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籍改革,30多年的深切期待

来源 :世纪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gpeng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户籍问题,自新中国建立以来,就一直困扰着人们,影响着人们的权利,然而,建国以来所有的全国人大通过的法律,都找不到对于中国公民的户籍(户口)有什么严格的规定和限制,更找不到以户口来区分公民的身份等级和福利待遇的依据。可是,现实情况却是,人们的公民身份等级、福利待遇,产权、股权和土地分配等公民的实质权利,都深受户籍(户口)影响。
  甚至还出现了很多以户籍(户口)为依据的不合理现象:比如农村人口要四个人才顶城里一个人的选举权,同人不同权;同一宗事故意外死亡赔偿城里人要比农村人多几倍,同人不同命;这些事例都来源于人大和最高法院的解析,可是依据是什么法律呢?这又没有明确的说明了。受此种种因户籍而受到不平等对待的事情的影响,人们越来越期待户籍能有所改革。
  国家领导人也越来越重视户籍改革问题,多方面探讨,希望能够解除受户籍制度捆绑的诸如住房、教育、养老、社保等诸多公共福利,使得“进城农民难享市民待遇”、“高额户改成本谁来承担”等深层次的问题逐步得到解决。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让人们对这一改革攻坚战有了更多期待。
  可是户籍改革为何成为难啃的“硬骨头”?进入深水区的户籍改革突破点又在哪里?
  刘丽丽(化名,24岁,山东人,来北京打工):我离开山东农村老家来北京打工已经四年了,换过两份工作,如今在北京一家医疗纠纷调节机构工作。像很多同龄人一样,我也带着“城市梦”在北京打拼。但和很多人不同的是,一纸农村户口让我在工作和生活中饱受歧视和委屈。有时候,户口本拿出来上面写着农业户口,经常会受到歧视,说你是农民工没素质,还说你是土包子。上保险不一样,农村户口是上三险,城市户口就是四险。买房这方面,必须要5年以上纳税证明。不过,以我现在的收入状况也买不起。
  杨光林(四川人,建筑工):我没有本地户口,只能通过用工单位购买综合社保。但是像我这样在工地打短工,今天在这家做水泥工,过3个月又去那家做钢筋工,不可能长期固定,社保也从没有办妥过。由于没有各种保险,我们觉得心里总是没底。平时小病小痛忍着,比较严重的,就去小诊所随便开点药,甚至到“黑诊所”求医。这些就罢了,最让我们头疼的是孩子上学的事,当地能让我们外地户口的孩子上学的学校条件一般都太差了,好学校又不能去。而且去了学校,他们说我们是外地户籍,入学要交赞助费,一开口就是好几千一年,我们咋交得起?嘴上老说着明年就不干了回老家,但是每年都这么说,每年都没能下定决心回去,说到底,还是舍不得这大城市。要是能像本地人一样,啥保险都能买,啥政策都能享受,该多好!
  20世纪50年代,由于城市就业机会、生活资料供给不足,为了限制农村向城市、小城市向大城市的人口流动,中国的户籍制度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应运而生。如今,户籍制度已严重制约劳动力转移和经济发展,但取消它却难走“回头路”。原因在于60年间,户口被附加了太多公民权益与社会福利,打破户籍壁垒必然存在利益再分配。对此,本地市民有着不同的看法。
  反对开放户籍的本地市民:像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已经人满为患了。开车上班根本走不动。买房难、买车难,还有小孩上学,像我们有北京户口的孩子想上好学校都不容易,竞争太激烈了。我觉得大城市的户口门槛不能降低。
  不反对开放户籍的本地市民:人家(流动人口)也为你这个城市做出贡献了,为什么不能享受公平的待遇?不能因为怕竞争就不让外来人口落户。农村人优秀了可以来北京上学,你城里人竞争不过,就应该被淘汰。我是认为,该开放外来人口的限制,这并不会影响本地户籍的利益。
  一边是有限的公共服务资源,一边是亟待解决的社会公平。尽管已经呼吁多年,但横亘在城乡、区域之间的这堵墙却迟迟难以打破,根本原因在哪儿呢?
