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文课内外渗透优秀传统文化

来源 :南北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oo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离不开丰富的阅读实践,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要鲜活于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所以我们应课内外阅读、实践有机结合,最终将传统文化的教学目标落实到内化于心,外化于人格培育上。
  【关键词】语文  课堂  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20.048
   一、在语文教学课堂有机渗透优秀传统文化
   (一)充分利用语文教材中插图的艺术美,让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鲁迅先生曾经对书籍的插图有过精辟的论述:书籍的插图,原意是在装饰书籍,增加读者兴趣的,但那力量,能补助文字之所不及,所以也是宣传画。教科书中的插图除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其理解语言文字,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打开小学语文教材,传统文化元素扑面而至,大气磅礴的山水写意画、精巧逼真的传统剪纸、中国风浓烈的扇面造型、戏曲装扮的京剧人物……教师在授课时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欣赏这些教材中的插图,简单了解插图蕴含的意思。
   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口耳目》识字课时,教师应借助京剧脸谱理解“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的含义,同时也要简单了解京剧脸谱中不同的颜色代表什么含义。虽然小孩子在课堂上只能粗浅的了解,可是有朝一日在现实生活中在遇到京剧脸谱的时候,他们会主动去了解、研究,祖国的优秀文化就这样根植童心。
   再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春夏秋冬》时,让学生充分感受中国风浓烈的扇面造型带给我们的美感,从而激发我们欣赏美的能力,同时与教材対韵的传统识字形式相互映衬。
   在教学诗歌《江南》时,引导学生接图理解鱼儿在莲叶嬉戏的情景的同时学会观察这个图画和我们平时的蜡笔画、水彩画有什么不同,让学生了解这是水墨画,在让同学们欣赏优秀的水墨画作品,在了解祖国文化的同时,能唤起学生学习画画的兴趣,教育的艺术在于唤醒;《字谜》一课采用了一幅儿童逛传统灯会猜灯谜的画面,洋溢着浓浓的中国传统节庆气氛……为猜字奠定了基础。
   (二)教学时要善于运用传统文化经典构建课堂
   我们的语文教科书中有大量的经典篇目的节选,例如,教学统编教材一年级语文下册中的识字课《姓氏歌》《人之初》《古今对》,它们由传统蒙学《百家姓》《三字经》和《声韵启蒙》改编而成,配图则采用了中国画,图文风格和谐统一。在识字的过程中通过字理识字等方法,让学生了解汉字表意文字的特点以及音形义结合的规律,既有利于儿童学习汉字,又有利于激发儿童热爱祖国文字的情感。
   在教学《姓氏歌》时,我们可以将传统文化贯穿教学始终,开课时我们可以这样介绍:“我姓郭,我爸爸姓郭,我爷爷姓郭,我太爷爷也姓郭……”引导学生从中发现,姓氏实际上代表了家族血缘的传承。课堂结束之前我们可以出示《百家姓》让学生在众多姓氏里找到自己姓氏的站位,激发他们对自己姓氏的自豪感,与此同时也能唤起他们主动背诵《百家姓》的欲望;通过学习《人之初》《古今对》,启发孩子感受国学文化严谨的结构、斐然的文采、丰富的内容和文以载道、德知兼论的内涵特色。
   二、在课外阅读中让优秀传统文化悄然为人生奠基
   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不止局限于课堂,更多的应该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进而延伸到孩子每一天的生活和生命体验中。小学一年级设置了“和大人一起读”栏目,二年级设置了《我爱阅读》栏目,直指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让孩子一上学就喜欢语文、喜欢读书。校园、家庭、社区都是阅读的“芳草地”。
   在教学二年级下的第五单元时,教师围绕“思维方法”这个训练主题学习内容浅显,寓意深刻的《坐井观天》《寒号鸟》《我要的是葫芦》,通过体会课文讲述的道理,学生能联系生活实际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学会一些思考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阅读《我爱阅读》中的《刻舟求剑》,同时布置阅读作业,让学生课外阅读寓言故事,并能读懂故事中阐述的道理。
   如:教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的《我爱阅读》中的绕口令《分不清时鸭还是霞》,通过让学生课内把绕口令读正确、读流利,并图文对照想象绕口令描写的有趣场景,有节奏、快速地朗读感受绕口令的趣味。感受祖国传统的语言文字游戏的奇妙,通过开展绕口令比赛,激发了孩子们課外阅读绕口令的兴趣。
   教学二年级上《曹冲称象》一课时,通过感受人物形象的同时激发孩子们读名著的欲望,使同学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人文魅力。
