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只有做好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才能提高事业单位资金的使用效率,完善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体系,使国家资金得到充分而高效的利用,充分发挥事业单位的职能与作用。为此,本文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进行了详尽探讨,举出了事业单位当前在会计核算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论述了解决会计核算问题的有关对策。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解决对策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财政管理体制正逐步深化,事业单位面临着市场化和企业化的发展趋势,但也凸显出了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的一系列问题。为了满足新时期的会计核算需求,必须不断提高会计核算质量,及时消除会计行为不规范和信息失真等问题。作为我国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事业单位具有一定的政府职能,并且被赋予了一定权利,在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方面将发挥巨大的作用。必须认清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特殊性,及时解决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提高会计核算质量。
一、新时期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一)难以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现阶段,很多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会出现程度不同的问题,如会计信息不真实、不全面、不规范等,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降低了会计核算的质量。如果相关会计报告未能真实披露会计信息,就无法全面反映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很多应当表述的会计事项也将无法全部披露。另一方面,如果事业单位的单位收支不明,或者资产核算出现问题,就会导致会计报告中的各项资产与资金的不真实,资产结余的真实性就会大打折扣。根据相关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事业单位存在着资金体外运营和隐匿收入等问题,资产不实、结余不实和虚列费用等问题也屡禁不止。最后,在一些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中还存在着过度的随意性,无法充分体现出会计核算的核心位置,会计核算工作甚至已成为一种形式化,相关会计核算过程也成为了一种过场,缺少实用价值。
(二)会计基础工作有待加强,账目混乱
针对事业单位中的经济业务往来,单位报账员的日常账务处理也不能正常开展,还有很多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只提供月报表资料,那么单位的本月债权债务就不能及时体现出来,不能为单位领导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同时也给会计结算工作带来了很多麻烦,造成事业单位的账目过于混乱。具体说来,很多事业单位对原始凭证的审核不认真,在填写内容和审核过程等方面也不规范的现象,存在着较为普遍的白条入账的情况。在记账方面,很多财务人员写记账凭证摘要不合规范,摘要和会计科目都过于简略。此外,很多报账员和单位领导缺乏法制观念,或者工作中麻痹大意,导致会计信息不真实,会计中心所得的各单位资产状况存在着诸多不真实之处。最后,在账簿的管理方面,很多事业单位并未将已有的固定资产入账,致使单位存在较多的账外资产,在账簿登记等方面的工作也不够规范。财务报表的内容不够全面,账表和实际资产状况不符。
(三)缺乏健全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和监督机制
现阶段,很多事业单位依然沿用传统的会计工作机制,不仅在工作效率方面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而且存在着较强的依赖性。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即使制定出一系列的制度,在执行起来也大打折扣,无法贯彻到实处。另外,很多事业单位未能建立起较为全面的内控管理制度,在会计核算过程中不够规范和严谨,很多会计工作无法有效展开,这也是会计核算中遇到的重要问题之一。
(四)会计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会计人员的素质高低将直接影响着会计核算工作的效率,也将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决定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重要因素。在一个事业单位中,很多会计核算具体工作需要由相关会计人员完成,如果会计核算人员的素质不够高,就容易在处理具体会计事务的过程中难以发挥作用,也将直接影响会计核算的规范性与科学性。现实情况中,很多事业单位中的会计核算人员缺乏必要的职业道德,过于注重一己私利,在会计核算工作中滥用职权,中饱私囊,造成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信息失真,并且影响了整个会计行业的风气,对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带来了很多问题,甚至影响着整个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
二、解决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的有效举措
为了解决好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升会计核算质量与水平,必须有针对性采取有效举措,及时解决好会计核算问题。对此,本文提出了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的四方面举措,希望能够起到启发和借鉴作用。
(一)不断完善会计基础工作
做好会计基础工作是抓好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重点,也是解决会计核算问题的关键所在。作为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抓好会计基础工作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也有利于强化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机制,改善事业单位中现存的诸多问题。为了进一步完善会计基础工作,必须要不断完善事业单位的人员素质,严格依照规范填写会计原始凭证,确保原始凭证填写的真实性与完整性,防止出现弄虚作假的情况。在书写记账凭证与账簿时,应当提高书写的规范化程度,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以利于下一步的会计核算工作的良好开展,以真实全面的会计信息为领导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二)建立与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制度是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重要制度,也是做好会计核算工作的制度保障。事业单位应当充分重视内部控制的作用,运用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加以管理,使会计核算工作能够依章办事,使各种程序流程有章可循。具体而言,事业单位要加强内部控制需要做到如下几个方面:第一,要对会计核算流程加以规范,制定出全面的制度体系,并明确各岗位的职责与权限,根据会计工作的目标、范围与重点,建立与完善内部控制体系;第二,要做好沟通工作,使核算部门与预算部门得到有效而及时的沟通与交流,并确保核算流程的准确性与细致性,不能随意改动相应数据,并随时与其他部门开展深入交流;第三,要根据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制定出各种分支制度,对具体流程中的各项工作进行规范,细致展开各种财务管理工作,使各个程序都可以有条不紊地展开。如果要在本单位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要在不改变会计责任主体和各部门财务职能的情况下,严格依照新出台的会计预算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开展财务管理,充分发挥财务管理部门的职能,提高财务管理的规范化程度,顺应我国财政改革的一系列政策。最后,还应当增强财务部门的应变能力,只有具备一定的应变弹性,才能更加稳妥地解决好相应问题,不断在具体实践中积累经验,并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体系更加系统与完善。 (三)加强会计监督检查
