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

来源 :教师·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cong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教育是时代的呼唤,如何开发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是当今化学改革的一个主要动向。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在中学化学实验中应注重实验的创新和探索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一、 创新演示实验,激发创新意识
   创新教育需要创造性的教与学,教师创新演示实验,不但使学生掌握了化学知识,而且激发其创新意识,培养他们不迷信课本,敢于对科学方法进行创新的精神,如演示实验浓硫酸溶于水会放热,可以改成带有胶头滴管的双孔橡皮塞的广口瓶里装水,右端连接装有水的U型管,然后通过滴管滴加浓硫酸,稍后可观察到液面不再水平,这样的实验不仅摆脱了用温度计测量的陈旧模式,而且巧妙地与物理知识结合起来。很好的让学生开动了脑筋,此实验在操作和讲评时,我还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和思考“随着时间推移,U型管内液面又将如何变化,为什么?另外,还可以让学生思考:你还能设计出哪些装置来说明“浓硫酸稀释放热”,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二、 改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增加实验的创新成分
   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博士曾指出:中国留学生的考试成绩往往比一起学习的美国学生好得多,然而十年后,科研成果却比人家少得多,究其原因:主要是两国的教学方法差异很大。就拿化学课来说吧,我国传统的教法往往是先讲结论,再通过实验来验证,而美国通常是在不知晓实验结论的前提下,让学生做实验,通过自己的实验,探索、得出结论。在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学过程中,得到的效益自然是不一样的。因此,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应多让学生做些探索性实验,放手让他们去操作、思考、探索、创新。
   如我在实验室制氧气的教学中:⑴向学生提出问题:现有药品氯酸钾和二氧化锰,请你设想一下有几种方法制取氧气?发动学生思维、讨论,最后认为有三种:加热氯酸钾;加热二氧化锰;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⑵分三组实验,组织学生交流实验结果。最后一致选用第三种方法。⑶让学生思考:在这个反应中,二氧化锰是起什么作用?⑷放二氧化锰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的实验录像。学生自然而然得出催化剂的概念。⑸已知高锰酸钾加热后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某同学在做氯酸钾制氧气实验时,误把高锰酸钾当作二氧化锰使用,结果不仅放氧速度加快,且生成氧气的量增多,则在这个反应中,高锰酸钾是催化剂吗?有人说是的,也有同学说不对,我让他们分别说出原因并进行辩论。最后得到结论:高锰酸钾不是催化剂,是其分解的生成物中的二氧化锰是催化剂。这样设置合理的思维阶梯,引导学生始终处于不断探索的情境中,通过讨论、设计、实验、分析,不仅在探索的实践中获得了新的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分析、综合问题的创新能力。
   三、 创设自主探究的教学情境,多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所以我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尽量多创设一些自主探究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自行设计实验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再通过分析、实验、观察来解决问题。如在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教学中,先请学生书写能产生二氧化碳的方程式:然后展示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原料的原则:⑴原料丰富、价格低廉;⑵气体纯度高,不能混有大量的杂质;⑶反应速度适中、易于控制;⑷设备相对简单,最好在常温常压下进行。根据上述原则,让学生充分讨论,逐一分析,最后得出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的方法,让学生充分领悟到实验室制取气体所必须考虑的因素,选好原料后我们再回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所选装置,这样学生自然就可以完整的掌握制取气体的方法了,这样从原料的选择、装置的设计着手,不仅提高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而且让他们有充分的空间发挥创造性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 积极开展家庭小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初中化学教材共设置了17个家庭小实验,这些都是简单易行、现象较明显的。通过这些实验,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及分析问题的能力,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有着积极的意义。因此,我平时要求并督促学生开展家庭小实验,对于他们课外准备不了得药品或仪器我都积极提供,甚至有时开放实验室让他们做部分家庭小实验。并且及时进行检查评比,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如学生通过自制简易净水器,不但巩固猎人木炭具有吸附性知识,而且对水的净化有了初步认识;学生通过自制波尔多液并把它洒在我校后操场的一些被害虫破坏的树身上,让他们体会运用到知识的快乐。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确实取得了一定的实效。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浓了,动机明确了,实验参与率高了,其实验的操作能力自然得到了培养。同时他们对信息的处理能力,知识迁移能力都有所提高,因此在中考中化学成绩都很不错,甚至有好几个同学考了满分。
   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长期的教学目标,它贯穿着教学的始终,是一项综合性的课题。我相信:只要我们在实验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循序渐进、脚踏实地地对学生进行培养,就一定会有所成效。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华电中学)
其他文献
随着高中新程课改革步伐向前不断地推进,新课程的应对、新教材的使用、对新课堂教学方式的适应都对我们教师队伍提出了更高的挑战。作为一名高中化学教师,我们也应该适应新课程
摘 要:为了更好培养学生素质化的学习要求,基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研究,精心设计问题,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活动并开展思维探索。采用创设问题情境—类比推理—分析经典实验—解释孟德尔遗传规律的教学过程,运用讨论法、研究法、以问题为中心法,情境模拟等多种教法,以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良好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生物;基因;染色体;教学实践  一、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课堂教学实践  1.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主要
导学是以学案为载体,以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辨证的导学不是教师的一厢情愿,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问题是学生学习的心理动力,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和能力点,让学生亲自发现的知识才是真正属于他们的营养。  一、找出症结,辩证施治  高中化学导学常不如人愿,症结何在?首先,有的导学案例流于形式,学习氛围冷淡,忽视了个性的差异和对学生
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各级管理者都面临着许多新课题,主要是如何实现科学、有效的管理和领导。我们知道一个成功的管理者,必须是有效的领导,如何提高他的有效性是现代管理科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小时候我们的课本就读过这篇文章《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其实是自由落体定律,不同质量的物体,在落地时还是一样的,就算一个才一千克,另外一个10千克,落下
经历了若干年的幼儿教师工作后,我深刻感受到:“对孩子教育的成功或失败,教师是决定性的因素,教师必须多体察孩子的需要、多关注幼儿的情感,更重要的是多反思,多规范自己的教育行为
档案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社会价值,推进档案管理现代化,能够高效的发挥档案的作用,并促进档案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全面的为人民和社会服务。因此,推进和做好档案现代化工作意义重大。
退休后从事社团工作仍然需要敬业初到老科协,一切都感到新鲜。当初,我对老科协这个组织的性质、任务和工作要求等全然不知,于是我便抓紧时间,系统地学习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
在学生的身心发展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常常使学生产生心理障碍,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伤害了学生的自尊。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尊呢?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让每个学生抬起头走路”。    一、在学习的过程中要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尊心  在育人的过程中,没有什么比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更重要。无论学生们如何努力,因为先天的条件和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学生的成绩都会有
起重设备与吊装课程是高职院校工业设备安装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针对该课程的目的.作者提出了“以学习情境为载体的、基于工作过程以行动为导向的课程教学”的改革理念与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