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农村初中思想政治课体验性学习的家校共育实施路径

来源 :中学生学习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whli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阶段正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期,健康积极的思想品德教育不可或缺。数字信息时代农村初中生接触到的更多的是纷繁复杂的互联网信息,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一些不良信息很可能会导致一部分学生思想出现偏差,行为偏激。因此探索农村思想政治课实施家校共育的体验式学习,探究切实可行的家校共育方式来对这部分农村学生进行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至关重要。
  关键词:农村;初中生;思想政治;家校共育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城市特别是特大型城市发展日新月异,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教育资源也越来越集中,与农村地区的环境差异越来越明显。这直接导致了农村地区学生成长与城市学生的差异性。尤其是初中阶段正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期,健康积极的思想品德教育不可或缺。数字信息时代农村初中生接触到的更多的是纷繁复杂的互联网信息,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一些不良信息很可能会导致一部分学生思想出现偏差,行为偏激。因此探索农村思想政治课实施家校共育的体验式学习,探究切实可行的家校共育方式来对这部分农村学生进行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至关重要。
  一、农村初中思想政治家校共育的现状研究
  1、农村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的缺失。家庭教育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一环,对个人思想品质的影响极为深远。终其一生个人的人生轨迹都或多或少地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近些年来,随着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有相当一部分初中生的父母都背井离乡到城里务工,孩子在家的教育往往落在农村年迈的老人身上。限于老年人眼界或对孩子溺爱等因素影响,初中生的家庭教育往往是缺位的。父母一心一意外出打工,孩子进入初中阶段基本上就不管不问了,直接把孩子推给老人,交给学校。在外务工的父母一般只考虑到孩子的物质需要,很少关心孩子思想方面的问题,导致农村初中生思想政治方面家庭教育的缺失。
  2、在思想政治家校共育方面的缺失导致农村初中生成长环境恶化。初中生正处在心智成熟发展的关键期,农村环境相对闭塞,缺少健康向上的环境引导,信息大多都是孩子不经筛选直接从网上获得,信息的渠道不仅单一,而且大量收割注意力的不良信息充斥网络,家庭教育的缺失很容易受到各种不良信息的冲击。有的被各种拜金直播洗脑,有的沉迷于网络游戏,根本无心学习,不求上进。还有的初中生结交一些社会上的闲散人员,渐渐的也蜕变成为不良少年。这些农村初中生思想政治方面出现的问题主要就是家庭情感链条的缺失导致人生观、价值观出现问题,严重者还会走上犯罪的道路,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3、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导致的对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投入不足。农村中学相比与大城市由于本身师资资源的匮乏,在全面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不敢也不愿承担更多的素质教育责任。为了“山窝窝里飞出金凤凰”,让更多的农村孩子考上大学,对于关系到升学的主课教育尤其重视,而对思想政治则投入过少。对一些由于家庭教育缺失而“失足”的问题学生也基本上采取了一种不管不顾的态度,导致这部分学生不可避免地滑入自暴自弃的深渊。
  二、农村初中生思想政治家校共育的解决途径
  1、学校应积极与家长沟通,组织开展思想政治家校共育的相关培训。相对于城市,农村家庭家长的文化素养往往都不能独立支撑起积极的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这主要受限于农村家庭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以及所处的环境导致的思维和眼界的局限。对孩子的教育往往只关注于学得好不好,注重眼前利益,没有长远的打算。对于成绩好的学生,家长只把上学的钱准备好就行了,思想政治方面听之任之。对于明显成绩不佳的学生,家长往往会考虑让孩子辍学打工,根本无从也没有能力帮助孩子走出低谷,对孩子的思想品德操守更是无暇过问,在孩子心理层面更是无力干预。有的家长本身身体心理上也要承受巨大的生活压力。因此,学校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明眼人”有责任担负起沟通和培训的职责,帮助这部分农村家长切实履行好学生思想教育的家校共育责任。
  2、通过多种渠道构建家校沟通联络机制。教师要在主题班会日等班级活动中邀请家長参与,让家长及时了解班级动态和学生的成长过程,关注孩子在校期间的行为表现,利用活动开展实时的家校共育。教师在与家长的沟通中,能让双方都更进一步地了解了学生在家或学校中的行为表现,为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提供了第一手信息,使双方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都拥有一席之地,在孩子的成长中都能构建自己的影响力。
  3、农村初中生思想政治家校共育应形成长效机制。初中生思想品德和品格的形成、成长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在学校和家庭之间建立起一个合理的沟通反馈机制。可以制定定期沟通的长效联系,对学生出现的道德苗头事件要做到心中有数,避免出现道德教育事件处理的滞后性。
  参考文献:
  [1]刘纪龙,肖晓锋。《农村中小学“互联网+”家校共育模式创建策略》【J】。新课程,2018(9):52.
