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不平衡遥感图像场景分类技术

来源 :无线电通信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dadoud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遥感图像场景分类很难在训练数据不均衡时取得较好的性能。为了缓解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对样本进行混合采样并插值运算的高不平衡遥感场景分类方法,该方法简单但在高不平衡遥感图像场景分类任务中十分有效。首先,通过对训练数据的简要统计,训练数据集被划分为均衡样本子集和高不平衡样本子集;然后,两个子集中的数据通过插值运算的方式产生全新的样本;最后使用新产生的样本来训练遥感图像场景分类模型。为了验证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将其与几种最新的不平衡数据分类算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遥感图像的场景分类中,数
其他文献
跨技术通信(Cross⁃technology Communication,CTC)是近年来兴起的实现异质设备之间通信的新技术。前期的工作主要关注协议与性能,而对它的安全性缺乏足够的研究。基于此问题,提出了针对LTE⁃Unlicensed与WiFi之间CTC的干扰攻击以及相应的防御措施。首先利用通用软件无线电和商用无线路由器实现了LTE⁃Unlicensed到WiFi的CTC的软硬件系统平台,并基于WiFi的FFT数据汇报功能提出并验证了多种低成本、隐蔽的干扰攻击方案。实验结果表示所提的攻击方案是有效的,其
针对海洋网络信息体系综合业务发展支撑需求,在研究浮标型、船载型、平台型等固定和机动海洋信息装备发展现状以及有关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未来海洋信息装备有关组网和服务技术的发展趋势,设计了一种高稳性、可灵活部署的浮式海洋网络信息节点装备,并运用仿真软件对其水动力特性进行了试验评估,可作为海上信息基础设施的主要平台对海上信息感知、通信、服务等信息化设备进行综合搭载。
水下无线光通信(Underwater Wireless Optical Communication,UWOC)逐渐成为海洋探测领域一项越来越重要的技术。得益于水下光通信器件的不断发展,UWOC的通信速率越来越高,可达Gbit/s,但传输距离往往在百米以内,限制了UWOC的应用。扩频技术以一定的信号带宽为代价,可以提高UWOC的接收端灵敏度,延长其传输距离,并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通过对扩频技术进行仿真分析和实验测试,验证了其用于延长UWOC传输距离方案的可行性,且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相吻合。其中,当信号带宽
为了提升特殊装备的对抗能力,加强对已有装备的测试和升级,需要模拟战场环境下复杂电磁环境。在这种应用背景需求下,通过研究Link16数据链入网关键技术,实现对Link16数据链入网模拟系统的工程化,研究了Link16信号模拟系统涉及的Link16数据链入网技术、相关接收与调制解调等技术,为Link16数据链模拟方法研究及模拟相似性的提升,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经过理论分析和工程实践,验证了方案的合理性以及实现有效性。
针对大型行人检测网络由于权重大、检测速度慢等原因无法直接应用到小型设备场景中的问题,提出3种改进YOLOv4-tiny的行人检测识别模型:(1) YOLOv4-tinye模型,在CSP(Cross Stage Partial Connections)网络中引入改进的ESA_CSP(Enhanced Spatial Attention_CSP)结构,使网络更多关注有利于行人检测的特征信息;(2) Y
水下无线光通信(Underwater Wireless Optical Communication,UWOC)作为水下无线网络的重要补充,因其高带宽、低延迟等特点,近年来引起了众多研究学者的关注,研究方向普遍侧重于提高UWOC系统的传输距离和通信速率,但目前关于UWOC安全方面的研究较少,无法为其提供全面和有效的安全保护。针对UWOC系统面临的安全威胁问题,从光斑扩散、非视距(Non Line of Sight,NLOS)散射和主动攻击3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为了推动UWOC的安全性研究,介绍了同样是以光为载
在信息基础设施概念的基础上,对海洋网络信息基础设施的概念和组成进行了简单介绍,提出了海洋网络信息基础设施由海上信息节点与信息网络连接的组成方法,分析了海洋网络信息体系的“物理分布、逻辑一体”的建设思路,以海洋网络信息基础设施为核心,以信息网络为纽带,构建海洋网络信息体系。对海洋信息技术和装备的分类和特点等方面进行了简要分析,介绍了基于海洋网络信息基础设施的海上信息综合服务和应用,展望了海洋网络信息基础设施的发展趋势和模式。
针对分布式雷达组网等对高精度时间同步的需求,在基于伪码测距的卫星双向时间比对系统基础上,利用光纤双向传输链路替代无线射频传输链路,开展基于伪码测距的光纤双向时间比对技术验证试验,采用单纤双向双波长的光信号传输体制实现了高精度光纤双向时间比对。试验结果表明,在105 km光纤链路上,光纤链路受环境变化引起的时延波动几乎被完全抵消,实测时间比对精度优于30 ps。
αs1酪蛋白是奶制品中主要的过敏原,为了高效地去除过敏原,从3000株左右野生菌中筛选获得一株脱敏效果好的枯草芽孢杆菌S7,并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HPLC)和液相色谱串联二级质谱(LC-MS/MS)分析了目标菌中关键酶制备的脱敏奶制品的风味与生成的生物活性多肽。通过与另一株枯草芽孢杆菌S21对比后发现,S7具有更高的水解αs1酪蛋白的酶活,为分析这种差异,通过肽指纹图谱鉴定,发现S7可分泌表达更多的植物过氧化氢酶,对该酶进行重组表达后,回补至S21发酵液上清液中,发现S21水解
航天测控链路通常面临多种干扰源和多种干扰方式组成的复杂干扰环境,针对测控链路干扰样式及干扰特性,面对在宽频带进行快速高效的干扰检测的实际需求,采用时域-频域并行的干扰检测方法对测控链路干扰进行检测。针对脉冲干扰,在时域采用基于动态门限的能量检测法进行检测;对于非脉冲干扰,在频域采用基于多相FFT技术与区域能量检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检测。该检测算法具有消耗可编程门阵列(FPGA)资源少、实时性高、检测门限低和检测概率高、对多种干扰具有通用性等特点,较好地解决了航天测控链路领域干扰检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