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台州山区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

来源 :经济视角·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amchine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山区经济在台州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必须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优化山区发展环境、增强内生发展能力、发展生态经济为着力点,同步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关键词:山区经济;发展;意见
  作者简介:张丹红(1974-),女,浙江台州人,台州市经济建设规划院,研究方向:工程咨询。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6.06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6-13-02
  台州“七山一水两分田”,在建设“山海秀丽、富裕和谐”新台州的进程中,山区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凭借沿海或近海优势,台州山区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其总体发展水平仍然较低,山区人民生活仍较艰苦,山区发展面临的困难更多、任务更重、压力更大。
  一、山区经济发展的严峻挑战
  1、山区整体发展与全市差距较大。一是山区经济发展与全市差距较大,各项发展指标普遍大幅低于全市平均水平。2012年,人均GDP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为全市的65.3%、64.3%。全市村级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5万元以下的村90%以上分布在山区。二是山区二、三产业薄弱,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三是山区民生欠账较多,公共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滞后,村容村貌有待改善。
  2、不良地理自然条件制约明显。一是台州市山区县市区地形以高丘及中低山为主,山多地少,土地资源极其稀缺,适宜开发用地比较分散,导致产业布局较分散,无法形成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二是山区村多人少,居住分散,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配套投入成本较高。三是山区气候恶劣,山洪、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易发,生产生活条件艰苦。
  3、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突出。从主体功能区划看,禁止、限制开发区多在山区,做好山区发展工作,是实施和落实主体功能区划的关键。但是当前山区仍以传统制造业为主,且承接了发达地区部分高能耗、高污染产业的转移,亟需提高山区产业准入门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发展。
  4、劳动力流失严重,人口素质不高。山区人口向外转移、外出就业不断增多,常住人口、年轻人口数量进一步减少,劳动力流失加快。留守人口以老弱为主,人口素质不高,无法支撑山区发展。一些干部群众缺乏开拓进取精神,“等、靠、要”和小富即安的思想仍较突出,市场意识不深,开发、竞争意识不强,对调整产业结构热情不高,区域经济发展缺乏内在动力。
  二、山区经济发展的现实基础
  1、发展空间广阔。台州市低丘缓坡资源丰富,海拔300米以下、坡度25°以下的面积达25.97万公顷,占全省资源总量的10.74%,占全市土地面积的25.75%。其中适宜开发的低丘缓坡总面积为13.53万公顷,大部分分布在黄岩、临海、三门、天台、仙居等5个县(市、区)。丰富优质的低丘缓坡为山区经济发展带来广阔的空间。
  2、各类资源丰富。山区生态环境、人文旅游、绿色农林等资源优势突出。从生态环境看,山区承担着涵养水源、净化空气、保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是森林和重大名贵动植物主要集中区。从文化旅游看,山区是居民休闲养生度假、生态旅游的黄金区域。从绿色农林资源看,黄岩蜜橘、临海涌泉柑橘、三门青蟹、仙居杨梅、天台乌药和铁皮石斛等闻名海内外。
  3、发展条件趋优。资源要素有序流动。台州市南北协作开展8年以来,取得重大成绩,构建了一条大通道,南北之间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产业结构跨区域调整、人才科技跨区域交流、商品和要素市场跨区域拓展,支持了山区发展。产业梯度转移初见成效。一批项目开工和投产,临海东部区块、天台南北协作园区、仙居工业园区、三门沿海工业城等南北协作基地已初具规模,逐步成为当地新的增长板块。扶贫开发深入开展。带动了欠发达地区劳动力的培训和转移就业,一批低收入农户发展特色种养植业、来料加工业、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等,走上了致富道路。基础设施和城乡公共服务不断提升。交通、能源、水利、信息等重大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加快了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促进了区域一体化发展。教育、卫生、文化、公交等条件有效改善,基本完成农村安全饮用水改造,城乡统筹发展水平进入了整体协调阶段。
  三、发展山区经济的建议
  (一)优化产业布局,发展特色生态产业
  构建特色生态产业体系。一是推进特色生态农业发展。重点发展以茶叶、柑橘、杨梅、铁皮石斛、西兰花、乌药、花卉苗木等特色农产品为重点的种植业,以及青蟹、大黄鱼等海水养殖业;积极延伸产业链,促进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发展;大力发展都市农业。二是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做大做强神仙居生态旅游、天台佛道文化旅游,创建“AAAAA”级景区,建设具有观光、品尝、体验、休闲、度假等多种功能的休闲景区景点。三是提升生态工业。推行清洁生产,淘汰一批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的企业,培育一批市级清洁生产企业和绿色企业。
  推进集聚平台建设。一是做大做强旅游集聚区。加快开发步伐,建设面向长三角的游客集散中心、特色乡野度假目的地、养生宜居置业地和高端人群集聚区,打造台州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主平台。二是做精做优高效生态农业园区。统筹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和粮食功能区建设,努力打造成产业布局合理、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的现代农业综合区。三是整合提升特色产业集聚区。大力引导绿色低碳制造业,进一步整合资源,创新经营、开发和管理机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建设水平。
  (二)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发展条件
  一是构建综合交通网。加快杭绍台高速台州段、沿海高速台州段、上三高速公里东延段建设以及区域干线公路和农村联网公路建设。争取台金铁路尽早开工。二是构筑能源保障网。加快三门核电、仙居抽水蓄能电站等重大项目建设,推进天台九龙抽水蓄能等项目前期。加快职能电网建设,建设一批电力备用应急系统和调峰系统,逐步提高电网供电可靠性和稳定性。三是完善水利设施网。稳步推进水资源保障工程,加快建设朱溪水库、方溪水库、盂溪水库、东屏水库等水源工程。加强长潭水库等饮用水源保护。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农田水利标准化建设和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加快山区供水工程建设,继续实施农村饮水安全提升工程。   (三)加快城镇化进程,统筹城乡发展
