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校园与辅导员队伍建设之我见

来源 :跨世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iluja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党和国家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作为高校一个社会文明集散地和最佳展示窗口,建设和谐高校校园日益成为高等教育者最迫切的任务。本文浅要分析和谐校园的特征,并针对其建设的主要方面对辅导员工作提出新的任务和挑战以及对辅导员队伍的建设提出浅显的意见。
  【关键词】和谐校园;辅导员队伍;建设
  【中图号】G647【文献标示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008)10-0078-02
  
  1和谐校园
  
  1.1什么是和谐校园和谐校园就是学校通过深入改革、创新机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校的创造活动,使学校的领导者、教职工、学生等各类主体各归其位、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相互协调、和谐相处。和谐校园要求学校的制度健全、管理有序、安全稳定,要求学校拥有极强的创造力和凝聚力,要求师生员工积极向上、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和睦融洽。
  1.2建设和谐校园的意义《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构建和谐社会,必然要求建设和谐校园。学校所处的特殊地位及其肩负的使命,使和谐校园建设尤为重要。一方面,和谐是学校发展的基础。和谐校园可以为学校、教职工和学生的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和谐的环境能使人心情舒畅,学校的组织效能得到充分发挥,教职工教书育人积极性、创造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断提高,形成奋发向上、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氛围;全体教职工就能以主人翁意识自觉地站在学校事业发展这面旗帜下来,围绕学校发展这个宗旨努力工作,自觉维护学校的统一指挥,珍惜团结和谐的局面。另一方面,和谐校园建设,必然促进学生世界观的转变与形成,促进正确的道德观念、法制观念的树立,促进良好行为的养成和文明程度的提高。这对于整个社会的长治久安无疑将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高校辅导员要善于创建和谐校园,用和谐凝聚人心,用和谐团结力量,用和谐推动学校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3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动力源泉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教育、教学、科研管理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具有一定民族文化传统特征和本校特色的基本信念、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规章制度、生活方式、人文环境,以及与此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总和。校园文化以其相对独立性、统一性、稳定性、吸附性和包容性等独特的风格,作用于学校可持续发展,在学校的建设和管理中发挥作用。和谐校园文化对促进学校发展、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有着重要的影响力。让和谐的校园文化成为学校管理的特色,就能够使学校管理以柔克刚、充满人性化,从而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亲和力。和谐的校园文化,体现在四个方面。
  1.3.1是观念的和谐这里所说的观念包括价值观念、哲学观念、道德观念。学校价值观念是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的对教学目标的追求以及对自身的行为的根本看法和评价。它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学校哲学观念是全体师生员工对世界事物最一般的看法,它主导学校文化其它部分的发展方向。学校道德观念是师生员工的行为规范,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引导,精心培育和打造这些观念,形成共识,可以统一人们的意志、规范人们的行为、激励人们的斗志,使全体师生员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实现学校的目标奋力拼搏,努力学习、工作。
  1.3.2是“环境”的和谐就是要营造风光秀丽的校园自然环境,构建亲近师生、为师生的教育教学环境,营造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融合的景观环境,营造师生高品位、高情操的人文环境,营造师生民主平等、互敬互爱的人际环境,营造积极向上、自觉主
  动、善于创造的学习环境,营造以校为家、以校为荣、爱岗爱校、追求卓越、勇于创新的工作和管理环境。通过营造各种育人环境,使学校的“各种环境”都能协同育人,对师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约束作用。
  1.3.3是“人”的和谐就是要使学校各层次的管理人员职权分明、各负其责、各尽其能,积极主动地融洽干群关系;使教师和学生之间能达到师师合作、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和谐相处的人际关系。在全校创建一个有利于每个人个性发展、体现自身价值、发挥自身特长、民主自由的文化氛围。
  1.3.4是“教育形式”的和谐就是教学育人、环境育人、服务育人、活动育人、娱乐育人等学校内各种教育形式的和谐。通过学校各方面通力合作,团结互助,充分调动各种教育因素,运用各种形式,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相互补充,对学生实施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结合的素质教育,形成全员育人的局面,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和谐发展。
  
  2和谐校园建设对辅导员工作提出的新的任务和挑战
  
  纵观和谐校园建设的重点和出发点,其核心就是校园文化氛围的建设,其关键就是建立其和谐的师生关系,处理好学校人与物的关系。这就给辅导员工作提出了新的工作任务和挑战。辅导员作为一线的学校工作者,肩负着培育和谐校园文化的重任,主要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有3点。
  2.1关于和谐理论的学习及和谐理念的确立和谐是我国由来已久的思想,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一种体现。国家最新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尤其新的时代意义,这些就需要辅导员去认真的学习和深刻的体会。
  2.2由管理育人到环境、文化育人的观念转变和谐校园不再是传统的教书育人了。作为做学生工作的辅导员,其工作重心将由原来的管理员、教导员的工作转化为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和管理制度,让学生逐步地从被动管理转化为自主管理、自我约束。
  2.3自身素质上有待进一步地提高新的理念确立和社会不断的发展进步,科技的飞速发展,要求辅导员不断更新知识、创新工作方法和工作途径、改进工作作风。
  
