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数学教学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sstesta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
  关键词 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合作意识;品德修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4-0170-01
  核心素养的提出,是我国教育发展的一个新机遇,是对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一个挑战。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出不是一个简单的我口号,而要切实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之中,体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数学教学,亦不能脱离数学学科,在数学课堂中如何才能实现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这是我们每一个数学教育人所要面临的问题。我认为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教师应有意识地从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合作意识、品德修养这四个方面去培养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思维能力
  在思维上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数学是有自己的排列规矩,它并不是作家在写作时会文思如泉涌或者灵感枯竭的状态,相反,它是一个闭环的流程,环环相扣是数学独特的属性。所以在日常的教学生活中,需要一步步的引导和启发学生,培养对数学甚至是对其他事物的完整思考性,要有一种“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顺序性,学会顺应数学的“自然性”。教师在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努力中,深入研究数学思维特点,有意识地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使之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为创新能力奠定基础。
  二、学习能力
  课堂教学不但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更要使学生掌握获取学习知识的本领。牛顿说过:“我的成功归功于精细的思考,只有不断地思考,才能到达发现的彼岸。”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自己融入到思考活动中去。训练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习能力,实现从教师的“教会”转变成学生的“学会”与“会学”。
  课堂上,教师要积极寻求少教多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努力营造自主学习的教育氛围。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留出相对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自主领悟。并在过后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检查,出相应的习题让学生口答、板演、做作业,然后根据学生掌握情况对之进行点拨、讲解、补充。教师也可利用导学案引导学生学习,导学案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的能力,它的设计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起到“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让学生获取知识,习得能力。
  三、合作意识
  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团队合作精神作为走向成功的法宝,在全社会中得到推广。
  教师不仅要当好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而且要当好学生学习的互动者、合作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难点、疑点时,适当开展教师问学生答、学生问教师答、学生问学生答等合作学习活动,创造一个师生互动的环境。在思考、探索、交流的过程中,找到问题的答案。师生的共同参与让数学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师生合作的顺利进行使学生形成合作意识。
  当然,教师与全体学生的合作毕竟有限,不能兼顾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需求,所以构建合作学习小组是进行高效课堂合作学习活动比较有效的形式,它既可以拓展学生的思路,解决一些数学问题,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合作学习小组的建立要注意以下三点:(1)小组人数不宜太多或太少,人数太多不能保证人人都有机会参与讨论,人数太少则缺乏讨论气氛或知识储备的不足,一般以六人左右为宜。(2)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差异性,不能全是优等生或学困生,也不能全是男生或女生,要均衡搭配,使组员能更好地合作与发展。(3)合作学习小组需要有组长,由其主持和维持纪律,避免讨论跑偏主题或从事与学习无关的内容。组长不一定是固定的,可以轮流担任。合作学习不一定只是小组内部讨论、交流,还可以是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帮助与分享成果。在学生的合作学习中,教师不能袖手旁观,而要承担组织、协调、启发、引导的责任。通过合作学习,让组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在民主、平等的气氛中探讨、研究问题,提高交流与沟通能力,增强合作意识。
  四、品德修养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品德修养教育是让学生在增长知识、发展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具备高尚的品德和素质。
  教师用自身的思想、道德、情感、习惯等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地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影响。教师树立好榜样,以身作则,坚持准时上课不迟到,按时下课不拖堂,树立守时、遵守纪律的观念。教师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工作认真负责,兢兢业业,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对教育的快乐和幸福;尽心尽力地完成好教学任务,体现爱岗敬业精神。教师不以个人的好恶为标准,要客观、平等对待、尊重每一位学生。接受學生认知规律的差异性,相信他们都能进步,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和体验。向学生渗透公平公正、有爱宽容的意识。如果学生遇到生题、难题,不愿意思考,不想钻研,而是急于去请教老师或直接想要参考答案,有强的依赖性时,教师就要多鼓励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自己主动想办法解决,形成不怕困难、坚韧不拔、刻苦钻研的意志品质。
  总之,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是关系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素质的一件大事。数学的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是一下子就能够成功的,它在于学生日积月累的过程。教师要这个过程中要有足够的细心和耐心,和学生共同努力,将数学课变成学生的乐园。
  参考文献:
  [1]刘友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培育之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29):57-58.
  [2]李尚志.核心素养渗透数学课程教学[J].数学通报,2018(1):1-6.
其他文献
【摘 要】中学数学教育不能再让学生为了考试而学习,必须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数学,学习数学应该有什么用,我该怎样学习数学。这就要求老师们从现代数学思想出发,发挥自己的能力与特长,以新的教学观念来做好教学工作。本文从四个方面介绍了作者对现在中学数学教育的看法及改良意见。  【关键词】新的教学观念;新型师生关系;新的教学过程  作者:安徽师范大学 安徽芜湖 241003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往往面临这样
3Ds MAX是当前世界上销售量最大的三维建模、动画及渲染解决方案,3DS MAX4是其性能具有显著提高的最新版本.将广泛应用于视觉效果、角色动画及下一代的游戏开发领域.
摘 要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从传统教学中的传递知识更新为促进人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德更是摆在首位,德育并不只是学校德育部门的工作,还是学校每个学科每位教师的使命。新课程各学科的课程标准都强调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主要时间是在课堂教学中度过的,课堂教学使德育的落实有了途径、载体、时间和空间。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
摘 要 课本中有不少例题,习题具有典型性、示范性、迁移性和共同性等特点,而万变不离其宗,把一些例题的基本图形为原型加以演变和拓展,进行一题多变,多题找共性,解题多样化,从而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题能力。  关键词 万变不离其宗;演变;拓展;一题多變;共性;解题多样化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4-0168-01
Incriber以开放系统为基础的字符生成器和数字图形工具,主要用于电视广播和影视后期制作。Inscriber的产品在110个国家中拥有100,000多个安装用户群,这使得Inscriber的字幕
期刊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笔者认为语言实践着力点必须放在激发学生体验文本的过程上,必须要包含对语言文字的感悟理解,不能脱离语言文字活动。因而教师要立足文本,个性解读文本,寻找开发蕴含在文本中的语言实践的有效资源,创新实践形式,从而落实语言学习的目标。语文教学
摘 要 興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生动的故事、恰当的问题,不仅可以吸人眼球、体验情感,而且可以使学生在精彩的故事中感悟知识,深化认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人结合教学实践,尝试在品德课堂中运用故事感悟法进行教学,下面谈谈我的一些看法和做法。  关键词 故事感悟;激发兴趣;提高效率  中图分类号:G62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4-0169-01  新课程标
基于学者的使命,文章分析了大学精神失落的主要原因:体制之内行政主导,学术自治缺失,功利主义盛行,忽略学术本真;体制之外学术使命缺失,学术道德失范.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
【摘 要】写作是一场相对孤独的旅程,它不仅需要你满怀激情地背起行囊,更需要你充满勇气地迎接一切困难和挑战,对于现代中学生而言,这场旅程无疑是艰难的。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我认为只有两个字——阅读。  【关键词】阅读;写作;兴趣;积淀;技巧  作者: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十一中学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在所有写作技巧中阅读是最经济、最有效、最省心的办法,是真正的捷径。但最简单的事情往往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