为了确保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化开展,必须要开展全方位的监督检查。事业单位应当协调好监督部门,并增强和社会的协调沟通能力,联合各方面力量做好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督检查工作,充分发挥会计监督检查的作用。要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活动,及时发现现行会计核算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程度,并严格规范会计核算工作程序,严格依照会计监督检查的相关条例开展全面监督检查。另外,还要根据我国《会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建立规范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严格依法公开会计信息,提高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规范化程度。
(四)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
为了提高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质量,必须要全面提高全体会计人员的基本素质。具体来讲,需采取如下措施:第一,要重视会计从业人员的培训与教育,组织多种形式的岗位培训活动,提高会计人员培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根据具体的业务流程制定出学习方案,不断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基本素养,让他们掌握丰富的会计理论知识与核算知识,以便更好地开展相应工作;第二,要加强对会计从业人员的道德教育,树立会计从业人员良好的职业素养。此外,各有关部门还应当不断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根据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具体情况对规章制度进行完善,增强会计从业人员的约束性,让所有会计从业人员都能够坚持爱岗敬业、坚持准则、诚信为本的原则,树立客观公正的工作观念。
三、结语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常抓不懈。面对越来越复杂的财务关系,事业单位必须根据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制定出一系列制度与措施,不断完善会计基础工作流程,并加强内部控制和监督检查,注重会计从业人员的培训与教育,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唯有如此,才能不断改进与完善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提高会计核算质量与水平,促进事业单位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郭俊平.浅谈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问题和改进措施[J].财经界(学术版),2011.(12).
[2]马冬梅.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探析[J].财经界(学术版),2009(07).
[3]薛康蓉.探讨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时代经贸,2007(S9).
[4]刘青,程显军.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探讨[J].机构与行政,2013(08).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解决对策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财政管理体制正逐步深化,事业单位面临着市场化和企业化的发展趋势,但也凸显出了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的一系列问题。为了满足新时期的会计核算需求,必须不断提高会计核算质量,及时消除会计行为不规范和信息失真等问题。作为我国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事业单位具有一定的政府职能,并且被赋予了一定权利,在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方面将发挥巨大的作用。必须认清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特殊性,及时解决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提高会计核算质量。
一、新时期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一)难以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现阶段,很多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会出现程度不同的问题,如会计信息不真实、不全面、不规范等,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降低了会计核算的质量。如果相关会计报告未能真实披露会计信息,就无法全面反映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很多应当表述的会计事项也将无法全部披露。另一方面,如果事业单位的单位收支不明,或者资产核算出现问题,就会导致会计报告中的各项资产与资金的不真实,资产结余的真实性就会大打折扣。根据相关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事业单位存在着资金体外运营和隐匿收入等问题,资产不实、结余不实和虚列费用等问题也屡禁不止。最后,在一些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中还存在着过度的随意性,无法充分体现出会计核算的核心位置,会计核算工作甚至已成为一种形式化,相关会计核算过程也成为了一种过场,缺少实用价值。
(二)会计基础工作有待加强,账目混乱
针对事业单位中的经济业务往来,单位报账员的日常账务处理也不能正常开展,还有很多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只提供月报表资料,那么单位的本月债权债务就不能及时体现出来,不能为单位领导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同时也给会计结算工作带来了很多麻烦,造成事业单位的账目过于混乱。具体说来,很多事业单位对原始凭证的审核不认真,在填写内容和审核过程等方面也不规范的现象,存在着较为普遍的白条入账的情况。在记账方面,很多财务人员写记账凭证摘要不合规范,摘要和会计科目都过于简略。此外,很多报账员和单位领导缺乏法制观念,或者工作中麻痹大意,导致会计信息不真实,会计中心所得的各单位资产状况存在着诸多不真实之处。最后,在账簿的管理方面,很多事业单位并未将已有的固定资产入账,致使单位存在较多的账外资产,在账簿登记等方面的工作也不够规范。财务报表的内容不够全面,账表和实际资产状况不符。
(三)缺乏健全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和监督机制
现阶段,很多事业单位依然沿用传统的会计工作机制,不仅在工作效率方面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而且存在着较强的依赖性。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即使制定出一系列的制度,在执行起来也大打折扣,无法贯彻到实处。另外,很多事业单位未能建立起较为全面的内控管理制度,在会计核算过程中不够规范和严谨,很多会计工作无法有效展开,这也是会计核算中遇到的重要问题之一。
