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之以渔,渔之以思”的实践案例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j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当下的中考题越来越体现出它的智慧所在,这种智慧不仅表现在题目的科学、合理、缜密上,还表现在他的引领性、启发性。这种通过考题来指导我们教学方向的方法,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能力,促进学校教育价值的最大化、最优化,而教师则需要用智慧与情怀去做好我们的教育事业。
  引出案例并分析失分原因
  教学背景:2017年南通市中考题第9题,用高速摄影机拍摄子弹射穿鸡蛋前后的两帧画面(如下图)。已知拍摄两帧画面的时间间隔为6.0×10-4s,则子弹的速度约为()。A.80m/s ;B.180m/s ;C.280m/s ;D.380m/s。这道看似简单、熟悉的情景,却让很多学生失分,也再次启发了教师反思。笔者借助此文和大家一起分析、反思,以此促进教学效果的优化。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很难预料这道题目会失分,而学生真正失分的根本在于没有准确的把握去估测一枚鸡蛋的大小。在考试的过程中,学生面对答案,一直在纠结一枚鸡蛋到底是6cm还是8cm呢,学生在反复纠结的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无奈与无助,眼睁睁的看着分数失去。
  失分下的反思
  面对这种现象,我们需要反思。准确的说,反思的不是学生,而是我们老师。
  首先,反思目标定位。长度测量的教学目标很多教师都定位在测量中,将很多的时间与训练都花在测量中,其实在测量以前,我们都忘却了一个小的细节,那就是单位的导入,在单位导入前,我们都会让学生去感受“对比”,最终发现我们需要一个公认的标准是非常重要的。而在这,学生已经学会的了对比,与一个标准去对比,更容易比较物体的长度、大小、关系。学会对比就是本节课的一个隐性教学目标。其次,反思能力达成。我们的教学目标是测量,而从广义角度去分析,测量不仅仅要学会用刻度尺去估测,会估读,还要学会估测,即在没有测量工具的前提下,我们可以采用估测的方法来达成对已知物体的长度进行估测,而估测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大小就反馈了学生估测能力的强与弱。而这是学生一项能力的体现,也是学生固有科学素养中的一项。最后,反思能力提升。目标锁定了,我们需要反思应该采用什么样的形式来提升学生的这项能力,即应用,在这种运用“对比”去估测,再用估测到的长度大小去解决速度、压强、质量、密度等常见物理量的计算。为此,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还要去训练“对比”,及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持续的、有意无意的对其应用下的再应用进行不断的训练和实践,真正将这种技能转变成学生的一种能力。
  反思下的成长
  学会反思,并在反思下成长,不但能促进课堂效率的优化,而且能促进学生成长速度的增长,也能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成长。面对这些成长,我们需要让课堂经历更多的思维和生长。
  物理思维的经历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我们需要让学生充分经历这么一个思维,那是基于实际问题的思维。我们在课堂导入环节,很多教师都会采用让学生来参与一个活动,那就是请同学们不用测量工具来比一比我们用的课桌的长和宽,哪个长度更长一些,学生都会用手臂、书本来比划,也有学生用自己拇指和中指间的最大距离来对比,即平时所说的“一拃”。而对此,教师又会追问学生,小明和小华两个同学的桌子的长度又是谁的长呢?每位学生都会报告自己的测量大小,小明说5拃,小华说是4.5拃,那么,此时是不是小明的桌子长度要比小华的桌子长度更长一些呢?此时,学生发现小明的“一拃”和小华的一拃不是同一个“一拃”,因此,无法比较,学生的思维中就会出现,我们需要用同样的“一拃”才能辨别出来。即这一个“同样”自发的萌发在学生的脑海中,也正是因为这个“同样”,让学生感受到在测量的过程中需要有个标准,在国际通用,就需要有个国际通用的标准,在几个人逐渐对比,就需要有一个大家都公认的标准。
  能力提升的感悟 在能力提升的環节,我们再一次分析估测本质。学生要去估测一个已知物体中的某一物理量的长度时,我们还是回归到“对比”与“标准”中来,无论是直接目测还是比划着估测,都需要建立一个“对比”的思想,并寻找一个“标准”来估测。比如,在估测一枚鸡蛋长度时,学生先在脑海中呈现鸡蛋的形象,然后再去脑海中寻找一个“标准”,来和鸡蛋长度对比。比如,学生铅笔盒的宽度,橡皮和圆规的长度等,通过“对比”再去估测或者测量铅笔盒宽度、橡皮长度等物理量的大小。
