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学生思维改革语文课堂

来源 :现代教育实践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曾听过俄罗斯的一句谚语:“不是蜜,但它可以粘住一切的是语言。”优美的课堂教学语言如春风化雨,常常能使学生如沐春风,获益匪浅。从根本上讲,课堂语言艺术是一种智慧,一种激情,一种文化,而不是单纯的技能或技巧。它是教师人生感悟、社会历练、求索研究、探索创新之后对人生、对社会、对语言、对教学感知集成后的一种新境界的言语行为。它和教师素养、思维方式、教学理念,乃至人生态度息息相关,需要教师具有学识、智慧和激情。
  [关键词]飞思维;相机鼓励;诱导点拨;给予肯定评价
  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未来的希望,要想使学生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就离不开知识,离不开对语文的学习,更离不开学生课堂上的表现力。俗话说,语言是思维的外衣,语文教学离不开对语言的修炼,因而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
  那么,如何才能在语文课堂中使学生的思维插上翅膀,得到有效的训练呢?
  一、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
  要尊重学生,建立新型平等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就要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做学生真正的朋友。只有这样的教师在学生中才具有亲和力才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和尊重。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才会表现的积极、主动、大胆,他们的思维才会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反之,只会招来学生的抵触情绪。
  二、要想发展学生的思维,教师必须有智慧
  真正意义上的教师并不希望学生在一夜之间成才,因为他知道“罗马不是在一夜之间建成”,“长城不是在一年内建造的”。所以,优秀教师总是在于学生共同生活的过程中给予学生深切的期待,这种期待是发自内心的宽容。这其中没有对学生“恨铁不成钢”的焦虑,更没有对学生“揠苗助长”的虚伪。正是在这种期待中,学生不断地积累着教师的知识、情感、个性和方法,感受着教学生活中的智慧、关爱,激励和赏识,在不断的挫折中奋起。在这些活动中,学生的思维才会逐渐的得到发展,他们的创造力才会逐渐得到培养。
  三、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创造趣味性情境
  有人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新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生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所以说,创设趣味性的教学情景是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最佳途径。我认为好的导语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既可以起到联系旧知,又能诱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乃至激情的作用。我在教学《桥》这一课时,我让学生回忆了前几篇课文内容及故事中主人公的可贵品质,从而学习同样歌颂人物精神品质的文章,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巩固了旧知,更激发了他们想知道这一课又时如何体现人物品质的学习欲望。从而使他们能够兴趣盎然的学习课文。
  四、 要及时评价,提高学生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给予及时的教学评价,不仅能激发学生兴趣,调动情感,更有利于对课堂教学气氛的激活。评价的方式可以是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和教师评价等。评价主要以表扬为主,帮助又困难的学生,教师应该注重多鼓励,不批评,对于回答得好的学生,不吝惜自己的赞美,对于回答不正确的学生,应采取合理的方式进行评价。如:你的想法离准确答案只剩一步之遥,再努力一下就会更好的.这样既给予了评价,又没有挫伤学生的自信心;相反,他会更加努力的去思考问题。这也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
  五、要训练学生的思维,就要使课堂教学走上情感化的道路
  要提高教学效率,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师生专注、互动、充满激情。在教室坐惯了的学生即使精神饱满,时间一长,场所不变,也会变得萎靡不振。为了激发学生对每堂课的新鲜感我在教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篇文章时,上课前我准备了纸盒走进教室,学生充满好奇,我让他们闭着眼睛去摸盒子里的东西,并说说是什么,大部分同学不能准确猜出答案,而且猜测更是五花八门。这样做了以后,带领学生走进课文去更加深入地感受海伦凯勒的生活,让学生懂得对现实生活的珍惜。所以,语文老师要不断的 关注学生,不断的创新课堂教学,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激发情感。在一定意义上,我们也可以这样说,语文就是生活,把学生引向生活,把生活带进课文,让学生触摸鲜活的、亲切可感的生活化语文,学生便能感受到语文的生命脉动。
  六、鼓励求异,指向创新方向
  传统的语文教学把教师对课堂的驾驭作为评判一堂课可成败的要素,因此教师为了驾驭课堂,对有利于教学过程的想法加以褒奖,对一些离奇古怪的想法加以制止,于是课堂被教师控制得行云流水般,然而学生的思想只是教师的附庸,学生的思维被禁锢在教师预定的范围之内。多少学生可贵的创新思维就这样被教师也许不经意的一句否定无情扼杀了。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对孩子提出的新见解、新观点、新思路一定要俯下身子“洗耳恭听”,并豪不吝惜地加以鼓励,对孩子任何标新立异的想法都应该像对襁褓中的婴儿一样细心呵护!