  [2]陈宏,《家校共育中小学问题学生的转化策略》【J】。南北桥,2017(13):198
其他文献
摘要:古诗文历经千年传承,拥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能夠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功底,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新大纲将古诗文教学列为小学语文的重点内容,因此语文教师要重视古诗文的教学质量,夯实学生的古诗文基础。然而受到一些条件的限制,使得我国农村小学古诗文教学效果不高,本文为解决这个问题,着重探讨农村小学古诗文教学的优化策略,旨在引起广大语文教师的重视。  关键词:农村小学
期刊
近年来,随着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逐渐成为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的基础之一,在一些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中,如目标识别、监测和跟踪,位置信息成为了这些应用得以实现的必要前提。此外,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对于路由机制、负载均衡、网络拓扑控制等均有帮助。因而,对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本文在充分分析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技术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根据无线传感器网络现实应用场景的特点和实际需求,利用具备良好可行性的RSSI距离估计方法进行实用测距方法的研究,
摘要:早期阅读是学前阶段的阅读行为,对于幼儿能力的提升、品格的养成等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幼儿早期阅读受到了普遍的重视,但是仍存在缺乏方法指导、阅读氛围不佳等问题,在幼儿早期阅读教育的培养中要发挥幼儿园教育、家庭教育的合力,遵循幼儿发展规律,采取有效的分级阅读,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营造自由的阅读氛围,制定明确的阅读计划,促进幼儿成长。  关键词:幼儿;早期阅读;培养  早期阅读指的是学前幼儿的阅
期刊
摘要:学前教育作为重要的启蒙教育,教育的重心在于通过有效的教育模式来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行为习惯,有良好的规则意识,合作意识,合作能力,锻炼其独立自主的能力,帮助幼儿们健康成长,是每一个幼教工作者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行为习惯的培养对幼儿日后的生活与学习至关重要。如何采取有效的方法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社会进步和师生发展的共同需要。  关键词:幼儿学
期刊
摘要:幼儿园数学教育综合法旨在从多学科的角度审视幼儿数学教育,以确保不同思维方式在教学活动中得以体现,以创造整体的数学观,重视幼儿数学。幼儿园数学综合方法应努力将数学与主题活动、幼儿生活等学科相结合。  关键词:整合教育;幼儿园教育;幼儿数学教育  引言  幼儿园数学教育整合课程以综合教学法为基础,强调整体性,在幼儿教育目标的确定和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采取开放、相互关联的方式,数学教学的内容往往是分离
期刊
摘要:幼儿园教师教学需要重视对幼儿健康的培育,除了基础知识的掌握,幼儿道德品质的培养也必须受到高度重视,这样教师就必须围绕幼儿园环保意识教学的全过程加以优化。环境教学是培养幼儿良好道德品质重要的一环,其重心围绕着幼儿园环境教学的开展,先确定环境教学目的与价值,然后研究实现途径。  关键词:幼儿园;环境教育;实施路径  引言  在现阶段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发展中,想要更进一步地提高教学价值,往往必须把
期刊
摘要:随着现代教育思想的积极转变,许多教育工作者都意识到,教育的方式不在于主动灌输,而在于主动探索和灵活思考,在幼儿美术教育中同样如此。在幼儿美术教育中运用生活化的模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为生活化的美术教育更容易让幼儿接受,它能够提高幼儿对于美术课的兴趣,还可以激发他们思维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他们的动手能力,帮助他们完成美术的学习。  关键词:幼儿园;生活教育;美术教育  引言:  教师在开展
期刊
摘要:调研发现,近几年出现心理问题的青少年越来越多,尤其是有些高中生的成长环境复杂,很容易因为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而出现不同层次的问题,不利于高中生的学习和成长。德育不仅是一种无形的纪律,还是引导青少年形成优秀品德的重要途径。做好高中生的心理疏导工作,是高中班主任的重要任务,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起来,能帮助高中生认识自我和肯定自我,并及时疏导自己,健康快乐地成长,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关键词
期刊
摘要:初中地理学科部分知识内容较为枯燥、抽象,不易引起学生兴趣。有时即便学生认真听,也很难理解其中的繁杂概念。长此以往,部分学生就会慢慢地失去学习积极性。为此,教师就需要尝试利用微课,基于其“短而精”的特点,对特定内容展开分析,帮助学生保持注意力的集中,完成难点突破,进而提升学习效率。  关键词:微课;初中地理;策略  一、微课的基本概念与优势  微课一词源自于英文单词Micro Lecture,
期刊
摘要:我们可爱的家乡米脂,以其地有米脂水,沃壤宜粟,米汁淅之如脂而得名,它有着非常丰厚的文化底蕴,将本土文化渗透到幼儿的教育活动中,根据米脂特有的地方性文化资源来选择和调整活动内容、开展主题探索活动,有助于增强本土文化的吸引力,不仅能充分调动起幼儿的探索兴趣,激发孩子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还能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关键词:本土资源;开发;丰富;特色  幼儿教育不等于幼儿园教育,必须树立大教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