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情感教学浅探

来源 :新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yong3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知识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契合,是语文教学应实现的目标,但复杂的知识体系和过重的政治色彩会使得语文教学索然无味。只有将积极、愉悦的情感氛围融入到语言能力的培养中,语文教学才可能趣味横生。下面就谈谈如何实施语文教学的情感教育。
  一、创设情感教育的情境,体味作品的情感色彩
  小学阶段语文学习的目标不应该停留在简单的识字、阅读与分析课文,而应该让学生寻找读者与作者的心灵契合点,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在语文的教材中,所选编的课文大多是脍炙人口,娴雅精致,集风景美、道德美、人情美于一体。学习这些文章,可以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寻找与作者心灵的契合点,从精美的语言和构思中体验不同作者对自然、人生、社会的不同领略和感悟。
  “作者完成了书的一半,读者完成了另一半。”这是英国著名作家王尔德的经典名言。他将作者与读者的双向交互作用陈述得非常恰到好处,这种完成就暗含作者与读者的双向交互作用。其实,文学作品以文本形式出现在学生面前时,外在的形式给学生构建了一个虚拟空间,可以有效地召唤着学生运用自己心理去体验、去想象,进而进行全面的再构建、再创造。每一位学生在接触阅读作品前,他们自己本身就拥有了一种期待视野,他们会将自己的阅读习惯、阅读趣味、阅读心理、预期目的等等都深入到文学作品的欣赏中。当他们带着很多期待走进文学作品的空间,去体验的时候,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许多丰富的心理体验,当激情的体验与作者产生共鸣时,那种至纯至美的审美境界就会达到。一种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心灵愉悦感的境界就会在心底激荡,那将是一种绝妙的体验和享受。朱自清的《背影》将浓浓舐犊之情进行到底;《故乡》是一缕悠悠思乡之情的表白;《羚羊木雕》中交织着的真挚友情和浓浓亲情,投射着一股难言的委曲之情;《草原》就像一曲人情美的赞歌,让人沉醉在自然、和谐、水乳交融的诗情画意里……这样的真情、这样的实在,怎么会不让学生怦然心动,怎么会不让学生终有所悟呢?
  朱小曼教授说:“情感可能是生命最内核的东西,它是最率真、最个性的品性,是极不易伪装的东西。可以设想用情感作为生命的一个重要标志。” 情感是个性的核心,稳固的情感会嵌于个性心理结构之中,成为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情感作为人的内心体验,它具有自我投入的性质。每个人必须经过自己的体验、建构、创造,才能形成自己的内在的情感世界。也就是说,情感体验的过程是一种非强迫性的过程,外加的强力不但无济于情感体验的产生和流动,甚至会引发主体相悖逆的反应。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所能做的就是积极创设情感教育的情境,体味作品的情感色彩。教师要成为一个忠实的引路人和点拨者,打开学生心扉,让他们尽情感悟,让他们去主动地探究,从而最终得到愉悦的心理体验。这样才能陶冶其情操,培养其审美能力。
  二、优化情感教育的效果,培养语文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教育所提供的东西,应该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享受,而不是作为艰苦的任务来负担。”人的情感是多样化的,对待某一个人、某一件事,由于观察者着眼点和自身经历的不同,因而会作出不同的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引发学生的遐思迩想,那将是情感世界的一场盛会。教师要充分发掘新教材中的智力因素,巧妙地创设情境,通过多种形式,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大多在一线从事教学工作的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学生因喜欢或者崇拜某一教师而对其所任课程产生浓厚兴趣,并一定会努力将它学好。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怎样让学生成为学习语文的“乐之者”?重要的是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设教学情境,在活跃课堂气氛这一环节上下功夫。“活跃”的表现形式最突出的特征,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启发下“思考”和“语言表达”的活跃,尤其是语言表达的活跃。
  教师要用独特的人格魅力去感召学生,这样会让学生受益匪浅。因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语文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她应该洋溢着围炉夜话般的和谐与随意,弥漫着“侍坐”式的平等和宽容;应该流动着人性的魅力与诗意的光彩,展示着温馨的情怀;更应该迸发出灵感的火花,飞跃着瑰丽的想象。而这种教学的理想境界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教师的人格魅力。我们的语文教学内容囊括了中华民族的许多传统文化,秉承着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华夏民族数千年的文化结晶。这一经典文化体系对所有知识分子的人格提出了较高的规范和要求。语文教师作为这种经典文化的直接传播者和引导者,更应该向这种规范和要求看齐,将“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满腔热情释放出来,让学生产生共鸣。首先,教师对待学生要有一颗博爱的心。孔子之所以被誉为万世师表,关键在于他有一颗爱满天下的心。他的学生来自各诸侯国,出生于不同的阶级和阶层,但他对学生不分智愚,不分长幼,不分勤惰,不分恩怨,一概热心教诲和鼓励。其次,教师对学生要以诚相待,以自己的真情去感动学生。必须丢掉师道尊严的“面具”,允许“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也不能以虚言欺骗学生。第三,教师爱心应表现在对待学生的宽容上。宽容是一种伟大的教育力量。曾经有个学生因个人愿望没有得到满足,顶撞了老师,而这位教师没有作任何解释,只给她写了一首小诗:“土地宽容了种子,拥有了收获;大海宽容了江河,拥有了浩瀚;天空宽容了云霞,拥有了神采;人生宽容了遗憾,拥有了未来。”学生看了这首诗,沉思许久,终于悟出了自己的毛病。最后,教师的爱心表现在对待学生的责任感上。教师要使课堂始终处在一种自由宽松的教学环境中,让学生于无言感动之中受到心与心的感悟。教师不能奴化学生,因为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唤醒、体会。