   三、在鲜活的实践活动中落实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语文教材中以传统文化“朋友”、“家国”为关键词设计的专题活动很多,教师要依托语文教材,积极组织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如口语交际、朗诵、演讲等,拓宽学生语文学习的路径和方式,使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鲜活于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学校每学年进行一次大型的经典诵读活动,我们可以在诵读的过程中感受经典带给我们的人文熏陶,在表演和观看的过程中让学生受到礼仪方面的教育,最终传统文化的教育目标落实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上。
   教学口语交际《商量》一课时,让学生了解在需要别人帮助、当自己拿不定主意、与别人意见不一致时,就要与别人商量解决问题。学生结合示例,提示与别人商量事情时的几点注意事项,尝试着用恰当的语气,有礼貌地沟通,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意见不同时不勉强他人。通过交际学生能感受到与别人商量事情时,如果能把自己的想法说清楚,同时语气恰当、态度诚恳,就可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商量不成也是很正常的结果,即使没有商量成功,我们仍旧要对别人有礼貌。一个看似简单的口语交际蕴含这这么深厚的传统文化教育,我们的教师只要用心挖掘,就能使学生在课内外受到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染。
   总之,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语文教材,认真解读教材,了解教材背后厚重的传统文化背景,发挥教材特点,再有意识地延伸至课外,真正让传统文化在孩子的心中生根发芽。
其他文献
我室在常规体检工作中发现2例血小板异常减少而无临床症状者,反复JIA检查确定为血小板假性减少,避免了临床误诊,也避免为体检者造成无端损失,现作如下报道:此2例1例是健康体检,男,43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创新科技都进入到了我们的生活,教育事业也不甘落后。在这篇文章中将提出一系列教学方案,详细讲述怎样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微视频,以此来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水平和思维能力。  【关键词】微视频 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21.045   微视频的出现为数学教学注入了新
本文对宁夏灵武农场奶牛场1992~2002年292头奶牛的胎间距进行了系统调查,分析了该场奶年胎间距的变化情况,总结了影响奶牛胎间距变化的主要因素,并提出具体对策.
该文对宁夏高速公路绿化工程管理模式进行了总结,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见解。
【摘 要】初中阶段体育学科的教学不仅是为了提升学生初升高时的体考成绩。更是因为在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最为关键的阶段,适当的体育锻炼对学生的体魄强健大有益处。所以无论从哪一方面考虑,初中体育教师都需要制定具有高效性和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多媒体工具 兴趣引导 教学意义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9.04
详细介绍了地下式槽、砖槽的建造技术,并分析了应用效果。
<正>网络灯光控制系统是一项技术成熟、系统完备的灯光控制的系统集合。灯光网络控制的基本原理是将灯光控制信号(如DMX512信号)由DMX终端设备打包映射为标准的以太网信号在
【摘 要】生物是高中阶段学习重要构成,尤其是对于理科生而言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科目,但是就目前高中生物教学现状来看,很多教师没有意识到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为了改善这一现象,本文也就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进行了具体的概述。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 阅读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
2003年开始,固原市连续五年每年进行大规模人工捕打鼢鼠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人工捕打鼢鼠269万只,有效的扼制了鼢鼠严重危害的局面。本文对近5年防治实践进行总结,分析防治工作
【摘 要】核心素养是学生的一种综合性品质,突出表现为发现和解决现实生活问题所需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和知识能力等。这些素养形成于不同学科的学习过程,具有高度的综合性。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四个方面。对教师专业发展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本文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的新一轮课改,梳理高中教师专业发展路径,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核心素养 高中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