民教育的重视,给新型职業农民教育培训带来重大机遇,同时,也对农民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要求。为适应新形势,探索和分析当前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思考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十分必要。
  [关键词] 新型职业 农民培训 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 G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12-0298-01
  1 存在问题探
  1.1 农民的自主学习意识不强。当前许多农民对“要我培训与我要培训”观念模糊,参培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农民在生产中还严重依赖传统和经验,接受现代农业新的理念、新的技术、新的管理方式等方面缺乏主动性。“我要培训”的意识还没有完全形成,或者说农民的自主学习意识不强,尤其对理论学习兴趣不大,有的地方还存在被动培训现象。
  1.2 参加培训的农村劳动力年龄偏大。从调查情况看,农村大多数青壮年都在外打工,留地农民基本上是老人和妇女,文化水平较为低下,这些人参加过培训的仅占35%,对农业专业知识学不会、听看不懂,培训效果不佳。
  1.3 培训机构师资力量薄弱。随着农业生产市场化、规模化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家庭农场、专业种养大户、龙头企业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不断涌现,其生产技术、经营管理、市场运作和前景也需不断更新,但农村的培训教师数量严重不足,仅为300个农户1名教师;另外,部分培训教师知识不更新,授课不生动,农民学习积极性不高,培训效果不佳。
  1.4 各地政策支持力度不一。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成效的大小与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重视程度密不可分。如:广元市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得到市政府大力支持,并拿出资金用于农民教育培训,同时还出台相应激励政策,使该市农民培训工作取得出色成效。而一些地方则忽略农民教育培训工,没有相应的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使这些农广校工作开展相当困难。
  1.5 培训机构办学条件不适应新形势需要。办学资金和实力严重不足是困扰部门办学机构多年的难题,许多培训机构依然使用的是相当简陋的培训教室和设施,办学条件非常艰苦,人员也不够稳定。尤其是事业单位改革机构分类未定期间,办学人员流失不少。
  1.6 农民教肓培训宣传力度不够。由于地域因素的制约,农户居住较为分散,农民对外界新知识、新技术知之甚少。而农民教育培训宣传却跟不上,宣传途径狭窄,地方的主流媒体宣传就更少。
  1.7 非技术性培训成为城乡统筹下农民教育新的课题。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电商知识、文化艺术、农村政策、社会保险及旅游、节能、生态等方面的培训成为农民新的需求,城乡统筹下的农民教育培训需求已呈多样化趋势。
  2 应对措施思考
  2.1 加强领导,成立农民教育培训领导机构
  农民教育培调是“三农”加工作的重要内容,应由政府成立农民教育领导机构,领导和协调农业、教育、财政、人事、就业、扶贫等部门,共同抓好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使各部门密切配合,积极参与,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做到有目标、有计划、有考评、有奖惩、有措施,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提供领导和组织保障。
  2.2 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牵头实施农民教育培训
  为加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对外联络和对内协调,各级农业部门的涉农培训应由农氏科技教育培训中心牵头,制定规划、提出措施、划定职责、落实责任。科教、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农广校)、种子、植保、合经、农药、质量安全、农机等部门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共同搭建农民教育培训平台,形成资源统筹、共享,专家教师相互交流、市场信息相互沟通、技术技能相互切磋、教师学员积极互动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新格局。
  2.3 进一步完善农民教育培训职能机构
  涉农教育培训基本上有四大体系:一农业院校教育培训体系;二农技推广教育培训体系;三农业科研教育培训体系;四民间教育培训体系。但是。当前这四个体系仍未形成合力,客观上造成了农民教育培训在发展不平衡,资源利用不合理,教育功能不协调,技术转化到位等,与新形势下农民教育培训的发展要求,以及农民对科技知识日益增长的需求还有一定差距。因此,需要进一步整合农民教育培训资源,形成合力,推动其健康发展。
  2.4 顺应现代农业发展,创新农民培训方式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应分别选择在稻麦主产区、畜禽养殖区、蔬菜种植区、农机合作社等,建设不同类型的田间课堂或流动课堂,以提升农民培训实效。同时,整合农业系统农技人贯,以农广校为主体,充分调动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力量,以田间课堂(学校)为载体,开展科技下乡活动,组织专家和教师人员服务基层,扩大农民培训效果。另外,采取合作共建、资源共享的方式,完善教学实习条件和课程体系设计,提高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科学化、多样化和规范化水平。
  2.5 研究制定《全国农民教育科技服务平台》
  按照“一主多元”的思路,将体系现有教育培训资源集中起来,建立省、市、县联办集合体,构建全省农民教育系统服务平台,统一调配资源,统一目标任务,实现真正意义的资源共享。同时,建立全国农民教育培训师资库,将系统的专家、教师信息纳入教育培训服务平台,根据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实际需求,开展政策法规、农技推广、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与之配套的技术:技能、教材等服务,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激发农村经济活力,让农民在网上就能获得教育、培训、就业、认证、社会保障等信息。
  2.6 健全机制,增加投入
  进一步健全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组织,完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强化职能,并由责任部门牵头,加强统筹协调,相关部门通力协作,共同做好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同时,在政府主导下,增加农民教育培训专项投入,保障农民教育培训健康稳定发展。
  2.7 加强管理,严格考核
  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对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昀领导和监督。将培训与考核相结合,定期或不定期对各项管理制度及培训内容、课程、进度等教学环节进行检查,并建立持续有效的激励机制,营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促进农村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化。
其他文献
专业合作社是培育新型经营主体,连接千家万户农民与千变万化市场的重要举措,对新形势下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推动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1现状近年来,
大豆(黄豆、毛豆)是我国主要经济作物之一,是植物油、部分蛋白食品的主要来源。由于我国土地面积大,尤其是东北土质优良,很适合优质大豆的培养,但除了土壤这个基础条件,优质大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各种文化思潮与价值观相互激荡,冲击着大学校园,给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开展带来巨大挑战,因此,加强高校大学生思
在我国农业生产中,水利工程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家对农业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水利工程建设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水工建筑物作为水利工程的主要构成环节,具有趋利避害、
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重要的饲料来源,也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玉米粗缩病是玉米粗缩病毒所引起的一种病毒病,一旦得病产量损失严重,是一种毁灭性病害,由于耕作制度的改变和种植感病品种而逐年加重,,现已发展成为玉米生产上的一种主要的病害。  一、症状特点及危害  玉米粗缩病在整个玉米生长期都可感染发病,但苗期危害最重。玉米4叶期前一般不显症,5~6叶期开始显症,发病初期在心叶的中脉两侧出现透明的
Let D(v) dente the maximum number of quintuples of a v-set of points X with the property that every pair of distinct points of X occurs in at most one quintuple
芥蓝又被称为"盖蓝",是十字花科芸薹属的草本植物,原产于我国的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黑龙江郊区开始引进小面积种植,九十年代中期露地开始大面积种植,
现代市场经济的全球化配置资源,实际上就是全球化的资源和要素的大整合。世界经济和各国经济大整合的另一个最为重要的标志,是被称为世界经济联合国的世界贸易组织,即WTO。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