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总胆汁酸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联合测定对肝胆疾病患者的临床价值分析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guangyun_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探讨血清总胆汁酸(TBA)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联合测定于肝胆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肝胆疾病患者224例与体检健康者40例,分别进行TBA、ALT测定,对比指标水平与阳性率。结果:肝癌TBA、ALT水平分别为(30.9±18.3)μmol/L、(71.2±58.3)U/L,肝硬化(28.1±20.0)μmol/L、(70.2±63.0)U/L,,急性肝炎(41.1±32.7)μmol/L、(162.1±123.2)U/L,慢性肝炎(19.1±14.2)μmol/L、(90.3±73.2)U/L,胆道疾病(60.1±51.6)μmol/L、(88.9±70.6)U/L,体检健康(6.3±4.1)μmol/L、(21.2±14.3)U/L;肝癌TBA、ALT阳性率分别为80.00%、36.67%,肝硬化84.21%、39.47%,急性肝炎100.00%、100.00%,慢性肝炎90.38%、80.77%,胆道疾病85.00%、75.00%,体检健康0.00%、0.00%,肝炎患者TBA、ALP水平均较高,肝硬化、肝癌患者TBA水平较高,胆道疾病介于两者之间,肝胆疾病TBA、ALP水平均高于体检健康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监测TBA、ALT有助于诊断鉴别肝胆疾病,特别是针对肝炎患者,其TBA、ALT水平均较高
  【关键词】总胆汁酸;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肝胆疾病;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5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3256-01
  肝胆疾病是临床常见多发的慢性疾病,慢性进展期诊断不易,常结合相关生化指标确诊。血清总胆汁酸(TBA)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均为临床常用的生化指标,于肝胆疾病诊断、预后评估发挥重要作用。本次研究就肝胆疾病确诊患者TBA、ALT水平进行分析,以期获得有价值的结论。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3年8月收治确诊的肝胆疾病患者224例,其中男173例,女51例;年龄21~80岁,平均(52.1±9.3)岁。其中胆道疾病患者60例、慢性肝炎患者52例、急性肝炎44例、肝硬化38例、肝癌30例;选取体检健康者40例,其中男31例,女9例;年龄22~73岁,平均(54.3±6.3)岁。
  1.2方法
  选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配套标准试剂盒。医嘱采血前连续数日清淡饮食、戒烟酒、避免剧烈有氧运动,于晨起时,空腹,取患者外周静脉血4ml,立即送检,运用离心机弃上清,上机采用循环酶法测定TBA水平,采用速率法测定ALP水平。
  1.3判断标准
  TBA>10μmol/L 为阳性,否则为阴性;ALT>40U/L为阳性,否则为阴性[2]。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中获取的所有资料数据均应用SPSS18.0软件包于Window7平台操作处理,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计量资料,以数(n)与率(%)表示计数资料,P<0.05为置信水平,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TBA 、ALT水平比较
  各类肝胆疾病者TBA、ALT水平均高于健康体检者,急性肝炎患者TBA、ALT水平最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各类肝胆疾病TBA、ALT阳性分布
  各类肝胆疾病者TBA、ALT阳性率均高于健康体检者,急性肝炎患者TBA、ALT阳性率可达1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TBA是肝脏合成的结合型胆汁酸,当发生干细胞损害或外阻塞时TBA代谢出现异常,水平升高,敏感性较高,肝硬化、肝癌、急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提示率极高[3]。本次研究结果与多数学者研究结果基本相同,值得注意的是肝炎特别是急性肝炎患者TBA水平较高,且差异较大,说明肝炎所致干细胞损伤程度差异较大,但阳性率可达100.00%,TBA可作为肝炎病情与预后评估标准[3]。ALT广泛存在于人体各系统组织器官之中,其中肝脏细胞含量最高,肝脏发生病变时ALT可显著升高,但ALT升高时仅能表示肝脏可能受到损害,也可能是由短期因素如吸烟、饮酒造成的,一般来说自然状态下ALT超过80U需提高警惕,此外因ALT活性变化与肝病理组织并无一致性,伴有严重肝细胞损害如肝癌、肝硬化者,其体内ALT水平并不会维持较高水平[4]。本次研究中肝癌、肝硬化者ALT水平低于肝炎、胆道疾病者,也证实了这一点。
  综上所述:运用TBA、ALT两者结合检测可有效排除ALT水平與肝细胞损伤程度不一致的缺点,提高肝胆疾病鉴别与诊断效用。
  参考文献
  [1] 张俊萍.血清总胆汁酸测定在肝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2013,6(6):132-133.