(四)会计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会计人员的素质高低将直接影响着会计核算工作的效率,也将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决定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重要因素。在一个事业单位中,很多会计核算具体工作需要由相关会计人员完成,如果会计核算人员的素质不够高,就容易在处理具体会计事务的过程中难以发挥作用,也将直接影响会计核算的规范性与科学性。现实情况中,很多事业单位中的会计核算人员缺乏必要的职业道德,过于注重一己私利,在会计核算工作中滥用职权,中饱私囊,造成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信息失真,并且影响了整个会计行业的风气,对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带来了很多问题,甚至影响着整个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
二、解决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的有效举措
为了解决好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升会计核算质量与水平,必须有针对性采取有效举措,及时解决好会计核算问题。对此,本文提出了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的四方面举措,希望能够起到启发和借鉴作用。
(一)不断完善会计基础工作
做好会计基础工作是抓好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重点,也是解决会计核算问题的关键所在。作为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抓好会计基础工作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也有利于强化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机制,改善事业单位中现存的诸多问题。为了进一步完善会计基础工作,必须要不断完善事业单位的人员素质,严格依照规范填写会计原始凭证,确保原始凭证填写的真实性与完整性,防止出现弄虚作假的情况。在书写记账凭证与账簿时,应当提高书写的规范化程度,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以利于下一步的会计核算工作的良好开展,以真实全面的会计信息为领导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二)建立与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制度是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重要制度,也是做好会计核算工作的制度保障。事业单位应当充分重视内部控制的作用,运用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加以管理,使会计核算工作能够依章办事,使各种程序流程有章可循。具体而言,事业单位要加强内部控制需要做到如下几个方面:第一,要对会计核算流程加以规范,制定出全面的制度体系,并明确各岗位的职责与权限,根据会计工作的目标、范围与重点,建立与完善内部控制体系;第二,要做好沟通工作,使核算部门与预算部门得到有效而及时的沟通与交流,并确保核算流程的准确性与细致性,不能随意改动相应数据,并随时与其他部门开展深入交流;第三,要根据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制定出各种分支制度,对具体流程中的各项工作进行规范,细致展开各种财务管理工作,使各个程序都可以有条不紊地展开。如果要在本单位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要在不改变会计责任主体和各部门财务职能的情况下,严格依照新出台的会计预算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开展财务管理,充分发挥财务管理部门的职能,提高财务管理的规范化程度,顺应我国财政改革的一系列政策。最后,还应当增强财务部门的应变能力,只有具备一定的应变弹性,才能更加稳妥地解决好相应问题,不断在具体实践中积累经验,并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体系更加系统与完善。 (三)加强会计监督检查
为了确保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化开展,必须要开展全方位的监督检查。事业单位应当协调好监督部门,并增强和社会的协调沟通能力,联合各方面力量做好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督检查工作,充分发挥会计监督检查的作用。要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活动,及时发现现行会计核算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程度,并严格规范会计核算工作程序,严格依照会计监督检查的相关条例开展全面监督检查。另外,还要根据我国《会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建立规范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严格依法公开会计信息,提高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规范化程度。
(四)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
为了提高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质量,必须要全面提高全体会计人员的基本素质。具体来讲,需采取如下措施:第一,要重视会计从业人员的培训与教育,组织多种形式的岗位培训活动,提高会计人员培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根据具体的业务流程制定出学习方案,不断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基本素养,让他们掌握丰富的会计理论知识与核算知识,以便更好地开展相应工作;第二,要加强对会计从业人员的道德教育,树立会计从业人员良好的职业素养。此外,各有关部门还应当不断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根据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具体情况对规章制度进行完善,增强会计从业人员的约束性,让所有会计从业人员都能够坚持爱岗敬业、坚持准则、诚信为本的原则,树立客观公正的工作观念。
三、结语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常抓不懈。面对越来越复杂的财务关系,事业单位必须根据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制定出一系列制度与措施,不断完善会计基础工作流程,并加强内部控制和监督检查,注重会计从业人员的培训与教育,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唯有如此,才能不断改进与完善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提高会计核算质量与水平,促进事业单位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郭俊平.浅谈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问题和改进措施[J].财经界(学术版),2011.(12).
[2]马冬梅.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探析[J].财经界(学术版),2009(07).
[3]薛康蓉.探讨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时代经贸,2007(S9).
[4]刘青,程显军.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探讨[J].机构与行政,20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