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单元导读课的课堂设计与反思

来源 :英语学习·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jie88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针对当前初中英语单元导读课中存在的板块意识模糊、设计流于形式、弱化教学课时等问题,提出此类课型的教学设计可以遵照准确理解教材内容,了解学生需求,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关注情感渗透的思路,帮助教学设计。以《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八年级上册 Unit 7 Seasons为例,展开单元导读课堂的教学设计,并根据此教学设计进行教学反思。
  关键词:Welcome to the unit板块;单元导读;情感;课堂设计
  单元导读课堂设计问题分析
  译林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八年级上册 Unit 7 Seasons单元导读课由Comic strip和Welcome to the unit两部分内容组成。以Eddie和Hobo为主角的简洁对白配以风趣的漫画带入学生开始新单元的学习。接下来导入一组图片、一段对话帮助学生激活单元话题已有的知识储备,激发学生对本单元的学习兴趣(译林出版社,2012)。
  此块教学内容的主要功能就是为单元学习做充分的铺垫,其涉及的话题具有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的特点,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内容,在学生英语学习能力范围内设计与单元话题相关的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通过此版块的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用英语表达的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单元话题的讨论,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谢平、刘林峰、雷菲、辛宇,2013)。
  然而在日常教学中,单元导读部分的教学设计存在几点问题。一是,教师对单元导读部分教学目标和教学板块在教材中起到的作用理解不够透彻。在教学设计过 程中,板块意识比较模糊。一般情况下,Reading的教学目标是提升学生阅读技能,Integrated skills则是为了训练学生听说能力,Task旨在指導学生学会写作,这些板块的教学功能已经得到了大众的认同。而Welcome to the unit在英语语用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上所起的作用会被一部分教师忽视。殊不知,它应该是一个可集听、说、读、写四种技能训练于一体的绝佳板块(张九林,2009)。更重要的是,教师往往容易忽视该板块对学生在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单元话题中的激活作用,从而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削弱了它应当发挥的效果。二是,教学设计流于形式,泛泛而谈(邹晓虎,2010),课堂设计看似热闹,但实际上学生没有真正学到东西。课堂学习容易形成一种“虚假繁荣”的现象,学生在口语交际过程中缺少深层次的思考,很难实现知识的升华与内化以及情感态度目标的达成。很多操练过程仅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没有真正起到对学生的训练成效。三是,部分教师将单元导读课时完全弱化,只花十到十五分钟的时间划出文本中的词组,分析其语法现象。这种教学方式难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缺少课堂表达的机会,如互动、发表见解、写作与交流展示等(谢平、刘林峰、雷菲、辛宇,2013)。学生基本丧失在英语课堂中情绪表达和情感交流的平台,失去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思想碰撞、情感沟通的机会。课堂若长时期过多地关注认知领域内容,忽视了情感领域在教学中发挥的作用,势必会削弱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甚至产生“厌学”心理。
  单元导读课的设计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部分教师之所以在单元导读课堂设计中存在偏差与误解,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缺少对单元导读课的正确解读,即对单元导读课的设计不准确,从而在课堂的表达和调试中,不能精准把握单元导读课堂。因此,单元导读课的教学设计需要遵循以下几项设计思路:
  ① 准确理解教材内容。教师在设计单元导读课以前,需要吃透文本。不仅要吃透该课时教学内容的教材文本,还要吃透该课时在单元话题教学中所起到的作用,甚至该课时在整套教材中所起到的作用,充分发挥单元导读课对激发学生学习单元话题学习兴趣的功能性。
  ② 了解学生需求。为了更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更多的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前需要充分地“备学生”。“备学生”的关注点除了备学生现有的英语知识水平及预期学生达到的学习效果,更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了解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从学生有话可说的话题入手,将学生带入课堂。这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有效学习、挖掘学生学习内动力,有很大的促进和帮助作用。
  ③ 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初中阶段正值学生的青春发育期,他们身心的发展也促使他们的思维进入一个极具发展、变化和成熟的阶段,这就要求教师适应他们思维发展的飞跃时期来进行适当的思维训练(付薇,2015)。单元导读课中教学活动的设计,也需要以帮助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目的,设计一些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教学活动。高质量、高品质、深层次的思维训练活动,是一堂有效的单元导读课的保障。
  ④ 关注情感的渗透。情感是人所特有的一种心理过程。在学习过程中,情感领域是促使人学习的本质原因,而情感的追求和体验可以成为学习者的学习动力。情感教育研究专家朱小蔓教授(2012)指出,情感具有很强的动机功能和激活功能,也正是说的这一点。《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情感态度目标列为英语课程总目标五个方面之一,情感目标的达成是英语学习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体现,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情感在单元导读课中的渗透,可以帮助教师更为准确地理解、识别课堂,并且可以更好地理解学生,判断和识别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在情感领域指导下进行的单元导读课堂的设计,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达成能够起到明显的效果。
  课堂过程与教学反思
  综上所述,笔者在设计单元导读课时,就《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7 Seasons一文以上教学设计思路融入课堂,开设研讨课供大家批评指正。课堂设计如下:
  Step 1: Comic strip
  (1)笔者向学生展示一张冬季的图片(图1),询问学生打算如何迎接即将到来的冬季。继而转向主人公Eddie,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它会如何迎接冬季的到来?   T: Winter is coming, what do you want to prepare for it?


