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秦派开篇之作二胡曲

来源 :当代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xiu4hb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迷糊调这首曲目1958年出自鲁日融老师之手,主要风格为秦派曲风。了解迷糊调的背景,分析迷糊调的演奏技巧及弓法和作者想要抒发的情感,逐段分析并知道以什么为素材,并深入分析知名演奏家闵慧芬、于红梅、严洁敏的不同演奏风格和技巧。简析秦派曲风及今后的发展路程。鲁日融老师的带有风土人情的创作令人惊叹。
  [关键词]迷糊调;秦派;演奏技巧及弓法素材;闵慧芬;于红梅;严洁敏
  [中图分类号]J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8)06-0123-02
  一、简析曲子大概结构
  业师鲁日融先生,开创了秦派二胡曲风,《迷糊调》为先例。“迷糊”又叫作“眉户”或者“曲子”,是陕西关中地区广为流行的一种民间说唱音乐,它既有民歌的因素,又有说唱和戏曲的特点,表现为具有故事情节和叙事性表演。曲子中分为三大段,第一段为小快板,曲调轻快、明朗有活力。(以剪剪花为素材)第二段为慢板,带有叙述性,旋律悠扬婉转,具有抒情性。(以慢西京为素材)第三段,压缩的第一段,再现,最后曲终。以下分析最具代表性的选段,分析技巧弓法和指法、写作手法等。
  二、分析曲例弓法、指法及演奏技巧
  第一句运用了滑音、连音、重音,凸显了本曲的主题和风格,陕北地区的豪迈和浓浓的民风,5、#4运用了回划,诙谐巧妙,第五小节加强了语气,层层递进,运用叠音,同时渐强。出弓时要快、准、狠,重音强调,手腕灵活运动,弓段适当加大。
  第二句第二小节,使用上滑以及下滑,也可以说是回划,本曲的滑音都在三度下滑音型里,比如fa-mi-re,si-la-sol,演奏时用三指由do下滑到偏低的si,再回到降si,然后再下滑到la,这一系列的动作都是在一瞬间做出来的,所以演奏时要掌握好分寸,尺度距离不宜过大,过大的指距会使音不准,手指尽量放松才能达到曲子委婉动听的效果。鲁日融老先生很巧妙地分配了滑音的位置,所以我们在演奏中不要随意多加滑音,以免让人产生腻烦之感。
  本段采用拨弦演奏技法,使曲子更富有活力,更生动,第一、二、五、十三、十四小节,用的是单拨演奏法,即在拉奏间歇中间用左手钩拨琴弦,因为这种演奏方法拨的是空弦,所以音响效果比较鲜明。如果在这里使用了双拨,音色会因为弓子的摆放位置而不同,声音有可能会浑浊而不清晰,单拨可用指甲刮奏琴弦,提高音色。
  从第五小节开始,mp中弱,我最喜欢的一部分,给我的感觉是开启了新的一段,重新叙述一段故事。演奏速度放慢,弓子尽量使用中断,用拉弓开始,1回划更有韵味,把握好变化音的演奏。222的演奏和111的演奏(也就是本例子的第一个和第二个小节)要有力,渐强,清晰演奏,弓子甩开拉,凸显陕北人民的豪放和热情。
  了解苦音和欢音的区别,欢音曲调音节为sol-la-si-do-re-mi-fa↑-sol,而苦音的音阶如下:sol-la-↓si-do-re-mi-fa-sol,欢音的骨干音为mi、la,苦音的骨干音为fa、si,这两种五声性七声音阶形成了秦派二胡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在谱例中很显而易见,无论是欢音还是苦音,si和fa都影响着乐曲的旋律和风格。在陕北风格的一些曲子里,同样也存在着这样的情形。
  揉弦也是本曲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技巧,它可以使音色美化,调整音律,对抒发感情有很重要的作用,这里通过运弓力度的变化和轻重揉弦的对比,使音乐跌宕有致,富于活力。由此可見,无论在处理轻揉、重揉或是慢揉技法时,必须始终围绕特性音和骨干音进行,方能准确地表现出陕西风格乐曲的特色。7和1都要加入揉弦技巧,1可以运用回划的手法,弓段不要太大,适当即可。
  tr为颤音,又叫打音。在乐曲中手指要抬高,打音要清晰,要连贯,声音要逐渐变弱,打音是要记得换气,才能充分保持连贯性。运用保留指,5不动,6持续打,这样做是为了乐曲的音准准确性。这个打音也模仿了陕北人民的唱腔,形象生动。所以说器乐和声乐其实是相通的。
  三、乐曲的风格与特点