  3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强化辅导员队伍建设
  
  在构建和谐校园、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工作中建立一支素質高、业务精、纪律严、作风硬的辅导员队伍,既要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又要相当数量的物质投入,还要理顺许多关系,完善各种机制如考核监督机制、培训提高机制、合理分配激励机制等等"。当前应着力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
  3.1切实加强辅导员的政治思想建设辅导员是思想工作的发动者、组织者和实施者,目前和谐社会的理念和思想既是国家的政治理想,也是我们的施政纲领。作为辅导员首先应该加强党和国家法律、法规及政治动向的学习。高校校园也是国家的一部分,在校园管理和工作中,一切都要依法办事,用制度去管理。要把辅导员队伍建设成为一支讲政治、讲正气,忠于马克思主义,忠于党和社会主义的高素质队伍,要充分认识到辅导员队伍政治化的极端重要性,它关系到高等学校真正落实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大问题;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强化社会主义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支配地位;要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辅导员的头脑,突出政治性和党性;要强调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传统作风,定期安排和组织辅导员深入社区、深入基层、深入到改革开放第一线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进一步坚定信仰、增强信心、增进理解和信任;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组织辅导员认真剖析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本质、表现形式及其现实土壤,增强辅导员的辨别能力,在比较中进一步坚定无产阶级立场。辅导员队伍只有彻底实现政治化,才能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作用,才能确保大学实现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才能激发辅导员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巨大热情,才能增强其使命感和责任感,才能为建设真正意义上的和谐校园出谋划策、积极实践。
  3.2全面提高辅导员素质加强教育培养,全面提高辅导员队伍素质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构建和谐校园的一项根本性措施。面对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繁重任务,学校应该像培养业务学术骨干那样,花大力气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业务素质是必备的能力和要求,对辅导员的教育培养要把业务素质培养放在重要位置。辅导员工作的职能要求辅导员必须不断提高对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和水平。針对辅导员队伍普遍存在的比较年轻、经验欠缺的实际,学校要组织辅导员学习研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知识,把握规律,掌握方法,解决问题。同时,要认识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辅导员的知识储备也应该是多方面的,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现代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知识也应该成为教育培养的重要内容。工作作风是素质和能力的外在表现,对辅导员的教育培养要把形成求真务实的工作作为重要方面。求真就是要实事求是、探索和把握规律,务实就是要付诸实际、见诸行动。和谐校园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不是空洞的口号,需要制定相关的政策、制度及工作方法,并将其长期的坚持和逐步的实施。
  3.3完善激励保障机制是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保证校园文化建设是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一代甚至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才能完成的,其建设的长效性、延续性需要有一支专业化、长期性的工作队伍。这就需要有一套科学、完善的激励机制。完善激励保障机制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辅导员工作考核体系。辅导员全面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行为规范教育、日常管理与有关服务工作,部分辅导员还承担“两课”或其他课程的教学及相关科研工作,工作量大,工作性质复杂,既有硬任务,又有软要求。因此,辅导员工作的考核内容应侧重于总体工作效果的把握,侧重于在重大事件、重要任务和主要工作上的表现,不宜过于细化、量化;考核方式也应该多层面、多样化,在自评、互评、学生评议的基础上,可由党委学生工作部牵头,由组织、人事、团委、院系等部门的负责同志组成的考核小组对全校的辅导员工作情况进行评定,确定考核等级,作为辅导员职称、职务晋升的重要参考依据。为保持辅导员队伍的相对稳定,要建立辅导员任期制,专职辅导员任期原则上要与大学生的学制相对应,一般不能低于四年,与此相对应,辅导员的考核既要有年度考核,也要有期满考核。总之,在高校建设和谐校园和和谐校园文化的工作中,应重视辅导员在其中的关键性作用的发挥。只有建设一支工作高效、素质过硬、能力卓越、具有创新开拓精神、稳定的辅导员队伍是我们建设和谐校园、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关键。
  
  4参考文献
  1戴树根.论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构建[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122-125.
  2石国亮.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5-01-25(3).
  3黄秀娟.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浅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2,(17):40-41.
  4陈亨泰.建设高素质的高校辅导员队伍论略[J].教育评论,1998,(4):49-50.
  5武士俊.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亟需加强[J].中国高教研究,1999,(1):59-60.
  
其他文献
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学生思想品德、文化知识、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人文素质和发展个性为目的的现代化教育,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这需要用多种教育形式来完成。在调查的基
探究性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运用探究性教学模式,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挖掘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探究性教学模式在高校思政教育的
【摘要】 2004年6月公布的新巴塞尔协议将操作风险纳入资本监管的范畴,引起我国银行业的重视,但由于我国对操作风险的研究刚起步,其导致的大案频繁不决,如何进行合理有效的操作风险控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落脚于我国目前的金融环境,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并对其防范和管理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操作风险;成因;防范  【中图分类号】 F014.35【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采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和统计指标对高等学校固定资产的有关资料进行分析,可以达到发现问题、改进工作、充分利用现有固定资料资源、将有限的资金合理投向固定资产建设的目的。
邓小平的'韬光养晦'外交战略,内涵丰富而深刻,它既顺应了当今世界形势变化,又结合了新时期中国国情,在一定程度上充实和完善了新中国外交战略,至今对中国发展对外关
武术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和发展的,是一项极具民族特色的文化符号,时代的发展赋予了武术新的含义和生命,已经成为了中国与世界文化交流的一种载体,对于
经济法作为中职学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在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中,更显其重要性和实用性。中职学生本身具有理论基础薄弱、学习主动性不强、学习热情度低下
由依法治国引申出的依法治教就是要求学校的各项教育和管理工作都要按照宪法和法律有关的规定进行。高校政治辅导员担负着对大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双重任务.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增强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计算机能力越来越成为当代大学生能力的一部分。关于计算机专业的发展更是如此,大学生要充分地发掘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结合时代的发展调动自身的
“任务型”教学,在国外语言界已经十分盛行,但在我国的英语教学中仍是个全新的课题。《国家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教师应该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任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