  S1: I want to buy some warm clothes.
  S2: I want to put on my scarves and gloves.
  T: Good idea! Then how about Eddie, what can he do for winter?
  S3: I think he needs warm clothes too.
  S4: I don’t think so. He just needs a warm bed to sleep. (师生大笑)
  T: Maybe you are right. Let’s watch the video and find out the answer!
  (2)观看Eddie和Hobo的视频,试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① What does Eddie want to do?
  ② What does Hobo think of Eddie?
  (3)针对两只小狗的对话内容,让学生自己谈谈对Eddie的看法以及他们想对Eddie说的话。
  【教学反思】
  一堂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应将学生的主体地位贯穿在课堂的始终。通过一张冬季图片的导入让学生谈论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所需要迎接冬天准备的物品,这个话题对学生而言轻松且亲切。对于来自身邊的话题,学生没有陌生感,没有紧张感,也乐于与教师谈论,加强了学习的主动性(高承霞,2012)。
  通过观看两只小狗的对话,并对对话中的人物给出评价,且身临其境地与其中的一只小狗(Eddie)展开新的对话,表述自己的观点,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促使学生安静观察,认真思考,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愿意接受和留心某种特定现象和刺激的存在,达成情感领域教学目标中的起始目标:接受/注意。
  Step 2: Talk about weather and season
  (1)笔者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向学生展示不同的天气状况,让学生通过抢答的方式猜测所展示的天气(见表1)。
  (2)教师板书表1中的词汇,并教会学生上述词汇的形容词表达方式,即在后面加y(见图2)。让学生讨论自己所喜欢的天气,并说明理由。
  T: Now we know how to talk about weather. Can you tell me your favourite weather?
  S1: I like sunny days.
  T: Why? Because I can play football on sunny days.
  S2: I like snowy days. It’s exciting to make a snowman with my friends on that day!
  S3: I like cloudy days, because it’s not too hot or too cold. It’s comfortable!
  (3)由谈论喜欢的天气过渡到谈论喜欢的季节。教师展示图片(图3)给出提示,谈论不同的季节可以做的事情,从而抒发对季节的喜爱。接下来听课文对话,完成表格(图4),记录对话中的主人公所喜欢的季节以及喜爱的理由。
  【教学反思】
  贴切的文字表述,形象的图片展示和生动的声音文件让学生更能进入本课的话题,情境的设置使得话题更真实,更具探讨乐趣,帮助学生激发对话题的兴趣。让生生之间自由谈论对天气的喜好,有利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教师在讨论喜爱的天气时,还鼓励学生猜一猜教师最喜爱的天气,并给出理由。和谐的讨论氛围让师生之间的课堂关系因此变得更加融洽。


  教师给出语言支撑,鼓励学生回答他们所喜爱的季节。将喜爱季节的原因与日常活动相联系,紧扣了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话题的谈论亦起到听前预测的效果,带着类似的问题去听书本的对话,既激发了听力活动的兴趣,又降低了听力活动的难度。充分的听前铺垫,可以促进学生更高效地完成听力任务。
  由于教师设置的话题和情境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很容易引发学生的关注和注意,这便于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话题的讨论,注意倾听他人的发言。从相互沟通交流中产生兴趣、得到满足。情感目标达成从“注意”升级为“反映”。
  Step 3: Production
  (1)教师为学生设计了五级阶梯(图5),每一个阶梯是一个英文单词。学生逐一讨论该单词应属于哪个季节(_____ is the word for spring/summer/autumn/ winter),并给出理由。讨论从第一阶梯ice cream开始,每完成一个阶梯,就上升一级,逐一讨论的“阶梯单词”分别是green, travel, growth, happiness。教师鼓励学生给出属于自己的个性化答案。
  T: First, let’s start with the word “ice cream”.
