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及构想探究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nggo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伴随信息技术急速的发展以及经济贸易全球化趋势的加深,新时期环境下的大学生在心理的发展上表现出了极强的时代感。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下,科学合理地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分析了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应途径。
  关键词: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心理健康教育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
  (1)心理素质不够高,自我定位不准确。大学生因为极易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他们不能形成稳定的思想,而经常会因为一些很小的挫折而感到苦恼与困惑,进而导致情绪变得极其低落,不能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进行正常的学习。新时期的大学生对于自己的评价不是过高就是过低,自我评价过高的学生对任何事情都抱有一种不以为然的态度;而自我评价过低的学生在很大程度上都在怀疑自己的能力。如果大学生不能形成正确的自我定位,就会严重阻碍自身的发展,而且还会导致出现各种心理困扰。
  (2)内心敏感,人际关系差。面对新的环境,初入校园的大学生往往不能在短时间内适应这种情况。大学的学生大部分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各自之间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以及生活习惯,因此在交往上就存在了很多困难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学生可能因为交往技巧与个性上的问题,不敢主动与教师或同学交往或交流,有的学生甚至还会产生猜疑、紧张、落魄,甚至是自卑的情绪。另外,大学阶段是学生社会化的重要时期,也是形成健康心理的关键阶段,如果能够在大学期间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他们成功地过渡到社会化。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当代大学生并不能很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很多学生都缺乏人际交往的经验,甚至会有些学生惧怕与人交往,将自己与外界进行长时间地封闭,导致性格过于孤僻,容易产生猜疑等心理问题。
  (3)环境变化应对能力差。新时代环境下,很多大学在未进入大学校园之前都是处于家长的庇护之下,刚刚进入校园,不能在短时间建立起自己的生活圈子,因此内心会产生强烈的失落感。除此之外,大学生对各种生活事件的处理缺乏经验,往往因为不能成功应对出现的问题而产生强烈的内心压力,导致自身往往处于紧张的精神状态,长时间的积压下,就会产生各种心理障碍。因此,想要帮助大学生养成健康的心理就必须对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二、构建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与指导机构。应当紧密结合教育与指导、课内与课外、咨询与自助法,建立一个动态的、多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与指导机构体系。随之,开设一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或者是开展一些不同层次的心理咨询服务活动来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在平时进行服务的过程中,需要及时地观察大学生是否存在心理问题,并且要随时随地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而帮助学生及时地消除那些不良的心理问题,使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能够得到不断的提高。
  (2)对校园文化加强建设。想要对学生实施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就需要多开展一些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进而使校园文化发挥出其重要的育人功能。因此学校一方面要从硬件设施上着手建设,另一方面还需要不断地在校园文化制度方面加强建设,同时适当开展一些有益学生身心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这样一来,不仅能使大学生日益增长的校园生活需求得到满足,还可以在其参与活动的同时培养其健康发展与积极向上的思想意识。
  (3) 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大学校园不同于外界社会,因此大学生需要积极地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这样为自己提供更多了解社会的机会。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可以使学生得到实践工作能力与专业技能上的培养与提升,同时还会使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得到培养。这样一来,就能够使大学生增强信心,不断地克服自身的困难,帮助其对自我进行重新塑造以及准确定位,进而为其未来奠定起顺利成长的基础。
  综上所述,新时期环境下的大学生在其心理发展上表现出了极强的时代感,然而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下,他们又存在很多心理上的问题。这就需要学校与教师能够时刻关注学生,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让学生能够在参与校园活动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得到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为走向社会做出充足的准备。
  参考文献:
  [1]刘 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03).
  [2]张将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
  (作者单位:河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受当前各种教育政策和理念的影响,“养成教育”逐渐成为了小学教育系统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主要包括行为习惯养成、学习习惯养成和生活习惯养成三个方面,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此背景下,对刚入学的低年级学生进行习惯养成教育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能够从较为全面的角度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学习成绩等。本文从教育者的视角出发,着重分析了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
对九年级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本校留守儿童课堂表现情况,关注留守儿童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提出解决留守儿童教育建议与方法。
说起来,一个人良好的形象常常涉及体姿美。早年亭亭玉立、光彩照人的香港著名影星夏梦,自幼就接受家长的"坐有坐像,站有站像"之类的仪态方面的严格要求。正因为如此,才使她长
摘 要:以素质教育作为前提的中学体育教学,承担着育人和教学的双重责任,除了要在日常教学中锻炼学生运动素质和技能之外,还需要调整中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状态。学生从体育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以及快乐情感,能够推动人文素养和德育教学效率。本文浅谈了初中体育教育中的游戏教学导入方法。  关键词:初中体育;游戏导入;教学方法;探究策略  随着快乐理念和健康教学逐渐深入初中体育课程,游戏教育逐渐开始体现出应用价值。
摘要:生活就是一幕幕美丽的艺术展现,而美术作品就是通过生活中的观察,将自己的情感和想象灌输到自己看到的或者想要表达的事或物中,再用画笔又表达出来的过程,在小学美术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们要积极引导学生们走进生活,感受生活,将生活中的美好事物用美术作品的形式表达出来。  关键词:生活;小学美术;教学策略  小学是小朋友们对憧憬已久的校园最初始的进入阶段,小学阶段不仅仅是学生们学习知识的天地,也是学习
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城市进行数字化建设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对城市进行数字化管理,可以实现科学有效地监督和管理,在建设数字化城市中,科学技术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本文主要
摘 要:从本质上来看,分层教学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手段。倘若能够将分层教学法合理地应用到初中数学教学课中,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还能全面提升初中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本文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法的必要性进行了概括,浅析了分层教学法应用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措施,以期能够为初中数学教学课堂提供有效的帮助。  1.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从根本上来看,学生都有自身独特的优点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信息化技术教学在我国的教育活动中被广泛应用。小学的数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具有一定难度,导致当下的小学数学教育活动效果不佳。小学数学翻转课堂教学方式的有效利用,增加了数学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激发了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本文主要就翻转课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展开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法;小学数学;运用  一、翻转课堂教学法在小
摘 要:学校到工作的转型(STWT)是青年人从学生到劳动者的过渡,是个体在职业生涯中做出的首要的职业调整,也是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领域。本文从学校到工作转型的定义出发,引入美国从学校到工作转型在教育改革中的实例,结合我国教育改革的现状,提出了几点建议和启示。  关键词:从学校到工作的转型;职业探索;教育改革  1.学校到工作转型的概念及构成要素  从学校到工作转换,从时间上看,转型阶段介于个体离开学
9月12日消息,上海天文馆(上海科技馆分馆)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经在月初获得上海市发改委批复,标志着经过三年多筹备的上海天文馆建设工程正式上马,预计2018年投入使用,届时将正式与上海市民见面。目前,主城区内建成的有中国航海博物馆,在建的有临港当代美术馆、谢陈艺术馆、上海海昌极地海洋世界等,世界最大室内滑雪项目冰雪世界也即将落户临港。(来源:《新闻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