  在平时的训练中,我们要引领学生善于观察,适时应用,让这种观察、对比、思考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一种素养。比如,在功率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会有一个测量功率的活动,此时就存在长度、高度、时间的估测;在压强的教学中,就有压强的估测,此时就存在面积、压力的估测等等,这些估测的行为是常态化的,是基于陌生情景下的能力再应用、方法再训练。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能力的真正提升,并在提升中,真正促进学生的再生长、可持续提升。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海南中学)
其他文献
<正> 一、八年来经济改革的基本成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发展到城市。城市改革,从扩大企业自主权入手,扩展到各个经济领域。从工业扩展到商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从分配领域、生产领域,扩展到流通领域;
<正>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承包经营责任制作为一种新的经营模式,已愈来愈被人们所接受。但对承包经营者个人收入量的研究,还很不够,亟须有一个科学的方法来对承包经营者的个人收入作量的规定。一、现行计算承包经营者个人收入方法的弊病目前,全国关于承包经营者个人收入的计算一般都是依据《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的。但这个条例只是原则地规定:企业经营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体育学科的好习惯,就是要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运动健身的习惯。据调查显示,能积极参与锻炼的学生约占35%,而被动参与锻炼的达60%,不锻炼的约5%。国家一直强调的每天锻炼一小时,仅靠体育课远远不够的,学校可以建立体育兴趣小组、健身俱乐部、体育文化社团等,但开展哪种形式的活动,都要以扩大学生参与度为主,从点滴着手,培养学生热爱体育运动的好
<正> 一、多样化:从单一的主食向多品种主食发展。二、多功能化:除营养丰富、美味可口外,还兼有治病之功能。三、组合化:根据各地人口的口味、习惯及营养需求,按比例搭配成各种食品。四、方便化:适应快节奏生活
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是陕西师范大学张熊飞教授始创的中小学学科教学理论,其基本内容包括:诱思教学思想论、三维教学目标论、探究教学过程论。张熊飞教授认为:“教学模式是教学过程中各个基本要素定型化的特定操作程序。”他在分析了教学过程中的六个教学心理要素(情意、体验、同化、观察、思维、迁移)和五个教学行为要素(情境、活动、反馈、探索、研究、运用)的作用与相互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设计教学过程的基本思路—
<正> 企业承包企业的出现,是承包制的一个具有深刻意义的新发展,它体现了“优胜劣汰、扬长避短、保护竞争、促进联合的原则,有利于用经济办法打破地区封锁和条块分割,使企业得到扩大生产能力的条件和更新改造的机会,使企业开始了自觉的自我调整。本文仅就企业承包企业的几个理论和实践问题谈点认识。
<正> 经营和管理是不是一回事?有人说,经营就是管理,管理也是经营。也有人认为,经营包括管理。还有人认为管理包括经营。这种概念上的含混不清,是不利于经济理论研究和经济管理工作的。为此,有必要对经营和管理从概念、相互联系与区别等方面进行一番认真的辩析。(一) 所谓经营,就是企业根据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对企业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所作的战略决策,以及为获得更大经济
读书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叫做自发的读,这种阅读随个人兴趣产生,无计划、无目的,也不受外力影响;第二个层次叫做自觉的读,这是伴随自己的认识和觉悟而产生,已形成一定习惯的阅读;第三个层次叫做自主的读,这是一种丰富人生经历的阅读,是丰盈自己精神世界的阅读,它可以提升素质、涵养气质。笔者所在学校是红领巾小书房和故事教育的特色学校,这些都和读书成长有关。  播种“读书成长”理念  大多数人往往只停留于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