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护生归因方式与职业认同感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调查高职护生归因方式与职业认同感的关系。方法:采用归因方式量表(ASQ)和职业认同感问卷对661名高职护生进行调查。结果:归因方式在整体上对职业认同感均有预测作用,不同年级高职护生归因方式对职业认同感的预测作用不同。结论:高职护生归因方式与职业认同感的关系存在动态变化特征。
  【关键词】高职护生;归因方式;职业认同感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3257-02
  归因方式是指个体在过去经验和当前期望的基础上,对不同事件或行为以一种相似或习惯性的方式作出原因推理的倾向性[1],它是个体人格特征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包括内在性、稳定性、普遍性三个维度。如何引导高职护生正确认识自我,理性认识职业,合理规划职业生涯,已成为高职教育工作的重要职责所在,也是全社会普遍关心、关注的问题[2]。
  职业认同感是人们对所从事职业的积极看法和情感,以及决定自己积极职业行为倾向的心理状态[3]。随着职业的发展及对职业研究的深入,职业认同感的概念也愈来愈朝着社会化、多元化、人性化的持续状态发展。护理人员对专业的认可和专业价值观的坚定是决定护理队伍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也是护理个体主动提升自我专业能力素质的内在动力和持续基础[4],学生阶段是塑造护理人员专业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如存在专业价值取向不坚定、心理问题等不良因素,会给未来临床护理质量埋下隐患[5]。因此,本研究尝试通过对高职护生归因方式与职业认同感的调查来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以期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应的职业生涯辅导和归因训练,从而有助于提升护理品质和稳定护理队伍。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在校高职护生(三年制)共661名,均为女生,年龄18~22(19.87±0.82)岁之间,被试具体构成情况如下(表1)。
  1.2.1 研究工具
  归因方式问卷(ASQ) 本问卷采用Peterson等编制的ASQ [6],由12个不同的假设情境组成,包括6个积极事件和6个消极事件,包括内在性、稳定性、普遍性三个维度,其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84。问卷计分:在积极事件中,1为最低得分,7为最高得分;在消极事件中,则1为最高得分,7为最低得分;由于评分顺序相反,故积极与消极事件均独立评分。
  职业认同感问卷 本问卷是在参考相关文献[3]基础上自行设计,包括职业认同、职业目标、职业态度、职业价值观、职业自我概念共5个维度,采用Likert5级计分法, 分值越高表示护生职业认同水平越高,问卷折半信度为0.79,结构效度为0.85。
  1.2.2 问卷发放 按班级集体施测,统一主试和指导语。问卷回收、有效率为100.00%。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不同年级高职护生归因方式比较见表2。
  2.2 不同年级高职护生职业认同感比较见表3。
  通过对不同年级高职护生职业认同感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不同年级高职护生在职业认同感各维度上存在差异。一年级护生的职业认同感比二、三年级高;其中在全量表、职业目标、职业价值观和职业自我概念四个方面达到显著水平(P<0.05)。
  2.3 高职护生归因方式与职业认同感的相关性比较 见表4。
  3 讨论
  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以培养全面、可持续发展复合型技能人才为目标[2],高职护生的职业认同感对其能否顺利就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高职护生归因方式与职业认同感关系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3.1 高职护生归因方式呈现的特点
  不同年级的高职护生在总体归因、积极事件归因和消极事件归因方面没有显著差异。从理论上来说,归因方式是个人的一种认知风格,具有独特的人格特质,故归因认知过程具有很大的个体性、独特性和内在稳定性,因此受年级的影响较小。丁晶(2008)通过对高职生的归因风格研究得出,高职生在学业归因上年级差异不显著,但在人际归因方面外控性逐渐升高,特别是在能力归因和人际关系归因方面差异显著,从大一到大二再到大三,失败归因呈明显的外控趋势。
  3.2 高职护生職业认同感呈现的特点
  一年级护生在全量表和职业目标、职业价值观、职业自我概念分量表得分高于二、三年级,并达到显著水平,在职业认同、职业态度分量表与二、三年级无差异,二、三年级在所有维度上均无显著差异。低年级护生刚入学,对自己的职业选择信心十足,踌躇满志。而高年级护生由于知识、经验不断积累,逐渐对自己的专业和当前就业形势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同时也感到就业离自己很近,这种焦虑感和紧迫感使得高年级护生的职业认同感有所下降。
  3.3 高职护生归因方式与职业认同感的相关性
  从661名高职护生归因方式与职业认同感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我们发现总体归因方式和积极事件归因方式与职业认同感有一定的相关性,并达到显著水平,同时与职业认同感的职业认同、职业目标、职业态度、职业价值观、职业自我概念有不同程度相关,且都达到显著水平。消极事件归因方式与职业认同感和职业自我概念分量表之间有显著负相关。
  归因方式具有独特的人格特质,对个体动机有着强烈的影响[7]。积极的归因方式预示着高职业认同感,具体反映在职业认同、职业目标、职业态度、职业价值观、职业自我概念五个维度上。积极归因方式的个体更倾向于将成功的结果归于自己的能力,对自己能力的肯定会直接影响到自我评价。越是肯定自己内在的能力,就会有更积极的自我评价,且这种积极的自我评价会表现出一定的跨情境性、跨时空性。积极的归因方式使他们采取积极、主动的职业态度,主动收集信息、扩大自己的搜索范围,了解自己不熟悉也不曾接触到的职业领域。他们敢于选择适当的目标,不会在困难面前退却。为了实现目标,他们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并最终实现自我价值。如果没有实现预期目标,他们会倾向于是其他客观原因所致,仍然继续坚持自己的信念。从表中可以看出,个体对消极事件归因方式与职业认同感有着负相关,其中在全量表和问题解决分量表上达到显著水平。这说明,个体如果把消极事件归于外间环境因素而不是自己能力的因素,则他们在职业认同感上表现更为积极,特别在职业自我概念方面影响尤为强烈。
  参考文献
  [1] 熊良斌,周志娟.归因方式理论概述[J].安徽文学,2009, (6).
