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阅读与写作的内在联系

来源 :现代教育实践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860144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的关系非常密切,阅读重吸收,作文重表达。两者息息相关,互相促进。如果一个学生缺乏阅读能力或者说阅读能力低下,知识视野狭窄,语言应答心理发育不全,作文兴趣很难激发。阅读教学是作文教学的基础。这个基础越深厚,写作的根基就越牢固,潜力就越大。“大量阅读不仅为写作储存了丰富的语言材料和表述方法,还能从中学到作者的观察方法,写作方法,感受作者发现美、创造美的历程。”那么怎样才能让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结合起来,真正的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下面谈谈二者结合的具体办法:
  一、在阅读中借鉴方法,及时迁移
  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对课文中涉及的修辞方法、写作方法等只会在课堂上笼统接受,而当要求用在自己的作文里时就不会迁移了,这是因为他们对这些方法缺乏深刻理解或没有及时实践所致。这就要求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同时吃透学生习作。每一篇课文,都要反复领会其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学生的每一次习作,我们在看到进步的同时更要彻底了解他们习作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备课中充分注意,讲课中及时点拨,并在课后作有效的单项写作训练。例如我们在学习《装在套子里的人》时,让学生注意学习其中的细节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学习通过这些方法来展示人物性格,课文学完之后,我们即让学生来写人物描写片段,边学边写,学生不会无所适从,片段练习又不会给学生增加过多的负担。再如学习《荷塘月色》,教师应引领学生注意学习课文中通过修辞手法来展现月色下的荷塘这一景物的方法,课后即可布置作业,运用一定的修辞进行景物描写。这样边学边实践,才会真正地掌握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在阅读中教学中挖掘素材,丰富训练
  作文教学是富有实践性的,不进行长期有效的训练无法有所收获。每天写日记学生必然感到缺少写作素材,那我们就可以从课文中挖掘素材来丰富训练,如:青年毛泽东只身来到长沙,抛弃个人前途,毅然投身革命,“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毛泽东《沁园春.长沙》);清朝末年,革命党人目睹满清的腐败,为了拯救中华民族,置个人生死于不顾,毅然走上革命道路,虽屡遭杀戮,但仍前赴后继,终于赢得辛亥革命的成功。(孙文《<黄花岗烈士事略>序》,这些材料可以用来表现“志存高远”这一主题。当代著名作家史铁生在双腿瘫痪的厄运降临后,曾彷徨过,但最终凭着顽强的毅力战胜了病魔,战胜了自己,成为一名著名作家;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报任安书》),则可以用来表现“磨难铸就辉煌”这一主题;司马迁因为李陵辩护而遭腐刑,欲一死了之,但想起了父亲的遗言,又以孔子、屈原等人在逆境中发愤的事迹鼓励自己,终于忍辱地活下来,经过六年的囚禁生活,完成了历史巨著《史记》.(司马迁《报任安书》),这一素材可以表现“隐忍以成大业”这一主题;东坡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经多方营救,保住性命,结果被发配到黄州,东坡不为命运而悲苦,从山水中寻求感悟,与自然融为一体,在听风观月中自得其乐。(苏轼《赤壁赋》);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后并没有对自己的遭遇耿耿于怀,而是在十年内搜奇览胜写出一系列刻画入微有托意深远的山水游记,表现自己卓尔不群的人格,志高品俊的情操和傲世情怀;这些可以表现“多彩人生需豁达”这一主题;学完课文后,还可以有针对性地布置小作文,不仅能巩固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还能有目的地进行写作训练。我们可以从课文中挖掘出略点、隐点、续点和触点进行扩展、补充、接编和改写。如在学完《项链》我们给学生布置作业续写,玛蒂尔德的将来会是什麽样,这样学生就有话可说,也很乐意写,既对学生进行了心理描写、语言描写等的训练,又能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写作也因此变得很轻松。
  三、在阅读教学教学中抓住契机,多写随感
  新教材有许多课文,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学习、思想实际,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肯定会与之产生许多共鸣,碰撞出耀眼的思想火花。这是相当有价值的契机,指导学生写一些随感,这样既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而且也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
  四、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中学生的思想和心理都处在一个不稳定的阶段,审美指向不确定,审美情趣比较浮泛,教师应适时引导。教师可通过教材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感受、去体悟、去描绘美的生活、美的世界。首先是体悟文本,选读文本中的美点。如读《荷塘月色》,体悟其中的宁静的美,读《边城》,体悟湘西边城的淳朴美、人情美,在选读中杂取种种文章精华,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学生还可将自己的顿悟用笔记的形式记下来,把从内容到形式的心得运用到平时习作的训练中来。其次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增加生活积累。要求学生走进电视,看《新闻联播》、《焦点访谈》、《艺术人生》、《科学与发现》《人与自然》等节目;评名作、议时政、谈得失、析美丑;走进集贸市场,看商贩巧舌如簧地推销商品,看不同人物的菜篮子。只有让学生真切地感悟生活,感悟生活中的美点,领悟美的情趣,写作时情感才能有依附,立意才能深远。
  作文是衡量综合能力的最好体现,因此作文水平的提高离不开综合能力的培养。课上学习课文或读一段文章,我常常念了开头或题目,让学生自己设想文章会写什么,或让他们给课文加、换结尾,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每天课前安排一些时间,让学生把一天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说一说,锻炼语言表达能力。有时让他们为画配文,或给某种物品配说明,写童话,编剧本。总之,生活中的一切内容都可以作为写作训练的素材,加上学生阅读大量书刊,头脑中有较丰富的储备,所以能自觉地将读过的句子与自己的体验结合起来。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阅读教学的根本目的应该是为了让学生具有较好的写作能力,我国语文自古崇尚习作,没有好的写作能力。扎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一个长期而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一方面要引导组织学生有机地将阅读与写作融合,另一方面还要引导学生通过生活观察和实践来丰富自己的积淀,然后再通过有序的训练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真正学会作文。
