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自主实验教学 提升学生高阶思维——以“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为例

来源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l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进行“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实验教学中的意外发现,重新设计教学思路,改进教学方式,把课堂探究教学的情境再次以对话方式呈现,全面展示教师是如何引导学生一步步逼近事实真相,揭示客观规律的。实验探究教学中,完全放开手,放慢脚步,让学生自主设计、自主探究、自主发现问题、自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其他文献
基于科学探究的重要性,指出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手段,以学生为主的实验探究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目标。从以学生设计为主的探究性实验出发,以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为主线,运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体验科学探究过程,提升科学思维与探究能力。
一、案例背景此教学案例选自山东科技出版社物理必修第三册第二章第5节“科学探究:电容器”。教科书中首先用富兰克林利用莱顿瓶收集“天电”的例子引出要研究的问题:电容器的构造和功能。通过实验观察与探究认识充、放电过程、建立电容的概念,接下来介绍常见电容器及应用。本案例的重点与难点是通过实验建构电容的概念。其原因是:(1)从知识层面看,电容是描述电容器性质的重要物理量,将为后续学习传感器和电磁振荡等内容奠定基础。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实验对学生理解科学本质以及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剖析四个物理“小实验”,明确指出要让学生身体力行地去做一些看似简单的“小实验”,通过小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形成物理观念;发展科学思维,总结科学规律;进行科学探究,巩固物理知识;提高知识迁移创新能力,培养科学精神。
恒定电流电路中有两种U-I图像,通过高考试题的分析,理解两种图像中图线交点的物理意义,体会并形成利用“交点思路”解决非线性元件在某一状态时的阻值或功率的思路和方法。
对内蒙古自治区2017年度科技重大专项实地绩效评价情况作了简要介绍,总结了绩效评价的实践经验与做法,分析了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科技项目绩效评价的对策建议。
学科思维导图基于学科知识的特性,综合了思维导图、概念图、鱼骨刺图、模型图、流程图、知识树、问题树等图示方法的优势特性,同时融合了结构化思考、逻辑思考、辩证思考、追问意识等思维方式,用图示或图示组合的方式,把原本不可见的思维结构、思考路径及方法呈现出来,使其过程清晰可见,从而实现零散知识系统化、隐性思维显性化、解题规律模型化。为增强广大教师对学科思维导图的学习、应用与交流,陕西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研究院在成功组织三届中学学科思维导图评比大赛后,决定举办“第四届全国中学学科思维导图评比大赛”,旨在进一步促进中
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误差分析是高中物理中的一个难点,为了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新教材对这个实验有了更进一步要求。通过函数解析式定量分析了四种测量电动势和内阻方案的误差。
基于规律应用课教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课时占比较大,而且规律应用课在高中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素养提升过程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巧妙设置“案情现场”,采用警察断案式教学模式开展教学,着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所需要的“问题—证据—推理论证—结论—质疑解释”思维方式,实现从“解题”向“问题解决”转变。
对物理模型进行分类,提出物理模型建构的一般过程。结合物理模型建构过程,指出在物理教学中要注重利用思维对话总结对象模型、利用图像分析归纳数学模型、利用原始问题建构理想模型、利用实验与题组训练分析问题模型等。
阐述教材“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的参考案例,分析案例存在误差的原因,通过改进参考案例和提出创新案例,使学生清晰理解实验原理,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培养学生科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