  S1: I think ice cream is the word for summer. We can eat lots of ice cream in summer.   S2: I think ice cream is the word for winter! (师生惊讶)
  T: Why?
  S2: Because it’s so cool to eat an ice cream in winter!
  T: Wonderful idea! How about the word “green”?
  S3: Green is the word for summer. In summer, we can see so many green leaves around us.
  S4: It is also the word for spring. Everything starts to turn green. It’s the beginning of the new year!
  (省略部分精彩回答)
  T: I really appreciate your ideas. Now let’s talk about the last word : happiness.
  S5: Happiness is the word for all seasons! We can enjoy the flowers in spring, the ice cream in summer, the harvest in autumn and the snow in winter. Different seasons give us different feelings. We share different kinds of happiness in all season!(全班为精彩回答集体鼓掌)
  (2)单词讨论结束以后,教师向学生展示一组不同季节的树叶(图6),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讲述一片树叶春夏秋冬的故事。
  以下内容实录课堂中某位学生的发言:
  S: Hello, I am a leaf. Look at me. I am light green in spring, just as a newborn baby. In summer, I am growing fast. I am dark green. I can help you feel cool, if you stand under my mum—the tree. I turn yellow in autumn. It’s the season of harvest. In winter, you can’t see me, but don’t worry, we’ll meet again next spring!
  (3)教师继续鼓励学生展开想象,请他们根据图片(见下页图7)的提示,在一个雪人、一个婴儿、一只风筝、一只老虎、一座公园甚至是公园的一张座椅中任选一个感兴趣的事物,也可以选择提示图以外的事物,动笔写一写他们的春夏秋冬。
  以下内容实录部分学生课堂发言:
  S1: I am a kite! You can see me on a windy day especially in spring and autumn. I like flying high up a sky! I like to see the smiles from children and hear them laugh.
  S2: I am a bench in a park. It’s winter now. It’s so cold. No one sits on me these days. I feel lonely. I look forward to the spring days. You can come and sit on me to have a rest and chat with me!
  【教學反思】


  开放性的问题不拘泥于统一的答案,学生可以大胆、放心地说自己想说的。例如在讨论ice cream时就有学生指出,冰淇淋不一定是夏天的专利,冬天尝试一下冰淇淋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说到最后一个单词“快乐”的时候,有的同学把这个单词赋予了自己最爱的季节,也有同学认为“快乐”是属于四季的,因为每个季节都有其特别之处。学生的精彩发言,让我们不得不佩服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让他们畅所欲言的课堂设计平台正是他们想象力和创造力演绎的舞台。
  在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演绎一片树叶的一生时,有小组指出冬天的树叶并不是灭亡,而是在哺育新生,等待春天来临,一切又是新的开始。写作训练,让学生自由选择想写的话题,以不同的视角去描述不同事物四季的故事。有的同学选择了雪人,甚至让春夏秋的雪人穿上了隐形的衣服,描述一个雪人的故事。也有同学将公园座椅在四季的所见所闻编成故事,反应世间百态。
  学生的精彩表现与教师最初的设计意图不谋而合。个性化的想法和答案在彼此间不断碰撞时产生新的火花,把师生与生生之间的情感互动带到了一个新的平台。学生在课堂中对于教师所设计的话题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通过倾听他人学习、分析、弥补自己的成功或不足。学生在设置的情境中形成一定的价值标准并用以对特定的现象、行为或事物进行判断,教师帮助学生升华价值化的情感体验。
  Step 4: Conclusion
  教师以一副四季图(图8)为背景,与学生一起讨论本堂课的收获。最后达成共识:感谢四季给我们带来的五彩生活,生活因季节变化而更加美好。享乐大自然的魅力,热爱生活,快乐每一天是我们应当拥有的生活态度。   【教学反思】
  课堂小结让本课情感态度目标的达成得到了升华,学生借助自己日常生活中所积累的经验,通过在课堂上的讨论、交流、体验,最终达成思想的共鸣,教师帮助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情感态度目标的达成,让英语学习不仅具备其工具性,更体现其人文性。当今的道德教育不应该是一种单向的、以成人、权威为中心的教育,应回归学生的生活,让思想教育充分融入生活。将灌输式的道德教育变成一种讨论性的、对话性的、分享性的道德教育(朱小蔓,2012)。
  价值观的最终形成不会因为一句话、一堂课而转变成一种固有的思想,它一定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而教师在每一堂课中情感的渗透则帮助学生一点一滴地去体验、理解和积累。课堂情感终极目标是将多个价值标准组成一个体系,确定它们的相互关系及重要性,形成个人价值观体系,通过对价值观体系的组织,逐渐形成个人品行和自己的世界观(孟献华,2004)。
  结语
  由此可见,一堂成功的单元导读课不仅承载着展开单元话题的功能,更是需要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训练学生的思维,交流师生情感,提升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最终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情感价值观在教学活动中的渗透,将情感领域的教育寓意于单元导读课堂的设计之中,则可以上好一堂单元导读课,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感、学有所悟。


  参考文献
  付薇.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沪),2015(1):51-54,59.
