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扫描C—ALS系统在地下空间数据采集中的应用

来源 :大科技·C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ison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由废弃的地下采空区或渗漏引起的地面沉陷,已成为一种典型的地质灾害,严重影响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为了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查明地下采空区的埋深及分布范围显得十分重要。通过实例,简述三维扫描C-ALS系统在探测地下采空区范围中的应用,探测目的在于确定地下采空区的深度、查明地下采空区的范围,为安全防护和设计施工提供可靠依据。
  关键词:地下采空区;三维扫描C-ALS系统;原理;实例
  中图分类号:TD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26-0226-01
  1 前 言
  废弃矿采空区对于民众生活、政府机构、开发商和采矿公司而言,都存在巨大的现实危害。最严重的威胁在于,由于自然和认为的原因,使得空腔坍塌、沉降和向地表移动。要解决问题,首先必须对这些空腔进行精确的勘查,不过,传统的勘查技术都只能给出二维结果,需要经验进行分析辨识且成本高昂、危险性大、费工费时,很多情况下不实用也不可行。
  2 三维扫描C-ALS系统
  三维扫描C-ALS系统是一种自导航、“机械化”的机器人探针,可进入干燥的废弃(在用)矿内工作区或空腔进行勘查。设备的直径只有50mm,可以置入到直径不低于65mm的预先钻好的探洞中,利用前部微型激光扫描仪,测量空腔的三维形状。
  三维扫描C-ALS系统包含:马达驱动高反射率激光扫描头、3D“导航”模块、摄像头和红外线照明系统、探针延伸件、多心电缆、控制盒、碳素纤维杆,如图1。
  3 三维扫描C-ALS系统使用方法
  先钻直径不低于65mm的竖洞,贯穿待探测采空区;然后将三维扫描C-ALS系统沿竖洞至采空区,每隔2m进行一次导航系统读数并记录;进入采空区后,先用“头锥”摄像头查看是否已经完全进采空区;然后选择“扫描方式”,分为水平和/或垂直和测量间隔模式进行自动激光扫描;扫描数据自动存储并记录;然后将数据导入配套软件进行点云数据整理。扫描方式如图2、图3。
  4 三维扫描C-ALS系统应用
  某房产开发公司要对长沙某处石灰矿矿坑及周边地下采空区进行改造,根据设计方案需要对矿坑及周边的地下采空区进行高精度的测量。传统的测量技术手段无法对矿坑和地下采空区进行准确的测量。我们在本项目中使用三维扫描C-ALS系统能够快速准确地对矿坑和地下采空区进行数据采集。
  5 结 论
  三维扫描C-ALS系统具有:使用方法灵活、体积小,运输方便、360度扫描覆盖范围,没有“盲點”、自动扫描操作、等待时间短、高精度及准确的空间测量等优点。
  参考文献
  [1]三维扫描C-ALS系统说明资料.
  [2]刘博文.露天矿地下采空区探测与治理技术应用与实践.中国煤炭,2017.
  [3]余乐文.地下采空区探测技术研究.中国矿业,2015.
  收稿日期:2018-8-2
  作者简介:孙长迪(1982-),男,山东曹县人,工程师,本科,主要从事工程测绘、权属调查、变形监测、地下管线探测、地下采空区测量等工作。
其他文献
指导学生多联想,并非一下子指望学生联想到有多深奥的道理,或别出心裁的思想方法,这不符合学生成长阶段性的实际.希望在于学生能动脑肯想,并且从平时做起,天天坚持.
期刊
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不再是封闭的知识集中训练营,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而应该是在课堂上我们的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思维得以飞扬,灵感得到激发,愿我们的课堂越加
期刊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脚步,创新科技成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逐渐显现,这种作用不仅附着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于国家、人民安全也至关重要。创新科技成果必须通过产
高职教育有着重实践等不同于本科教育的特殊之处,高职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有待提升。有着智慧宝典之称的《周易》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思想与教育方式,其中作为《周易》最重要的《
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充分利用数学课堂,把它创设成充满活力、魅力无穷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地感受数学美,去追求数学美.从生活经验入手,通过多
当前,现代科学与信息技术发展迅猛,改革创新成为时代发展精神,需要人们具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以及创新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指的是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增强学生的独
实现高质量的就业是目前我国十分关注的事情问题,同时也是世界性难题。国外很多国家为解决这一问题在构建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大量实践证明这是一种行之有效
牛心坨地区是辽河坳陷地质条件最复杂的地区之一,由于储层物性差,储层控制因素不清,优质储层难以准确预测,严重制约了该地区的勘探部署.为了弄清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重点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