  所以,为了孩子的未来,为了民族的未来,语文课堂让我们的孩子畅所欲言吧!让孩子在语文课中放飞自己的梦想吧!
  参考文献:
  [1]马芯兰《小学生创造性学习教学法》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4
  [2]加洛蒂《认知心理学》陕西省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10
  [3]冯忠良《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新出网证 (京)字016
其他文献
历史知识包罗万象,与其它学科相比,高中历史复习过程中有大量的知识需要记忆。知识的记忆是形成技能的基础。在平时的复习教学中,大多数学生最感头疼的问题是历史知识记不住,产生学习障碍,甚至导致厌学,记忆已成为学生的负担。基于此,我认为,记忆历史知识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利用历史教课书目录,加强记忆  历史教课书目录是对历史教材的高度概括和提炼,是学生回顾已学历史知识,拓展联想思维的阵地。对高中学生
期刊
[摘要]一直以来,人们把阅读称作是学生学习中的“灰色地带”,阅读的重要性常常被忽视。然而阅读不仅可以为学习者提供语言输入更是人们进行语言交际的基础,同时阅读也是小学语文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然而,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阅读课堂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普遍弱点,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重视阅读教学势在必行。本文结合阅读的重要性,以及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全面分析了小学语文课堂上的阅读
期刊
英语作为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之一。语言的最本质功能是交际功能。初中英语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初步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而以往的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往住重视语法,词法的讲授,忽略了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课堂上学生的听说机会很少。久而久之,学生感到乏味,兴趣索然,导致大部分学生放弃英语学习。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
期刊
图书馆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公共服务的社会职能,西部民族地区作为传统的文化欠发达地区,图书馆的文化服务显得尤为重要。民族地区图书馆结合地区实际,盘活现有资源,创新服务形式的实践,必将在服务本民族本地区社区、企业的经济、文化、科学、教育发展等方面大有作为。  一、民族地区图书馆向社区开展服务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构成要素,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社区的发展和繁荣上,社区的建设不仅需
期刊
[摘要]运用文献研究法、逻辑分析法,以阳光体育为着眼点,探讨与研究体育特色学校创建的主体要求,认为阳光体育在发挥体育的身心功能;丰富学校体育素材资源,打造校本课程建设,奠定学生终身体育观念的形成, 指导体育特色教育学校建设。  [关键词]阳光体育;健康第一;体育特色;建设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与否是事关一个国民素质的大事,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我国自1985年起至2005年先后5次进
期刊
[摘要]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是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课堂教学中设计有效的活动,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才会真正的喜欢数学。  [关键词] 数学;活动;高效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设计有效的课堂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能力,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
期刊
[摘要]目前,新课程改革已初见成效,新思想、新理念、新教法得到广泛认可,然而,不少农村中小学,教师主宰课堂的现象依然存在。我们期待着:农村中小学能不断创造个人性化的、生命化的课堂,让阳光普照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深处。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新思路一、编写优质的教案  实行课程改革后编写教案、制订教学目标的出发点是根据培养学生成长的要求,传授教材知识目标。课程标准是针对学生的学习而制订
期刊
语文课堂教学是实施语文素养教育的主阵地。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让学生的语文素养有所提高,主要看课堂教学效率如何。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生在掌握知识的道路上,没有迈出哪怕是小小的一步,那对他来说,这是一堂无益的课。无效的劳动是每个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的最大的潜在危险”。真正的小学语文课堂应该是高效的课堂,是探究的课堂。那么,什么是高效课堂呢?我认为,高效的课堂是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
期刊
在长期的教学中,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始终处于不放心、不放手的强化训练,无论是识字、写作、还是阅读都是施行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认为似乎这样才能让学生达到教师所期望的目标。岂不知,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这种教育教学方法实在是一种落后,不太实际的教学方法,大大束缚了学生的思想个性,阻碍了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因此,在近几年的教学活动中,我努力改变自己以前古老的作法。把学生们放在教育教学
期刊
[摘要]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的第三单元收录的说明文基本上与建筑园林、名胜古迹有关,有效地教学可以增强学生对说明文的准确认知,让学生开拓视野,激发民族自豪感。在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以“导游”的身份,用多种形式进行说明文写作实践,实现阅读与写作整合可提高教学实效。  [关键词] 说明文阅读;写作;提高实效  在多年的语文学习和文学阅读的积累过程中,学生们对叙写人物故事、表达情感等方面都有相当丰富的语言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