  乐曲经过呈示、对比、展开和再现,并且吸取了戏曲板胡的揉滑、回滑、压揉和近似吟唱的韵律技巧,将原本很简洁的曲子注入了新的思想和技艺,从而达到全曲的对比统一,风格浓郁,技法新颖,构成一首独具西秦风韵的二胡独奏曲目,成为“秦派二胡”的开篇之作。
  四、分析三位著名演奏家的演奏技巧和风格
  闵慧芬大师,在乐曲的开头刚劲有力,收尾干净;于红梅老师在开头比较柔,不像闵慧芬大师那么有力;而严洁敏老师则在5的尾音拖得比较长,收尾不利落。闵老师在本段第一小节,6161使用了分弓的手法,加强了力度。于老师和严老师则都使用了连弓演奏,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各有各的优点。 于红梅的演奏风格很真实很细腻,很感人,充满激情,能做到人琴合一的境界,对艺术的内涵有较完美的诠释和独到的艺术见解,她比较注重音乐演奏艺术领域的研究,并对新的音乐、新技巧进行大胆的尝试,形成自己的演奏风格,她的音色比较圆润醇厚,技术娴熟,所以在表现这首乐曲的时候,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打破传统的演奏法,在曲谱很多处奏出自己的见解,该连弓的时候就连弓,该分弓就分弓。 闵老师的演奏风格热情但又内敛,动人而不媚,哀怨而不伤,情感气势与神韵合一。在演奏这首曲目时,她倾注了自己所有的感情,有人说,即使是休止符,闵老师也是有感情的。她的演奏最真实最质朴,和鲁日融大师的作曲风格相像,不炫技不浮夸,正好完美地适配了这首曲子,在观看录像时我发现,现在有一批技术比较高超的二胡演奏家,演奏《迷糊调》这首曲目时的状态和感染力无一人能超越,全曲陕北味道很足,滑音、揉弦运用得恰到好处,老一辈的演奏家是永远的里程碑! 严老师演奏和本人一样专注,有气场,带得动人们的感情。在《迷糊调》这首曲子中,严老师又有独到的见解,她注重每一个尾音的处理,每一个滑音的技巧,以及段与段之间的联系,把得住开头,藏得住结尾。不同的演奏技巧和方法会给听众不一样的感觉。在自己演奏本首曲子的时候,我认为最主要的是处理好滑音,有时候滑音过多或者过少都会听起来不舒服,掌握好度,手指呈放松自然状态,不紧绷,这样演奏出来效果更好;再一个我认为需要着重处理的是本曲中所有的揉弦,例:4的处理,要压揉,手指上下晃动,一定要细腻,揉弦要揉出韵味,前面的音本分演奏,不过分炫技。还有一个曲中快板处的拨弦,一定要拨得清脆有张力,模仿敲鼓的声音。
  五、秦派曲风的形成和发展
  为什么鲁日融先生会创作出秦派曲风呢?鲁日融从学生时代开始,曾与农民一起劳动,向民间艺人学习秦腔、信天游等地方音乐,培养了他的民间音乐功底,经过自己不断探索,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音乐曲风。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他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苦读、苦练、苦斗、苦求了40多个春秋,才催发了他的才华和成果,就是这片土地培育了他的品格。他以西安音乐学院为“阵地”,伴随着艺术教育制度的重视,设施的不断完善,秦派二胡曲风如虎添翼迅猛发展,这是秦派二胡最重要的成因。秦派曲风已经走出陕西,走向全世界,一些有艺术素养的庞大群体,外省人早已把这一流派艺术远播到祖国世界各个地方,正以崭新的思想和观念来传播创造这一流派艺术。我们从中可以窥探出我国民族器乐艺术50年来飞跃的发展历程。
  结论
  纵观鲁日融的二胡曲创作,比较突出的特点是:风格独特。他并不是把简单的民间音乐移植到二胡之上,而是有所选择,有所升华,把陕西的秦腔、迷糊、秧歌等运用于二胡音乐中。所以说,二胡这种乐器具备本身固有的特性和规律,应发扬它的特性而不背其道而行,我们应努力探寻适于它表现的民族音乐,需要我们在音乐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探索,创作出独具民族特色的二胡作品。在演奏方面,我们应注意每一个音乐记号,要充分地表现出来,关于弓段弓法要选择自己最合适的,指法也是因人而异,演奏出属于自己的一套二胡风格,在演奏时多思考多琢磨,勤问勤学勤练。
  [参 考 文 献]
  [1]乔建中.秦风、秦韵、秦派——二胡《秦腔主题随想曲》散议[J].人民音乐,1995(09).
  [2] 朴东生.“秦派二胡”与鲁日融——贺《鲁日融二胡艺术》[J].人民音乐,1998(06).
  [3]鲁日融.秦派二胡的形成与发展[J].人民音乐,2012(03).
  [4]金伟.“秦派二胡”艺术的形成、发展、风格特点及演奏手法[J].秦派二胡曲论,2009.