  [2] 林涛.血清总胆汁酸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联合测定对肝胆疾病患者的临床价值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5):534-535.
  [3] 高冬梅.肝胆疾病与健康人群的GGT、CHE及ALT检测结果比较[J].中国卫生产业,2013,33(36):146-146.
  [4] 汪国平.对136例血清总胆汁酸测定肝胆疾病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3,33(20):116-117.
其他文献
【关键词】婴幼儿家长;口腔保健;行为干预;调查  【中图分类号】R78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3251-02  为了解婴幼儿家长口腔健康知识、态度及其对孩子口腔保健行为干预的现状,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婴幼儿口腔保健知识宣教工作,我院于2013年9至10月对770名0.6-3岁的婴幼儿家长进行了“婴幼儿口腔保健状况”的调查,现将调查内容及结果分析报告如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討平板运动试验阳性改变诊断冠心病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06例平板运动试验阳性改变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技术。结果:106例患者中冠脉造影异常者74例(69.81%)。结论:平板运动试验阳性改变在冠心病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平板运动试验;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3251-01  平板运动试验是临床检测冠心病的重要方
期刊
目的 探究去骨瓣减压术后患者早期行颅骨修补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某院2014年5月~2018年7月行去骨瓣减压术后颅骨缺损患者46例,按照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
【摘 要】目的:探讨长期静脉输液患者提高穿刺成功率的方法,实行人性化护理。方法:分别从老年组、小儿组、肥胖组、化疗组阐述提高穿刺成功率的方法。结果: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减轻患者痛苦。结论:根据不同患者血管特点选择适当的穿刺方法和穿刺部位,结合正确的固定方法,加强对静脉输液血管保护,提高静脉输液质量。  【关键词】静脉输液;穿刺;成功率;人性化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期刊
目的 探析成立胸痛中心对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入院至球囊扩张(D2B)时间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期间行急诊PCI治疗
人工流产术是主要的计划外妊娠的补救措施,但传统的手术方法是孕妇不采用任何麻醉方法或仅采用局部麻醉实施手术,患者感觉比较痛苦,并且由于患者某种程度的不配合造成手术时间延
【摘 要】目的:探讨微创血肿清除术在治疗基底节脑出血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90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5例,观察组采用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参考组患者采用传统开颅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再出血发生率,比较患者治疗2周后神经缺损程度、3个月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3个月病死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参考组(P30ml,肢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配合血府逐瘀汤治疗)和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治疗前后血脂指标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绞痛治疗总有效率(95%)、心电图治疗总有效率(88.3%)明显优于对照组
期刊
【摘 要】 目的:对临床上治疗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有效方式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对我院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共72例被诊断为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孕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进而总结临床上治疗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有效方式。结果:72例患者中孕前、孕早期、孕中期和孕晚期被检查出的分别为8例、26例、33例、5例;大部分患者都是良性肿瘤,有68例,恶性肿瘤1例,交界性肿瘤3例。结论:对患有妊娠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医学科研管理中的创新。方法:分析了医学科研管理中的创新分析和推动医学科研管理创新的有效策略。结果:医学科研管理中的创新包括创新意识、创新动机、创新目标、创新能力,推动医学科研管理创新的措施包括1、通过政策法规引导医学科研管理创新2、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结论:医学科研管理能够有效整合医学科研的科技成果,从而实现责任和目标的创造性动态活动,对于我国医学科研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