  加快县域中心城市建设。加强城市规划设计,积极推进县域中心城市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黄岩充分发挥市区优势,临海发挥副中心城市优势,增强向山区的辐射带动能力,天台、仙居要率先建成生态宜居城市。推进新农村建设。完善山区村庄布局规划,深入推进“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和“美丽乡村”建设,加快中心村培育和农村住房改造,提高山区村庄整治率。全面开展“清洁家园、和谐乡村”活动,重点抓好山区农村饮用水、垃圾处理、污水处理、村庄绿化和农业面源治理工作,切实改善山区农村人居环境,打造一批个性特色鲜明、既符合农业生产环境,又适合城市观光品味的特色村和示范村。
  (四)加强社会建设,健全公共服务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统筹推进山区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面,提高保障水平。健全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制度,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逐步提高山区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援助和法律援助等水平。
  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完善山区中小型和乡镇中心幼儿园布局,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支持山区高校和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加强山区教师队伍建设。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加快公共卫生专业机构、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实现村级公共卫生服务全覆盖。支持山区文化事业发展,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街区保护。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建立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完善山区农村矛盾化解机制,提升山区治安水平。加强外出务工人员和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建立劳动关系协调协商机制。加强基础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对基层干部的激励,加大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扶持。
  (五)强化要素支撑,打破制约瓶颈
  财税金融支撑。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进一步清理、整顿支持欠发达山区发展的各类资金,设立山区开发专项资金,集中财力推进山区经济发展,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大山区发展税收支持力度,对山区经济开发区、产业转移区等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加强山区金融服务网点建设,积极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完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和政策性保险制度,扩大林权抵押贷款覆盖面,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住房、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等抵押贷款。
  土地供给支撑。加强土地需求与项目有效对接,加大用地报批力度,保障合理用地,着力提升供地率,减少闲置数。建立健全征地批后实施反馈制度,切实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研究制定低效利用建设用地“二次开发”政策措施,为山区产业转型升级腾出新的发展空间。加大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力度,推进高山农业、台地工业、坡地村镇建设,加快实施天台始平、仙居前王、临海邵家渡等3个省级建设用地重点区块和22个省级耕地垦造重点区块的开发。
  科技人才支撑。加大引进力度,不断强化科技和人才支撑,增强山区经济转型发展的内生动力。加强产学研合作,争取省级和发达地区高校、科研院所的高层次人才到山区服务,鼓励各类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或企业技术中心、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等科技创新和服务平台建设,支持发展山区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健全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制定优惠政策,创造良好工作生活条件,吸引优秀毕业生到山区工作。加强山区农民转移培训力度,提升农民就业、创业能力,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加强山区与沿海发达地区之间的干部和科技人员交流,强化农村指导员工作。
  ■
  参考文献:
  [1] 《台州统计年鉴》(2013年)
  [2] 《浙江省低丘缓坡重点区块开发规划》.
  [3] 郑建平.构筑台州南北协作发展、陆海联动发展的新格局[J],浙江经济,2012,(06).
其他文献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是指特定区域内利用自身的特有资源进行技术创新的活动,以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能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宏观区域政策一直向东部沿海地区倾斜,导致各区域的社
新课改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粤教版教材每课都设计有“探究园”活动.运用好探究园,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能力.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提出研究课题、确定探
江阴从2008年开始着手制定总部经济发展规划和出台相关总部经济发展激励政策,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和实践,江阴总部经济迎来了良好的发展开端,但是,作为发展层级较低的县级市,发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progress in geomechanical modeling associated with carbon dioxide(CO_2)geological storage.The detailed review of some geomechanical as
继今年九月成立南京国有资产管理(集团)公司之后,南京市城市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南京市交通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于11月28日同时宣告成立.三大国有资
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园林养护长效管理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期刊
路桥工程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合理应用可以提高路桥工程质量以及提升路桥工程的施工效益,使桥梁的使用寿命得到延长,基于此,本文概述了路桥工程中的预应力技术,对路桥工程中的预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坚持启发式原则、最佳组合原则和因材施教原则,深化课堂改革,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学生学习渠道,实现教学相长和师生共同发展。 In middle school Chin
乌吐布拉克中型铁矿床赋存于上志留统—下泥盆统康布铁堡组变质火山-沉积岩系中,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矿体及其周围发育大量矽卡岩矿物。电子探针分析表明石榴石端员组分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