  与此同时,新时期语文教学的开放性也让我们清晰地看到,许多译介的外国优秀作品、介绍科学知识的科普文章等等,都走入了语文课堂。每一篇选出来的文章都是熔铸着真、善、美的篇章,让每一个学生和教师感动、激动、喜欢。这就要求教师时刻保持一颗童心,引领学生一起穿越历史,感受厚重;遨游太空,探索星球:领略异地风土人情,追溯人类历史的渊源……在这种心灵相通、情感愉悦、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中,改变传统的教师角色,寻找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契合点,优化情感教育的效果,培养学生语文的学习兴趣。
  三、提升情感教育的品质,追求语文的学习效果
  情感教育就是以重视人的情感培育为教育的切入口,关注情感在人的发展中的基础作用和积极影响,并且运用情感机制和条件,寻找如何使情感品质支持人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素质的发展。情感教育既以情感为目标和内容,又以情感为手段和途径。情感教育是完整教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教育让人睿智,情感教育让人更加完整。教育的人文理想是关注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情感教育关注人的情感层面如何在教育的影响下不断产生新质、走向新的高度,促进学生个体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提升情感教育的品质可以注重“听、说、读、写”。“听、说、读、写”的语文学习是传统的语文学习方法,在语文学习中,这些已被实践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自然不可或缺,而新课程更高的学习要求却使我们不得不去寻求更为优化的学习方法。
  在寻求这个学习方法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忽略这样一点——语文学习活动更多的是一种开放的群体活动,必须寻找学习者之间的心灵契合点。
  对于同一文本也就是同一篇文学作品的体验,每一个体的体验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当几个学习者在一起进行交流、探讨后,那么每个学习者的体验就会更深一层。不同的学习者因性格、爱好、情感、阅历、知识储备的不同,学习中势必产生效果的不均衡性,这就需要建立一种由异质成员所组成的以合作探究为学习方式的小组,以期资源共享,共同进步。因此,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学习方法,积极寻找学习者之间的心灵契合点,采用多种形式,提升情感教育的品质,追求语文的学习效果。情感丰富的教师往往还能声情并茂、挥洒自如地以声激情、以声传情,巧妙地创设一个又一个情境, 运用好自己的情感,用有声语言或无声语言把它传达给学生,激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单位:福建省南平市盲聋哑学校 责任编辑:辛铭)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相关原因及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分析在我院经阴道分娩且发生产后出血的38例患者当中的出血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措施。结果:产后出血与子宫收缩乏力
父亲坐在小凳子上,小康亲热地依偎在爷爷的身上。小康手上拿着一些水彩笔,他自己数着:“1、2、3……”数数字的声音迅速但不准确。父亲及时捕捉到了小康的兴趣所在,他伸出手:“康康,你能数一数爷爷有几个手指吗?”孩子随意地数着:“1、2……5、6、7!”仍然是那么的急促,毫无准确可言。“康康,你能慢慢地数吗?”父亲没有着急,他仍旧伸着五个手指。孩子在爷爷的感召下,认真地数了起来:“1、2、3、4、5!”
【正】当下,成为研究型教师已是教师专业发展之必然,很多教师知道反思对优化课堂教学,促进专业成长的意义,也在总结回顾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方法等,但反思后在认知上并没有
目的:观察用中药通过熏洗仪熏洗治疗与坐浴对痔术后创面愈合的效果。方法:将120例痔术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实验组采用本院中药制剂坐浴方溶液熏洗,对照组采用坐浴方溶液坐
新课程改革以来,从专家到一线教师,都有个共识,努力发展学生,成就学生,让学生活得像个人。然而,又有多少人关注过教师,让教师有尊严地活着?2012年4月27日,河北省邯郸市馆陶一中高三教师赵鹏在自己的办公室服毒自杀,结束了自己年仅三十几岁的生命。“据馆陶一中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师说,这名高三班主任服毒死亡的原因是不堪生活和工作的压力!在遗书中,死者说自己的工作极其辛苦。早晨六点开始盯早自习,晚九点盯
“老师,我这题好像对的呀!”宇彦将她的一道作业题放在我面前,指着她做的题说。  ②一桶油,第一次倒出37?郾5%,第二次倒出剩下的40%,这时还剩下30千克,这桶油原有多少千克?  30÷(1-40%)=50(kg)  50÷(1-31.5%)=80(kg)  答:原有80kg。  我瞅了一眼她的做法,没有看清楚她的解法,发现只减了一个百分数,就一口否定了:“怎么可能对啊?30是指两次剩下的量,是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手术室外科伤口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40例手术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
首先,给学生一个高度。曾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位女孩到老师那里去学钢琴。第一次,老师给她一首比较简单的曲子练习,第二次稍微难一点的,以此类推。家长有点担心,每次老师都不检查以前曲子弹得怎样,这样能行吗?终于有一天,家长忍不住了,向老师提出了这个问题。老师笑笑,随意让学生弹一首以前学的曲子,结果学生却弹得非常流畅。在这个故事中,钢琴老师就给学生一个高度。同样在语文教学中,也要给学生一个高度。孙双金老师指
生本教育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热爱学习而设计的教育。以生为本的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互相的发展,是互动的过程,它让学生从小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理解美、感受美、捕获美,进而去创造美。  那么我们如何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美术课堂呢?现就课堂教学实践,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策略:  一、依据教学内容、整合多门学科,形成生本教学的问题策略  新课程强调综合美术与其它学科的整合,注重多种艺术形式来激发学生的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轻度精神发育迟滞回族患儿的康复效果.方法:40例轻度精神发育迟滞回族患儿随机分为训练组和对照组进行6个月的心理护理,训练前后用护士用住院观察量表(NOS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