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运动性疲劳形成和恢复过程ECoG的动态研究

来源 :体育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o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记录并观察大鼠在一次力竭运动过程及恢复期皮层运动区皮层脑电(Electro-corticogram,ECoG)的变化特征,揭示运动性疲劳形成的中枢机制。方法:通过神经电生理学皮层脑电记录方法,记录大鼠在一次性力竭跑台运动过程中及恢复期皮层运动区的ECoG,动态分析运动性疲劳形成和恢复过程中ECoG频率谱、功率谱的变化特征。结果:大鼠在一次性运动疲劳的形成和恢复过程中ECoG特征会发生显著变化,运动状态下ECoG功率谱总功率显著高于安静状态(P<0.05),在6~9Hz频段出现密集的高能量分布;大鼠疲劳状态下运动ECoG功率谱频率分配与非疲劳状态下运动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现为δ波比例显著增加,而α波比例显著下降(P<0.05)。力竭即刻频率分配与运动前安静状态差异显著,表现为δ波比例显著增加,θ波比例显著下降(P<0.05),但在30min恢复期后,频率分配恢复至运动前的状态;在力竭运动过程中大鼠ECoG功率谱重心频率逐渐向低频迁移,在力竭前10min显著低于运动前水平(P<0.05),当运动停止后,重心频率即向高频迁移,30min即恢复至运动前水平。结论:运动性中枢疲劳的形成是一个连续累积的过程,大鼠ECoG在运动性疲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均伴随着δ节律比例的显著增加,提示,慢波δ节律可能是运动性疲劳的重要中枢机制之一。同时,运动疲劳所导致的ECoG变化恢复非常迅速,运动停止后短时间内(30min)即能得到有效的恢复。
其他文献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的交互手段越来越多样化,对身份鉴别的要求随之越来越高。生物认证技术基于人们自身的生理和行为特征进行身份鉴别,以其独特的优势,日益显示出它的价
如今,网络让学生更快地获取信息,极大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使与世界任何一个角落的人交流成为可能。与此同时,网络也让尚未真正步入社会的他们直接面对色彩斑斓的社会生活。
针对黄土高原存在的土壤干层现象和部分人对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成果产生怀疑的问题,本文以黄土高原自然环境相对较好的关中平原为研究区,应用野外钻孔采样测量土壤含水量和
<正>网络社会以虚拟、自由、多元、开放著称,网络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制造信息垃圾、无聊骚扰、恶意中伤、辱骂恐吓、庸俗淫秽等道德失范现象。网络社
阐述了生物能源当前在国内外的开发及利用现状,对生物能源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多角度深入的分析和思考,并在此基础上,对今后加快我国生物能源产业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结合"两型"社会及现代农业建设的需求,本刊联合湖南省循环经济研究会围绕"循环经济与现代农业"主题,组织了本次笔谈。李明贤教授就我国低碳农业发展面临的技术锁定与替代策略
<正>作为一名艺术家,黄永玉最初引人注目的亮相,是在抗战胜利后的上海。结束八年独自漂泊,黄永玉携妻子梅溪于一九四七年年初走进上海。当时,他还不到二十三岁,未来将翻开崭
国际法的主体应随着国际关系的发展而发展,其性质取决于国际社会的需要。尽管传统上国家是国际法的唯一主体,但从二战后国际法出现大量有关个人的内容来看,个人已在一定限度
应用ISSR分子标记方法,以96份有代表性的韭菜资源为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为韭菜品种创新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从77条ISSR引物筛选出20条多态性好的引物,通
以草鱼为对象,研究了不同发育阶段的消化酶活力及其昼夜变化规律。结果表明:60d组的草鱼肝胰脏及前、中、后肠消化酶活力高于30d组和150d组的;肝胰脏及前、中、后肠蛋白酶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