其他文献
英语作为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之一。语言的最本质功能是交际功能。初中英语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初步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而以往的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往住重视语法,词法的讲授,忽略了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课堂上学生的听说机会很少。久而久之,学生感到乏味,兴趣索然,导致大部分学生放弃英语学习。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
期刊
图书馆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公共服务的社会职能,西部民族地区作为传统的文化欠发达地区,图书馆的文化服务显得尤为重要。民族地区图书馆结合地区实际,盘活现有资源,创新服务形式的实践,必将在服务本民族本地区社区、企业的经济、文化、科学、教育发展等方面大有作为。  一、民族地区图书馆向社区开展服务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构成要素,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社区的发展和繁荣上,社区的建设不仅需
期刊
[摘要]运用文献研究法、逻辑分析法,以阳光体育为着眼点,探讨与研究体育特色学校创建的主体要求,认为阳光体育在发挥体育的身心功能;丰富学校体育素材资源,打造校本课程建设,奠定学生终身体育观念的形成, 指导体育特色教育学校建设。  [关键词]阳光体育;健康第一;体育特色;建设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与否是事关一个国民素质的大事,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我国自1985年起至2005年先后5次进
期刊
[摘要]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是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课堂教学中设计有效的活动,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才会真正的喜欢数学。  [关键词] 数学;活动;高效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设计有效的课堂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能力,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
期刊
[摘要]目前,新课程改革已初见成效,新思想、新理念、新教法得到广泛认可,然而,不少农村中小学,教师主宰课堂的现象依然存在。我们期待着:农村中小学能不断创造个人性化的、生命化的课堂,让阳光普照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深处。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新思路一、编写优质的教案  实行课程改革后编写教案、制订教学目标的出发点是根据培养学生成长的要求,传授教材知识目标。课程标准是针对学生的学习而制订
期刊
语文课堂教学是实施语文素养教育的主阵地。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让学生的语文素养有所提高,主要看课堂教学效率如何。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生在掌握知识的道路上,没有迈出哪怕是小小的一步,那对他来说,这是一堂无益的课。无效的劳动是每个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的最大的潜在危险”。真正的小学语文课堂应该是高效的课堂,是探究的课堂。那么,什么是高效课堂呢?我认为,高效的课堂是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
期刊
在长期的教学中,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始终处于不放心、不放手的强化训练,无论是识字、写作、还是阅读都是施行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认为似乎这样才能让学生达到教师所期望的目标。岂不知,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这种教育教学方法实在是一种落后,不太实际的教学方法,大大束缚了学生的思想个性,阻碍了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因此,在近几年的教学活动中,我努力改变自己以前古老的作法。把学生们放在教育教学
期刊
[摘要]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的第三单元收录的说明文基本上与建筑园林、名胜古迹有关,有效地教学可以增强学生对说明文的准确认知,让学生开拓视野,激发民族自豪感。在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以“导游”的身份,用多种形式进行说明文写作实践,实现阅读与写作整合可提高教学实效。  [关键词] 说明文阅读;写作;提高实效  在多年的语文学习和文学阅读的积累过程中,学生们对叙写人物故事、表达情感等方面都有相当丰富的语言基
期刊
[摘要]曾听过俄罗斯的一句谚语:“不是蜜,但它可以粘住一切的是语言。”优美的课堂教学语言如春风化雨,常常能使学生如沐春风,获益匪浅。从根本上讲,课堂语言艺术是一种智慧,一种激情,一种文化,而不是单纯的技能或技巧。它是教师人生感悟、社会历练、求索研究、探索创新之后对人生、对社会、对语言、对教学感知集成后的一种新境界的言语行为。它和教师素养、思维方式、教学理念,乃至人生态度息息相关,需要教师具有学识、
期刊
[摘要]语文课的探究式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全班活动、小组讨论和个别学习等多种形式和多种手段,积极探索问题,寻找答案并进而采取适当行动的教学活动,是一种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发展学生能力的教育方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探究式学习,其目的是让学生进行主动探索、发现、感悟,从而增强思考力和创造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态度。  [关键词]自主;积极性;兴趣 新一轮基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