  郑风田(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关键要政府增加财政投入,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但地方政府在这方面动力不足。中央政府希望各地推进,但地方政府没有这个积极性。北京800多万流动人口,上海、深圳流动人口有1000多万,这些人在此工作,为城市做贡献,但他们的住房、流动儿童上学需要很大成本支出,各地对这些成本支出没有积极性。这就是追求短期效应,利用人口红利,但你的负担我不解决。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中央出台措施,对各地解决外来人口设定解决指标。防止一些地方政府有所谓把外来人口赶出去的可笑说法。
  有研究显示,目前中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人均公共成本约13万元,预计2030年前我国有3.9亿农民需要市民化。以此粗略计算,市民化所需公共成本约51万亿元。这对地方政府而言确实是一笔庞大的资金。不过,成本支出对政府而言真是无解的难题吗?
  蔡昉(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研究员、兼任浙江大学“卡特中心”教授、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特约研究员、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委员、劳动与社会保障部专家委员会委员):户改决策权还是要中央来把握。从大的原则来看,中央在推进改革过程中会适当调整事权和财权关系,承担更多责任。户改应该仅针对农民工,而不包括大学生。官方要求户改“分步改革”,我的理解是有诸多“分步”:按照规模,先小城市、中大城市,后大城市、特大超大城市。北京这样的城市肯定到最后才改革。另外,1.63亿在城市就业的农民工存量和未来增量的分步;存量里就业稳定、有合法住宅、对社会贡献大的农民工和相反情况的分步;举家外迁和单身外迁,也需要分步。
  段成荣(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各类资源高度集中在少数大城市。如果继续保持现有的城乡、区域发展格局,大城市必须要逐步放开户籍限制,但长远而言,区域平衡发展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户籍改革要突破字面意义,从发展格局来改变,要让更多城市发展起来,不要让所有的机会和项目都放在少数的几个大城市。从根上讲就是要区域均衡发展。
  厉以宁(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学部主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民生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企业发展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在城镇化的体制转型任务中,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尤为重要,一定要把城乡户籍的二元化改为城乡户籍的一元化。城乡一体化要走一条稳妥的道路,先做好大量准备工作,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否则只会使社会动荡,无助于城镇化的有序进行。具体路径上,应坚持新社区先行,中小城市次之,大城市再次,特大型城市最后,“水到渠成”,这才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户籍一元化的基本途径。
  人民日报: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今年以来,户籍制度改革进程加速推进。2月,三部委出台《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 “实行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卡制度”、“全国统一的纳税人识别号制度”、“全民医保体系”、“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等,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5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今年将出台居住证管理办法,分类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完善相关公共服务及社会保障制度。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关键一环在于户籍制度改革。6月26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上,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作了《国务院关于城镇化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报告中称,我国将全面放开小城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逐步放宽大城市落户条件,合理设定特大城市落户条件,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