  高承霞. 重视单元第一课时,提高学习实效[J]. 中学英语园地(教學指导),2012(21):56-58.
  孟献华. 情感领域下的教学目标建构[J].教学研究,2004(1):76-78.
  谢平,刘林峰,雷菲,辛宇. 以单元导读促进学生英语表达的课堂实践研究[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3(5):24-29.
  译林出版社. 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八年级上[T]. 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
  张九林. 牛津高中英语Welcome to the unit教学之我见[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9(8):20-23.
  朱小蔓. 关注心灵成长的教育——道德与情感教育的哲思[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邹晓虎. 牛津高中英语Welcome to the unit主题词汇课的探索[J]. 英语教师,2010(2):58-59.
其他文献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听、说、写、译的能力”.在听、说、读、写、译五大语言能力培养中,之所以将“译”
期刊
古老而又神奇的黔东南州的苗乡侗寨依山傍水,独特的卡斯特地貌风景秀丽迷人,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生活着苗族、侗族等多种民族,不同的民族习俗具有不同民族风格特点,产生了具有
2016年10月,新课程推进后第一次英语高考已尘埃落定,教师与学生诸多疑虑逐渐明朗。回顾考前的教学的匆忙和考后复习教学的迷失,有必要理清思路,明确后阶段教学目标。  考前准备:匆忙上课,仓促应试  由于第一次考试安排在高三学年刚开始的10月份举行,大部分学校要学完必修教材的5个模块和选修教材的2个模块几乎不可能,更不可能有充足的时间来复习,因此基本是教学赶进度,复习赶时间。  考试结果与分析  1
期刊
目前大学的英语泛读课程存在着不被人们重视等各个方面的问题,作为一名大学的英语教师,要注重了解当前大学英语泛读课程所遇到的难题,不断找到有效的解决对策,对问题进行解决
当前,舞蹈训练在高校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一方面由于舞蹈训练是素质教育的一个基本要求,另一方面舞蹈训练是高校提升校园文化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在这种背景下,提高舞蹈训练的水平
英语作为国际化的语言,在人才培养中属于必不可少的一项.《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育大纲》规定了中职英语的教学主要由基础板块、职业板块或拓展板块三部分组成.中职学校的教育
期刊
口译笔记作为交传重要组成部分,是译员能否成功传译的必要条件,也是初学口译者的一大拦路虎.就地方高校而言,受英语水平及就业方向限制,本科学生初学时通常将口译笔记几乎等
在民族音乐由传统民乐向新民乐的发展过程中,民乐演出的舞台服装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本文通过对传统民乐和新民乐特点的比较分析,提出新民乐的舞台服装适应市场化,商业化需求的
本文以对江北区某中学与南岸区某小学的调查与访谈为基础,旨在揭示群众性管乐与校园文化互动发展的进行过程中的普遍矛盾与突出问题。重庆的群众性管乐活动与校园文化互动发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命运共同体的到来,我们与世界各国的国际交往也原来越频繁,正式文件,特别是官方文件的翻译也在我们的国际交往中扮演着越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