  (责任编辑:崔晓光)
其他文献
[摘要]蒙古族英雄史诗文化和郭尔罗斯民歌文化都是比较古老而又有特色的民族文化。目前,蒙古族英雄史诗文化和郭尔罗斯民歌文化都面临着文化流失的现状。在高师声乐教学中应该吸取这二者的精华,将蒙古族英雄史诗文化和郭尔罗斯民歌文化纳入教学课程,将二者的文化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关键词]蒙古族英雄史诗;郭尔罗斯民歌;高师声乐教学;传承  [中图分类号]G61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
期刊
[摘 要]多元且有底蕴的中华民族文化,塑造了绚丽多姿的音乐风格。古典诗词与音乐元素融合在一起的音乐形式更为别致的诠释了历史沉淀下的古诗词艺术在浩浩长河中历久弥新、鲜活的艺术形象。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其独特艺术魅力,特别是在演唱和教学方面更是给广大声乐爱好者以启迪和思考。笔者将以古诗词艺术歌曲《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为例,从古诗词的歌词、旋律、演唱等方面对古诗词艺术歌曲的艺术特色进行分
期刊
[摘要]  中小城市社会钢琴教育近年来有了很大的发展,钢琴教育发展日新月异。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教师的教育能力问题、师资匮乏问题等严重影响社会钢琴教育的发展。因此如何使社会钢琴教育更好地发展是社会钢琴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要增强社会钢琴教师学习意识,切实提高社会钢琴教师的钢琴演奏能力和钢琴教学能力,解决学生和家长对于钢琴学习存在的问题,尽可能减少钢琴学习中的辍学人数等,解决目前社会钢琴教学存在的问
期刊
[摘 要]当前社会出现“乐器学习热”这一现象,而促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本文从内驱力的角度出发,以奥苏贝尔成就动机理论为基础,通过思考内驱力对于小提琴学习的价值及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在一定程度上对小提琴的学习的作用。并提出在小提琴的教学中应当注重“引导性”的教学、“展现性”的平台及“鼓励性”的评价。  [关键词]认知内驱力;自我增强内驱力;附属内驱力;小提琴学习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浪漫主义时期的作曲家喜欢用钢琴小品的形式来表现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而以威尼斯船歌风格为基础创作的钢琴小品,肖邦之前最著名的就是门德尔松《无词歌》中的三首“威尼斯船歌”。肖邦不仅是第一个用“barcarolle”来命名他这首唯一的船歌体裁作品,而且把体裁原来的单三部曲式扩展为规模更宏大的复三部曲式,使其承载了更多的音乐内涵。  [关键词]钢琴教育;肖邦;《船歌》  [中图分类号]J65[文献
期刊
[摘 要]《长相知》是诗歌和音乐的完美结合,以抒情的方式集中性的反映出社会生活,采用丰富的情感传达主人公的思想。《长相知》改编为歌曲,为当前的古诗词歌曲创作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借鉴意义,其本身的艺术处理手段充分结合了现代声乐技法,将技巧和情感进行完美融合。本文主要是从《长相知》的基本情况分析入手,针对《长相知》中所表现的艺术处理手段进行全面细致的说明和介绍,并提出了《长相知》为古诗词歌曲艺术处理提供的
期刊
[摘 要]网络的普及与发展,给音乐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最新的教学理念,最优秀的课堂教学设计,只须轻轻点击鼠标即可获取。这样让许多教师在教学中过于依赖网络资源,习惯于照搬网络上的教案、课件,音乐教学缺乏自己的思考和个性。本文试着从课程标准出发、从音乐本体出发、从教师自身出发探讨“开启音乐课堂教学的原创性”的途径。  [关键词]音乐;教学;原创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
期刊
[摘要]演唱歌剧会给演唱者的歌唱表演提供一个良好的锻炼平台,歌剧在音乐之外从另外的角度为演员提供了丰富的表演空间和艺术想象,不同的歌剧需要演唱者具备不同的表演风格。歌剧的演出对演唱者提出更高层面的要求,只有演唱者不断增强自己的综合素质,才可能在歌剧表演中更加灵活、出彩。  [关键词]歌剧;想象;表情;风格;肢体  [中图分类号]J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8)06
期刊
[摘要]本文以海南黎族音乐的研究现状为切入点,就黎族音乐的研究论域及成果进行缕析,且提出当前黎族音乐研究存在的问题及不足,并就黎族祭祀仪式“老古舞”音乐为例来阐述仪式音乐的学术价值。  [关键词]黎族音乐研究;老古舞;仪式音乐  [中图分类号]J6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8)06-0016-02  黎族是海南最具代表性的少数民族,尽管它没有自己的文字,但黎民善歌舞
期刊
你的烏发散开在我头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