  中国要想推进新型城镇化,需要户籍制度改革的配合。这其中不仅仅是户口本身,还包括与此相关的就业、居住、养老及其他的基本福利保障。只有拥有真正的市民身份,享受同城化待遇,农村人口走入城市才能消除后顾之忧,真正融入城市生活,成为所在城市的“主人”。
其他文献
天堂草原花似海,幽幽清香沁人心,盛夏时节,美丽迷人的金莲川草原上,一株株金莲花花枝怒放,娇躯施展,雪绒花、西伯利亚蔘、蒙古石竹、野罂栗、粉报春、二色补血草、画眉草和蒲公英等各色野生花草异彩纷呈。  金莲川草原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南端的正蓝旗,草原东西长60公里,南北宽约20公里,是草原风光和蒙古族民族风情的有机结合地。这里是美丽的“七彩草原”,这里有悠久的元上都遗址。  自然的馈赠、历史的垂爱,让
路遥知马力!要有耐心,要用我们的真诚和科学态度做好我们的产品和服务,相信我们的消费者更爱国货,前提是我们要给他们一个选择我们的理由。做一个成功的企业家要踏实、耐心,不能指望外力成就企业,只有依靠自己的努力、智慧和决心才能无往不胜。  中国的问题不是某几个企业、某几个媒体的事情,是人的问题,是我们每个人的问题,我们大家都要扪心自问,我做到最好了吗?我们每一个人每一天做得好一点点,常年积累,中国这个大
春节回家过年,围在父母身边尽孝道,本是一件高兴的事情,但就是这个“孝”字难坏了不少人。在社会流动性不断加强的背景下,许多人的团圆梦难圆,去谁家过年成了艰难的“抉择”。除了自己的父母,还有对方的老人需要你来孝敬,懈怠了哪边都不妥,但分身乏术,怎么办?  作为80后最早的一批独生子女已经成家立业了,很多家里的娇娇女、独苗苗都成了人家的儿媳妇。中国人讲究的是“夫权制”,女儿是泼出去的水,嫁进门的媳妇要把
3月1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闭幕会,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讲话。多家外国媒体注意到,习近平在讲话中再次强调民族和国家复兴的“中国梦”,并多次提到“人民”的称呼,为中国未来发展描述愿景。  讲话简单扼要  美国有线电视网(CNN)称,习近平在讲话中承诺,未来中国政府将为“中国梦”而奋斗。  报道援引习近平的原话称,“我们必须再接再厉、一往无前,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继续为实现中华
1月12号,《凯莉日记》(The Carrie Diaries)的男主角奥斯汀·巴特勒(Austin Butler)拎着大件行李,离开比弗利山庄的家。戴着墨镜梳着大背头,身穿伦敦潮牌All Saints的平价海军蓝紧身西装套装,手里拎着两大件行李。状态很随意,却时髦度惊人。要不是裤兜里依旧塞着他的短皮夹,还以为这是拍片现场。他一脸微笑地和门口等待多时的粉丝们合影,然后坐上豪华轿车,疾驰而去。  “
在这个时代,娱乐明星等公众名人跨界涉足商业产业的事情屡见不鲜,但多是昙花一现,时日不多便日薄西山,最后销声匿迹。作为大众的闲聊八卦的谈资,也多是借助一时的名人效应而引起关注,随着时间而慢慢冲淡。  而归其失败的原因,多是因其涉商太浅,兴起而为,兴衰而败,没能很好衡量“涉商”的方式应该是“创业”还是“投资”,自己有何优势?完全消耗自己的“名人效应”还是有其他的生态链条?精力如何分配等等问题。不过明星
汶川地震五年后,同一个地震带上的另一端——四川雅安遭遇了同样的灾难,大楼上时钟的指针被定格在4月20日8点02分,遇难、损失、救援、安置、医疗、救援物资、交通、志愿者、捐款、祈福……在震后的黄金72小时里一切都在同时进行着。回顾地震发生后的三天,大灾面前,脆弱与坚毅抗争,悲情与温情交织。  雅安地震没有“5·12”那般严重,但也足够震撼,就连距离震中100多公里的四川省会成都也震感强烈。地震发生时
她代表了中国默片时代表演艺术的最高水平。同时代的电影明星大多已被人们所淡忘,而阮玲玉却始终活在大家的记忆中,任时代更替,始终光彩依旧,堪称传奇。尽管她在有生之年从未获得过“电影皇后”的桂冠,但在所有热爱电影的人心中,她永远都是独一无二的“无冕影后”。  “蝴蝶儿飞去,心亦不在。栖清长夜谁来,拭泪满腮……”去中山南朗左步关村的一路上,记者反复地聆听着这首《葬心》。这是电影《阮玲玉》的主题歌,虽是一首
马克·林纳斯多年以来以保护环境之名去破坏转基因作物。现在,他告诉全世界和他的活动家伙伴们——他错了。他为什么会改变主意?他现在还有朋友吗?  小说《蝇王》中的那句话是怎么写的来着?就是罗杰决定杀死“猪崽子”时的那句:罗杰怀着“发狂般自暴自弃的情绪”(“a sense of delirious abandonment”)进行了这次无可挽回的犯罪。马克·林纳斯(Mark Lynas)对这段话记得并不是
“如果你准备结婚,或者丈母娘一定要一副龙凤镯的话,那现在买相当靠谱。前些天的周大福还要410元/克,现在只要不到370元/克了,一副龙凤镯想必能省不少钱。”这可是亲切的“中国大妈”告诉你的小秘密。  4月中旬,黄金期货市场上演了过山车式的起伏跌宕。4月12日,纽约黄金期货市场以1560美元/盎司(约为313元人民币/克)开盘,不久就出现了340万盎司(超过100吨)的6月交货黄金期货合约抛售,一举