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CD10、bcl-6、MUM1蛋白表达与分子分型

来源 :中华血液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zil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0年以来,经免疫组化和DNA微阵列研究,发现依据免疫表型和基因表达谱可初步将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分为生发中心样B细胞(germinal center B-cell-like,GCB)和非生发中心样B细胞(non-GCB)两大类型[1-5].应用CHOP(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方案治疗这两类基因表达不同的DLBCL,5年生存率分别为70%和12%,GCB的预后明显好于non-GCB类型.国内尚未见相关的研究报道。

其他文献
张艳玲在濮阳市劳教所从事教育工作6年来,以她女性特有的爱心、诚心和耐心积极投入管教工作,在个别教育和转化难改造人员的工作中取得了突出成绩,先后被濮阳市司法局和濮阳市劳教
目的:评价0.5%噻吗洛尔(Timolol)凝胶液降眼压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并与0.5%噻吗洛尔滴眼液进行对照。方法:46例86只眼采用交叉自身前后对照方法进行临床验证。凝胶液组用0.
众所周知,软件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灵魂”,连接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桥梁”,建设数字社会的“发动机”,“软件定义一切”的全新时代正在到来。而人工智能作为“软件定义一切”的“加速器”,正在赋能技术,让设备具有运营的大脑,加快数字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如果说超算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发展是人工智能在硬件领域的最新趋势,那么人工智能在软件角度又有哪些应用趋势呢?  RPA打造人机协同新时代  你是否遇到过这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