  [2] 王春燕.卫生类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必要性及措施探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23):21-22.
  [3] 王晓辉,李玉红,林兰芬.179名护士职业认同感现况调查[J].护理研究,2007, 21(7):1728-1730.
  [4] 杨支兰,李秋萍.护理专业价值观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6,20(3A):568-570.
  [5] 徐莎莎,尼春萍,曹宝花,等.护理本科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创新的实践与体会[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6):418-419.
  [6] Peterson C. Meaning and measurement of explanatory style Psychologycal Inquiry, 1991,2:1-10.
  [7] 路文芳.武汉市1423名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0, 30(8):987-988.
其他文献
目的 探究去骨瓣减压术后患者早期行颅骨修补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某院2014年5月~2018年7月行去骨瓣减压术后颅骨缺损患者46例,按照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
【摘 要】目的:探讨长期静脉输液患者提高穿刺成功率的方法,实行人性化护理。方法:分别从老年组、小儿组、肥胖组、化疗组阐述提高穿刺成功率的方法。结果: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减轻患者痛苦。结论:根据不同患者血管特点选择适当的穿刺方法和穿刺部位,结合正确的固定方法,加强对静脉输液血管保护,提高静脉输液质量。  【关键词】静脉输液;穿刺;成功率;人性化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期刊
目的 探析成立胸痛中心对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入院至球囊扩张(D2B)时间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期间行急诊PCI治疗
人工流产术是主要的计划外妊娠的补救措施,但传统的手术方法是孕妇不采用任何麻醉方法或仅采用局部麻醉实施手术,患者感觉比较痛苦,并且由于患者某种程度的不配合造成手术时间延
【摘 要】目的:探讨微创血肿清除术在治疗基底节脑出血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90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5例,观察组采用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参考组患者采用传统开颅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再出血发生率,比较患者治疗2周后神经缺损程度、3个月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3个月病死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参考组(P30ml,肢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配合血府逐瘀汤治疗)和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治疗前后血脂指标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绞痛治疗总有效率(95%)、心电图治疗总有效率(88.3%)明显优于对照组
期刊
【摘 要】 目的:对临床上治疗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有效方式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对我院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共72例被诊断为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孕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进而总结临床上治疗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有效方式。结果:72例患者中孕前、孕早期、孕中期和孕晚期被检查出的分别为8例、26例、33例、5例;大部分患者都是良性肿瘤,有68例,恶性肿瘤1例,交界性肿瘤3例。结论:对患有妊娠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医学科研管理中的创新。方法:分析了医学科研管理中的创新分析和推动医学科研管理创新的有效策略。结果:医学科研管理中的创新包括创新意识、创新动机、创新目标、创新能力,推动医学科研管理创新的措施包括1、通过政策法规引导医学科研管理创新2、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结论:医学科研管理能够有效整合医学科研的科技成果,从而实现责任和目标的创造性动态活动,对于我国医学科研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血清总胆汁酸(TBA)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联合测定于肝胆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肝胆疾病患者224例与体检健康者40例,分别进行TBA、ALT测定,对比指标水平与阳性率。结果:肝癌TBA、ALT水平分别为(30.9±18.3)μmol/L、(71.2±58.3)U/L,肝硬化(28.1±20.0)μmol/L、(70.2±63.0)U/L,,急性肝炎(41.
期刊
目的 探究外周血内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比值(MHR)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某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心血管内科诊治的220例STEMI患者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